第1288章 东北局

讲完经略东北的总的军事战略,刘一民开始讲政治战略。

现在的刘一民,已经不是长征时期的刘一民了。那个时候,刘一民要考虑的仅仅是打仗,杀伐决断、勇敢果决。自从攻占西安、结束长征后,刘一民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已经不单纯是军事将领了,考虑的问题多了、承担的责任大了。象现在,他不但是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的总司令,还是东北局书记,承担着领导东北党政军的重任,不但要打仗,还要考虑如何保证东北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问题。这是东北局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东北的仗怎么打、政权怎么建、经济怎么发展,等等等等,都需要他提出正确的思路和明确的要求,否则,就会形成各行其是的局面,重蹈历史上我军初进东北时的混乱覆辙。

历史上我军初进东北时。由于部队来自不同系统,联系不畅,缺枪少弹,开始时非常困难。当时彭真是东北局书记。由于主席一心要彻底控制东北,东北局按照中央的指示死守城市,与国民党军硬抗,造成局面极度被动,我军在国民党军的猛烈攻击下,立足不住,一路撤退。别的同志提出这种办法不行。但彭真坚持说他是在执行主席的指示。直到我军主力从山海关一路北撤到松花江以北,国民党军停止了追击,主席这才采纳了林彪等人的建议,决意让开大道占领两厢,从此东北我军才开始逐渐从战略上夺取主动。彭真也被调离东北,由林彪接任东北局书记。

这个时候由刘一民主政东北,眼界自然要比历史上的前辈们高明一些,这也并不是说刘一民就比其他人聪明能干多少。关键是他是穿越者,是站在前辈们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看问题,少了许多在黑暗和痛苦中摸索的艰辛。

刘一民讲经略东北的政治战略的时候。分析说现在的东北只有我党我军和日伪两种政治势力,能够对东北政治形势发生影响的还有苏联。现在蒋介石公开发表声明,任命了许多莫名其妙的官员,似乎是要和我们抢夺东北控制权,但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没有一兵一卒,充其量只有一些地下工作者,对我们构不成任何威胁,可以忽略不计。但蒋介石也干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那就是公开宣布收回远东地区主权,设立了远东省、海参威特别市、库页岛特别行政区。恢复蒙古地方行政区划。这样一来,只要我军消灭关东军,就可以从日伪手中收回自《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被沙俄掠夺的领土,彻底恢复我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存的远东失地,避免了我党我军与苏联同志的误会。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再次强调了如何处理中苏两国、两党关系问题。说的内容和刘一民对主席他们说的内容一模一样。那就是中苏两国要做世代友好邻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中共和苏共都是马列主义政党,是平等的兄弟党,共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现阶段中苏两党的共同任务是携起手来,组织和领导中苏两国人民,打败德国法西斯、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刘一民强调,经略东北必须坚持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讲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到东北地区,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东北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能死搬硬套。东北的具体实际是什么呢?一是关东军势力强大,伪满军训练有素,沦陷时间长,彻底伪化;二是东北工业基础雄厚,特别是与军工有关的重工业、采矿业畸形发展;三是东北的城市化程度高,市民多、工人多、蒙古族人多、朝鲜族人多、满族人多、日本人多,人口构成成分复杂;四是东北交通发达,机场多,铁路纵横,公路干线多;五是东北地广人稀,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大,适宜机械化作业,但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提高产量只能靠改良种子、提高肥力、兴修水利;六是东北资源丰富,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又有旅顺港、海参威港两大优良不冻港,可以连通世界各地;七是东北人民受日俄侵略时间最长,受奴役最重。这七个方面就是东北现在的实际。无论是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还是经济建设,都不能脱离这个实际,都要围绕这个实际去调研、去思考、去谋划。比如我们要再东北建立政权,就要考虑东北一体的问题,按道理讲,东北各省都应该直属中央领导。但是,现在是战争年代,一切围绕战争胜利这个中心,这样一来就只能设立东北局,统一领导东北党政军与日伪斗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筹建东北政务委员会,作为东北地区的行政领导机关,各省设省政府,原来在山东、陕西搞的专员公署不适应东北的城市化程度高的要求了,我们就需要借鉴日本人在东北搞的市制。省下面设市,行政级别相当于专署,市内设区、街道办事处,还可以下辖县或县级市。为什么要这样搞呢?我给同志们说。世界列强之所以比中国强大,一是他们工业化早,二是他们城市化早,三是他们推行重商主义,就是保护和发展商业。未来我们的新中国发展方向,同样是工业化、城市化,大力发展工商业。东北要给全国带个头。创造和积累经验。再一个,由于东北人口构成复杂,我们在建立政权、制定政策方面,还要考虑和照顾少数民族同胞的利益,得让他们体会到中华民族团结一体、当家作主的好处。当然,这里面不包括日本人,他们是侵略者,得实行劳动改造。什么时候日本投降了,我们就什么时候吧他们驱逐回国。

干部们的掌声“哗”地一下响了起来。

讲到具体的发展东北的经济问题,刘一民讲。现在的首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发展军工,二是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军工上,后勤司令部要立即接管沈阳军工厂、大连的军工厂,把从山东带来的设备迅速安装,立即大规模生产,为大战提供充足的弹药。特别是火箭炮、火箭筒、火箭弹,要大规模生产,优先保证火箭弹生产。特别是空军司令部接管的日军的沈阳飞机制造工业,有日军现成的设计图纸。现成的技术人员,现成的设备,我们要是不大规模生产飞机,那我们岂不是脑袋进水了?我们不但要生产日军的飞机,还要设计生产更先进的飞机,生产它一万架。看小鬼子的飞机还敢不敢到中国的天空来撒野!解决粮食问题方面,日军把东北当成了军事供应基地,竟然在东北实行配给制,中国人不能吃大米白面,吃大米白面就是犯罪,要关进监狱的。狗日的小鬼子,是从中国人口中夺粮食,去喂它们的士兵,好让它们的士兵吃饱了去杀中国人。现在我军到了东北,很快将彻底控制东北最富裕的辽宁全省,粮食问题就摆上桌面了,既要保证市场充足,又要保证军队需要,还要考虑开春及时恢复和扩大粮食生产,这三个问题一个都不能出现失误。市场供应短缺,就会出现哄抬粮价,难民成灾。部队军粮供应不上,战士们就无法行军打仗。开春的春种抓不好,秋天就抓瞎了。因此啊,我们要把日军的粮库存粮管理好,使用好,用这个存粮做平衡市场的杠杆。还要鼓励老乡们多卖粮,支援我们。至于春种问题,老政策不变,部队战斗闲暇时期,一律屯垦。我们要在东北生产拖拉机、收割机,搞机械化的大农场,到秋天的时候,部队的军粮问题力争实现部分自给,明年实现全部自给。

除了这两个关键问题,刘一民重点强调了要用好用足倪华从美国带回来的技术人才、从上海带回来的技术人才和犹太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同时,在辽宁各地招工招兵,招兵是扩军打仗,招工是培养技术工人。刘一民要求现在就着手准备研制是有钻探设备,组成地质队,专门勘探寻找油田。大连有日军新修建成的炼油厂,只要伪满找到油田,就可以马上生产汽油、柴油,满足部队需要。

讲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笑着说,美孚公司曾经在东北进行石油钻探,得出了中国贫油论。到陕北油田钻探,认为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小鬼子曾经在东北钻探找油,但是没能找到。现在,陕北的油田由于是隐蔽开发,产量有限,但也点亮了陕西全省的煤油灯。我看东北应该也有石油,而且是比陕北油田产能大得多的油田。美国人当年可能是受当时的理论水平限制,真的没在东北找到石油。也可能是找到了故意说没找到,因为东北情况复杂,是日俄争夺的重点,美国人可能不愿意在这里找到大油田便宜日俄。小鬼子找不到,可能是他们钻探的深度不够,选点不正确。这小鬼子啊,就是傻逼,急功近利,他们一定是到处钻探,钻探一阵,看没有石油就撤了。殊不知地质构造多种多样,石油业又是新兴行业,理论尚不成熟,需要不断的创新。美国佬、小鬼子在东北找不到石油,不等于我们找不到。我估计啊,这是我们的老祖宗保佑着我们的油田,不让他们发现,专等着我们来发现的。是让我们钻探出石油,让汽车、坦克、飞机喝的饱饱的,好载着伪满的战士去打鬼子,去解放被日伪奴役的人民,去收复我们的失地。

陕北的煤田是刘一民找到的,陕北的油田是刘一民决策扩大生产规模的,潼关的金矿也是刘一民找到的,沂蒙山的一些矿山同样是刘一民领着技术人员找到的。在干部们的心目中,刘一民说东北有油田那就一定有油田,而且很可能很快就能找到。他们的刘总可总来不说办不到的事情、办不到的话的。干部们听得热血沸腾,一遍又一遍的鼓掌。连陈云、李富春、罗荣桓、项英、彭真、叶挺、蔡中都是一遍又一遍的鼓掌。

经济问题涉及面广,刘一民讲了很长时间,在下面做记录的同志们都累得手腕发酸。

刘一民还提出了一个新看法,那就是日本人虽然是侵略者,十恶不赦,但是日本人并不是一无所取,特别是他们在管理企业上、在制造业的工艺水平上,都是可圈可点的。比如日本在大连开办的百货大楼,服务态度绝对是全世界第一流的。我们接管后,在没收日本资产的同时,还要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把优质服务给保留下来。不能因为日本人办的百货大楼成我们的了,就可以摈弃原来的第一流的服务。那样的话,我们共产党人岂不是还比不过日本人么?我们共产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既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也要向敌人学习,凡是我们不懂的、不会的、一知半解的、虽然会但水平不高的,都要学习,通过学习得到提高。

刘一民的讲话很长,涉及面很广,基本上把经略东北的方方面面都讲到了。不光是政治、军事、经济,连文化教育也都将的很透彻。等于是给我军经略东北进行了总规划。

第1144章 博弈(续)第1271章 风扫残云(续)第574章 夜半无人私语时 豫西山人第1523章 一战定华北(九)第474章 冷枪冷炮运动(五)第1191章 缴获第1431章 聚歼第614章 回家第1454章 二叶对调第143章 谈判(三)第841章 九月会议第346章 提前到来的大捷(二)第1385章 科尔沁风暴(下)第1569章 关键时候掉链子第1228章 寺内寿一发威(续)第280章 地狱焰火(五)第518章 一九三八年的斩首战(五)第1241章 长空鏖兵(续)第777章 盛子瑾第424章 第十师团的末日(十)第1117章 契入点第667章 杉杉元要剖腹第590章 忧心如焚第659章 笔部队第100章 波澜(四)第542章 寺内寿一横插一杠(续)第842章 九月会议(续)第6章 激战古岭头第296章 冀南一日(二)第624章 沈鸿烈第407章 坊子夜话(二)第1539章 大进军第864章 纠结的多田骏(续)第1125章 把我老婆放回来第776章 五河传奇第968章 石门之夜第911章 坚城第1280章 攻克锦州第347章 徂徕之春(一)第250章 沸腾的天津(九)第1301章 山田乙三(续)第1189 白旗 爆发求双倍月票第278章 地狱焰火(三)第527章 四方震惊(续)第874章 鲁南战役(七)第1409章 夺桥第1380章 科学无国界第1486章 炸瘫了!第630章 杉杉元登场第620章 第二次近卫声明第976章 饶尔一条狗命第319章 大战序幕(三)第287章 临清保卫战(六)第722章 拖刀计第809章 纽约(中)第1235章 春风沉醉的晚上第1042章 杏花雨第75章 磨合(二)第503章 袭占安丘(一)第843章 君能守住长沙否?第858章 新安古镇(中)第1531章 阎锡山来了第619章 扩军(续)第一一 0涪嘉战役五第1章 这也是穿越第1303章 攻取四平城(续)第578章 公审第1189 白旗 爆发求双倍月票第733章 喋血赣江(六)第1502章 心惶惶第814章 参议院演讲第159章 马鸿逵的礼物第958章 狠辣的多田骏第177章 发展(一)第212章 晋祠(五)第111章 涪嘉战役(六)第386章 鲁中战役(九)第166章 陕北的油田第311章 挥师东进(二)第1章 这也是穿越第714章 血沃冀鲁边(六)第426章 狡计(续)第1539章 大进军第872章 鲁南战役(五)第325章 津浦路之战(三)第1038章 自由攻击第452章 功与罪(续)第1170章 八幡制铁所的大火(续)第1579章 番外 一?受降第174章 色诱(二)第590章 忧心如焚第610章 求字第772章 尹集(续)第1336 夜色沉沉第129章 新年快乐(五)第1467章 乔巴山第1137章 扑朔迷离第1313 喜多诚一第434章 乌云压顶第1113章 抗日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