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战地通讯

公审谷寿夫实况转播结束后,八路军的宣传攻势还在继续。

黄薇当记者好几年了,算得上资深报人了。她在上海新闻界小有名气,和那些外国记者都有联系,有自己的信息沟通渠道。

这丫头,家里是南洋的橡胶园主,从小受的是美式教育,读大学后学的都是西方的新闻理论,讲究的是新闻的轰动效应。也就是常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那一套。在上海的报社工作期间,黄薇写的稿子通常都会按照老板的要求,在新闻卖点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以新闻卖点来为提升报纸的知名度、订阅量服务。她之所以去西安红军根据地采访刘一民,一个是左联为了扩大红军影响特意组织,另一个也是因为想写出有独特卖点的独家新闻。直到抗战爆发,战火遍及大江南北,黄薇才算是真正投入了抗战新闻宣传之中。

虽然她是因为想见刘一民才到的山东,并且到了教导师师部驻地大店,但到山东后短短几天时间见到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新奇。干部培训班,抗战训练班就不用说了,令黄薇感到新奇的是,共产党、八路军不但领导老百姓起来抗战,还举办扫盲班提高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举办农业科技班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在根据地大力提倡妇女解放,推广科技知识。

更让她感到新奇的还在后面。

在大店山东局和山东军区宣传工作座谈会上,黄薇再次见到了刘一民,还大着胆子几次上去给刘一民倒水,期盼着刘一民能够看到她、注意她。结果,刘一民讲的兴起,一手叉腰,一手拿着香烟,变边抽边讲,满眼都洋溢着对抗战胜利前景的渴望,根本就没有留意到我们美丽的南洋橡胶园主的女儿、大上海有名的女记者、千里迢迢探望意中人的黄薇,让黄薇气结不已。后来,见刘一民讲的东西超出了她过去的认知水平,就老老实实地坐下来认真听、认真记、认真琢磨。

这一听,黄薇就觉得自己的眼前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生动,象刘一民说的文艺宣传要为工农商学兵服务问题,过去书本上没有教过,她也没有思考过。这一思考,就觉得刘一民的提法特别新颖,文艺宣传是那样,新闻宣传呢?是象过去那样一味猎奇、追求卖点,还是要站在工农大众的立场上去挖掘新闻线索、采写新闻稿件、扩大新闻影响呢?不用说,在当前中国举国抗战的形势下,显然是刘一民提的思路正确。

这样一思考,黄薇的思路就打开了。她马上意识到,刘一民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文艺宣传理论,是他对如何发动民众起来团结抗战思考的产物,他所提出的山东宣传工作几项任务实际上也是整个共产党根据地宣传工作的任务。如果认真实践这一理论,完成好刘一民部署的任务,可能真的就能让文艺宣传、新闻宣传焕然一新,真正起到刘一民说的植根民众、唤醒民众、团结民众、依靠民众、将小鬼子陷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作用。

当然,认识了,理解了,那也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黄薇毕竟只是一个热爱新闻事业、一心抗战的热血青年,与赵小曼、晶晶她们这些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不同,要想真正从思想上接受并在行动上实践新闻宣传为工农大众服务,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

文艺宣传工作座谈会后,黄薇一直随晶晶他们的大众日报社行动,每天都随八路军记者们到部队、到大店周围的乡村采访,稿子完成后经过教导师政治部审阅,通过教导师的电台传回在武汉的《文汇报》。这样一来,八路军根据地崭新的形象就通过黄薇的笔端传到了大后方、传到上海、传到国外去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黄薇脑子里就六根清净了,不想刘一民了,关键是想也是白想。刘一民不但有老婆、有儿子,而且工作那么忙,警卫又那么森严,没有刘一民见她的通知,她连刘一民在什么地方都不会知道的。

女人在感情方面的感觉都是很敏锐的,黄薇那么聪明,不用刻意打听,从报社编辑记者们偶尔流露的言谈中就看出,想刘一民的大有人在,可不光光是她。不说别人,这大众日报的社长、美丽优雅、才华横溢的晶晶八成和她害的是一样病,只看她一提刘一民三个字脸上就会悄悄地抹上一丝红晕的样子,黄薇就断定这也是个偷偷喜欢刘一民的姑娘。

黄薇在大店一呆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这两个多月,她把想见刘一民的心思收拾起来,一头扎进了根据地火热的抗战生活,满眼都是新闻素材,满脑子都是新思想、新感触,发稿量竟然创造了她从业以来的最高纪录。

黄薇把她这两个多月来写的通讯起了个总名,叫《战地通讯》,在文汇报上连载。结果,真枪实弹的抗战故事、清新优美的笔触,全新的视角,一下就抓住了大后方读者和国外读者的心,国内外许多报纸都纷纷转载,黄薇的名气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公审谷寿夫前,为了扩大影响,唤起更多的爱好和平的人士支援中国抗战,推动西方列强早日对日本全面实施经济封锁,刘一民特意指令让黄薇提前介入,查阅收集到的罪证,为对外宣传作准备。

黄薇从上海到武汉,也见识了日寇的残暴。但是,她毕竟是个女记者,无论在上海还是在武汉,基本上都处于安全环境中,对侵华日军的暴行的认识,基本上还停留在报纸宣传的层面。这一接触教导师收集的日军罪证,黄薇一下就懵了,她想不到,小鬼子原来是这样对付中国人的。

于是,战地通讯内容一转,开始揭露小鬼子的罪恶了。

《吕店的诉说》是一篇六千字的长篇通讯,是以吕店侥幸逃出鬼子毒手的一个十五岁少年的口吻,揭露第六师团的小鬼子屠戮吕店的事情,背景是鬼子日军重兵集团合围天津扑空后,由于补给困难,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下令日军就地筹粮筹款,日军各师团在平津地区掀起的抢劫潮、杀人潮。

在黄薇的笔下,吕店是一个位于铁路边的宁静的小村子。这里的老百姓大部分都不识字,胆小怕事,一心想过的是种庄稼、娶媳妇、给当官的纳税纳粮的本分日子。日本鬼子占领平津和冀东后,唐桥也成立了维持会,老乡们想的是日本人也是人,你要钱我给你交钱,你要粮我给你缴粮,只要太平无事就好。

就是这样一个建有维持会的小村庄,也没有逃脱小鬼子的毒手。

寺内寿一的命令下达后,日军第六师团的一个中队开到了吕店。村里的维持会长为了保护村子不遭或少遭破坏,专门组织人烧了满满两大锅的高粱茶,还杀了一口猪,准备慰劳皇军,并且提前给各村各户派粮派款,支应日军。

小鬼子茶也喝了,肉也吃了,把村子里征集的粮、款也装车上了。就在维持会长以为自己很忠心、应该得到皇军表彰的时候,小鬼子露出了凶残的面孔,开始挨家挨户、翻箱倒柜实施抢劫了。

古老的吕店在哭泣。

村里的维持会长吕老财是村里仅有的大户,小鬼子进到他家后,先把骡子、马牵了出去,接着就开始挖粮。吕老财的两个儿子拦住鬼子说他爹是维持会长,已经给皇军缴粮了,结果被小鬼子砰砰两枪打到在地。然后小鬼子就把吕老财五十多岁的老伴和两个儿媳妇往屋里拽,包括吕老财年仅七岁的小孙女都不能幸免。

小鬼子轮奸完吕老财的老伴、儿媳妇和小孙女后,把祖孙三代女人扒的光光的,拖到院子里绑倒木桩上,先用刺刀割掉三个女人的ru房,然后就开始练习刺杀技术,把三个女人刺得千疮百孔、血肉模糊。

最惨的是那年仅七岁的小孙女。小鬼子轮奸完后,用木棍从小女孩的下身戳入,将她活活扎死在地上。

吕老财在维持会把交给小鬼子的军粮装上车,正想着说几句漂亮话欢送皇军,就见小鬼子开始在村子里作恶了。慌慌张张跑回家里的吕老财被小鬼子逮个正着,打断了两条腿,捆在地上,让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老伴、儿媳、孙女惨死在小鬼子的枪下。就这,鬼子临走时,还是用枪托把吕老财的头砸成了一团肉糊。

这一天,古老安宁的吕店被毁灭了,毁灭在他们缴粮纳款的日本鬼子手里。

《一个老秀才的遭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人物通讯,说的是泰安附近一个清末曹姓老秀才,是村子里的族长。七七事变前,他们和自己的族人聚族而居,在汶河边过着春种秋收的田园生活。

鬼子占领泰安后,共产党人拉起了抗日游击队,村子里的年轻人跃跃欲试,要跟着游击队打鬼子,都被曹老秀才阻止。共产党八路军的干部到村子里宣传抗日,也被曹老秀才拒绝。按照曹老秀才的说法,日本人是秦始皇时徐福东渡求仙药的童男童女的后代,和中国人同根同源,而且也都笃信佛教,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来就来了,只要把他们当成远方客人或者游子归来,那日本人也必定懂礼守法,不会影响族人们的生活的,更不需要搞什么抗日活动。什么事情都是一报还一报,只要你不招惹日本人,难道他们还会打你么?

小鬼子真的来了,而且是被山里的八路军和游击队打得损兵折将后逃到了这里。

熟读诗书、信奉耕读传家的曹老秀才,按照接待客人的礼仪,组织自己的族人捧出了自酿的高粱酒、清炖了打来的山鸡、兔子,红烧了从汶河里捕捞的肥美的鱼儿,招待小鬼子好好的吃了两天,还用草药帮助鬼子伤员疗伤。

小鬼子休养了两天,养足了气力,开始不安分了。

村子里的曹寡妇被鬼子一个小队长糟蹋了,曹老秀才就想,这曹寡妇年龄不大,长相也说的过去,看那鬼子小队长也不过二十六七岁,只要他没有娶妻,把曹寡妇嫁给他也未尝不可。曹老秀才就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去找鬼子大队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岂料鬼子大队长根本不领情,直接告诉曹老秀才,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皇军少尉怎么能娶支那贱民为妻?

碰了一鼻子灰的曹老秀才这个时候才觉得小鬼子不懂礼法,就婉转地提出,自己族人居住的村子三面环山,交通不便,皇军如果休养好了,是不是请赶快启程。毕竟村小人少,支应不起大军的供应。

鬼子大队长见曹老秀才下了逐客令,抬腿一脚就把他踢翻在地,恶狠狠地告诉他,中国的首都被皇军占领了,上海、北平、天津、济南都被皇军占领了。将来整个中国都是大日本帝国的,何况区区一个小山村?老匹夫再不识相,马上就让全村人统统死啦死啦的干活。

曹老秀才这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遇到的皇军是一群土匪,慌忙悄悄地派村子里经常上山打猎的猎户去找八路军,请他们来救救全村人。

可惜,曹老秀才觉醒的太晚了,日军已经动了杀机,并且马上开始了行动。

日军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挨家挨户把老乡们全部押到了村头的大打谷场上,架起了机关枪,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了手无寸铁、一直都在给小鬼子炖鸡炖鱼的老乡们。

鬼子大队长讲话了,意思是大日本皇军为了把中国老百姓从腐败残暴的国民党政权和共产党的毒化中解放出来,发动了大东亚圣战,目前已经攻占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很快就会占领全中国。但是,皇军需要中国老百姓的配合和支持,具体说,就是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持:一个是村子里要成立维持会、防共自卫团。第二个是皇军需要军粮、需要军费,老百姓享受了皇军的保护,就应该拿出家里的粮食、钱支援皇军作战。第三是皇军勇士为了中国人的利益远离家乡作战,空闲的时候难免寂寞,村里应该挑选花姑娘慰安皇军,每天不需要太多,挑选五个就行。只要保证天天有,皇军就绝对保证村民的安全。

鬼子的翻译官把鬼子大队长的话翻译后,村民们登时就炸了,这他娘的是什么军队啊,纯粹是一群畜生,那么不要脸的话他们都能赤裸裸地说出来。

看着乱嚷嚷的村民,鬼子大队长狞笑一声,手一挥,一群如狼似虎的鬼子兵就冲进了人群,拉起那几个声音最大的后生就拖了出去,扑哧扑哧几下,几个后生就倒在了小鬼子的刺刀下。

这一下,大谷场上的村民们一下子惊呆了,妇女们、孩子们都吓得哇哇直哭。

曹老秀才到了这个时候,肠子都悔青了,知道是自己的糊涂害了全村人。这个时候,他最盼望的就是八路军能够迅速赶到,消灭这群吃人饭说人话不干人事的畜生。因此,他再次拄着拐杖来到了鬼子大队长面前,和小鬼子商量,愿意成立维持会和自卫团,也可以给皇军捐钱捐粮,但请皇军给个面子,就不要糟蹋女人了,那样比杀了他们还可怕。

小鬼子大队长点头答应了曹老秀才的请求,让他和村民们带着皇军去收钱收粮,女人们回家给皇军做饭。

曹老秀才认为自己的拖延时间之计瞒过了小鬼子,再三给村民们动员,请老少爷们看开点,钱财是身外之物,没有了还可以再挣。只要能把这群狗日的畜生哄走,保证村民安全,他就谢谢列祖列宗的保佑了。

村民们在曹老秀才的哄劝下回家给小鬼子装粮交钱了。这个时候变故出现了,跟着村民们进院子收钱收粮的鬼子,再得到钱粮后凶相毕露,开始强奸和屠杀了。霎时间,整个村子都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

曹老秀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老伴和儿子、孙子倒在了鬼子的枪口下,再也顾不得骂畜生了,转身抓起院子里的一把头,狠狠地砸向了正在他儿媳妇身上施暴的小鬼子。

一声枪响过后,曹老秀才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他再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八路军医院的病床上。从此,徂徕山多了一支曹老汉抗日游击队。这支游击队全部由幸存的曹老秀才的族人组成,老少男女都有。他们扛着八路军支援的枪支,背着用徂徕山的石头制造的土地雷,活跃在徂徕脚下、汶河岸边,专门对付落单的小鬼子和汉奸。他们的目标不高,只是每天都能和鬼子打一仗,每仗只要能打死或炸伤一个鬼子、汉奸都行。

各位书友大大:山人来西安出差,明日晚上就可以返回,保证不耽误每天一更。请朋友们投票鼓励。谢大家了

第1502章 心惶惶第1283章 乱成一团第965章 攻占石门(五)第1482章 惊魂第1434章 神兵天降第1414章 吓傻了的国琦登第193章 袭取太原(七)第192章 袭取太原(六)第874章 鲁南战役(七)第266章 绸缪(二)第1200章 模糊处理第762章 汤沟擒顽(续)第498章 向北出击(一)第494章 炸了锅了第1210章 文化精英第662章 北线警讯第1358章 激战长春(九)第131章 新年快乐(七)第1540章 大进军第772章 尹集(续)第254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三)第1304章 克莱尔第612章 中央委员第1530章 嬗变第1156章 天皇决断(续)第1433章 追穷寇(续)第233章 袭取天津(五)第186章 誓师第1453章 东北野战军第794章 血色黄昏(上)一0二六章古镇兰陵第381章 鲁中战役(四)第628章 汪精卫跑了第7章 红十八团代理团长第1484章 滦河大战(下)第175章 色诱(三)第1301章 山田乙三(续)第411章 浩劫(三)第1166章 日军也学会了闪电战第86章 乐山(二)第872章 鲁南战役(五)第908章 各怀心机(续)第1411章 横山勇第1207章 姚家宅(续)第1398章 鲜血染红的夜晚第372章 危局(一)第782章 江上数峰青(续)第1264章 安井藤治的抉择第20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第959章 狠辣的多田骏(续)第20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第1582章 番外 四、日本总督第1274章 刘总第915章 区别对待第450章 大闹济南城(五)第746章 高敬亭事件第414章 浩劫(六)第873章 鲁南战役(六)第628章 汪精卫跑了第367章 轻取泰安(一)第963章 攻占石门(三)第536章 青州战记(三)第288章 临清保卫战(七)第989章 曾中生殉国第1035章 沐猴而冠第269章 提前到来的大扫荡(二)一四二五章 一战定华北十一第555章 剑指济南(续)第1161章 借势第568章 血雨飘来湿战袍(二)第1080章 哈哈,第二十九师团(上)第1章 这也是穿越第956章 战局纷乱第1558章 树倒猢狲散第1442章 覆灭(二)第802章 心伤(续)第176章 色诱(四)第614章 回家第264章 冀南风云(四)第1484章 滦河大战(下)第22章 一等红星奖章第1074章 火烧云第1130章 海军学校和海防支队第211章 晋祠(四)第676章 青龙集(续)第229章 袭取天津(一)第953章 座谈第1379章 深尾淳二(续)第780章 西尾寿造再次登场第1082章 哈哈,第二十九师团(下)第409章 浩劫(一)第1441章 覆灭(一)第1024章 虎穴觅踪(续)第1015章 粉饰第8章 湘江岸边(一)第1570章 偃旗息鼓第1033章 整编第337章 大汶口(三)第47章 中央警卫师(二)第588章 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