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安丘事变(一)

就在刘一民开始行动、准备攻日军之不得不救、诱敌重兵集团南下的时候,鲁中安丘西南山区厉文礼部却形势不稳了。

日军占领济南后,日军济南特务机关长大桥熊雄领着他的一帮子特务回到了济南。

这大桥熊雄,不但狡猾凶残,而且性格坚韧,想干的事情非要努力干成不可。

上次八路军攻占济南,寺内寿一秘密授命喜多诚一通知济南的特务机关撤退,算了是救了这帮狗特务的命。重新回到济南后,大桥熊雄一心报复,恨不得把山东的杀光杀净!但是济南的情况兜头泼了他一盆凉水,偌大的城市,竟然空空荡荡的,不要说了,连小商小贩都跑的无影无踪,想随便找个人杀杀都办不到。

这个时候,大桥熊雄想起了冈村宁次指挥第二师团进攻冀鲁边时下达的命令,当时他还觉得冈村宁次纯粹是啰嗦,和支那老百姓客气什么,不烧杀抢掠的话大日本皇军来中国干什么?到了现在,面对着空空荡荡的济南城,大桥熊雄才明白了冈村宁次的高明之处,没有人,占一座空城有什么用?

大桥熊雄给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发了封电报,电报上说,济南的老百姓全跑了,美丽的济南城犹如死城。必须得向杉杉元司令官建议,约束军纪,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皇军的形象,吸引老百姓回城。不然的话,济南城作为城市的功能就丧失了,纯粹是一座兵营,而且还是一座没吃没喝的监狱一样的兵营。

大桥熊雄在电报中重弹以华制华的老调,说是满洲国之所以现在治安如此稳定,关键就在于推出了溥仪这个儿皇帝,重用了一大批中国人组建各级政权、军队和治安机关,让满洲的老百姓知道他们是在皇帝的统治下,而不是在大日本帝国的统治下,这样老百姓的反抗心理不重,那些抵抗分子很难在老百姓中间寻求到支持。山东目前的局面很糟糕,、八路军已经在老百姓中生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就是因为皇军在山东没有找到有威望的中国人做朋友。象马良之流,名声太臭,不但帮不了皇军,还容易败坏皇军的形象。要想彻底铲除、八路军的势力,必须按照满洲国的作法,找出老百姓认同的人,帮皇军治理山东,以中国人来对付中国人。

大桥熊雄电报上说的话可以说是废话,小鬼子在策划卢沟桥事变前都是这样干的,象冀东的殷汝耕,早早地就被小鬼子网络了,山东的马良也是这样。小鬼子不是不想找出有威望的人来当汉奸,问题是也得人家愿意才行啊!只要稍微有点民族气节,谁愿意让祖宗八辈蒙羞、让子孙后代丢人啊!象阎锡山,小鬼子战前都拉拢诱惑,使尽了手段,但阎锡山就是不敢当汉奸。而且现在还领着晋绥军与小鬼子打仗呢!

虽然是废话,但也确实是解决山东问题的一个根本性办法。因此,喜多诚一接到大桥熊雄的电报,直接就去找杉杉元了。

杉杉元是日本侵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也是侵华战争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所谓的以华制华,也都是出自于他和他的同僚之手。这老鬼子,虽然被从陆相位置上踢了下来,当了倒霉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但考虑问题的层次高,都是战略意义上的问题。

杉杉元老鬼子做梦都想着多弄出来一堆汉奸帮他打八路军,喜多诚一一报告,杉杉元就连声喊哟西,说是这个工作必须尽快进行。要物色一批有威望的中国人出来替皇军工作,要拉起十万、二十万甚至一百万、二百万的治安军,协助皇军对付八路军。

喜多诚一听的头疼,觉得杉杉元大将考虑的太远大了,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在山东建立起基层政权和治安军、警备队,帮助皇军控制山东。说什么拉起一百万、二百万的治安军,有那么多武器弹药么?

喜多诚一忍不住提醒杉杉元,当务之急是在山东寻找有威望的中国人出面组建政府,为皇军征粮收税,对付土八路。至于扩大治安军规模的事情,可以缓一缓。

杉杉元嘲笑喜多诚一战略地不懂。嘲笑完,杉杉元当即口授电报,建议大本营加快与蒋介石政府的秘密谈判,如果蒋介石执迷不悟、拒不投降,应尽快启用汪精卫,由汪精卫出面组织统一的中央政权,把华北的王克敏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南京的梁鸿志的维新政府合二为一,加强对占领区的统治。

口授完电报,杉杉元对站在一边目瞪口呆的喜多诚一说:“喜多君,军纪的事情我会命令各部队注意的,不过仅限于那些对大日本友好的地方。山东地方政权的事情有你和第十二军司令部负责办理,拿出具体计划。这一次,一定要找到老百姓都信服的人来帮助皇军控制山东。”

喜多诚一晕晕乎乎,他想不到大桥熊雄一个简单的电报,竟然引起司令官的高度重视,进而要启用汪精卫来组建统一的中央政权,一脚踢开王克敏和梁鸿志。看来,司令官阁下就是司令官阁下,这见识、谋略比自己要厉害的多了!

晕晕乎乎的喜多诚一说了哈伊后,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给大桥熊雄发了回电,要他制定具体的方案,不能泛泛而论。拉拢什么人、付出什么代价,要计划翔实,迅速上报。

大桥熊雄接到电报后,仔细考虑一番,把目标锁定在了第八专区专员、保安司令厉文礼身上。道理很简单,厉文礼有人有枪,是系统在山东最大的一股武装了。根据情报,厉文礼本人对没有好感,曾经亲手抓捕处死过三任潍县县委,只要他愿意与皇军合作,必定有对付土八路的办法。而且,厉文礼的官声不错,在潍县办了许多实事,有号召力、影响力。让他出面,比马良之流官声极差、坏事做绝的家伙更有人望。还有一点,那就是前期已经在厉文礼部做了大量工作,厉文礼手下的个别干部已经和自己派去的特工联系上了,有工作基础。

大桥熊雄迅速给喜多诚一发去了电报,计划策反厉文礼。

喜多诚一比大桥熊雄还狡猾,看完电报,在地图上找到了厉文礼部所在的安丘西南山区的准确位置,然后又找到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山下奉文和副参谋长武藤章研究了半天,最后决定批准大桥熊雄的计划,策反厉文礼。具体行动方案由大桥熊雄和现在驻守潍县的第三十二师团师团长木村兵太郎中将制定,并负责执行。原则上采取一文一武两手准备,诱降不成,就调集部队打垮厉文礼部,将其俘虏,逼其就范。

山下奉文对诱降厉文礼一事非常重视,认为只要厉文礼一投降,就可能带动残存在山东的武装力量投降。这些人如果当了大日本帝国委任的山东各级官员,他们的部队如果成了山东治安军,比那些被刘一民消灭了的流氓无赖、没落军阀要强的太多太多。只要皇军及时训练他们的部队,招兵买马充实力量,他们就会成为皇军的得力臂助,比马良的治安部队战斗力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山下奉文考虑的另外一层意思,是厉文礼所部都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很容易摸清八路军的情报。只要该部投降,日军就等于在山东多了无数双眼睛,日军再和八路军作战,就不可能再向县长这样,盲人瞎马,步步被动。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山下奉文亲自给第三十二师团师团长木村兵太郎发报,要他务必配合大桥熊雄,完成诱降厉文礼的任务。

有在厉文礼不活动的特工做眼线,又有华北方面军的大力支持,大桥熊雄就带了一群特务去了潍县,开始策反厉文礼了。

元月第八区专员、保安司令厉文礼一大早就心烦的不行,坐在司令部里闷着头抽烟。

厉文礼自从放弃潍县、逃到安丘西南山后,好不容易站住了脚,结果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抓住台儿庄会战前的间隙,集中力量对山东占领区实施第一次重兵围剿。日军第十六师团对鲁中南山区展开了拉网式的扫荡,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厉文礼的部队都是民团性质的,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整训,就遇上这么大规模的日军扫荡,部队损失将近二分之一。好不容易熬过去了,八路军教导师主力又大举进军山东,很快就控制了沂蒙山区。虽然八路军对他比较客气,并没有缴枪整编,但是他的活动范围、控制区域却被大大压缩,这让他心里非常不舒服。在接下来的事情不用说了,八路军消灭了第八师团,引来了日军重兵集团第二次洗劫山东,厉文礼所部再次遭受打击。好不容易等到刘一民施展牵牛战术,把鬼子重兵集团引走了,厉文礼刚想把自己的第八专区好好整顿一下,扩大势力范围,结果八路军主力又回来了。虽然厉文礼当时不知道八路军主力隐蔽在鲁东南和泰沂山区,但是有一点他体会的很深,那就是派粮派款不容易了。直到考斌之团被日军几乎全歼、八路军发起胶济路战役,厉文礼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身边的、八路军实力壮大到了如此大的地步。

厉文礼这个人啊,有文化有胆识,军事民政都来得。胶济路战役结束后,八路军曾经派人来找他,想请他参加鲁中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担任鲁中行署的副专员,或者是参加山东抗日民主参议会的工作。这本来都是为了团结他一起抗日的好事,但厉文礼知道自己双手沾满人的鲜血,极端仇视,不愿意参加的抗日民主政府,而且指责八路军违犯国家政令、私自建立政权。但指责归指责,厉文礼心里明白,这八路军教导师不好惹,自己不是对手,不能撕破脸。一旦撕破脸,很可能会被八路军缴械,而且还会被安上一个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罪名,那可是谁都救不了自己。因此,他也仅仅是口头指责了几次,行动上不敢有半点对八路军不礼貌的举动。

沈鸿烈到济南后,与厉文礼联系上了,还给厉文礼增加了“中央别动队总队胶东支队司令”的新官衔,这次泰西战役结束,八路军主力经略鲁南,正在鲁南张里元处的沈鸿烈又给厉文礼加了一项三青团鲁东区指导员的帽子。按理说,接连加官,厉文礼心里应该高兴才是,但实际上厉文礼现在心里烦的很,因为这些都是虚的,自己的人马太少了,既惹不起小鬼子,也惹不起八路军,纯粹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说不定哪一天就被吃掉了。

厉文礼现在心烦的原因还不只这些,眼下日军势大,重新占领了胶济路沿线各县城。八路军虽然取得了泰西战役胜利,但是从日军夺回津浦路的情况看,八路军主力在此南撤,撤到哪里去了,谁也不清楚。厉文礼本想抓住这个机会,把第八区的干部训练班办起来,给各部队补充兵员,但是一了解情况,让他有点心灰意冷,年轻人都愿意当八路军、县大队,没有人愿意参加的保安部队。要想扩军,就必须得采取的办法,拉壮丁。

要知道,厉文礼开始组织部队的时候,八路军尚未挺进山东,当时厉文礼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很快第八区的几个县都拉起了保安团。那可是清一色的昌潍子弟!现在由于八路军的出现,加上八路军建立的地方政权,厉文礼部竟然需要靠拉壮丁来补充兵员了,这让厉文礼异常愤恨。

第629章 老子第一个不放过他第911章 坚城第33章 溪口之战(二)第433章 乌云压顶(续)第125章 新年快乐(一)第976章 饶尔一条狗命第925章 清清蒙阳河第698章 南打北拉(四)第692章 追杀第77章 鹬蚌(一)第93章 成都风云(七)第825章 锋芒啊锋芒(上)第1007章 我要回家(续)第488章 武汉上空的鹰第498章 向北出击(一)第513章 横扫(三)第1442章 覆灭(二)第816章 对日贸易禁运(续)第37章 子洪口(三)第262章 冀南风云(三)第882章 落荒而逃第578章 公审第1142章 军委会的部署第136章 东风第一枝(四)第1156章 天皇决断(续)第214章 东进序曲第1502章 心惶惶第594章 金泽同乡第151章 天水会战(五)第1374章 绝户计(续)第163章 美国来信(续)第486章 武汉上空的鹰(二)第633章 泰西战役前奏第974章 老左和老刘第731章 喋血赣江(三)第731章 喋血赣江(三)第442章 周村血战(八)第646章 北线风云(续)第59章 清溪镇大捷(二)第9章 湘江岸边(二)第1434章 神兵天降第707章 夜深沉第403章 暴风雨之前(二)第1460章 滚汤沃雪(续)第1096章 漫长的一天(上)第1135章 技术性处理第63章 血战羊坪镇(二)第1243章 花园口登陆第5章 铁流后卫尖兵连第548章 举火燎天焚凶顽(六)第191章 袭取太原(五)第649章 大地飞鹰(续)第1512章 青霉素换舰队(续)第204章 察哈尔派遣兵团的挽歌(六)第873章 鲁南战役(六)第1107章 诛杀(续)第249章 沸腾的天津(八)第1124章 烈火焚魔第724章 拖刀计第1371章 “4?18批示”第93章 成都风云(七)第657章 重炮传奇第1573章 西贡宣言第1151章 心潮难平第225章 雁门关(一)第1235章 春风沉醉的晚上第1464章 东北发展规划第1284章 暗夜惊魂第561章 动员第1357章 激战长春(八)第1156章 天皇决断(续)第257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六)第987章 驱虎入笼(续)第215章 繁峙(一)第852章 恐吓(下)第273章 风雨冀中(三)第204章 察哈尔派遣兵团的挽歌(六)第648章 大地飞鹰第1551章 针锋相对(续)第1522章 一战定华北(八)第1235章 春风沉醉的晚上第382章 鲁中战役(五)第1431章 聚歼第235章 袭取天津(七)第688章 都是刘一民惹的祸第874章 鲁南战役(七)第394章 东望青岛(四)第449章 大闹济南城(四)第1038章 自由攻击第802章 心伤(续)第1566章 金兰大战(续)第573章 摘桃子第1298章 东北新区划第960章 群丑第854章 布局第618章 扩军方案第251章 沸腾的天津(十)第1280章 攻克锦州第1108章 势如破竹第1159章 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