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特战对决

腊月二十三的这场大雪,从下午下起,一直到第二天天明才停止。

这淮河两岸,不比华北大地。此时已经是立春过后,地气趋暖,大雪停后,竟然是个晴日。霎时间,银装素裹的原野,配上白墙青瓦的淮风民居,还有那一枝枝从村落、院墙里透出羞涩的脸庞的梅花,竟然把战火中的皖东北装点得分外妖娆。

但是,如此美景也得有心、有闲的人才能欣赏,正在打仗的战士是很难得有这种歌咏风骚的闲情逸的。

赵勇刚昨天晚上在徐州给日军送完大礼后,连夜向南撤退。途中,很顺利的截到一辆日军汽车,大摇大摆地沿着公路向南撤退。不料,大雪纷纷,路面上积雪越来越多,又没装防滑链,车轮直打滑,三折腾两折腾,刚跑出10来里,汽车竟然开到了公路边的路壕里。

这下,赵勇刚恼了,平时不喜欢多话的他竟然指天骂地,骂老天爷太不公平,为什么日军的车队就可以通行,而自己的汽车就能打滑得出溜到路壕里!

赵勇刚也不想想,日军大部队是以坦克开路,根本不怕路面上的积雪,那么庞大的车队压过去,车轮滚滚,公路上哪里还能存住积雪么!当然,即令是日军大部队冒雪前进,那也得速度快,趁大雪没有封路才行。要是等到积雪下面形成冻层,就算日军坦克不惧,汽车也是照样滑的开不动的。就算雪驻天晴,太阳一照,积雪融化,大地一片泥泞,军车同样开不动。

赵勇刚没办法,只好带着15个战士下车,步行向南撤退。

这一走,赵勇刚算是体会到了雪中行军的难处,深一脚浅一脚的,比平时行军要难上几倍。就这还是因为他们是特种战士,体力大大强于常人,不然的话,恐怕早就得找地方休息了。

从徐州到符离集直线距离只有五十公里,但公路里程就远了。赵勇刚他们穿着日军军装,既要躲避日伪军据点,还要提防自己人误伤,天明的时候才到了夹沟附近。

夹沟虽然比不上符离集名气大,但也是历史悠久的宿北重镇、物资集散地。这里三面环山,东面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海拔50米——300米,南面有山形如蛇,北面有山状如龟,西面有山如伏虎,相传龟蛇大战与此,形成一道大沟,夹沟之名就源于此。夹沟出产的贡米香稻米,素有“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的美名。境内有孔子高徒闵子骞墓地,还有千年古刹大龙泉寺。古人到此曾有诗赞颂:“东风吹暖柳枝柔,十里青山绕夹沟。马上行人相借问,计程两驿到徐州”。前两句是赞美夹沟的山川秀美,后两句是说驿路贯穿夹沟南北,时人也把夹沟誉为“淮北小天府”。

日军占领夹沟后,在这里烧杀抢抢掠,犯下了累累罪恶。

此时,由于八路军并没有攻占夹沟,这里的日伪据点还依然存在,而且成了徐州方向鬼子南下夺回宿县的桥头堡。因此,据点里的日伪军警惕性很高,一大早就进入了战备状态。

赵勇刚是百战英雄,战斗经验何等丰富?一接到前卫报告,赵勇刚马上下令队伍停止前进,自己赶去观察敌情。一见日伪军如临大敌的架势,赵勇刚就知道有麻烦了,不可能伪装日伪军从镇子里通过了。

说实话,就凭夹沟据点的这些日伪军,还没有放在赵勇刚的眼里。他带的十五名战士,除了两名担任火车司机的战士外,其余的13名战士都是特战精英,加上他十四个人,十四支八一自动步枪和十四支三八大盖,干掉个百、八十号鬼子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小鬼子的机枪枪口都指向了北面公路,说明自己的行藏已经暴露,估计不错的话,自己屁股后面一定有鬼子追兵。

一想到鬼子追兵,赵勇刚就知道是汽车暴露了行踪。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得赶紧绕过夹沟镇,这里离符离集只有十公里了,加把劲就可以赶回去和部队汇合。只要和部队汇合,就算小鬼子追兵到了,又能拿自己怎么样?

赵勇刚马上命令战士们把日军的军服反过来穿上,成战斗队形,走小路,从东面绕过夹沟,返回符离集。

按说,既然发现情况可疑,赵勇刚应该率领战士们上山,从西面返回符离集。但是,经过一夜行军,战士们的都已经很疲倦了。而且要想从西面上山,必须得过铁路。现在日军如此警觉,大白天过铁路,风险就太大了。

赵勇刚他们出发时考虑到要跳火车,没有携带电台,不然的话可以通知留在符离集的中队主力带战马来接应他们,让战士们节省一点体力。

穿过夹沟到支河的大路,眼看就要绕过夹沟南下了,枪声响起来了。

打枪的是一个土围子里的乡丁。

战乱年代,为了防止土匪,许多地方都修建了寨子或围子,可以凭借坚固的围子墙死守,保护村民平安。

赵勇刚见是土围子里的乡丁打枪,就走上前喊话了:“老乡,不要开枪,我们是八路军。”

时间不长,一个长袍短褂的老者上了围子墙,朝赵勇刚他们看了看,喊道:“我们不管你是八路军,还是、皇军。此路不通,请绕道经过。”

一夜雪地行军,又冷又饿,雪把裤腿都打湿了,靴子里也进了雪,双腿象灌了铅一样。赵勇刚强忍住怒火,再次喊道:“老乡,我们是打鬼子的八路军,只是顺路经过,不给乡亲们添麻烦。请不要开枪!”

这次,那老者不回话了,手一挥,一排乡丁上了围子墙,黑洞洞的枪口全部指向了赵勇刚他们。

赵勇刚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出身,在湖南、广西都见识过地主武装的凶残,知道今天自己又遇上了这类武装,有理也说不清,马上就下令转向,准备从土围子东面绕过去。

见八路军退缩,乡丁们可能觉得自己胜利了,竟然朝天放起了排枪,气得赵勇刚只想下令攻下这个土围子。

从土围子东面绕路后,赵勇刚他们上了从夹沟到顺河去的乡间大道,开始继续向南。刚走出五里地,后卫就发出了发现鬼子追击的信号

赵勇刚向后一看,只见确实是小鬼子上来了,黑压压一片,大盖是一个中队的样子,钢盔和刺刀在白雪映照下,泛着寒光。

虽然不知道这些小鬼子是不是夹沟镇的鬼子,但赵勇刚知道与小鬼子纠缠不是好事,如果日军援兵赶到,就麻烦了,必须速战速决。

赵勇刚马上命令担任火车司机的两个战士迅速返回符离集,向骑兵旅部队和二中队主力报告情况,要他们迅速带战马来接应。

见两个战士一前一后走了,赵勇刚就下令向路边的村庄靠近,两人一组,结三角阵,准备战斗,必要时进村坚守。

追上来的真的是夹沟的日军警备中队。

唐秀儿从徐州南下后,开始是沿着公路瞎摸,后来在一个小据点得到了有十几个皇军截车南下的报告,唐秀儿当时就认定是八路军伪装的日军。果然,时间不长就发现了歪倒在路壕里的汽车。这下,唐秀儿算是找到目标了,马上下令向南追击,同时命令沿途各据点的日伪军拦截八路军小部队。

赵勇刚他们是在徐州车站爆炸前跳的火车,唐秀儿是在爆炸后才赶到徐州火车站的,经过搜索分析,才得出八路军小部队应该是向南撤退的结论,等到她带鬼子特战队追击,已经晚了两个多小时了。不过,她准备的充足,汽车轮胎上绑了防滑链,虽然速度慢了,但比步行还是要快的多,赵宝刚他们和土围子里的乡丁纠缠的时候,唐秀儿带着特战队也到了夹沟据点。

询问守军后,唐秀儿知道八路军小部队并没有从夹沟据点扼守的公路经过,正在犯难是留下守候还是继续南下向符离集追击的时候,远远地传来了枪声,一听枪声,守军的中队长就告诉唐秀儿,那是夹沟东面一个土围子里的乡丁们在朝天放枪,因为听枪声就知道都是些老掉牙的步枪,甚至还有土造步枪。那个土围子和皇军有联系,平常经常给皇军送粮食、蔬菜之类的给养,所以才没有消灭他们。

唐秀儿心思是何等灵动,一听情况就知道引起枪声的一定是那支到徐州实施爆炸的八路军精锐小队。要是换做皇军主力或八路军主力,土围子里一定是小心应付,送钱送粮,哪里会敢开枪示威?她当即下令夹沟日伪军出动,去追击这股八路军。至于她和她的特战队,要迂回包抄,彻底消灭这股八路军小部队。

其实,唐秀儿的目标是刘一民,她不想参与这种正规的部队作战。但是她不知道刘一民在哪里。她在泰安支队里呆过,知道八路军教导师保密纪律极严,一般部队和战士都不可能知道刘一民指挥部的准确位置,也只有八路军精锐战队这样的部队,才可能跟随刘一民身边,她想从这支精锐小部队嘴里弄清楚刘一民指挥部的准确位置。

与赵勇刚他们又累又饿不同,夹沟的日军是生力军,接受唐秀儿的命令后,马上就紧急集合,牵着狼狗朝枪响的地方扑去,很快就追了上来。

赵勇刚哪里知道是唐秀儿这样的大高手领着小鬼子特战队追上来了,以为只是小鬼子的普通步兵部队,还决心速战速决,消灭或打退鬼子追兵,然后再快速撤退。

鬼子上来了,前面的鬼子军犬奔跑着还不时低头嗅嗅、抬头狂吠几声。

一进入战斗状态,赵勇刚的精气神一下就上来了,从容不迫地往八一自动步枪上拧上消音器,检查了一下随身携带的三八大盖和驳壳枪,这才伸出八一自动步枪的枪管,瞄向了鬼子的军犬。

眼看鬼子军犬进入200米内了,赵勇刚轻轻一口扳机,“噗”地一声,鬼子军犬“汪汪”两声就爬在地上不动了。

跟在军犬后面的鬼子军犬训练员登时楞了,连枪声都没听到,军犬就被打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儿?

他不用再想了,赵勇刚又是一发子弹射出,鬼子军犬训练员就瞪着眼睛仰面摔倒,胸口喷出的血箭射到雪地上,白里透红,异常醒目。

中队长都开枪了,战士们手里的枪也不会闲着,13个人,13支上了消音器的八一自动步枪,全部都是点射,只听“噗、噗、噗”轻微的响声接连响起,追击的鬼子接二连三地摔倒在地。

走在队伍后面的小鬼子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就见前面的士兵扑扑通通往地下直躺,本能地卧倒,躲避死神的杀戮。

鬼子中队长吓得头上直冒虚汗,这才明白自己遇上了精锐的八路军,难怪徐州方面会派来清一色德国冲锋枪的特战队来追击。因此,卧倒后,鬼子中队长马上命令机枪、掷弹筒建立阵地,掩护步兵。

他不命令机枪、掷弹筒建立阵地,鬼子的机枪手、掷弹筒手还能多活一会儿。他这一下命令,等于是给鬼子机枪手和掷弹筒手下了死刑判决书。

八路军特战大队和狙击大队训练科目不同,枪法也比不上狙击大队,但是能进入特战队,除了格斗等其它技能外,射击水平也是非常高的,放到各部队去都是神枪手。小鬼子要是老老实实地卧倒,还不好打,他们要建立机枪阵地、掷弹筒阵地,那就成了靶子。只见小鬼子的机枪手、副射手、掷弹筒手一个接一个地往地下躺。

到了这个时候,鬼子中队长彻底害怕了,马上下令投弹。

这个距离不要说是眼前的这些小鬼子了,换成是鬼子特战队,也不可能把手雷扔到八路军的阵地上的。鬼子中队长也是打过仗的军人,心里很清楚,他只不过是要借手雷爆炸的尘雾掩护,将部队撤下去,到500米以外去建立阵地。

小鬼子一投雷,赵勇刚就知道小鬼子要跑。原因很简单,没有人能够把手雷扔这么远,看起来这股鬼子没有和八路军特种兵交手,他们只不过是想接着手雷爆炸的烟雾掩护,向后撤退。不过,赵勇刚没有乘胜追击鬼子的打算,自己的人太少了,只要一发动追击,小鬼子就把虚实全部看清楚了,很可能追击不成还要出现伤亡。

当面的鬼子中队借着手雷爆炸的烟雾撤退了,赵勇刚做个手势,领着战士们也悄悄撤进了村子。

短暂的交火中小鬼子都处于被动挨打状态,双方这一互相撤退,战场上就出现宁静状态,似乎从来就没有打过这一仗,只有躺在雪地上的鬼子尸体显得有点狰狞、诡异。

鬼子中队长这个时候不但是害怕,而且后悔的要死,觉得自己不应该听徐州来的皇军的命令,贸然率队前来追击。这倒好,没有看见八路军的阵地,也没有看到八路军的战旗,更没有听到八路军的枪声,片刻之间,就损失了三十多个士兵。这仗打得,说出去都窝囊、丢人!

现在,鬼子中队长再也不敢主动进攻了,爬在冰冷的雪地上,命令士兵们组织射击,压制八路军,静等皇军特战队从八路军背后发动攻击。

赵勇刚他们进村后,才发现老乡们已经被日军手雷爆炸声惊动了,都紧闭院门,躲在屋子里。

赵勇刚赶紧派两个战士挨家挨户去喊乡亲们转移。

这个村子叫前赵村,也是曾经被小鬼子祸害过的村子,老乡们的警惕性都很高,也有跑老日的经验。见八路军要掩护他们转移,家家户户都打开了院门,开始携儿带女、牵牛赶猪,向东面转移。

赵勇刚这才放下心来,派出三个战斗小组向东、西、南三面警戒,自己指挥三个战斗小组依托村口的两座院子抗击日军的进攻。他心里有数,凭眼前的这些小鬼子,想通过自己三个战斗小组的狙杀攻进村子,门都没有。只要其它方向不出现新的敌情,自己的部署就万无一失。不过,他也不敢命令战士们离开村子撤退,那样子就失去了掩护,暴露在茫茫雪野上,反而会成为日军的靶子的。

怕什么来什么,村子西面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清脆的枪声,赵勇刚一听就知道是清一色的德国造m-40冲锋枪。这种枪远比长征路上的花机关和阎老西仿制的冲锋枪先进,部队在天津、青岛都曾经缴获过,主要装备在教一团和教二团。

赵勇刚开始还以为是教一团或教二团赶来增援了,但他马上明白不可能,一个是教一团、教二团不在这一带,来不了这么快。另一个是八路军节省子弹,不会象现在这样各枪都打连发。第三是小鬼子在自己的正面,如果是八路军赶来增援,不可能在西面打响。他马上明白,是师长在山西霍州遇到的那种小鬼子的特战队赶到了,这是他们在和村西头警戒的战斗小组交火了。

各位书友:月底了,有票的话,尽量投一些吧。谢谢大家!ro

第1347章 秦彦三郎第1488章 对决第184章 第一枪第606章 汇报(续)第501章 盲动第1300章 山田乙三第917章 从中将到少尉第718章 风雷动第1466章 乔巴山第1295章 大起义第1006章 我要回家第68章 乌江边(一)第739章 论党内民主第387章 鲁中战役(十)第595章 霍州署第628章 汪精卫跑了第522章 袭占徐州机场(续)第224章 不一样的南京保卫战(五)第254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三)第1145章 三面围攻第1072章 锤与砧第658 重炮传奇(续)第1317章 血色清晨第1209章 白菜白,萝卜青(续)第19章 新颖的战术动作第1129章 征服(续)第520章 我替阁下指挥了第30章 三战小水(二)第1014章 陨灭第1105章 丁叔言第1406章 头号罪人第958章 狠辣的多田骏第930章 山东军区司令员第728章 四月攻势第46章 中央警卫师(一)第901章 磁窑歼敌第343章 血色台儿庄(三)第630章 杉杉元登场第1493章 他要跑第815章 对日贸易禁运第56章 乌江飞渡(三)第1052章 圣佛寺第1395章 砸锅卖铁也要搞核武器第1144章 博弈(续)第71章 遵义会议(二)第767章 火烧虹桥机场第328章 徂徕会议第10章 湘江岸边(三)第1276章 匪夷所思第1251章 死守待援(续)第319章 大战序幕(三)第1049章 北上先遣小队(续)第1347章 秦彦三郎第53章 席卷黔东南(六)第60章 清溪镇大捷(三)第220章 不一样的南京保卫战(一)第731章 喋血赣江(三)第19章 新颖的战术动作第1117章 契入点第1464章 东北发展规划第93章 成都风云(七)第389章 坊子夜战(二)第136章 东风第一枝(四)第623章 解开心结第1479章 挥师入关第411章 浩劫(三)第812章 思念第475章 冷枪冷炮运动(六)第310章 挥师东进(一)第1007章 我要回家(续)第1366章 国家利益至上(续)第167章 煤田(一)第515章 一九三八年的斩首战(二)第847章 一泄如注第52章 席卷黔东南(五)第250章 沸腾的天津(九)第809章 纽约(中)第1566章 金兰大战(续)第427章 黄河夜话(一)第588章 截杀第1298章 东北新区划第1443章 覆灭(三)第674章 火焰阵第951章 张湾轶事第643章 鱼儿咬钩了第681章 安丘事变(三)第368章 轻取泰安(二)第1583 番外 五、黯然销魂者第940章 鲁西南之战序幕第1079章 连环杀第1167章 刘一民的建议第1382章 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第1011章 雷霆万钧(续)第22章 一等红星奖章第1088章 动向第1229章 中国战区第688章 都是刘一民惹的祸第321章 初到冀鲁边(一)第903章 华北治安“八条共识”第968章 石门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