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惜别

日军暂时取守势后,刘一民命令南下部队四个步兵旅和骑兵旅在皖东北与苏北之间展开,在八路军苏北支队和新四军游击支队配合下,大力发展根据地,组建地方政权和地方武装,夯实基础。

和郭沫若一行见面后,刘一民让这些艺术家们跟着部队去战场观摩,体会血火抗战的激情,给他们的创作积累素材。

刘一民给画家们出了题目,要他们每人画一本八路军画册,配上文字说明,最好每幅画之间有连贯的故事性。为了方便画家们创作,刘一民从南下部队中挑选了十几个战斗英雄,让他们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战斗故事讲给画家们听,带着画家们去亲临战场。

这些画家们不知道,刘一民这样要求是给倪华准备的去美国的宣传品。本来他想拍电影的,可惜没有摄影机和导演,只能等以后缴获了小鬼子的摄影机、胶片后再说。

等画家们把作品拿出来后,刘一民一看就大加赞赏。

张大千画的组画名字叫《李凌风》。第一幅画面上,李凌风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穿着长袍,夹着书,走在通往教室的路上。文字解说是:“李凌风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他和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一样,相信教育救国,渴望毕业后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中国的命运”。

第二幅画面是九一八事变,画面上是端着三八大盖、架着重机枪和正在开炮的小鬼子。漆黑的夜晚,炮口、枪口喷出的火焰把天空照的通明。文字解说是:“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第三幅画面是李凌风带着八角帽、穿着红军军装参加湘江战役的情景。下面的解说词是:“日寇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李凌风离开清华大学,到中国江西参加了工农红军,成了一名红军战士。”

第四幅画面是特战队偷袭平遥的画面,换面上的李凌风身穿八路军军装,飞身而起,一拳把战马上的鬼子骑兵击下马去。画面的解说词是:“卢沟桥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李凌风所在部队改编成了威名赫赫的八路军教导师。北上抗日第一仗,李凌风和他的战友们偷袭平遥县城鬼子骑兵巡逻队。进而伪装日军巡逻队袭占平遥县城。八路军收复太原,就是从袭占平遥城开始的。”

画册总共有二十四幅,都是根据李凌风的经历画出来的,栩栩如生,看后真实可信,引人入胜。有点想连环画。

徐悲鸿画的是唐星樱,也是从参加红军画起,把一个美貌多情的女学生为了抗日而走上战场的形象塑造得呼之欲出。其中有唐星樱在天津发放救济粮的场景,有在南宫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的画面,有身背和儿纵马驰过津浦路的画面,有在大店开办妇女干部培训班、扫盲班、组织老乡们选举村长、民兵队长时用黄豆投票的画面,有随军参加胶济路战役、泰西战役组织支前的画面。

傅抱石画的是王老虎,从北上抗日画起,先画的是偷袭太原机场,接着是袭占天津,再接着是参加冀中反攻等一系列战役时的画面。

其他画家画的都不错,有八路军打鬼子据点的故事,有八路军抓汉奸的故事,有八路军开展地雷战、地道战的故事。内容都很真实,也都是精心之作。

傅抱石擅长画兰,出于对刘一民的敬重,给刘一民画了一本九个册页的兰花。

张大千则以双沟镇为背景,给刘一民画了幅《春到皖东北》的巨幅画作。画面上,春光明媚,双沟镇街道上人来人往,卖酒的、买酒的、各种生意铺子鳞次栉比,街口一株桃树满树繁花,树下面站着一个持枪而立的八路军战士,正警惕的注视着前方。

徐悲鸿给刘一民画了副跃马征战的巨幅油画,画面上的刘一民身穿八路军军装,骑在枣红马上,一手扬鞭,一手勒缰,两眼炯炯有神目视前方硝烟弥漫的战场。战马前蹄腾空,仰天长嘶。画面上的刘一民看上去要多威武有多威武,要多潇洒有多潇洒。

徐悲鸿把画送给刘一民时,不好意思地说,他自认为这是他画画一来最得意的一幅作品。不等刘一民表示感谢,徐悲鸿就又说:“想不到英雄盖世的刘一民竟然也会移情别恋,抛妻弃子。而且妻子又是如此的天仙化人、如此的英雄了得,两个儿子也是聪慧可爱。我只能一声叹息。”

弄得刘一民张口结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潘天寿、高剑父、李可染、沈逸千等都给刘一民赠送了画作,潘天寿画的是《齐鲁青未了》,画面上的蒙山沂水都被积雪覆盖,一队八路军战士从山坳里的村庄走出来,路边的小草从积雪下钻了出来,把一蓬蓬绿意向远处蔓延开去。路旁的小树在积雪下萌生出嫩芽,鲜绿可爱。村庄里炊烟缭绕。一只大公鸡站在屋顶上引吭高歌,屋下面是已经开始忙碌的老乡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他在大店写生的基础上画出来的。

高剑父是个传奇人物,他是广东番禹人,曾毕业于广东水陆师学堂和岭南学堂,后到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担任同盟会广东支会会长,组织支那暗杀团,参加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三次用炸弹刺杀满清官员。孙中山逝世后,他宣布退出政界,一心一意搞绘画创作,开创了岭南画派。这次不知道郭沫若用了什么办法,邀请到了这个充满传奇的民国元勋、岭南大家。

高剑父到山东后,很快和负责接待的赵小曼熟悉起来。见到刘一民后,从赵小曼看刘一民的眼神中读出了那丫头的心思。联想到日伪报纸上对刘一民的造谣,高剑父马上就明白了事出有因。因此,他以自己的风格给刘一民画了一本12开页的画册《双钩春晓》,又画了一副赵小曼身穿春装的人物画《风华绝代》,拿来送给刘一民。

无独有偶,刚刚32岁的李可染也给刘一民送了两幅画,一副是《淮河人家》,画的是春天淮河边的风情。另一幅是晶晶的人物肖像《淮河女儿》,画面上的晶晶已脱去了棉军装,穿上了春装,站在淮河边,长发飘在胸前,正在向远方眺望。

沈逸千没有这么多的说事,画的是一副《夜袭图》,画面上,一队八路军正向远处的日军据点挺进,明月照在淮河上,岸边的树梢在夜风中摇曳,八路军战士们的形象格外饱满。

刘一民心里虽然五味杂陈,但还是惊喜成分居多。要知道这些画作以后都会成为国宝,是一笔很大的财富。随便拿出一幅画,就可以养活一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特别是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三个,正当盛年,画技以渐入佳境,每幅画要是搁在后世拿到佳士得或苏士比拍卖的话,都是几千万以上的价格。但是,这些艺术家们不是冲着他本人来的,是冲着八路军三个字来的,应该上缴才对。因此,刘一民对郭沫若说,谢谢艺术家们的美意,这些画将交给部队保管,将来一定要交给博物院收藏展出。不料,郭沫若把他这话告诉了那些画家们,不知道是谁带的头,都来吧画作要走了,转送给了倪华、唐星樱、赵小曼、晶晶,弄得刘一民莫名其妙,以为自己人品倒了,连欣赏几天的权利都没有了。

送走了郭沫若一行后,中央调倪华去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工作的命令也到了。

刘一民知道,这是中央决定派倪华重去美国了,是想让她先到重庆和美国驻华使馆建立联系,然后再出国。

说实话,倪华怀孕时间不长,此时让她出国,刘一民心里非常难过。战火连天的,每一次分别都可能成为生死离别。刘一民来自后世,对亲情看得极重。可是这是和主席在西安时说好的,能想法促使美国早一天和日本撕破脸,小鬼子就早一天完蛋。这是战略问题,命令下了就得马上执行。

晚上吃饭的时候,刘一民亲自下厨,给倪华做了小葱拌豆腐、香菜木耳、鸭血干丝、韭菜炒鸡蛋、清蒸鱼、炒河虾六个菜,又买了只符离集烧鸡,开了瓶牛肉罐头,烧了个紫菜汤、山楂汤,量都不大,贵在花样多、色香味俱佳。刘一民又让李小帅去把和儿叫过来,陪倪华吃饭。

倪华一看刘一民做这么多好吃的,还让宝贝疙瘩和儿来陪,就笑着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刘大将军知道疼老婆了,给做这么多好吃的。

刘一民强装笑脸,说是和儿想倪华妈妈了,也嘴馋了,要来打牙祭。他正好今下午有时间,就做了几个菜,让老婆也尝尝,检查一下手艺是否退步了。

战地生活,想不艰苦节约都不行。倪华虽然怀孕了,刘一民也不能让她特殊,平时都是和战士们一起吃饭,就是偶尔做点好吃的,那也是刘一民领着战士们打野味或捞河鲜后才有的。加上这几个菜都对倪华的口味,一家三口倒也吃的其乐融融。

饭后,刘一民让李小帅把和儿送回去,自己陪着倪华到双钩街上漫步。

倪华和刘一民结婚后,这还是第一次让刘一民陪着逛街,心情大好,逢店必进。

夜晚是八路军的天下,也是根据地人民心情放松的时候,因为不怕小鬼子飞机来轰炸了。这双钩街上,各店铺都照常营业,加上镇上一步两庙,三步两桥,把个小镇装扮得分外繁华。

镇上的老百姓哪里会知道这满街溜达的两口子是刘一民和她的夫人倪华,该喝酒的喝酒,该闲聊的闲聊,偶尔有几个人发现倪华长的如此美丽,也只是瞩目远送而已。到是李小帅和黄文虎,跟在后面手心里捏了一把汗。他们都知道刘一民在成都遇刺的事情,巴不得一号赶快结束闲逛,早早回指挥部去。

转到观淮亭的时候,倪华不走了,依着栏杆,一双妙目在刘一民脸上转来转去,半天才说:“说吧,发生了什么事?”

刘一民知道倪华纯洁如玉,但她并不傻,聪慧的很。就把中央命令倪华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去工作的话说了出来。说完,刘一民解释说:“倪华,让你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是想让你到重庆后和美国驻华大使馆建立联系,进一步了解一下美国政府的态度,然后到美国去。一方面宣传抗战争取援助,另一方面想法动员美国同情支持中国抗战的力量,做美国政府的工作,争取让美国政府早日对日本实施禁运。”

倪华听后,半天都不说话,两眼转向夜色中的远处,默默凝睇。

刘一民心里难受,但该说的话还必须得说:“我判断,现在的情况对我国有利。德国人很不安分,随时有可能发动战争。这一点美国政府是清楚的,应该也在积极备战。日本人很快就会向苏联动手,当然他们是不可能得逞的。一旦日军在苏军手里吃了大亏,他们的战略就会发生转变,进而谋求南下与英美争夺在东南亚的利益,到时候势必与美英开战。这一点美国大多数人现在看不清楚,但一旦美国对日本禁运,小日本必定会进行军事冒险。日本和德国可能现在已经签订密约了,他们会结成军事同盟,东西呼应,争霸世界。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一旦日本冒险与美国开战,我们的抗战就要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了,小日本不是美国的对手,会被打的很惨的。我的意思你明白了么?”

倪华两眼都已经雾蒙蒙了,哽咽着说:“知道,两件事,一是争取对八路军提供援助,二是想法让美国政府对日本禁运。”

刘一民喜得上前一把把倪华抱到怀里,嘴里说着“我老婆真聪明”。不料,一句话刚完,倪华哇地一声就哭了起来,越哭越悲,控制不住了。

刘一民不想制止倪华,他知道哭出来比憋在心里好。

等倪华哭完了,刘一民又说道:“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不想离开我。我也舍不得你走,接到电报心里就一直难受的不想说话。但是我们都是英雄儿女,一切都得为抗日打鬼子考虑,只要小鬼子早一天被打败,我们就是做再大的牺牲也值得。要知道,早一天打败小鬼子就能少死多少人啊?好倪华,好老婆,你得明白这个道理!”

倪华哽咽着说:“我不想去,不舍得离开你。我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啊?你怎么这么狠心!”

刘一民一阵气苦,但还是接着劝到:“我知道你怀有身孕,此时正是需要我照顾你的时候。但是时间不等人,汪精卫很快就要开始和日本人谈判,一旦达成交易,他很快就会筹备成立汉奸政府。中国的抗战还要度过一段黑暗的日子。美国政府现在肯定已经开始酝酿怎么样援助中国,这个时候去对我们有利,给美国人一个好印象,就有可能让他们快点大规模援助中国,援助我们八路军。你在美国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好的基础。这个事情整个**、八路军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象你这样的合适人选了。你现在是八路军干部,又是我的夫人,执行命令、为抗战尽力是应尽的责任。这个道理你懂我也懂,不去不行啊!”

倪华不哭了,仰起脸看着刘一民,问了个很尖锐的问题,那就是国民政府是中国合法政府,美国政府要援助中国,也一定是和国民政府的代表谈,不会对着**、八路军谈的。要是美国开始援助中国了,但没有八路军的份额,该怎么办?

刘一民毫不犹豫地回答,只要快点援助中国,物资全部给国民政府都行,只不过要努力争取,尽量给八路军争取一点。一定要让美国人知道,八路军的敌后抗战牵制着日军大量兵力,**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说到这里,刘一民告诉倪华,自从胡适担任驻美大使后,工作有一定成效。将来,美国人会主动和中国接触谈判的,到时候说不定结界师会派蒋夫人访美。以蒋夫人的外交才干和个人魅力,一定会在美国有大收获的。我的夫人是蒋夫人的亲表妹,一点都不必蒋夫人逊色,又有基础,又是提前布局谋划,应该取得更大成绩才对。

倪华到了这个时候,才停止了哭泣。

刘一民挽着倪华的胳膊回到住处后,告诉倪华,明天白天把野战医院的工作向陈同移交,明天晚上出发,由特战队派人护送,返回大店。由大店乘飞机到西安,再由西安到重庆向周副主席报道。

说完这一切,刘一民拿出一副翡翠手镯、一个钻戒、一个带着和田玉雕琢的观音菩萨坠子的金项链替倪华戴上,又取出5000美元、十根金条、3000法币和二百块银元,让倪华收好,交待倪华务必注意安全,到美国后一定要雇用保镖,24小时警卫,严防日本特务盯梢。

倪华看看手镯和钻戒、项链,觉得匪夷所思,就问:“你从哪里弄来的?这不是违犯纪律么?”

刘一民说:“这是主席特批的,首饰是给你的行头,考虑刘一民夫人不能太寒酸,才从缴获中提出来的。别弄丢了,回来还要如数上缴。钱是给你的路费和经费,另外也包含给你父亲的安家费和生活费。到美国后如果经费不够,由华民国际机械进出口公司给你提供。争取能见到罗斯福总统,把我们的判断告诉他。必要时也可以游说美国议员,让他们知道帮助中国就是救美国。另外,你见了你父亲后,告诉他,要是能来西安或山东,尽量来,也好照顾,女儿女婿比外甥女要可靠的多。”

倪华笑道:“我说你一个穷光蛋哪来的这么名贵的首饰,害我白高兴一场。”

刘一民也笑道:“等我们胜利了,我的钱都交给你保管,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买点首饰还不是小菜一碟?”

倪华扑哧一笑:“算了吧,你有爱喝酒,又爱吃好的。什么时候都不会有钱。我算是看透了,你就是个穷小子的命!”

刘一民哈哈大笑。

上床后,两口子小心翼翼地释放着激情,恨不得把对方化到自己身体里。

云收雨散,倪华呢喃着说:“你个坏蛋,不准忘了我,不准对不起我。要是我回来发现你有了别的女人,我就死给你看,让你一辈子亏心。”

刘一民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是一心一意,吃饭睡觉打仗,一天最少想一百遍老婆,绝对保证忠诚如一。

倪华叹了口气,喃喃地说道:“算了,我不要你保证。你一个人没人照顾我也不放心,我走后你去唐星樱那里吧,我也不再要求你只爱我一个人了,糊里糊涂过吧。总比你再找别人强。那么多好姑娘喜欢你,看住人看不住心,何况又没人看呢?”

刘一民赶紧表白,说老婆只管放心走,真金不怕火炼,堂堂一师之长,统帅大军,绝对行得正立得端,不做任何苟且之事。再说了,世界上哪里还会有比老婆更漂亮、更有魅力的女人,保险等你回来会见到守身如玉的丈夫。

倪华听得直笑,手指朝着刘一民额头一戳:“油嘴滑舌,谅你也不敢!”

刘一民一听,忍不住就有腾身而上,慌得倪华赶紧把他往下推,嘴里还小声说:“好人,不敢了,别影响胎儿发育。”

刘一民嘴里说着就一次、就一次,就又开始动作了。一时间,满屋皆春。

第二天晚上,刘一民在双沟街头送别倪华。

汽车开始发动了,刘一民骑着马跟在车队后面追着跑,边跑边喊着倪华的名字,一直送出去了三十多里,看着车队彻底消失在夜色中了,刘一民才垂头丧气地打马而回。

第1419章 春雷第835章 夜审第1393章 统一指挥第48章 席卷黔东南(一)第1404章 空中优势第1541章 围猎黄海第636章 下王埠(续)第1456章 三千里江山(续)第29章 喋血赣江(一)第112章 涪嘉战役(七)第1089章 西打东拉第508章 袭占安丘(六)第1399章 鲜血染红的夜晚(续)第5章 铁流后卫尖兵连第61章 清溪镇大捷(四)第1160章 目标上海第1391章 长春大空战(续)第793章 装甲突破第705章 夜深沉第880章 日本救国军的处女战(续)第839章 日本救国军(下)第701章 南打北拉(七)第17章 兵临通道(二)第107章 涪嘉战役(二)第384章 鲁中战役(七)第663章 聚歼(一)第1276章 沈阳之夜第1149章 大溃败(下)第208章 晋祠(一)第830章 闹剧第1192章 孤岛新闻记者座谈会第1290章 指点第452章 功与罪(续)第988 劫后重逢第1128章 征服第1172章 统统击沉第602章 题词第101章 波澜(五)第544章 举火燎天焚凶顽(二)第82章 古蔺(三)第1068章 邓庄战斗第671章 南下,南下(续)第189章 袭取太原(三)第614章 回家第486章 武汉上空的鹰(二)第1345章 攻进长春(续)第857章 新安古镇(上)第1116章 解疙瘩第1449章 又是一个陷阱(续)第1473章 燃烧的海洋第389章 坊子夜战(二)第69章 乌江边(二)第206章 无能的板垣(一)第428章 黄河夜话(二)第724章 拖刀计第1422章 温泉惊梦第926章 清清蒙阳河(续)第995章 狂澜(续)第464章 牵牛(二)第1447章 覆灭(七)第1183章 战上海(续)第1305章 沈阳大轰炸第491章 武汉上空的鹰(七)第663章 聚歼(一)第362章 横扫鲁东南(五)第590章 忧心如焚第370章 轻取泰安(四)第1237章 春风沉醉的晚上第1410章 十四师团覆灭第1257章 炸锅了第327章 津浦路之战(五)第807章 又见道格先生第597章 相遇第942章 务实的多田骏第953章 座谈第1035章 沐猴而冠第138章 东风第一枝(六)第1055章 枣宜会战序幕第1444章 覆灭(四)第896章 掣肘(续)第1532章 选择第719章 一夜三惊第747章 高敬亭事件(续)第427章 黄河夜话(一)第832章 站在正义一边(续)第1284章 暗夜惊魂第262章 冀南风云(二)第1519章 一战定华北(五)第876章 鲁南战役(九)第1357章 激战长春(八)第1419章 春雷第438章 周村血战(四)第1101章 战车第一师团出动了第778章 国共合作新模式第238章 冀东的一个冬夜(二)第1000章 风雪夜归人第519章 一九三八年的斩首战(六)第1405章 空中优势(续)六四一章 华北治安毒瘤第520章 我替阁下指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