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由他去吧

星光斑斓,月如峨眉。

刘一民站在费滕公路上,眺望着大军合围,眺望着日军第十师团主力的覆灭,一时间心潮澎湃,忍不住长声曼吟道:“浚河祊河温凉河,文山钟山万松山。星摇绳索月拉网,山舞剑光水泼针。炮群声如雷霆震,装甲突击奋军威。十万将士齐努力,血雨飘洒灭日伪。”

吟毕,刘一民哈哈大笑,对罗荣桓、蔡中说道:“走,进费县城,会会苏鲁战区的各位将军!”

罗荣桓、蔡中随即翻身上马,跟在刘一民后面,向费县县城驰去。

蔡中在边策马行进边说:“师长,我觉得你刚才的这首诗韵脚有点问题,对仗也有问题。把钟罗山叫成钟山,容易让人模糊,以为是南京的钟山呢。将来还得给战士们解释,这里的钟山是指费县县城北面的钟罗山。在一个,说星星摇动绳索不对吧?月亮怎么可能拉网呢?老弟,建议你再好好斟酌斟酌。”

跟在几个首长身边的赵小曼听了蔡中的话,笑着说:“蔡主任,星星的光芒射下来,是不是象一条条光线?风儿吹过的时候,是不是象摇着绳索布接消灭日寇的罗网呢?我看,前四句都好,后四句还得锤炼。”

罗荣桓说:“小曼说的有道理。我也觉得前四句尤其好,对仗工整,一上来就把战场的位置点的清清楚楚。我们就是在文山、钟罗山、万松山和温凉河、浚河、祊河之间埋葬小鬼子的么!为了埋葬小鬼子,连星星、月亮都来布设罗网,山头和河水也象八路军勇士一样,与小鬼子搏斗。至于后四句,需要斟酌。最好更有气势一点。”

刘一民笑着说:“我那是一时兴起,顺嘴吟出,哪里能经得起推敲么!”

蔡中又笑道:“原来师长老弟也知道经不起推敲啊?好,就这我都喜欢,把我们消灭日军重建的第十师团主力的战况都写出来了。”

到费县县政府门前,也就是原来的老县衙、现在的日军司令部跟前,刘一民跳下马来,将缰绳扔给后面跟着的胡昌宝,看了一眼正门围墙上被张光明的火箭弹打出的大窟窿,皱了皱眉头,走进了院子。

进到院内,入眼就是大堂屋顶被掀掉的景象,刘一民的眉头皱的更深了,张嘴问迎上来的贺兴华:“这一定是张光明干的吧?”

贺兴华回答说日军的轻重机枪上了房顶,挡住了部队前进路线,不打不行。

说完,贺兴华兴奋地报告说,找到日军的电台和密码本了,张光明击毙了日军的中将,应该就说第十师团师团长饭诏守中将。

刘一民一听大喜,让贺兴华领着,几个人去看了饭诏守的尸体。这一看,果然是饭诏守,直挺挺地躺在废墟上,肩上的中将肩章擦去灰尘后明晃晃的。

刘一民翻出饭诏守的身份牌,看了一眼,交给蔡中,然后说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想不到攻占上海的上海派遣军参谋长饭诏守不老老实实地呆在坐冷板凳,竟然还敢出任重建的第十师团师团长,毙命于我军枪口之下。这下好了,我们给当年淞沪会战牺牲的烈士们报了仇!等将来再把松井石根、朝香宫鸠彦王、柳川平助、田道盛武这些家伙抓住,那才叫报应不爽呢!”

罗荣桓催促贺兴华赶紧把大功率电台天线架起来,把第十师团司令部的电台也开机,了解各部队进展情况和日军动向,给于学忠发报,要他和周主任、王参谋长、牟军长、缪军长及四个师长和吴化文师长迅速赶到费县城相见。

电台很快就架设起来了。不过,不等刘一民给各部队发报询问情况,主席和总部的电报就到了。

看了主席和总部的电报,刘一民的好心情一下就跑的无影无踪,坐在那里闷着头抽烟。

蔡中气的额头上的肉瘊一抖一抖的:“我们调动大军激战几天,到头来却成了他苏鲁战区一家的功劳。这于学忠也太不仗义了!蒋介石更扯淡,战役还没有结束,就匆匆忙忙公布战报。这接下来的仗怎么打?我们还想着暂时第十师团主力被歼灭的消息、引诱日军上当呢!”

罗荣桓面沉似水,接着蔡中的话说到:“蒋介石一对外公布战果,华北日军必定迅速收缩,然后再以重兵集团集中扫荡山东。搞不好,我军又要面临被日军重兵围剿的风险,根据地又要遭受日军涂炭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赶紧和各部队联系,看看进展情况如何,需要不需要修改作战计划,调整作战部署?”

刘一民连续抽了四、五根烟,这才抬起头来,慢悠悠地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蔡主任,让各部队上报战果,给总部和主席发报报捷。命令野炮二团、山炮团归建。他们的炮弹可能也打完了,一定有人员伤亡,大炮说不定也有损失。命令李昌,连夜给他们补充。”

蔡中问道:“还给蒋介石发报不发?”

刘一民回答说:“发!让总部代转。”

其实,刘一民抽烟这一会儿想了很多很多,他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这个时候中国的各种势力就是这样,一边团结抗战,一边互相斗心眼。本来,和于学忠商定作战方案时刘一民就已经考虑了,此战结束后捷报上要写成苏鲁战区和八路军教导师团结奋战,全歼第十师团主力。只不过考虑到后续作战需要,刘一民要求等到整个战役行动结束,再对外公布第十师团主力被歼灭的消息。他还想着以一部分部队伪装成第十师团残部,用日军的电台求援,和日军飞机取得联系,调动第九师团和二十七师团拼命来援,再创造一个泰西战役那样大规模的胜利。现在这一切都不可能了,第九师团、第二十七师团马上就会紧急收缩,抓不住了。自己的设想算是让于学忠和蒋介石给搅黄了。

一个多月的精心谋划啊!

想想刘一民就郁闷得想抓住于学忠狂扁一顿,泄泄心头之火。这算什么么?是抢功心切呢还是一种背叛呢?

再一想,刘一民就哑然失笑,事情已经是这样了,不能再这上面多浪费精力了。难道自己还能真的把于学忠怎么样不成?于学忠又不是自己的同志和下属,能拿他怎么样?就算是自己的同志,也不是每一个人犯的错误都能受到严厉追究的。康生搞肃托扩大化,又想方设法扯自己的后腿,他和王明两个差一点把自己给扣上大帽子,结果他还不是照样安安稳稳地当他的中央委员、党校副校长么?

这一点都想通了,还有什么想不通的?

于学忠虽然同情,也拥护团结抗战,但他毕竟是老派军人。那些老派军人身上的缺点,于学忠也不会避免。再说了,他们也确实太需要战绩来鼓舞士气、树立形象了。而且,这一仗没有于学忠部付出巨大牺牲诱敌,也不可能打的这么顺利。至于蒋介石,刘一民虽然知道他是有心这样搞的,但也说不出啥。因为按照南岳军事会议的精神,山东我军应该划归苏鲁战区指挥,就象山西的八路军都划归第二战区指挥一样,蒋介石公布战报时说是苏鲁战区部队消灭了日军第十师团主力,还真挑不出他的毛病。如果自己说教导师不属于苏鲁战区序列,蒋介石和一大帮子人都会说八路军教导师违犯战区划分了、不服从指挥了,等等。打这嘴皮官司没用啊!

刘一民想通以后不怪于学忠和蒋介石了,而是怪自己没有算到这一着,没有给于学忠叮嘱死。

说到底,还是这个时候人们的思想意识水平问题。比如国家意识问题,这个时候的人们还不具备现代国家意识,孙中山搞革命向人借钱,就承诺将来把和东北交给人管理。那是因为辛亥革命前就没有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在孙中山的心目中,东北是满族的,是族的,和汉族没有什么关系。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也只是在辛亥革命后才提出的,慢慢得到认同。孙中山是这样,在苏区时候不也提出了鼓励受压迫的少数民族起来反抗压迫、直至独立于中国之外么?蒋介石更绝,比的不说,历史上投降后,罗斯福两次提出要把琉球群岛交给中国,蒋介石竟然两次谢绝。这要是搁在穿越而来的刘一民身上,罗斯福不给都不行,非要想法设法抢回来不可。

刘一民脑子里翻江倒海一番,最后总算是得出了结论:由他去吧!

蔡中恨恨地去发报了,刘一民对罗荣桓说道:“政委,对于学忠部的工作要抓紧。这件事你亲自部署落实,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团结动员于学忠部爱国官兵,坚持团结抗战,让那些想搞摩擦的人搞不起来。”

罗荣桓“嗯”了一声,接着追问道:“万一情况危急时候,比如日军重兵集团压境的时候余部个别高级将领与日寇勾结怎么办?”

刘一民想都没想,直接回答说:“调动主力,解决之!”

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难道还能眼睁睁地看着想当汉奸的家伙拖着部队去投敌么?要知道,历史上吴化文部投敌当了伪军,缪征流与日军勾搭。虽然现在历史发生了变化,但有些事情还得防着它沿历史惯性发展。

罗荣桓点点头,刚才因为于学忠提前报捷的郁闷也一扫而空,竟然喊来赵小曼和宣传科长王鹏举,让他们两个组织部队在费县县城进行宣传发动群众。

赵小曼和王鹏举领命而去,罗荣桓这才对刘一民说,看来鲁南军区、鲁东南地区都应该再扩编一个警备旅,用于要点守备。要不然的话,教五旅、新五旅、鲁东南支队参加大战的时候,鲁南、鲁东南地面我军的实力就太薄弱了,容易让人起觊觎之心。古人讲怀璧其罪就是这个意思。

刘一民嘿嘿一笑,说是干脆给鲁南、鲁东南、鲁西南、鲁西北、胶东、清河、胶莱、运河地区各扩编一个警备旅,武器装备不足,向鬼子要就是了。

罗荣桓担心干部不足,刘一民笑着说:“政委怎么会担心这个问题?我军就是一所大学校,就是专门培养人才的。我们的团长该当旅长了,营长该当团长了。论战绩,早就该提拔了。”

罗荣桓想想也是,虽然教导师主力部队的干部在红军时期提拔过快,但是抗战打了两年,部队规模扩大了两倍,在西安时期的团长现在还是团长,比起其他八路军部队,进步又慢了。

思考了一会儿,罗荣桓就说:“要不,我先起草一个方案,报总部和中央,向主席和老总他们报告一下?”

刘一民回答到:“当然,必须向主席和老总他们报告。等首长们同意了,我们在实施。”

战果统计出来了,包括费县县城在内,日军在战场上共遗尸18960具,被俘456人。我军缴获日军汽车60辆,胶轮大车220辆,这些车辆都是在费县县城缴获的。战场上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全部打坏,只能拆卸后运回去当零部件了。缴获各种枪支11247支,炮46门,驮马1320匹。

蔡中有点遗憾地说:“炮火太猛烈了,把坦克、装甲车、汽车、大车都炸坏了,好多枪也被炸坏了。特别可惜的是战马,缴获的连日军战马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都被打死了。”

刘一民也有点遗憾,要是能偷袭作战就好了,可惜不能。因此,刘一民交待蔡中,在费县城缴获的弹药直接补充部队,多余部分交给辎重旅,让他们连夜把缴获的武器和多余的弹药运回后勤司令部去,交给吴征、杨至诚管理。

有了详细战果,教导师给中央和总部以及蒋介石的报捷电报很快就写好发出去了。

第1372章 浴房春色第173章 色诱(一)第538章 青州战记(五)第780章 西尾寿造再次登场第1202章 犹太人才(续)第161章 忙碌第701章 南打北拉(七)第697章 南打北拉(三)第1282章 攻克锦州第1067章 化整为零第115章 涪嘉战役(十)第1097章 漫长的一天(中)第725章 谈艺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630章 杉杉元登场第334章 滕县之殇(五)第378章 鲁中战役(一)第284章 临清保卫战(三)第473章 冷枪冷炮运动(四)第1255章 勇夺山海关第980章 最有意义的情报第976章 饶尔一条狗命第225章 雁门关(一)第880章 日本救国军的处女战(续)第1431章 聚歼第763章 汤沟擒顽(续)第1208章 白菜白,萝卜青第643章 鱼儿咬钩了第1082章 哈哈,第二十九师团(下)第928章 平邑集定策第434章 乌云压顶第1549章 不可思议的大溃败(续)第869章 鲁南战役(二)第623章 解开心结第1349章 劝降第1091章 神仙妹子第103章 波澜(七)第784章 《论共产党员修养》第1202章 犹太人才(续)第547章 举火燎天焚凶顽(五)第1238章 乘风而来第1186章 七十六号魔窟覆灭 求双倍月票第743章 零打碎敲第738章 枪下留人(续)第375章 危局(四)第602章 题词第170章 红军大学校长(一)第192章 袭取太原(六)第905章 摩擦起兮(续)第228章 雁门关(四)第109章 涪嘉战役(四)第379章 鲁中战役(二)第1241章 长空鏖兵(续)第1297章 到工厂去,到农村去(续)第1057章 血染汉水(一)第1143章 博弈第529章 老子放飞的不是鸟,是炮弹第1116章 解疙瘩第380章 鲁中战役(三)第277章 地狱焰火(二)第1383章 科尔沁风暴(上)第567章 血雨飘来湿战袍(一)第971章 总司令来了第880章 日本救国军的处女战(续)第234章 袭取天津(五)第45章 余韵(五)第1240章 长空鏖兵第326章 津浦路之战(四)第458章 连云港(五)第241章 倒霉蛋寺内寿一(三)第136章 东风第一枝(四)第1546章 库页岛是中国的第1261章 蛙跳战术第1190章 海上早晨 为盟主欧阳&晶晶贺第431章 陇海路之夜(二)第1323章 破釜沉舟第533章 三叠浪(二)第640章 两道矛盾的命令第1531章 阎锡山来了第1438章 山田乙三,缴枪不杀!(续)第441章 周村血战(七)第657章 重炮传奇第1369章 火!火!火!(续)第1403章 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第1045章 乾隆宝剑(续)第37章 子洪口(三)第443章 周村血战(九)第1383章 科尔沁风暴(上)第1009章 新年礼物(续)第1443章 覆灭(三)第1268章 一声轻响(续)第1279章 沈阳之夜(续)第191章 袭取太原(五)第388章 坊子夜战(一)第130章 新年快乐(六)第542章 寺内寿一横插一杠(续)第67章 青龙洞第1049章 北上先遣小队(续)第1202章 犹太人才(续)第73章 遵义会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