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黑

印刷厂也是国企,油墨这些染料都是消耗品,厂里面经常可以用多余剩下的染料印一些东西,也就是传说中的接私活,对于这些,厂领导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正的大单子,这些工人不敢接,也就接个百十块,就当做给职工们谋福利了。

李红军跑去印刷厂的时候,只是几个工人私下里跟李红军联系,想当做私活来赚这笔钱,可是一听李红军不愿意出钱,只愿意用纸来换,顿时失去了兴趣,他们没有采购权,赚再多的纸有什么用,换不来钱就是废纸。

于是接待李红军的变成了生产科长,听说李红军愿意用三张纸换一张纸的黑白印刷,敏锐的把握到了其中的商机,跟李红军一番谈判,两个人商量好了,李红军出五张纸,印刷厂给李红军一张印刷好的广告。

至于代价么,就是李红军厂里需要作为印刷厂的材料供应商。

这是个好事,有了印刷厂这个大客户,新上的设备就可以满负荷开工,可是却把李红军气的半死,连续在家里骂了好几天,却没有任何办法。

对方要求李红军抬高出厂价,达到跟县晨光印刷厂一样的出厂价格,而原本的出厂价之间的差价,要付给这位生产科长。

典型的吃回扣,这种行为,让李红军义愤填膺却没有任何办法。

事后李红军问过李建,让他用十张纸换一张纸的时候,是不是就想过这种可能,李建笑而不语,他曾经研究过改革开放初期小型国企衰败的原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太严重,失去了工厂主人翁的精神。

自己的工厂不是家,而是一个可以提供各种隐性福利的地方,印刷厂的工人接私活就是其中之一,纺织厂的工人免费拿布头,残次品,机械厂的工人拿点废铁,这些都是很不起眼的事情,可是却侧面反映了他们没把工厂当家。

而一部分企业领导,利用手中的职权,吃回扣,也是小型企业迅速衰败的原因,企业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产品常年不更新换代,跟不上人民群众的需要,注定要被市场淘汰,而工厂效益低,厂领导可控制的物质与经济就会变少,他们只能通过其他的方法来维持自己原本能享受的福利待遇不降低,于是就有了这种吃回扣的事儿。

让李红军用纸换纸,就是为了避免李红军见不到生产科长这种重要人物,而被那些干私活的工人拦住,李建的主要目的,还是开发市场,买纸给印刷厂,用造纸厂产生的利润,先期补贴收录机厂,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前期造纸厂的所有收入,连同购买原材料的成本,甚至连袁开春去南方打工带回来的一千多块,都被李建投进了收录机厂,还没见到利润,如果这批无绳电话卖不出去,李建就彻底只能砸锅卖铁了。

好在听说收录机厂的产品,已经造出来了八十台,副县长罗容光专门来看了一下新产品,还专门给这些无绳电话起了个名字,争光牌。

李建听了在心里骂了几句娘,这都起的什么奇葩名字,不过也没办法,第一批货就叫争光吧,第二批一定要把命名权放在自己手里。

在走的时候,罗容光提出来要带一台机器,回县里帮李建他们宣传宣传,老段当即拍胸脯同意,却被李建拦住,

“罗县长,您是主管领导,我们厂的工人师傅们都非常感谢您多年来的照顾,尤其是现在,知道我们生产出来新产品,还这么着急的帮我们联系销路,段厂长,咱这一台成本算下来多少钱,是两千六还是两千四来着,既然是县里要用,别按四千块钱的卖价,就收个成本算了,收下来的钱赶紧去买点菜包饺子,中午还不知道吃什么呢。”

李建说完,罗容光满脸通红,这就差明着说罗县长你给钱吧,不给钱工人们中午饭都吃不上了,你可不能就这么拿走了。

老段原本是想白送给县领导,而且他还觉得一部有点少,还想给每位领导都带上一个,正犹豫着带这么多自己厂里就没多少产品了的时候,才被李建给提醒过来,这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

无论什么厂,有了产品,无论能不能用得到,得先给领导送去,这是老传统了,可现在,这厂子不是他老段的,也不是原本的集体企业,而是人家李红军私人承包的了,一年给三万块钱交到县里,造出来的东西,就是人家姓李的人说的算。

回想起来刚才拍胸脯,老段顿时有点泄气,这个时候被李建硬抬出来,不好意思的红着一张脸,朝罗容光摆了摆手,

“要不罗县长也一起吃中午饭吧,食堂一顿饺子,还是能管的起的,而且食堂现在是小李同志的妈妈在维持,做饭的手艺不错。”

罗容光伸出手来指了指李建,

“你个小子,见钱眼开啊,县里还能白用你的不成,我这是帮你打广告,什么成本价,两千块,多了不给。”

然后转向老段,

“我可不在你们这儿吃饭,等会儿一个饺子算我一块钱,我可受不了啊。”

说完哈哈笑着离开,李建知道,罗容光在乎的不是这一台电话机,而是电话机身后的含义,这是在他一手扶持下进行的轻工业改革,而且还是一举突破国内空白,甚至国际上都没有任何先期产品出现的高科技产品,一顶金光灿灿的政绩之帽,已经带在了他的头上。

而整个春江,必然因为这件事情,在轻工业改革方面,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可以跟江州市,甚至跟省里讨价还价,而他罗容光,必将名垂整个江州的青史。

“李建,你给我过来,你说这电话机你卖多少钱?你黑不黑啊!”

一声怒喝在罗容光离开之后,震得大家耳朵嗡嗡作响,好像晴天一个炸雷落在了办公室里面,李建差点都被吼晕过去,这是谁疯了?

第四十六章 坑的作用第五十一章 算法第一章 重生第一零一章 唐老爷子第十九章 值钱第一七九章 苦肉计与黑材料第一零九章 稀土光纤第六十七章 药效第一七七章 强华工人的方阵第九十一章 田十强第二三二章 力巴第九十八章 家长第九十二章 报道第一八零章 巴掌第十三章 条件第一四零章 力有不逮第一七三章 第二套方案第一四八章 生产线上的蔑视第一一八 发展保密工作第二七一章 彩色液晶显示第一三二章 给钱不?第二七五章 由衷感谢第二三八章 那是什么东西?第四十五章 圈地的原因第一九一章 国家电视台第一六一章 资本与人第一一五章 日方代表第二一零章 事必须办成第三十七章 讨价还价第一六零章 火车上的电路第八十三章 牛爷第一六四章 compoq公司的系统第八十一章 强华?中国?第一五七章 只要一半而已第二零三章 我要的不只是这些第一二二章 丰田出租车第一四四章 摩托拉罗的触角(二)第一六二章 华普会计师事务所第一七三章 第二套方案第一四五章 背后的真想第二三一章 堵路第二零一章 二毛第二四八章 难言之隐第六十八章 劝第一五零章 运气差第一四一章 强势金建民第三十九章 心路第三十三章 免税第一零七章 分组第八十五章 利益交换第一八五章 钱老到第一一六章 鬼胎第二四七章 尼索的狙击第四十章 等待第二零五章 市寻呼台成立第一零六章 合作开始第三十九章 心路第五十九章 交换所得第二五四章 圆晶厂第一二五章 新闻大厦第一零六章 合作开始第八十四章 牛主意第一四九章 中国人的聪明第五十八章 免费第二二二章 新建议第二六二章 生意第二一四章 代表谁的利益第二五零章 误算第三十八章 父子谈心第二一五章 光驱光盘第四十九章 咄咄逼人第二四三章 物尽其用第四十四章 贷款第一八九章 先把生米煮了第五十九章 交换所得第三十七章 讨价还价第五十二章 代差第十八章 黑第二五七章 讨论第一二一章 出发第一一五章 日方代表第八十二章 恭喜第十一章 疯一次第十五章 苦干第七十九章 到来(三更到)第六章 找bug第一八五章 钱老到第五十九章 交换所得第二四八章 难言之隐第八十一章 强华?中国?第三十一章 两条?第六十章 漏算第一四零章 力有不逮第二七七章 一波三折第二十六章 招人第二三三章 新址第二二六章 原材料第一一六章 鬼胎第二五六章 图谋第二零四章 商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