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 老同事来访

但是事情发展似乎偏离了他预期的轨道,随着中文版在大陆地区的热销,《洛杉矶时报》在加州地区的销售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销量从平均每天65万份增加到了80万份左右,卡洛斯命令市场部的人做了一番调查,得到的结论是,这份报纸的订阅主要也是来自中国地区----很多不满足于只看的中文版的读者,通过快递等方式,选择直接订购英文版的报纸!

这又是一个好消息,当然,和中文版的销售比较起来,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不过,这还是美国的报纸第一次以原版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大陆呢!黑根先生自然是很高兴,但是在高兴之余他有点紧张:《洛杉矶时报》一直是被共和党人把持,其报纸的基调虽然说不上反共,但是也绝对不会像中文版内容里出现的那样温文尔雅,倒是有很多在美国人看来没有什么,在中国人看来----如果他们能看得懂的话---很犯忌讳的言论,这不会给报纸带来什么麻烦吧?

这样的担心在和赵家东谈论过一次之后就被打消了,作为报社的老总,黑根先生的到来并请教让老人很是受宠若惊一把,在听完他的问题之后,老人笑了:“黑根先生……”

“您叫我卡洛斯就好。”

“好吧,卡洛斯,很多主动花自己的钱订阅英文版报纸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对英语和英语国家有很深了解的人,这些人不但订阅《洛杉矶时报》,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很多主流媒体也是他们的选择,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就是,这些人都是很有钱的!”

“呵呵……”卡洛斯笑了:“继续,赵。”

“他们订阅报纸地内容绝对不会是想看到这上面有什么攻击中国的言论!对于更多的中国人来说,他们看报纸的时候只要没有明显的攻击中国和中国人的言论,他们是不会非常注意的。不求甚解就是很多中国人的毛病!”

“什么?”很明显的,黑根先生对于赵家东口中地这个奇怪的词汇不是很了解。

赵家东简单的解释了几句,现在他的英语对话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就是说,他们只会很流于肤浅的看一下报纸地内容,对于里面的具体的细节。不会很注意。好吧,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我的儿子在中国,我和他通话的时候他和我说过,他和他的很多朋友都很关注的一个最主要的版面主要是娱乐和社会新闻。也就是说。更多的人还是关心好莱坞最近正在拍摄什么新片子,由什么人出演,几时可以放映?几时可以在中国放映等等,这样地问题。当然,也不是说绝对没有人关心更可能引起关注地国际问题,不过,这些人是少数,而且,他们更注意的是来自报纸评论员对于一件事情不同的观点,例如不久前在非洲召开的。中国政府首脑访问非洲时和几个国家的首脑签订的合作条约。这些新闻地内在因素是什么?他们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等等等等。”

黑根微笑起来:“真的很感谢您,赵先生,您给我上了很生动的一课!”

“最主要的是。免费的!”

在这一次请教事件过去不久之后。报社地董事局就在中国开办印刷厂地提议进行了讨论。这一次地讨论没有花费很长地时间就做出地决定。在未来地两到三年地时间里,在中国大陆某一个适合的地区。开办一个大型地印刷厂和造纸厂----桃乐丝地建议也获得了批准,即使赵晟对这件事再反对也没有任何作用。

根据最后做出地决定。这一次的印刷厂地选址和建造工作将会和中国方面联合进行。除了投资之外,按照和中国方面达成地协议。这一次的投资大约是在1。3亿美金左右。所有地设备完全是从美国进口。而且都是当今世界最最先进地印刷和造纸设备。在印刷厂和造纸厂完成之后。将会提供不少于2300个工作机会,这对于当地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一个绝对的利好消息。

也不知道这件事是怎么走露的风声。很多中国省市政府知道了这件事。以天津市领导为主地代表团第一个来到了洛杉矶。对该市和加州政府进行了友好访问。并且特别抽出一天的时间到《洛杉矶时报》进行了参观和交流。原来。在这个代表团中。除了必要地市政府领导和商业人员之外。还有一些是来自天津市各大报社的主管领导。

参观地当天倒是一切平静。等到晚上。赵家东回到自己的家中。顺便说一句。他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地公寓----赵晟花钱给他买地,具体细节后面会有交代----刚刚吃过晚饭,准备和和妻子看过电视就去休息,偏偏房间地大门被人敲响了。

赵家东走过来开门一看。立刻愣住了:“田……社长/?”

站在门口的赫然正是他原来任职的《天津日报》的田副社长----就是当初带团到美国来的那个人!他的名字叫田雪峰。在他的身边还有两个人,赵家东也全都认识,一个是他当初部门的主管刘亮,一个是他的同事兼好朋友的吴天成。

打了一下楞之后,赵家东立刻反应过来:“啊,请进,请进。老刘,老田他们来了!”

“老田?”刘红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哪个老……啊!是田社长啊?”

几个人举步走近客厅:“嫂子,您挺好啊!好久不见了,您还是那么精神!”

刘红一笑:“来,快请坐吧!”

众人纷纷落座,刘红沏茶倒水,忙碌一番不提。

刘亮四周打量了一番:“老赵,我前几天在街上遇到了小睿。问起你在这边的生活,但是他说的也不是很详细,我还以为……呵呵,现在看到你,我才知道,原来那句话真的没有说错:人挪活,树挪死啊!”

赵家东点点头:“是啊,您不知道,我第一次来美国的时候。也真的是捏了一把冷汗,毕竟,我不是年轻人了!还好,总算是有了一点点成绩。”

“何止一点点!”田雪峰嘻嘻一笑:“你现在简直就是资本家的生活了!你看看,这种全平面地电视。在中国……似乎还没有见到市场上有出售的吧?”

赵家东给三个人各自倒上了茶:“怎么样,这一次来美国还顺利吗?”

“还好了。唯一的问题就是中组部那边。你知道,像市政府领导出国访问这一级别的,都是要经过中组部的批准才可以,几乎就耽误了行程。到最后总算是批下来了。”

赵家东犹豫了一下:“那么……老田,我们是老同事了,我也就直说了,你们这一次来,是有什么事吧?”

田雪峰脸微微一红:“老赵啊,我不想瞒你。这一次确实有事。”

“说吧。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你们就说话!”

“其实也没有什么。”刘亮接上了话头:“老赵,因为……嗯,部门中的事情,让你当初受了委屈,这一次我们过来。主要是……”

赵家东一摆手:“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我现在在这里不也生活得挺好的吗?”

“那……好吧,我们不谈这种不愉快的事。老赵,这一次我们过来是想请你帮助地。你知道,贵报在大陆地区的销售情况非常好,这件事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内同行的重视。嗯,在前一段时间,在广东番禺召开的一次全国晚报会议上,《新民晚报》的华总提出了一个针对《洛杉矶时报》中文版地狙击计划,就是说。大幅度的提高贵报在中国挂靠在各地报纸销售网点的费用问题。这件事虽然最后没有形成定论,但是我想。他们很有可能已经接开始计算要增加的费用问题了。”

赵家东觉得有点好笑的点上一支烟:“用增加费用的方法?不提美国人是不是会介意这一点经济上的损失,就说……华总这个人我见过,开会的时候也和他打过交道,他不是这种目光短浅的人啊!”

“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国情的不同和报纸风格地差异,他也没有更好地方法来对抗这份中文版报纸。”吴天成是个典型的书呆子型的报人,说起自己的工作倒是一把好手,但是在日常交往上就不行了,刚才一直在沉默,这一次终于找到机会发言了:“国际新闻上,因为一贯以来的新闻出版原则,他们不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即使有了资源,也要考虑市场影响;娱乐版方面,中国地娱记也是刚刚起步,很多从香港过来的娱乐新闻都是像虞西硅那样的报道,根本和《洛杉矶时报》这样的大报抗衡!至于社会新闻,倒是内容多多,但是,这样的一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总不像看到美国人生活中的趣事来得吸引人!”(注1)

赵家东点点头:“我也是干报纸的,我也知道你们说的问题。那么,这件事地后文呢?”

刘亮笑了起来:“本来华总设计地蛮好,即使不能真的达到狙击地目的,也要让美国人尝尝来自中国的抵抗。但是随着《洛杉矶时报》董事局出台的一个新决议,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了!”

“是在中国建厂的决议吗?”

“没错!就是这个!我听《新民晚报》副刊部的老王和我说,华总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傻了!美国人玩儿得真绝!这可真是釜底抽薪了。对了,你们不会是收到什么消息了吧?”

赵家东微笑着摇摇头:“这件事我反正是没有收到任何的消息!只不过因为长途运输和广告成本的考虑,才出台这样一个决议的,是不是针对华总,我不知道。”

“这件事先不去管他。”田雪峰微笑着:“老赵,那么,这一次具体在哪里建厂,你有什么消息吗?”

赵家东立刻反应过来了:“老田,你不会认为我的能量可以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吧?这件事完全是美国人自己在研究并做决定的。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也不可能说得上话,我在这家报社不过是个普通编辑,如果说一定有什么不同的话,只有一个,我是中国人的事实。但是……”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想,你作为《洛杉矶时报》中文版的老人,也算是这份报纸的元老之一,又是一个中国人,对于亨利总编总比我们更能说得上话吧?”

刘亮也劝道:“老赵,你不知道,在这件事上,报社常委也曾经开会讨论过,发行部也做过调查,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洛杉矶时报》中文版是一份又有趣,有好看的报纸,如果真的可以在中国发行印刷,并且降低售价的话,最后的销量一定是非常非常可观的!这还不算,我们大约统计了一下,如果中文版报纸在天津市建厂并且发行到劝过的话,对于增加本市的其他报纸的销售就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本来《天津日报》的销售……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再加上一个《洛杉矶时报》中文版的话,只怕连一个非官方用户也剩不下了!”

“等一等!”赵家东突然兰竹了田雪峰的话:“你的意思是说,让我尽可能的帮助你们的目的,是……最后不要让《洛杉矶时报》落户在天津市?”

“你认为呢?”田雪峰楞了一下:“我的天啊!你不会以为……”

赵家东苦笑起来:“我的想象和你们正好相反!如果你们真的不希望这份报纸落户在天津市,这一次为什么又要随团来《时报》参观呢?”

“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想看看能不能学习一下美国同行的工作经验。”刘亮苦笑着:“老赵,这件事我们也不想瞒你。老田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事实也差不多。《洛杉矶时报》落户在任何一个城市,对于该市的新闻出版来说,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我想,也只有《人民日报》这样的大头不怕,其他的嘛……嘿嘿,都够呛!”

“我……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你们这一次到这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吗?呵呵,我……”他真不知道接下去应该怎么说了。

注1:“……虞西硅……”如果有读者是天津人的话,可能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在90年代的时候,一些来自香港的娱乐新闻一直是她采写的,其实,她所写的这些报道全部都是在香港的报纸上摘抄的。这也算是在没有娱记年代里出现的一个特别有趣的状况了。

第12节 案子(3)第27节 奶爸第10节 酒会第10节 事后第123节 一场被迫的离婚第59节 道歉与剧本(1)第13节 事后(1)第91节 访谈(1)第47节 解决(1)第28节 节目构想第30节 香港人的观点第28节 警察周(4)第147节 心理疾病第133节 两难选择第79节 准备工作第3节 血案(1)第29节 生病(2)第85节 来自纽约的采访(2)第114节 中国之行(5)第13节 第二次中国之行(5)第63节 不是很愉快的见面第37节 难产的处女作(7)第94节 参演(1)第140节 细情第20节 回家第109节 拍摄(1)第50节 偶遇与机遇(1)第118节 客串演出(1)第126节 捣蛋第70节 赌注(1)第48节 解决(2)第17节 应对第25节 采访(3)第188节 求婚进行时(4)第6节 解决(4)第98节 再赴哥德堡(2)第16节 陪审员的“邀请”第131节 中国来的消息(1)第27节第130节 生产(1)第100节 被中止的浪漫第23节 老友第188节 求婚进行时(4)第56节 夜访第56节 夜访第9节 求助与表白(2)第141节 中国人的锋芒(1)第9节 第二次中国之行(1)第48节 法国行之解决篇第85节 奶爸第3节 解决(1)第147节 心理疾病第83节 进程(3)第14节 插曲第13节 嘲讽第94节 影评第36节 罗拉第132节 中国来的消息(2)第11节 劝解第56节 过敏体质第4节 解决(2)第13节 嘲讽第20节 初见大卫(1)第110节 中国之行(1)第124节 签约第16节 新年聊天第122节 抉择(2)第51节 新剧本(3)第101节 该来的躲不掉(1)第28节 警察周(4)第97节 再赴哥德堡(1)第114节 中国之行(5)第1节 纽约的惊喜第30节 角色(4)第2节 机会第86节 笑话第20节 婚纱第20节 回家第22节 未完的使命(2)第3节 血案(1)第26节 角色(2)第34节 新剧本第48节 法国行之解决篇第136 节 说服与说服(1)第44节 法国行之前奏篇第138节 拒绝第2节 报道第183节 偶遇第24节 采访(2)第129节 新版《泰坦尼克号》第22节 未完的使命(2)第174节 合作(2)第65节 新客人 新条件第90节 庭审(2)第59节 酒会(3)第64节 上帝保佑日不落帝国!(3)第173节 合作(1)第68节 后期策划第182节 试探第18节 貌似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