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在充满希望的时代里(二)

人们都说老耿是一个幸运的人!

他无论在哪里每天乐呵呵的样子,见了谁都会主动打声招呼。

谁看着都觉得他应该都是一副喜庆的样子。

“老张出去遛弯儿?”

“老李出去买菜?”

“老黄同志准备去接孩子?”

……

只有他老婆有些不以为然地说,“他每天就是没心没肺地瞎开心。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其实家里面也有不少让人头疼的事情,可是谁让人家他还能该怎么乐呵就怎么乐呵呢?”

老耿是五十年代末出生在海市一个工人家庭里,家里面他还是老大,底下弟弟妹妹五六个,其实曾经的生活条件其实不算太好,读书无用、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乡他一个都没有拉下。

别人一说起当年的事情都是一脸的无奈和惆怅,只有他说起来那是各种各样的情趣美好。

老耿十五六岁的时候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躲过上山下乡的命运,所以一开始就是主动出击,自己选择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除了没有钱,其实那里也很不错,起码该有的都有,吃好是很难,但是吃饱那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个小村庄交通非常不方便,地处深山老林之中,只有一条弯弯曲曲地小路可以通向外界,别说距离城市有多远,就是离县城也有小一百多里路,就是离最近的镇上也有十几里十八弯的山路。

人人都不愿意去,最好只能让我这个脾气好的人去了那里。

可也正是因为那里面的人十分淳朴,没有什么想法。”

老耿一脸幸福快乐回忆说。

“那是他们淳朴?那是他们没有文化!他们倒是想有更多的想法,可能吗?”

赵宏有些不以为然的说。

“呵呵……,你说得倒也没错!那里面的人基本都是文盲,每天除了劳动干活,其它的似乎也没有什么可想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在那里五年几乎没有怎么挨过饿!

别的地方都在想这个那个问题,而在那里所有人想得都是一个问题。

那就是怎么才能吃得更饱一点更好一点,别让肚子受饿才是最真实的好事情。

粮食作物种类有限,那就用其它的来补。

野菜、蘑菇、昆虫、野兔、田鼠、蛇……,只要能吃的,大家就一起想办法去找。

村里面的同龄人对我也不错,不仅仅是没有怎么欺负我,就是你婶子也是我那里找的!”

“哦!您这是革命、友谊、爱情、事业那那都不能拉下啊!妥妥帖帖的人生赢家!”

赵宏顺势而为给这个每天乐呵呵的老年朋友赞扬鼓励,因为他没有这种经历,反而对那个年代的事情当然十分的好奇,听听老爷子聊天其实真的不错!

更何况还有他这种非常乐观派的生活态度,就是赵宏听了也觉得似乎曾经那个年代的生活不错!

“听他说得好听!哪有那么美呢?粮食作物产量低,而且从来就不够吃!

而且还有不少是粗粮。就像那个高粱一样,红艳艳得但是好看,可是吃起来就不那么美好了。

最最可怕的是没有油水啊!

无论男女老少谁都是一个标准的“大肚汉”啊!

别说是成人就是大一些的孩子,谁每顿不是满满当当的一大碗菜,又或者三四个馒头才能基本不饿。

要是有机会吃免费大餐,别的不说,谁还吃不了十几个馒头?

老耿你当年的最高记录是多少个?”

至于野菜、蘑菇、昆虫、野兔、田鼠、蛇……,那都是传说中的美味!

早就被人吃光了,哪能轮到我们这些外地人啊?”

在一边,一个老耿的朋友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顺便回忆着他的青春岁月。

“那是你没有魅力!也不了解老耿当年的幸福!

呵呵……,老耿可是有小桃子妹妹护着呢!

谁没有吃的,人家老耿也不会缺好吃的。”

一个一看就了解老耿的老阿姨有些笑着调侃着老耿说。

“哦,老耿说说,当年是个什么情况,小桃子妹妹的故事,哈哈……”

赵宏也十分好奇地问。

“呵呵……,没什么,没有什么故事。”

老耿突然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样子,有些不太想多说。

“呵呵……,老了老了还有些害羞了,至于吗?

就给大伙儿说说呗!”

“就是就是,讲讲吧!以前就知道老耿的幸福传说,具体的还真不了解呢!”

“说说吧!”

……

周围的人都有些好奇,毕竟那个年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是那个年代的各种各样不同于现在的经历,都让好多人好奇,而能够像老耿这样活得滋润的就更少见了。

“呵呵……,其实也没啥。就是在村里的时候我和孩子妈在一起了,小桃子的哥哥们多了一点,而且还都很能干,他们能找到好吃的,当然顺便我也就有了那么一点。”

老耿轻描淡写地说,事情仿佛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嗨,那时候去下乡,谁不是想得万一要是有机会还要回城嘛!一般人都不敢谈恋爱,更不要说是成家立业了,老耿在那里算是头一个,而且还是下乡没有多久吧?”

一个老爷子有些理解地问道。

“没有想那么多!当时就是喜欢了小桃子,她看上了我,我也非常喜欢她,双方家里又没有人反对,我们当然就到了一起了。”

老耿老老实实地交代说,笑眯眯的样子,似乎顺其自然很正常。

“那后来你们又是怎么回城的啊?不是说结婚生孩子的都不让回来吗?”

赵宏有些好奇地问,虽然眼前的老耿已经说明了他肯定是回城了,但当时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呵呵……,我们回来也没有多少年,都是孩子们争气,是他们又都考回来了海市这里的大学,毕业后又都留在了这里,我们夫妻是过来帮着带孙子的。”

老耿接着解释了一下。

“老耿谦虚了啊!你可回来有些年头了吧?最少也有十年了。

我记得你最早回来是开了一家小饭馆,是吧?应该是咱们那片最早富裕起来的一波人吧?”

“呵呵……,不至于,不至于。”

“我可记得那时候,你在郊区买了房子吧!现在怎么样了?”

“呵呵……,前几年拆迁了……”

……

和一个乐观的人在一起,赵宏觉得自己也感觉生活似乎更美好了一点,无论是什么时候,似乎都可以更好一点,生活中只要可以乐观一点,似乎无论怎样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嗯,似乎自己的心情也好了很多。还是要和正能量的人多接触啊!”

赵宏微笑着暗自嘀咕。

第六百六十四章经济危机中的人们(五)第三十四章李小芳回乡记(二)第六百一十一章赵宏姐夫的励志曾经(一)第七十六章幸福的家都是一样的第五百三十七章老同学海市又相聚(二)第三百七十五章人生必读《资本论》(一)第四十四章家教和公园锻炼第五百五十四章再回家乡的日常(三)第三百零九章街头漫步浪漫中第一章人生的新开始第二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五百一十零章赵宏家人的快乐烦恼(二)第五百六十二章被鄙视的故乡人(一)第一百六十一章没什么别没钱第九十九章和萧家人的再次相见第九十章希望的火苗第九十八章又惊又喜的一家人第一百七十章毕业前的处分第二百三十八章矮矬富的某国人第四百零六章剩男二婚男的想法第五百四十四章人生得失成败有因缘第五百零六章谁都有自己的坚持(一)第四百三十四章当老师和做生意人第二百七十三章快乐何必是佳节第二百七十五章人在旅途忆幸福第四百八十零章医学女博士看病记第二百四十五章当幸福悄悄来敲门第二十二章爱情的花开花谢第一百一十二章95年的小生意第一百零五章离开和再聚第四百三十六章在与非典共舞的日子(二)第四百一十二章人生如此妇复何求第三百八十六章海市修养的日子(一)第四百八十四章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第七十一章在爱的日子里第三百五十三章发展才是硬道理第四百三十四章当老师和做生意人第一百九十九章家有儿女多欢乐(一)第三百三十二章人活着就是个心态(一)第四百三十六章在与非典共舞的日子(二)第二百六十五章又回家乡人更亲第九十三章赵宏母子间的互相抱怨第三百八十六章海市修养的日子(一)第五百一十一章赵宏家人的快乐烦恼(三)第三百四十六章人生不能只是收获第六百七十五章经济危机的开幕(一)第六百六十四章经济危机中的人们(五)第二百六十六章没有底线的现实第五百五十零章人生的逆水行舟(二)第六百九十四章阳光下总有些阴影(五)第六章8月的投机机会和学校日常第三百四十七章会花钱才能挣钱第二十八章大学的第一次商贩生意第二百零九章钱多了也有新困惑第三百四十六章人生不能只是收获第三百七十四章房子是谁要涨的(二)第四百零一章撸起袖子加油干(一)第二百七十三章快乐何必是佳节第二百六十五章又回家乡人更亲第三百二十七章吃饭也成了问题第一百八十一章企业什么是最宝贵的第三百四十三章年轻人也会得病第六百二十五章为人父母的争论(一)第二百二十章两世为人有老友第六百三十三章出口转内销的老帮菜(四)第三百零五章人生要懂得惜福第三百六十四章人生需要有梦想第四百一十九章有种幸福叫健康第六百二十六章赵宏夫妻俩的私房话(一)第四百六十零章生活还要继续前进第二百三十四章而今迈步从头越第六百五十五章谁的人生没有几道坎(二)第六十四章人生真的可以选择吗第二百四十二章第一次下定决心第九十三章赵宏母子间的互相抱怨第三百一十九章心安之处是我家第一百一十五章筹划又一次的出击第六百六十一章经济危机中的人们(二)第二百四十一章阖家幸福最欢乐第四百四十零章傲娇女偶遇真情男第一百四十二章家族基金和婚庆公司第六十四章人生真的可以选择吗第二百九十九章与时俱进的改变第三十六章和父母的谈话参加同学聚会第四十五章公园相亲,人世百态第六百六十零章经济危机中的人们(一)第三百四十四章蜕茧才能有重生第五百零一章谁才是最后的依靠(二)第八十二章青春的烦恼和快乐第二百三十七章指点江山意踌躇第五百二十四章那年忙碌的夏天(四)第四百三十二章人生总是有些意外第四百七十六章老师的什么最重要第五百四十六章爱之深才恨之切(二)第一百五十四章回忆和找工作第一百六十章有什么别有病第六百九十六章十年风雨兼程路(三)第三百三十九章埋头苦干加巧干第三百四十九章做一件好事不难(二)第六百零六章新世纪的又一代人(二)第二百六十四章人生总要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