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死光了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共识有关的问题。比如说下面一个故事。a、b两人有事需要面谈,他们要用短信的方式约定明天的见面时间和地点。不过,两人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只有确信对方能够出席时,自己才会到场。a给b发短信说,‘我们明天10:00在西直门地铁站见吧’。不过,短信发丢了是常有的事情。为了确信b得知了此消息,a补充了一句,‘收到请回复’。b收到了之后,立即回复:‘已收到,明天10:00不见不散’。不过,b也有他自己的担忧:a不是只在确认我要去了之后才会去吗?万一对方没有收到我的确认短信,届时没有到场让我白等一中午怎么办?因此b也附了一句:‘收到此确认信请回复’。a收到确认信之后,自然会回复‘收到确认信’。但a又产生了新的顾虑:如果b没收到我的回复,一定会担心我因为没收到他的回复而不去了,那他会不会也就因此不去了呢?为了确保b收到了回复,a也在短信末尾加上了‘收到请回复’。这个过程继续下去,显然是没完没了。其结果是,a、b两人一直在确认对方的信息,但却始终无法达成这么一个共识:‘我们都将在明天10:00到达西直门地铁站’。”

“有些聪明的人或许会说,那还不简单。a给b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吗?在生活当中,这的确是上述困境的一个最佳解决办法。有意思的问题出来了:打电话和发短信有什么区别,使得两人一下就把问题给解决了?主要原因可能是。打电话是‘在线’的,而发短信是‘离线’的。在打电话时,每个人都能确定对方在听着,也能确定对方确定自己在听着,等等,因此两人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将会立即成为共识:不但我知道了。而且我知道你知道了,而且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了……”

“大法师当众宣布‘岛上至少有一个蓝眼睛’,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并且让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并且像这样无限嵌套下去。这就叫做某条消息成为大家的共识。让我们来看一下,如果这个消息并没有成为共识,事情又会怎样。”

“为了简单起见。假定岛上只有两个蓝眼睛。这两个人都能看见对方是蓝眼睛。因而他们都知道‘岛上至少有一个蓝眼睛’。但是,由于法师没有出现,因此他俩都不知道,对方是否知道‘岛上有蓝眼睛’这件事。所以,到了第二天的时候,之前的推理就无法进行下去了,每个人心里都会想,对方没有自杀完全有可能是因为对方不知道‘岛上有蓝眼睛’这件事。”

“类似地。如果岛上有三个蓝眼睛,那么除非他们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了‘岛上有蓝眼睛’这件事,否则第四天的推理是不成立的,到了第三天,会有人觉得,那两个人没自杀仅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对方也知道‘岛上有蓝眼睛’这件事罢了。继续扩展到100个蓝眼睛的情形,你会发现,‘互相知道’必须得嵌套100层,才能让所有推理能顺利进行下去。”

“实际上,我的题目条件也是不完整的。岛上的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上面这些条件和规则,应该改为:上面这些条件和规则是岛上所有人的共识,或者说:岛上所有人都知道上面这些条件和规则,并且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等等等等。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刚才的推理也是不成立。比方说,虽然所有人都是无限聪明的,但是如果大家不知道别人也是无限聪明的,或者大家不知道大家知道别人也是无限聪明的,推理也会因为‘昨晚他没自杀仅仅是因为他太笨了没推出来’之类的想法而被卡住。”

韩衍听完之后眼前一亮,似乎明白了。

刘猛教授继续说道:“其实人的大脑很难想象这道题目的假设,所有的人都具有推理的能力,如果是用计算机程序实现的话就清楚多了,相当于每个人的思维都在无限循环之中,而大法师说的那句话则是打破所有人无限循环的中断,将触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韩衍若有所思,刘猛心情很好,道:“我先不告诉你最后结果是什么不如先来讨论博弈论。”

“1950年,加拿大数学家albert tucker提出了著名的‘囚徒困境‘。设想某个犯罪团伙的两名成员被捕,他们被关在两个不同的房间里分别受审。警方向两人说了完全相同的话:首先坦言因证据不足,只能将两人各判有期徒刑一年;但是,只要其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保持沉默,则前者会无罪释放,后者会判有期徒刑三年;另外,如果两人都招供了,则两人各判有期徒刑两年。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他们加起来总共只关两年,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结局。但实际上呢?每个人都会发现,不管对方做出的决定是什么,如实招供总能让自己少关一年。其结果就是,两个人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招供,于是两人各判两年,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是最坏的结局。”

“囚徒困境要想成立,有个条件必不可缺:两人今后永远不会见面。这样,每个人才能放心大胆地背叛对方,不用担心自己会遭到报复。如果决策并不是一次性的,决策双方今后还会反复相遇,情况就不一样了。robert axelrod的《合作的进化》一书中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堑壕战当中的英德士兵“相识”一段时间之后,会逐渐产生一种非常微妙的合作机制。比方说。一方的食物补给车辆驶入战区后,另一方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炸掉它,但却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们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对方会采取报复行动,这会搞得双方都没吃没喝。久而久之,这种合作甚至会发展到,德军士兵在英军的射程范围内来回走动,英军士兵竟然无动于衷!”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于是在不该有合作的地方出现了合作,在不该有背叛的地方出现了背叛。数学家们建立了各种模型。来描述人们在利益驱动下制定决策的方式,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数学分支——博弈论。”

“枯燥的说博弈论可能不好理解,下面我就给你讲几个例子。你自然就明白什么叫绝对理性和无限死循环。”刘猛教授笑着说道。

某家航空公司把两个行李箱搞丢了。这两个行李箱里装的东西完全相同,但却属于a、b两名不同的旅客。航空公司派出一名经理,与这两名旅客协商赔偿事宜。经理向这两名旅客解释说,航空公司方面无法为丢失的行李箱估价。因此需要让两名旅客各自独立地写下一个2到100之间的正整数(包括2和100)。表示自己对行李箱的估价,单位是元。

如果这两名旅客写下的数完全相同,航空公司方面就认为这是行李箱的真实价值,并按照这个数目对两名旅客进行赔付。但是,如果其中一名旅客写下的数比另一名旅客更低,那么航空公司方面将会认为,前者的估价是真实的。航空公司将按照这个估价对两名旅客进行赔付,但报出此价的旅客会多得2元作为奖励。另一名旅客则会少得2元,作为估价过高的惩罚。举个例子:若a、b两人分别估价50元和40元。则a将会获得38元,b将会获得42元。

如果两名旅客都是绝对理性的,并且上述所有条件都已经成为这两名旅客的共识。那么,这两名旅客将会写下怎样的数呢?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说这个问题的话,你肯定不会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终结果是,两个人都只估价2元。为什么呢?

容易想到,对于这两个人来说,最好的结局便是两人都估价100元,这样一来,两个人都会得到100元钱。然而,其中一个人肯定会动一下歪脑筋:“如果对方估价100元,我估价99元,那么航空公司会认为我是诚实的,我就可以得到101元了,而对方只能得到97元。”另一个人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因而两个人会不约而同地写下99元,其结果就是,两个人各得99元。

有趣的是,如果两个人都想到了对方也会写下99元,那么每个人都会发现,把自己的估价重新提高到100元是无益的,但是把自己的估价减小到98元,会让自己的收益从99元提高到100元。结果,两个人都会把估价改为98元。总之,两个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管对方报多少钱,我比对方少报1元总是最佳的选择。于是,这种恶性的心理战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每个人都推出,自己应该把估价从3元改为2元。到了这一步,两人终于不再有争斗,于是就得到了刚才所说的答案。

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站出来说一句:“你们两个这样恶性斗争下去每个人都会拿到最少的钱。”这句话看似是一句废话,实际并非如此,这会让两人达成一种共识,不再继续争斗下去。

再者说,让10个人玩一个这样的游戏:给每个人都发100元钱,然后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捐出一部分钱;筹到的捐款将会用于投资,最后将会收回双倍的钱,并且均分给所有人,即使大家出的钱不一样多。最好的结局固然是,每个人都拿出100元,最终每个人都会得到200元。

但是,理性的决策者会这么想:“如果我只出99元钱,那么用于投资的基金就只有999元,最后大家将会获得1998元的回报,每个人都会分得199.8元;但是,别忘了我手里还有1元,因此最终加在一块儿,我不就有了200.8元了吗?事实上,如果我干脆一分钱也不出,我就能坐享180元的回报,我手里将会拥有280元!”如果每个人都是绝对理性的,那么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比别人出的少,总能让自己更赚一些。最后的结果竟然是,每个人都不愿意拿出一分钱!

在生活当中,这样的现象也很多,比方说中小学生补课的问题。最好的情况应该是,每个学校都不补课,这既保证了公平性,又减轻了孩子的负担。然而,每个学校都会想,如果别的学校不补课,我们学校哪怕只补一个小时,我们就赚到了。当然,等到所有学校都意识到这一点后,每个学校都会争着再多补一个小时。其结果就是,每个学校都在没完没了地补课,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悲惨现状。

在博弈论中,如果玩家们都做好决策并把所做的决策公之于众后,每个玩家都发现,单方面地修改自己的决策不会让自己更赚,我们就把此时众人的决策叫做一个“纳什均衡”。这是以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的,看过电影《美丽心灵》应该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所以说,研究博弈论很容易把自己搞成神经病,很容易陷入思维的无限死循环中,而且越是聪明的人研究博弈论越容易被关进精神病院。

刘猛最后说道:“回到我们蓝眼睛的问题,也就是说:大法师说完那句话之后,第101天,所有蓝眼睛的人都会发现自己是蓝眼睛而集体自杀,第102天,剩下的900个棕色眼睛的人因为蓝眼睛的人死光了,也就知道了自己眼睛的颜色也会集体自杀,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岛彻底灭绝了。”

韩衍敲了敲脑袋,只觉得很肿胀,不好意思道:“刘猛教授,我的头好疼,需要回去休息一下了。”(未完待续。。)

第66章 江家有女名月寒第238章 吐血的对话第26章 孔老师的人生境界第180章 强娶不如上杆子嫁第106章 冰上圆舞曲第83章 老大的鬼主意第167章 斗富第277章 毒舌评审第192章 你把我灌醉第131章 生活大爆炸第128章 赔哭你!第295章 来自华夏的超人第129章 我的地盘第49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66章 江家有女名月寒第291章 与乔布斯的谈判第156章 整人的手段第83章 老大的鬼主意第183章 气度第66章 江家有女名月寒第208章 但愿不是梦第53章 恭喜你,当爹啦?第238章 吐血的对话第292章 入主苹果的野心第81章 专利权战预热第142章 感谢夜郎一二四章 不疯魔不成活第101章 天才美少女的碰撞第54章 这才是神级学霸第269章 滚and床单第178章 给脸不要脸第200章 与杜毅的初步交锋第97章 大学怎么能不恋爱第30章 暴走的两女第69章 你到底是谁!第198章 好像一头猪第26章 孔老师的人生境界第268章 纵横驰骋第179章 给猫闻闻腥第285章 赌神第34章 不用诉离殇第274章 天才少年第5章 老乡见老乡第二八九 审稿中的撕比大战第74章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第100章 正德皇帝是谁?第22章 异变产生,潜力开发!第276章 女人的直觉第261章 儿子天生就会笑第209章 青春无悔都精彩第198章 好像一头猪第94章 冰场被虐,有女如蝶第249章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第228章 华夏第一研究员第82章 南怀仁的气度第288章 天下英雄竞折腰第220章 大赌棍第161章 父亲的倔脾气第22章 异变产生,潜力开发!第137章 杜氏,巨无霸!第41章 少女心事第274章 天才少年第222章 我早已嫁给了真理第76章 小飞机真好玩第277章 毒舌评审第13章 惊艳绝伦的数学天赋第34章 不用诉离殇第23章 我能说一口地道的美语!第208章 但愿不是梦第266章 那少年第56章 学霸们唱歌也比分数第141章 打压新人第258章 像白痴一样流口水第122章 离别前诉离殇第114章 黑技术初成第275章 学霸就是这样装逼第144章 一字千厘第210章 很疯狂第17章 穿越十年我终于亲吻了你第84章 三江访谈预热第285章 赌神第100章 正德皇帝是谁?第171章 有**终成眷属第226章 知道啥是1+1嘛?第260章 难产第268章 纵横驰骋第3章 绿皮车上的绮丽第7章 你可是我曾经的女神呀第106章 冰上圆舞曲第72章 捕猎,缠字诀!第13章 惊艳绝伦的数学天赋第175章 私奔被发现第200章 与杜毅的初步交锋第107章 少女心,海底针第258章 像白痴一样流口水第240章 黄胜的报复第293章 聪明伶俐的小男孩第50章 美女主编很气愤第157章 打群架第277章 毒舌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