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11月11日第一更

去年收入400万美元的杨锐,和去年收入超过14亿美元的杜邦公司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作为一家从工矿转型到化学,从化学延伸到生物领域的巨无霸,杜邦旗下光是科学家就有10000多人。

这是一家自己就雇得起第一阶的学者,玩得起顶级实验室的公司。

而且,杜邦公司背后还有杜邦财团,那是全美排名前十的大财团,威力无穷,能够影响美国政治生态。

不过,杨锐很快还是冷静了下来,最起码,他强行抑制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就像是每一名坐在高考考场上的学生,若说畏难,每个人都有无数的理由来畏难——考不好怎么办这样的问题,问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至少想过三遍以上。

然而,畏难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杨锐强迫自己,先从好的角度想问题。

最好的理由,很快出现在杨锐眼前:当年的西斯特公司赢了杜邦的官司!

甚至可以说是轻易解决了官司。

关于西斯特和杜邦的关系,由于是著名案例,不少科技史里都曾涉及,杨锐从脑海中翻出它们,贪婪的阅读,以免自己去胡思乱想。

西斯特公司推出pcr仪不到一年时间,杜邦公司就将西斯特告上了法庭,不像是很多漫长的专利官司那样,旧金山地方法院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将这个案子审理结束,西斯特公司大获全胜。

这说明,西斯特公司赢的堪称轻松!

而赢了官司的西斯特公司,他们掌握的专利壁垒并不比杨锐现在的厚实,事实上,他们能够依靠的就是两个主要专利,他们在耐热聚合酶方面的专利甚至还有漏洞,以至于日后再次引起诉讼……

但不管怎么说,西斯特公司能赢,说明杨锐也有可能赢。

当然,西斯特公司也是一家资产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它还是一家美国公司,并在科学界掀起了不小的声浪——这家随着里根政策而崛起的生物公司,得到了许多生物界人士的同情,而巨无霸的杜邦公司在公众眼里从来都是邪恶的。

杨锐一边思考,一边在随身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首先是要筹集律师费,有足够的律师费,就有可能在法庭上堂堂正正的打赢杜邦,杜邦的筹码有限,他们能够拿出来的,不过是几篇70年代的论文,完全不符合学术界对专利权的认定,因此,只要能堂堂正正的打官司,又有律师费,杨锐赢面很大。

想到此处,杨锐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筹钱”和“堂堂正正”两个词。

追求“堂堂正正”的打官司,可能并不能堂堂正正的追求得来,杨锐将此放在后面,眼睛还是盯着筹钱两个字看。

没有钱,是打不起官司的。

与加尼卡公司的交锋,让杨锐深切的感受到了美国社会的公平的价格。

本杰明是最能体现美国公平的律师,他不是最好的律师,但他在美国顶级律师行列,请到本杰明这样的律师,就意味着公平的天平不会向另一方面倾斜,大家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然后依靠证据来说话。

为了让天平不歪的价格,是每小时2500美元。

一个和解官司,本杰明与他的团队的计费时长超过了40小时,加上其他费用,最终收费超过10万美元,从和解金里拿走了三分之一还多,这还算是没上法庭的价格。

而为了看天平歪不歪,杨锐还需要自己的公司律师和参与了专利注册的香港律师岳庭,这两坨人的价格合起来,大约是每小时1000美元。

同样在这个和解官司里,他们又要分走将近三分之一的钱。

最终,杨锐自己落手的和解金还不到三分之一,甚至没有公司律师和香港专利律师们拿的多。

这还算是诉讼胜利了,而且是快速胜利了。

要是进入庭审,本杰明每场的收费是4万美元,一分钟的庭审也是四万美元,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穷人请的免费律师总是强迫他们认罪,因为免费律师不愿意上庭,准备太繁,变数太多。

作为标杆,95年的辛普森杀妻案,耗时九个月,产生了5万多页的庭审记录,而辛普森的梦幻团队,收费1000多万美元。

这就是堂堂正正的诉讼的价格。

杨锐估计,最起码需要100万美元,才能支持自己与杜邦的官司,200万美元则会安全的多。

正好是捷利康欠下自己的分红费。

“杜邦算的真准。”杨锐吁了口气,又在笔记本上写上“成果鉴定”四个字。

打官司也不是全拼钱的,他多准备一点证据资料,就能多一点的把握。

西斯特公司与杜邦的官司,最后打成了学术官司,在学术界,这是有名的案例,律师固然重要,但律师和法官,最终还得听专家证人的,专家证人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学术问题上,自然只有学者们互拼的份,没有律师们反诘的资格。

84年的中国,学术水平堪忧,但也不是没有亮点的,杨锐取代西斯特以后,这就变成了国际官司,国内有没有后盾,想来还是有些区别的。

杨锐按捺住心情,重新看了一遍自己的笔记本,然后打电话买了去平江的机票,准备从平江转车回家。

在北京就算能找到钱,找到的也是人民币,美元还是要想办法从辅酶q10的工厂找补。

打完电话,杨锐返回学校,找到刘院长申请提前考试——这自然只是过场,刘院长大笔一挥,道:“你今年期末面试通过了。”

杨锐多问一句:“符合政策吗?”

“怎么不符合,你的学术成绩在美国都得到了承认,更别说今年还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这样的学生还要强制参加期末考试,我们难道都是老古板吗?”刘院长说着自个儿乐起来了。

杨锐实在没有心情聊天打屁,感谢了刘院长以后,再去找蔡院士修改去各地拜访的时间,他想集中在一周的时间里,尽可能快的拜访各地的委员,腾出时间来回家。

至于回家的理由,杨锐未作解释,蔡院士也没有多问。在他看来,杨锐的成果通过鉴定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一个过场,还要不停的送礼,本来就有些为难年轻人。

因此,蔡院士用铅笔在墙上的地图上画了个圈,即道:“现在京城有四名教授是成果评定委员会的委员,咱们争取用两天的时间全部拜访了,如果人家有事不在,那就等咱们拜访其他人的路上,再抽空拜访,反正,现在坐飞机经常要从北京转机的。”

杨锐点头。

“上海有两名教授,再加上南京的一位,这里一共是三位,我们优先拜访,剩下四名教授散在天南海北,实在来不及的话,就听天由命吧。”蔡院士画的几个圈很有理科的严谨,北京的圈最大,上海的其次,剩下的小圈多在东南,很能体现中国的学术圈分布。

这还是国家计划的年代,等到高校流动彻底放开以后,马太效应会让北京以外的地方高校,尤其是坐落在特大城市以外的高校在学术方面黯然失色。连中科大都熬不下去,其他高校就更不用说了。

蔡教授将圈子画出来,并不耽搁时间,他带着杨锐,杨锐带着礼物,先是重新拜访了前些天开了小会的北大教授,并与各个教授约定了拜访其他教授的时间。

一条无形的线,将杨锐与蔡教授,蔡教授与教授们,教授们与教授群穿了起来。

所谓科班出身的学者们,就用这样密不透风的蛛网,将象牙塔越抬越高,直到普通人够不到的程度。

……

第56章 未雨绸缪第387章 独立团队第707章 静谧第150章 预选第958章 死亡率第824章 多组第795章 信任第311章 成败之间第12章 回家第282章 出版社第654章 前路多舛第488章 完美数据第1208章 迎刃而解第235章 最后一日第850章 手榴弹第1317章 分阅第195章 通达第1326章 为了聚会第143章 研发链条第1320章 技术派第1175章 坤表第719章 请尝第325章 沙龙第1307章 关注度第504章 睡觉加引用第897章 理论应用第1233章 调查第254章 许静你的信第935章 当得起第24章 厚积薄发第1375章 合资第1272章 一个纯粹的人第1054章 务实第200章 争股第371章 年终总结第1490章 临床试验中心第1459章 革命的砖第930章 戏谑第1310章 敲门第173章 言谈甚欢第524章 谈妥第438章 摆好姿势第1498章 有感觉呢第526章 请大使第799章 对答第1448章 突破性进展第1050章 义愤填膺第1462章 分配结束第1317章 分阅第273章 新学科第1477章 抗议第305章 实验室竣工第1251章 要确定第1048章 核心第881章 罚酒一杯第1377章 智科第1202章 尽量第398章 剃头担子一头热第173章 言谈甚欢第1232章 间谍第248章 分数线出炉第1502章 和谐开局第1237章 封闭第857章 赚一笔第163章 一大波参观团袭来第1259章 血管冻裂第847章 表忠心第819章 中国学者的正确打开方式第551章 聚合酶完成第712章 生在红旗下第421章 柳成荫第1255章 大秤分金第506章 士气第1441章 换个思路第1086章 分化第273章 新学科第570章 交流生第1158章 输液区第1302章 戒指上的血(求月票)第1466章 知情识趣第761章 评论定价第594章 自动调温第616章 了不得的东西第911章 不予通过第1237章 封闭第566章 屈指可数第1185章 踩着巨人的尸体第766章 风水轮流转第300章 移液器第1339章 升旗第315章 加速度第254章 许静你的信第785章 硬气第490章 竞争关系第263章 复习第542章 配套经费第862章 技术先行第1045章 足不出户第213章 一切为了分班第61章 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