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摊丁入亩,皇帝集资

崇祯四年,五月.

南方的天,温尔而雅,气候适宜,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

然而对于整个北方而言,冰雪融化刚刚不久,却是迎来一场罕见的干旱,其波及范围却是包括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省。

面对这一场天灾,若不是前些年朱建实行新政,减低税赋,并且罢黜王田,除了部分用来招揽流民之外,最为重要的举措便是设立了皇家农场。

由于农场不用纳税,且帝国予以农场工人一定工资,并修建房舍、医院、勾栏瓦肆等等一系列公共设施,故而相比一般自给自足的自耕农而言,农场的抗灾能力却是要远远要强些的。

当然自从崇祯三年以来,帝国颁布移民辽东开垦,三年内免交税赋的法令,一时间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京师等地大量的流民在官府的集中安置下,前往辽东垦荒,这在一定程度上却也为此刻的大旱减缓了压力。

另外,则是皇帝加大对于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新修,尤其是三边地区,多年拥堵的水利工程重新焕然一新,自然当干旱来临之时,抵御能力自然也要强上那许多。

与此同时,北方大旱,除了安排各地粮仓放粮之外,朱建更是派遣农工商部大臣韩爌,携一百万银元,由度支部支出,以代表天子前往各地受灾地区进行救灾。

而随同庞大的救灾队伍一同前行的,却是还有帝国监察部、皇党监察委员会联名派出的一百名御史(帝国监察部、皇党监察委员会官员统称为‘御史’),而这些派出的御史所肩负的使命则是肃清救灾过程的一切贪腐行为,不论官职大小,但凡有贪腐行为,置帝国利益于不顾者,御史有先斩后奏职权。

五月,十五日。

京师,帝国会议上。

所谓帝国会议,乃是朱建新政之后的日常会议,由阁部成员、各部大臣以及皇党内部大臣、政务局大臣参加。朱建改革上朝制度,非重要大事,一概不用早朝,官员各司其职,并且将前朝考成法改制为帝国监察部负责各省、诸部、阁部负责帝国监察部、皇党监察委员会负责阁部,而皇党监察委员会由皇帝直接负责。

而由于平日非重大事务不用朝会,故而却是有了帝国会议的召开,帝国会议平时由阁部负责,凡有重大事务,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

乾清宫,议事房,帝国会议上。

此间却是有朱建亲自主持,此刻长方形的檀木桌子两旁已然坐满了前来参加帝国日常会议的大臣们,而为首一人却正是当今皇帝朱建。

“诸位,北方大旱,朕已派遣韩爌大人替朕巡守诸地,此间乃是多是之秋,还望诸位大人们能精诚合作,替朕,替帝国分担一二。”

对于皇帝所言,场上诸人却是一片静肃,等待着来自于皇帝的进一步指示。

“诸位,此次由朕亲自召开会议,其目的想来诸位心中已然清楚。”

言及此处,朱建却是环顾了四周一圈,此间众人脸上的表情却是尽收眼底。

片刻之后,朱建却是继续道。

“前朝时张居正实行新政,有‘一条鞭法’之实行,乃是将丁税均与力役之中,并将部分力役摊入田亩之中,徭役与田税一概征银,朕以为是极好的,但当今世界,贸易盛行,我帝国自从帝国贸易集团成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想来诸位是清楚的吧!”

对于皇帝此言,大臣们却是纷纷点头称是。

毕竟要说是在以前,就是大明朝最为辉煌的时候,一年所收取的税赋,加上那几千石粮食折算起来,那也不过几千万两白银。

而自打崇祯三年六月,帝国贸易集团正式运营以来,那半年的所赚取的就有大明朝以往一年的税赋之多,因为有了钱,这有些可以用钱解决的事情自然也就迎刃而解,最重要的是,皇帝给帝国之内所有的官吏都加了三倍的薪俸,但前提是在不久前的反腐风暴中,能够存活下来。

“诸位,且安静下来,听朕一言!”

面对大臣们的交头接耳,朱建却是咳嗽了声,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诸位,朕之所言,不过是告诉诸位,当今世界,乃是航海贸易的盛世,我帝国虽然久居中土,以农耕为本,但所谓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朕听闻这荷兰本是一西洋小国,竟能驰骋海上,国富民强,故而朕以为我大明帝国要想摆脱此前的困境,当是也需踏上以贸易为主的道路,当然农耕是为国之根本,同样极为重要,朕今日所言,当是解决帝国税赋来源一事。

农业固然为本,但帝国若是仅以农业作为帝国税务来源,当是不符合整个世界之大势的,故而朕决定以商税作为帝国主要税收来源,农业税赋为辅,从而减免百姓之负担,更好的让百姓从土地依附关系中走出,更好的投入到城镇手工业、工业、矿业以及帝国商业之中去,诸位,却是以为如何?”

朱建的这番话,若是放在以前,定也会掀起一番不小的地震。

但是自打帝国新政以来,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帝国国库已然挣得盆钵盈满,何况乎,明末本就风起开放,故而此间面对皇帝这一番话,大臣们却是无不表示赞同。

“陛下所言极是,只不过关于土地税赋当是如何决断,还请陛下言明。”

此间,杨嗣昌却是起身道。

对于杨嗣昌所言,朱建却是笑道。

“阁老顾虑周全,此来朕便是为具体事宜召开会议,朕以为前朝一条鞭法,虽好,但是仍有不足,与朕看来,丁税、徭役等等当需一概并入田亩之中,每亩征收暂定征收五厘,除此之外,不得向百姓征收一切税负!”

对于皇帝这一斩钉截铁之言,众人却皆是起身。

“陛下所言大善,此举当是利国利民!”

“对了,诸位,半年前朕派农工商部左侍郎傅宗龙前往各地丈量土地,想来不久当是能够回京,摊丁入亩之事,杨阁老,此事朕就交付你阁部了。”

“臣定当率阁部诸人不辱使命!”

而就在会议结束,众人就要散去之时,朱建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却是道。

“诸位,不久前朕所言,集资之事,诸位考虑的却是如何?”

第9章 初入坤宁,事多波澜第73章 终战,耀州之殇(八)第45章 覆灭,四面楚歌(七)第32章 惨烈!耀州之战(十一)第80章 明金议和,边事暂宁(二)第65章 惨烈!耀州之战(四十四)第42章 惨烈!耀州之战(二十一)第98章 贼首伏诛,东江新局(三)第76章 以战促和,水到渠成(一)第25章 诸将齐聚,商战局(三)第13章 镇北关外,虎踞龙盘(一)第51章 覆灭,四面楚歌(十三)第10章 武力为盾,迫之变法第87章 终战,耀州之殇(二十二)第76章 以战促和,水到渠成(一)第65章 惨烈!耀州之战(四十四)第99章 贼首伏诛,东江新局(四)第39章 覆灭,四面楚歌(一)第29章 惨烈!耀州之战(八)第74章 终战,耀州之殇(九)第25章 诸将齐聚,商战局(三)第36章 大刀阔斧,豫晋革新(一)第14章 宣传变法,京营之变(四)第39章 大刀阔斧,豫晋革新(四)第51章 后金出兵,城下之战(十一)第26章 洪流!平辽之战(五)第27章 废苛税,罢王田(八)第8章 八方势力,风起云涌(二)第69章 大战来临,鏖战京师(十七)第28章 惨烈!耀州之战(七)第39章 大刀阔斧,豫晋革新(四)第16章 铁壁!平辽之战(一)第15章 宣传变法,京营之变(五)第16章 铁壁!平辽之战(一)第62章 大战来临,鏖战京师(十)第78章 终战,耀州之殇(十三)第42章 春闱取才,因材施教(三)第52章 惨烈!耀州之战(三十一)第76章 终战,耀州之殇(十一)第63章 惨烈!耀州之战(四十二)第7章 八方势力,风起云涌(一)第9章 八方风雨,战事起(三)第51章 科场布局,新式机械(二)第83章 终战,耀州之殇(十八)第56章 覆灭,四面楚歌(十七)第3章 对话宦官,朱建之思第6章 党规立,定官制!(二)第43章 后金出兵,城下之战(三)第24章 洪流!平辽之战(三)第51章 科场布局,新式机械(二)第33章 惨烈!耀州之战(十二)第50章 后金出兵,城下之战(十)第55章 大战来临,鏖战京师(三)第56章 惨烈!耀州之战(三十五)第23章 惨烈!耀州之战(二)第15章 宣传变法,京营之变(五)第13章 镇北关外,虎踞龙盘(一)第19章 裁撤监军,国营农场(三)第9章 初入坤宁,事多波澜第46章 后金出兵,城下之战(六)第65章 大战来临,鏖战京师(十三)第59章 惨烈!耀州之战(三十八)第38章 惨烈!耀州之战(十七)第9章 舌战群臣,登州开港(二)第11章 八方风云,战事起(五)第31章 惨烈!耀州之战(十)第60章 大战来临,鏖战京师(八)第91章 终战,耀州之殇(二十六)第42章 惨烈!耀州之战(二十一)第7章 关外建场,农垦生涯(三)第41章 后金出兵,城下之战(一)第13章 镇北关外,虎踞龙盘(一)第50章 惨烈!耀州之战(二十九)第90章 终战,耀州之殇(二十五)第38章 鏖战京师,大战来临(六)第44章 覆灭,四面楚歌(六)第65章 惨烈!耀州之战(四十四)第37章 尾声,平辽之战(四)第7章 关外建场,农垦生涯(三)第39章 惨烈!耀州之战(十八)第62章 大战来临,鏖战京师(十)第6章 党规立,定官制!(二)第25章 诸将齐聚,商战局(三)第11章 宣传变法,京营兵变(一)第89章 终战,耀州之殇(二十四)第50章 科场布局,新式机械(一)第33章 惨烈!耀州之战(十二)第48章 惨烈!耀州之战(二十七)第36章 尾声,平辽之战(三)第10章 整顿商业,惩治商奸第58章 大战来临,鏖战京师(六)第49章 惨烈!耀州之战(二十八)第6章 榆林新军,登州海师(二)第2章 辽东事后,陕边惊噩(二)第10章 八方风云,战事起(四)第42章 后金出兵,城下之战(二)第82章 明金议和,边事暂宁(四)第99章 贼首伏诛,东江新局(四)第6章 君臣交心,风雨同舟(三)第26章 洪流!平辽之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