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四

随后,王祥穗又介绍了王吉安的情况。

原来,王吉安愤而离家参了军。因为心无所碍,又觉得命运不济,根本不怕死,可能在他看来,死就是意味着解脱,所以打起仗来非常勇敢。那时候,在战场上升官是非常容易的,加上他念过几年私塾,脑子又灵活,很快就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他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大大小小百余仗,却只是负了二次轻伤,可算是命大之人。

建国以后,经组织介绍,他和一名叫余芳瑶的女大学生结了婚,婚后育有一女,取名王祥穗。王吉安现任军分区副司令员,余芳瑶是省大学历史系的一名教授,王祥穗现任省城火车站副站长。王祥穗的丈夫叫杨剑,曾是老爷子警卫员,后转业地方,在省公安厅政治部工作,现在是人事训练处处长。二人育有一子,名叫杨柳,比萍儿大一岁。

听着王祥穗的介绍,王永梁不由地感叹老爷子际遇之奇!本是遭遇丧母之痛,愤而参军,初上战场而不惜命也可以理解为自轻自弃,肯定没有什么崇高理想,当然成为高级指挥员以后思想发生什么变化那又当别论,却不想由此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步步从一个倍受欺凌的庶子成长为一名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当然,他个人的命运与国运是息息相关的。

王永梁从他对女儿女婿的工作安排上,也看出了老爷子有着一颗争强好胜的心,是否有“争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的心理,不得而知,但女儿女婿年纪轻轻都已是副站长、处长,这里面没有老爷子的谋算和布局,王永梁打死也不信。所以,王永梁坚信,是他早年庶子的经历才会让他有现在这样的安排和打算。

“爸,我给永梁他们安排的是晚上七点的火车,现在已经是中午了,您看怎么安排?”永梁正在沉思,就听王祥穗问道。

“都是自己家里人,当然去家里吃饭。你去跟医生说一声,我的病没事了。走,咱们回家!”王吉安回答道。

“那可不行!医生说您得在医院观察几天。”王祥穗连忙阻拦。

“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有数,没事。”王吉安坚持自己的意见。

王祥穗一看老爷子真不想住院,也深知父亲的脾气,那是根本不听劝的。连忙找来医生。医生也没阻拦,只是拿了一些药物,叮嘱及时用药并注意饮食也就作罢,一行人随即出了医院往家走去。

王吉安的家就在军区医院的后头,是一幢二层小楼,平时只有老两口住,还有一个保姆,姓吴。王祥穗一家住在省公安厅家属楼,并不跟他们一起住,毕竟两位老人年纪不是很大,身体也没什么大毛病,况且还有勤务员和保姆,所以王祥穗也是非常放心。

进了家门,就见一个中年妇女迎了上来,行步款款,笑意晏晏,眼蕴温昫,一看这气质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正是王吉安的妻子余芳瑶。

王祥穗迎上前去,喊了一声妈,赶忙把齐光荣等人给她一一介绍。余芳瑶心中诧异,也不多问,热情地把众人引到客厅就座,并没有因为齐光荣等是乡下人而轻视。

王祥穗把上午发生的事跟她一说,她先是关心了一下王吉安的病情,得知已无大碍,才感叹一句:“如此之巧事只在书中见过,可见血缘天定,非人力可违。老王,这下你多年的心结算是解开了?!”

“解开了!”王吉安呵呵笑着说。

“那好,你们先坐,我去厨房,让吴姐多加几个菜。”说罢就往厨房去了。

王永梁见墙壁上挂着两幅字,一幅写的是一个“剑”字,颜体,但行笔之间有杀伐之气,不用说这是王吉安的手笔。另一幅是行楷,写的是司马光的《客中初夏》诗句:“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柔中带刚,看来是余芳瑶所书。

正自打量间,就听王祥穗问道:“梁儿,你懂书法?”

永梁还没说话,就听萍儿显摆道:“姑姑,我二哥写字可好看了!”

“去去去,小丫头懂什么啊?”永梁连忙止住她的吹嘘,转身对王祥穗说:“姑姑,说不上懂,我跟咱村的王吉庆老师学过几年书法。”

“王吉庆?他和我是私塾的同学。”王吉安道。

“对,我跟他学的是柳体。”永梁道。

“那你看这幅字怎么样?”王吉安指着那幅“剑”字问道。

“颜氏书体,将军气质!”王永梁马屁拍得很响。

“那一幅呢?”王吉安不动声色,指着那幅《客中初夏》问道。

“欧体基础,兼习王赵,已自成一体,且柔中带刚,应是女强人所书!若论水平,应该在那一幅之上!”王永梁对三奶奶的作品,自然更是谀词如潮。

“臭小子净胡说八道,评得不准!”王吉安一脸的不爽。

“谁说不准了,我觉得梁儿水平很高,能看出我习过三种字体,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怎么样,老王?这回服气了吧?”余芳瑶这时笑呵呵地从厨房走出来,得意地看着王吉安。

“哎呀,我不知道是爷爷奶奶的作品,胡乱点评,奶奶勿怪。”王永梁赶忙站起来,作诚惶诚恐状。

“哈哈哈,梁儿,你别卖弄小聪明了,你早看出来了,以为我们不知道?”王祥穗笑道。

“怎么样,梁儿,你写幅字让奶奶见识见识?”余芳瑶此时对永梁好感大增,但不知道他是不是光长了一张嘴,就想试探一下他的书法水平。

“别啊,奶奶,我在您二老面前可不敢献丑,那不是在孔子跟前迈方步,关公面前耍大刀吗?”王永梁连忙摆手,谦虚地说道。他其实就是想露一手,以此博得余芳瑶的好感。但这点小心思却是不能表露。

“行了,别谦虚了,写一幅我看看你是真把式还是假把式?”王吉安不容分说,率先往书房走去。

一行人来到书房,王祥穗立即准备好笔墨纸砚。王永梁提笔在手,稍一凝思,写下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词句。

“嗯,结构严谨,法度森严。中锋有力,可见心志之坚;笔意绵绵,似有蓬勃气象。不错,真是不错!小小年纪有如此成就,必是王家麒麟儿!”余芳瑶见永梁这笔字写出来,欣赏之意渐浓,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怎么样,老王,比你的字强多了吧?”余芳瑶转头看着王吉安说道。

“写得是不错,但比我还差点意思!”王吉安有点不服气。

“你就是煮熟的鸭子,肉烂嘴硬!”余芳瑶笑道。

“爷爷,我哥写的字就是比你写的好看!”萍儿这鬼丫头时时不忘打击王吉安。

“你个臭丫头懂什么?”王吉安尴尬地道。

爷孙二人的对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

中午就餐时,气氛相当融洽。

席间张建军悄声对永梁道:“永梁,真是谢谢你了。要不是你,估计我的军装也就穿到头了。以后来省城,咱兄弟俩单独喝点。”

王永梁自是答应不迭。

第69章 魑魅魍魉最难防第1章 赵秋月回来了第87章 酒桌上的玄妙(二)第八十六章 黎洪林的婚礼第92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二)第四十八章 唱歌风波第28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二)第12章 新人原来是故人第三十七章 自上而下推动(二)第59章 何去何从赵秋月第27章 招待所开建(三)第8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二)第五十九章 浪子回头第30章 林家家庭会议(一)第48章 商业城第1章 赵秋月回来了第41章 撞车第52章 赵春花的选择第二十四章 结婚(四)第81章 元宵晚会美名扬(二)第十章 赈灾义演(五)第九十九章 拜码头第30章唯是起步最艰难(二)第十九章 波澜再起(三)第40章东北行之考察布局(一)第六十八章 两次挨揍第31章林家家庭会议(二)第三十三章 陈保国来访第三十一章 调研(四)第95章 牛广春伏诛(二)第六十三章 他成菜贩子了?第86章 酒桌上的玄妙(一)第五十章 秀莲怀孕第42章东北行之搞定“贾黑头”(一)第四十章 招商难第88章 火光熊熊匿罪迹(一)第55章 王永水失踪第80章 元宵晚会美名扬(一)第六十章 菜商被打第三十章 调研(三)第八十一章 后悔了第五十八章 又遇故人二十二章 结婚(二)第14章 交好“坐地虎”(二)第三十一章 调研(四)第44章 又解决一桩心事第98章 一晌贪欢烦闷消第4章 智擒义放美名扬第8章 二小设计赚“村霸”(二)第三十七章 自上而下推动(二)第95章 牛广春伏诛(二)第7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一)第一百章 走访大崔(一)第48章 商业城第49章认亲第82章 一语谏卿卿命改(一)第9章 二小设计赚“村霸”(三)第一百零三章 接风宴(二)第64章 交接中的猫腻(二)第十三章 赈灾义演(八)第53章 归乡(一)第七十二章 曲爱民到访(二)第8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二)第十九章 波澜再起(三)第九十章 扬眉吐气(三)第35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三)第29章 母亲的偏心第九十七章 刘加树其人第十章 赈灾义演(五)第66章 开业总有新气象(二)第77章 歌坛玉女提前诞生第31章王永水的身手第3章县高官是何人第三十三章 陈保国来访第36章 硬碰硬的一战(三)第33章林家家庭会议(四)第46章 燕儿八十八章 扬眉吐气(一)第40章东北行之考察布局(一)第24章抢占先机绘蓝图(一)第6章 芦苇荡里练功忙第二十六章 市长办公会(一)第92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二)第59章 何去何从赵秋月第三十九章 顺水推舟第45章 赵春花的心思第48章东北行之赵兰回家(三)第二章 接风(一)第72章 其乐融融大年夜第七十二章 曲爱民到访(二)第六十章 菜商被打第39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三)第21章 刘华被砸晕了第六章 赈灾义演(一)第49章 剑叔还是“贱叔”第90章 姚立新被抓第51章 裂痕第5章 高平未来一席谈(二)第19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