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有人要反击

人做事太漂亮了。

当柳俊脸色平静地向王毅然汇报了七岭冲中学的事情之后,王毅然心里油然生出这么一个念头。这件事情,由头至尾都是柳俊一个人促成的,若直接由腾飞公司将款子拨过去,任谁也没有话说。

可是他依旧要坚持按照规矩来,让这笔款子在青基会的账上走一趟,再以青基会的名义给宁北县拨过去,一来一往,青基会不费分毫力气,便得了个彩头。募捐和援建的功劳簿子上各各加了一笔。

尤其难得的是,自己不久前还得罪过他,却毫不计较。一个奉命过来“帮忙”的外单位干部,对自己这个青基会理事长的尊重,丝毫不亚于本部门人员。

一时之间,王毅然有些情不自禁,拍了拍柳俊的肩膀,感慨地叹息了一声。

“柳俊,今天中午起去吃个饭吧!”

王毅然发出了邀请,也不柳科长了,直截了当叫名字,透出几分亲热来。

“好……要不,叫上长一起?”

柳俊征询地道。

“好好好……”

王毅然眼里闪过一抹外地喜色。

在团委。白杨绝对是一个特别地存在。以中组部副部长千金小姐和学校部部长地双重身份。在团省委自成一系。并不和哪一个书记特别靠近。与分管地池晓波副书记。也只是工作上往来多一些。并不能据此就认定白杨是池书记线上地人。

一定给白杨画条线地话。她勉强算得是韩江书记线上地。

不说韩江是团中央空降来地。一般情况下。中层干部向一把手靠拢很正常。

像王毅然这种本土干部白杨基本上属于两个世界地人。平日里尽管也很想与白杨接近。却是苦无机会。白杨和气地外表下隐藏着地是一座冰山。

现听柳俊地口气。似乎只要他肯开口。白杨就一定肯来赴约。

王毅然在欣喜之余,也有些骇然。

衙内毕竟就是衙内。他和白杨真正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上次来的那个何延安书记的侄女,也是这个“高干子女”圈子里的人吧?

……

“哼是你狡猾,一件事做两回好就算了,还要拿着我做人情!”

白杨很是不爽,恨恨地盯着柳俊,若不是在办公室只怕又要“暴力倾向”了。

柳俊便朝白杨竖起大拇指。

白部长实在聪明,一眼就看穿了他那点“花花肠子”。

所谓一件事做两回好i的自然是七岭冲中学的事情,在青基会账上走一趟,名义上的好处,都让给青基会了,事实上,人家真正记得的是他柳俊同志。易寒张晓曼清清楚楚知道这事的来龙去脉,又怎会去念青基会和王毅然的好处?

故而此事上头俊没有丝毫损失,反倒将“效益”扩大化了轻松松交下了王毅然这个朋友。

至于拿着白杨做“人情”,柳衙内却是不敢芶同的。

“白杨姐姐这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这不是拿你做人情,是在给你打基础!”

“给我打基础?”

白杨不解。

“难道不是吗?我一个副科长,跟人家正处级的理事长级别上差老鼻子了。拉拢他有什么含义?你就不一样啦,眼下已经是团省委最重量级部门的一把手,如果不外放,就在委里进步的话,下次就是团省委的领导了,不该现在给你拉几个得力帮手?”

柳俊侃侃而谈。

“去!少胡说八道,这样的话也能乱讲的?”

白杨边斥责柳俊边抬眼望向办公室门外,生怕隔墙有耳。

柳俊笑了笑,果然不再多言。

……

吃饭去得比较远。毕竟王毅然的“组织”是韦安邦。若是?都市小说叫老韦知道王毅然主动请柳俊吃饭,只怕要气得吐血。

韦安邦这人,器量是不怎么的。

他这个器量问题,也是王毅然今天主动向柳俊示好的原因之一。王毅然不傻,他也看得出来,韦安邦的从政之道风险有些大。死死抱住胡为民的大腿,固然能得到胡为民的信任,但胡为民一旦倒台或者调离(这个可能性很大),韦安邦立即就会被那些他曾经得罪过的人往死里整。

就说这次吧,柳俊轻轻一抬手,就压得韦副书记气都喘不过来。

王毅然也就多长了个心眼。

毕竟他才三十几岁,就做到了处干,是该好好为自己的前程考虑清楚。

团省委是个清水衙门,处级干部并没有配备专车,王毅然要用车的话,需要提前和小车班打招呼,如果前头已经有人排队了,那就轮不上。

说地方之后,柳俊开车拉着白杨先走,王毅然自己打的过来。

现在柳俊请朋友吃饭,一般都在芙蓉酒店。如同尹昌辉所言,这里的本地菜做得地道,价格也比较合理。在秋水大酒店竣工之前,估计柳俊不会换地方了。

看见柳俊,郑馨莲立即满脸含笑迎了上来。见了白杨,微微愣了一下。这位好像不是以前跟柳先生一起来吃饭的那个清纯靓丽的女孩儿。不过郑馨莲是个很有眼色的人,不会随意表示惊诧。当下微笑着为他们安排好了包厢。

白杨先进去,柳俊在大堂等候王毅然到了,再一道进去。

“白部长肯赏光,真是太让人高兴了。”

王毅然进了包厢,紧着和白杨握手。

“大家都是同事,王理事长这么说就太见外了。”

白杨稳稳地答道。

王毅然哈哈一笑,递过菜谱:“请二位点菜吧。”

柳俊笑道:“两位领导点菜,我来买单。”

王毅然瞪起眼睛:“柳俊,这是怎么说的?瞧不起我啊?”

“王理事长误会了。委里上次调查清楚了,我可是团省委的第一富豪。我不请客说不过去啊!”

柳俊笑着说道。

王毅然和白杨不禁莞尔。

“第一富豪归第一富豪客归请客,两码事。”

王毅然不依。

柳俊也就由得他去。

当下点了些地方特色菜,几瓶啤酒,柳俊心细,特别为白杨点了两道不辣的菜,还要了个美容养颜的“木瓜炖雪蛤”。

王毅然也是个人精似的桌上不谈公事,三个人天南海北的闲聊一阵渐有了

,王毅然望了一眼柳俊,像是很随意地问道:“柳俊想起要写那篇文章的?”

柳俊心里一动,不明白王毅然忽然问起这个是什么意思。不过脸上自然是一点都不带出来笑道:“在资料上了解到了苏联改革的一些现象,觉得不大正常写了下来。其实就是一个党员对国外时事的一些看法和对国内改革开放的一些意见罢了。”

王毅然笑了一下:“说起来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每个党员都有权力发表自己的看法嘛……不过有些人呢,老是爱把事情往别的方向上想。”

柳俊心里又是一动。

王毅然此时提起这个话题,自然是有原因的。他是韦安邦那边的人,莫非老韦吃了一瘪不甘心,又想再生点事端出来?

这个也不是不能。

韦安邦和林明义不像那肯轻易认输的人。

“每个人的想都是不同的嘛。”

柳俊淡淡地一笑。

“我想到什么就写出来,家想到什么也可以写出来嘛者说出来也行。”

“是啊,能写家也能写嘛,观点不同而已。”

王毅点点头后转换了一个话题,继续闲聊。

……

八月十二日省召开省委。

这是一次例行的省委常委会,首先研究了几个人事异动方面的问题,都是些相对来说不是很紧要位置副厅级干部的任免,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一一举手通过,一团和气。

接下来,省长张光明提出了几个经济建设方面的议案,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瀚湖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来,要求拓宽加固瀚湖市到大宁市的国道线,改造标准按照大宁市到宝州市国道线的标准执行。目的是要将瀚湖市也纳入这个大经济圈中来。

大宁市到宝州市的国道线改造之后,三市一区之间的车行时间大大缩短,物质流通量明显大增,对于这四个地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瀚湖市提出这个要求,很是合理。

问题是从瀚湖市到大宁市之间,差不多有一百八十余公里距离,而且比较前两年来说,今年物价又有所上涨,所需要筹措的资金在二十二个亿以上。无论是瀚湖市、大宁市还是省财政,都感到巨大的资金压力。

“同志们都谈一谈吧?”

在张光明介绍完情况之后,廖庆开循着惯例征询班子成员的意见,目光落在常务副省长叶春林和大宁市委书记柳晋才脸上。

纯经济建设的问题,其他常委一般不会发表很深入的看法。叶春林是主管经济的常务副省长,柳晋才是与此事有关联的大宁市委书记,而且比较擅长抓经济建设,因此廖庆开主要是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个是好事,虽然财政上面有一定的困难,我认为还是应该考虑立项。资金方面,可以向中央求援。”

叶春林说道。

张光明不为人察觉的皱了皱眉头。

倒不是他反对叶春林的说法,而是中央财政也很吃紧。打“上头”的主意,希望不大。

柳晋才想了想,说道:“我原则上同意春林省长的意见。资金方面,估计还是要靠我们自筹。这条路在大宁市境内有大约七十公里左右,大宁市可以筹集三到四个亿的资金。”

这位还是严谨的工作习惯,上任数月,对大宁市的家底摸得比较清楚。

张光明说道:“瀚湖市方面,对修路热情很高,也可以自筹六个亿左右的资金,省财政可以挤出四个亿左右,如果中央财政能再支持一点,我看可以先立项了。”

廖庆开点点头:“既然如此,我看可以立项。请光明同志和省政府全面筹划好这件事情。”

“好的。”

张光明点头应诺。

廖庆开便环顾会场,准备做总结。

“廖书记,我有一点意见要说说。”

这个时候,省委宣传部长孔泽原忽然说道。

“泽原同志,请讲。”

廖庆开客气地道。

孔泽原五十三四岁年纪,脸皮白净,很有读书人的气质。周先生调任政研室副主任后,从中宣部空降下来的干部,平日与胡为民走得比较近。

“廖书记,张省长,各位同志,近来各地宣传部的负责同志不断来函来电,说是目前有一种很不好的舆论导向,有人试图为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泼冷水。同志们都很气愤,认为必须要正本清源,好好驳斥一下这种歪风邪气,正确引领舆论导向……”

孔泽原说着,眼光不经意地停留在柳晋才脸上。

柳晋才默默端起茶杯喝水。

廖庆开不动声色地说道:“你们宣传部的意见呢?”

孔泽原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说道:“我们宣传部认为,既然基层大部分同志都有这个要求,那就不妨就这个问题,展开一次全省范围内的讨论。”

“其他同志的意见呢?”

胡为民咳嗽一声,缓缓开言:“我认为,泽原同志这个意见很好。舆论宣传历来都很重要。对于不正确的舆论风向,就是应该坚决驳斥。不然的话,就会把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搞混乱。”

“也不能这么说嘛,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不是故意破坏改革开放,不同的意见也是可以提的。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张光明微笑着说道。

“省长说的很有道理。问题是已经给基层的同志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我认为省委还是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态度,也好让基层的同志安心工作,不被错误的舆论所影响。”

孔泽原也微笑着说道,却在不经意间给柳俊那篇文章的观点定性为“错误”。

廖庆开摆了摆手,说道:“既然要进行讨论,那么谁对谁错,暂时不要轻易下结论。等讨论过后再看吧。”

“廖书记同意展开讨论了?”

孔泽原急急问道。

廖庆开笑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历来是我党所提倡的嘛。民间都有一句俗话,叫作‘话不讲不清,理不辨不明’。既然有不同的意见,当然应该允许讨论。”

第610章 人事安排第286章 刘文举的不眠之夜第1952章 大人物就是不一样第1214章 寒碜的电脑公司第346章 兄弟交锋第1834章 A省的特殊情形第565章 事权专一第618章 征服无数次第630章 漂亮的法律工作者第157章 官腔十足第962章 三鼎足第1250章 韩书记意气风发第2015章 常委会上的勾心斗角(四)第1782章 案件真相第1917章 土皇帝第1714章 柳俊也保留意见第948章 得偿夙愿第926章 看不透的邰惟清第1842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1342章 收拾烂摊子不难第1686章 国有诤臣,不亡其国!第130章 好自为之第1487章 暧昧的王大小姐第1098章 全面出击第2127章 国事家事第323章 连夜部署第354章 愿赌服输第1536章 有人搞不清状况第866章 威胁或者利诱第1108章 万里重洋第2003章 巨大机遇第763章 包袱沉重第176章 山雨欲来第1632章 祸福未卜第1011章 没钱也要办大事第1036章 严柳的态度第1278章 永远不变的程新建第736章 彼此都看不透第1074章 针锋相对第125章 水库风情第751章 柳叔叔和鸡皮疙瘩第57章 投机倒把第410章 竖立正面典型第1278章 永远不变的程新建第1844章 冒险一搏第653章 思想工作第592章 有人要做文章第864章 临阵倒戈第1706章 山沟里的安置点第132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第723章 潘知仁的工作安排第1969章 柳俊是“大懒虫”?第2021章 红色资本第285章 市委常委会第1656章 玉兰市委书记之争第194章 欠修理的刑警大队长第1970章 柳书记“闲得无聊”了?第195章 章杰必须拿下第673章 柳家山闹翻了天第217章 三巨头聚会第1226章 尖锐对立第562章 新的局势第756章 请你相信他第322章 白建明的口风第275章 大战前夕第1865章 刘飞鹏放出胜负手!第1766章 黑子的准备很充分第709章 世界财团第1833章 向晗公然向刘飞鹏叫板!第2090章 谁敢惹咱就揍谁!第12章 十五岁考大学第1594章 要分清主次第1485章 民意调查第385章 报到第960章 玉兰市委新态势第585章 隐雷霆于九天之上第2044章 不要做汉奸!第1913章 友好和主权第1526章 炮轰柴绍基第546章 走后门第453章 谁比谁嚣张第1900章 居心叵测第1959章 五雷轰顶的感觉第773章 当众出丑第946章 谁得罪谁第375章 盗贼横行第1290章 玉兰市可能被抓典型第2061章 局势严峻第1804章 极度媚惑第1430章 官场上的弯弯绕真复杂!第232章 同行相窥第255章 生日礼物第1377章 银监会第599章 良策安在第2109章 吓糊涂了第627章 乱哄哄的了第1606章 柳俊力挺汪国钊第2070章 伦敦金融峰会第511章 能源公司出了大事第100章 巧儿我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