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家宴(五)

福全将胤禛引入书房,又吩咐下人准备几样精致的小菜,备下了一瓶藏了三年梅花露,自己则转向后屋去换了身便衣,再踱出来时,却见胤禛微皱着眉头在椅上发呆。福全随着胤禛的目光望去,见胤禛一直盯着墙上的条幅,心里不由也有些黯然,道:“你也不必过于伤怀,戴梓福缘太薄,此乃天定,原也不是人力所能为。”胤禛长叹一声,道:“侄儿适才见戴梓所题条幅之中,有‘旌旗尚未偃,兵戈已入藏’的字句,触动颇多。戴梓奇人也,只是生不得时。”福全警觉地逡巡四周,小声道:“老四,慎言为上!”胤禛苦笑,不再作声。

戴梓自从康熙饬令交与裕亲王管教,福全念着他与胤禛有旧,自然存心回护,福全领抚远大将军后,又设法为戴梓在内务府都虞司谋了一个营生,专职负责监督蟠肠鸟枪的制造。戴梓心怀感激之余,又费心复造出连珠铳,不想却被内务府主事达哈生一本参了上去,言陈戴梓以罪余之身,不思悔改,罔顾圣恩,未请旨意便擅造利器,其心可诛。恰好其时太子监国,闻此奏章,便将戴梓发往三法司审理。待到裕亲王和胤禛得知讯息,再想要设法营救之时,戴梓已然因愤懑而在大理寺的牢狱之内郁郁而终。噩耗传来,胤禛大恸,他暗自责怪自己,倘若当时索性让戴梓去了盛京,也许时至今日,戴梓还尚在人间。

福全见胤禛沉默,知他心结未除,便故意引开话题,道:“别愣着了,皇上交给你的差事还没办呢?”胤禛默然将画轴展开,画中康熙与福全两人,皆青衣小帽,同坐于梧桐树下,看二人面孔,皆笑意漾漾,一派其乐融融之像。画轴右首,有康熙亲题楷书三字款,曰:桐老图。寓兄弟携手同老之意。下附《咏桐老图赐裕亲王》诗一首,诗云“丹桂秋香飘碧虚,青桐迎露叶扶疏。愿将花尊楼前老,帝子王孙永结庐。”旁边则盖着康熙一方“体元主人”的私印。

福全注视着诗话,良久,才唏嘘道:“皇上待我厚恩,福全虽粉身而难报。想四年之前,因我之失,以致噶尔丹逃遁,皇上却未深究,不过罚俸三年,夺了我正白旗三佐领而已,足见皇上顾念兄弟之情。而今,我退隐田园,皇上仍不时赐赏,真叫福全汗颜。”

胤禛却是知道福全与大阿哥昔年那场意气之争的,便道:“不是小侄放肆,依胤禛愚见,乌兰布通一战,大阿哥也难辞其咎,伯父大可不必过于自责。”

福全淡淡一笑,道:“有些事,须得上了年纪,才能琢磨的透彻。不论帝王之家,纵是平常人,也是共患难易,同享乐难。如我和你五叔一般,能得皇上如此厚待,已属难得已极。”

见胤禛若有所思,福全接着道:“以我猜度,皇上此番遣了你来,除赐画于我外,必有其它深意,可对?”

胤禛颔首道:“伯父明鉴。前些天,兵部,理藩院屡有折子上奏,噶尔丹似有卷土重来之势。皇阿玛欲再次亲征漠北,因此极希望伯父和五叔再助他一臂之力。以侄儿看来,若是皇阿玛统领中军,伯父和五叔再度出山分率左右路,侄儿则愿为三军先锋,一举荡平准噶尔部!”

福全没有答话,只是低低吟道:“领花萼楼前别,已经春夏余。平明挂锦缆,日暮傍榜渔。吴越当年景,江湖各自如。留心民事重,隔月信音疏。”

见胤禛不解,福全微笑道:“适才吟诵之诗,乃是皇上在二十八年时赠与我的。现在想来,当中这句‘吴越当年景,江湖各自知’竟是别有深意。皇上与我,一则高居九重,一则寄情田园,兄弟之情不改,不也是一段千古佳话?这话虽扯得有些开去了,却是福全一片赤诚。不是我不想再随皇上鞍前马后,而是我实在不堪用了。老四,不瞒你说,你二伯现在双眼几近不能视物,看看近处还勉强凑合,带军打仗,恐怕就力不从心了。你五叔身子骨也不甚好,前两天还遣了人过来,说是老寒腿的毛病又犯了,从我这里要了一张虎皮去垫在褥下。昨日皇上赐宴,我非是推病不去,而是怕去了,皇上见了,反而心伤。你五叔估计也是这么想的。”

胤禛闻言感伤道:“侄儿真是惭愧,算是经常往来伯父府中的,却丝毫不知伯父眼疾……。”

福全又笑道:“你这小子,我都不在意,要你瞎担什么心?不过,你这么一出,足见你是个孝顺孩子。这么多的阿哥,也就是你和老八、老十三还算常来我这过气的王爷府。好了,甭说这些,尝尝这瓶梅花露。三年前,我见园中瑞雪满地,梅香扑鼻,就特别用玉泉山水酿的三锅烧,加上刚刚采撷的梅花瓣,又埋在梅树下这些年,闻闻,怎么样?”

福全一开瓶口的泥封,一股奇香扑鼻而来,胤禛心情也略略好了些,于是便和裕亲王一道浅斟了数杯。用过了午膳,胤禛便要出王府回宫缴旨。不料才跨出裕亲王府的门槛,就见自己府上的太监管事高无庸正一脸苦闷地站在秦顺身边,低声地说着什么。

胤禛料定必然是出了什么事,便急步来到两人身边,低声饬道:“你们俩个奴才,嘀嘀咕咕说些什么?高无庸,没事不在府里伺候着,跑出来做甚么?”

高无庸见到胤禛,更是慌张,先打了一个千,起身压低了嗓音道:“四爷,真出事了。府里来了两个人,一大一小,说是四爷的故人,还带来了一个香袋,杏黄色纹龙,称是四爷赐的。奴才们先是不信,后来验看了,袋内绣得还真是四爷的款。这两人说有奇冤一桩,求四爷替他们昭雪,还说若是四爷不理会,他们就去撞景阳钟!这不,奴才怕出事,便请示了福晋之后,把那二人稳在了府中,得亏秦顺着人送信说爷在裕亲王府上,奴才这才紧着赶了来。”

听着高无庸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胤禛总算听得明白,但是却左思右想不知这两人是谁,沉吟了片刻,道:“知道了,只是爷先得入宫一次,面见皇上缴旨。你们现在就回去,断不可放这两人离开,一切等爷回来再做主张了。”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86章 首战葛尔丹(二)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393章 完结篇第65章 何去何从(六)第71章 从军(二)第130章 暗潮汹涌(七)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384章 问鼎(八)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325章 万寿(二)第271章 尘埃落定(十四)第260章 尘埃落定(三)第250章 议储(三)第75章 从军(六)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65章 何去何从(六)第383章 问鼎(七)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169章 封爵(二)第68章 何去何从(九)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213章 惊变(九)第36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六)第384章 问鼎(八)第41章 麻烦(一)第245章 浑水(二十六)第176章 南巡(七)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47章 初识愁滋味(一)第280章 督抚之争(六)第42章 麻烦(二)第286章 督抚之争(十二)第60章 何去何从(一)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第260章 尘埃落定(三)第86章 首战葛尔丹(二)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50章 初识愁滋味(四)第389章 问鼎(十三)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68章 尘埃落定(十一)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27 伤逝一第130章 暗潮汹涌(七)第141章 二征葛尔丹(八)第359章 风云渐起(五)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274章 尘埃落定(十七)第137章 二征葛尔丹(四)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360章 风云渐起(六)第215章 惊变(十一)第305章 南山遗恨(四)第189章 风雨欲来(二)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386章 问鼎(十)第80章 出征(三)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30章 八阿哥(一)第267章 尘埃落定(十)第139章 二征葛尔丹(六)第391章 问鼎(十五)第29章 伤逝(三)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93章 又生风波(一)第236章 浑水(十七)9 喜讯一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180章 科举弊案(二)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28章 万寿(五)第42章 麻烦(二)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89章 问鼎(十三)第271章 尘埃落定(十四)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162章 河务(五)第366章 风云渐起(十二)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46章 麻烦(六)第181章 科举弊案(三)第328章 万寿(五)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378章 问鼎(二)第378章 问鼎(二)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268章 尘埃落定(十一)第205章 惊变(一)第327章 万寿(四)第205章 惊变(一)第21章 围猎(五)第116章 家宴(四)第82章 出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