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河务(一)

望着一路嬉笑着离去的兄弟,胤禛有些恍惚,直到身旁的侍候太监秦顺低声提醒,才意识到太子还在书房之中醉卧不起。撩开书房的竹帘,在有些摇曳的灯火中,胤禛迎上的竟是太子一双清亮的眼睛,哪里有一丝的醉意?看到胤禛探究的神色,太子淡淡道:“不过借酒遁躲了一场虚与委蛇而已,四弟不会怪我罢?”胤禛忙道:“臣弟岂敢。只是今日……”胤禛稍稍踌躇了一下,还是接着道:“请恕臣弟直言,八弟九弟他们年纪还小,说话难免有时失了分寸,太子心中可容天下,莫与他们计较才是。”太子嘴角露出一些苦涩,道:“四弟心太软了。你想想,老八老九才多大点的年纪,就已公然和我叫板了,仗的是谁的势?计较,是啊,真真可笑,一个堂堂的储君居然会在席间和弟弟置气。可四弟别忘了,太祖高皇帝一样心怀天下,不也容不下一个舒尔哈齐?”这句话让胤禛心里一凉。当年舒尔哈齐窥视努尔哈赤的皇权,最后惨死于幽禁之中,难道太子?胤禛的惶惑落在太子眼里,太子摇了摇手,道:“四弟莫要想差了,我并非无情之人。说到底,兄弟们无论是哪个额娘的儿子,一概都是皇阿玛的骨血。希望他们聪明些,若是他们懂得收敛,能恪守臣道,我岂会做出屠戮兄弟的事儿?”胤禛的心思飞快地动着,太子这番暗藏杀机的话偏生说给自己听,可是太子想要借着自己做个传声筒警告八、九两个阿哥?还有,适才太子话中的‘仗势’究竟是何意?太子是否还在暗指大阿哥?

兄弟俩一时无语,太子看了一眼灯盏之中的‘哔啵’作声的火苗,映着胤禛的面庞也似乎阴晴不定,太子突然笑了,道:“莫再谈这些个伤神的事了。说说你的差使吧。再过几个月皇阿玛就圣驾返京了,这治河可耽搁不得。”“是。”胤禛定了定心神,道:“臣弟这两天从皇史宬和工部调了些历年京郊混河及保定以南赵王河、漕河、潴龙河等河工的旧档,已细细地读了。准备明日一早就去这几处走走,亲眼瞧瞧情形。待于成龙来了,便可于他商量出个方略。臣弟以往没办过河务,只能以勤补拙。”太子点了点头,道:“我此刻便给你写个手谕,你出城办差也便利些。”稍停了一下,太子又道:“你既是我的人,少不得多点拨你些。皇阿玛常说,你办事不辞劳苦,勤力用心。这些都是好的,只是成大事者,不一定要亲力亲为。善用力不及善用人。于成龙是个能臣,再朝野清流之中声誉颇佳,但性子过于耿介,以往他和靳辅那些争端你应该也听过一些。这回治混河你掌总,可得用好了他。”语毕,太子展开案上的薛涛笺,提笔在上面写了几行字,用了印,递给胤禛。胤禛一面接了,一面暗想:“以往看着太子,总觉得他才不过中人,可今夜这些话,倒也有些见地。用人为上,这道理自己不是不懂,可若是太会用人,还不犯了太子的忌讳?因而,还是先踏实做事才是上策。”

次日,胤禛换了一身湖蓝色布褂,上套月白丝质巴图鲁背心,带着一顶流苏便帽,只让年羹尧、宝柱两人随行便出了京城。因主子穿得朴素,年羹尧和宝柱便知胤禛是微服,也只青衣小帽的跟着。看着三人,倒像是家中殷实的落榜举子和两个伴当一般,丝毫不引人注目。

胤禛根据河档,知保定以南诸水与浑河汇流于京郊,诸水奔流而下,且泥沙堆积,因河床高于地表而常有汛情。金、元、明各代虽多有修治,却大多治标而不治本。诸河上游建有石堤,河水又夹于众山之间,不易溃决;然自卢沟桥以下,地势陡而土性疏松,河水便因此纵横荡漾,迁徙无常,为害颇巨。顺治二年,八年、十一年、康熙七年、三十一年,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五次决口改道,严重威胁京师安全。此次太子命治河虽然带着些政绩工程的意味,但若是真能功成,也算是为直隶及京城的百姓做了一桩大善事。

出京沿着混河往保定府走,只见蜿蜒河水流势舒缓,两岸虽显葱绿,河水却是混若泥浆。胤禛命宝柱纵马下河,河水至深处也不过刚到马腹而已。看得胤禛不住地摇头,见年羹尧也在出神地看着河水,便道:“亮工,你也随我看了几天,你怎么想?”年羹尧这几日没少做河务的功课,此刻想也不想便道:“靳文襄公治河时倡以束堤冲沙。此河以其泥沙众多,自元代以来素有‘小黄河’的名声,奴才以为,靳公之策似乎可用于此。”

“嗯。”胤禛沉吟了一下,道:“你的法子听着有些道理。但水无常势,断不能以偏概全。疏浚二法是独用还是并用,还须再做斟酌。看往年的晴雨表,黄淮一地常于此季多雨,入直隶之后便易引发水患。也不知今年诸县有没有提早修补堤坝。咱们多看看再说。”

这时,宝柱已打河岸回转了来,道:“四爷,您瞧,这日头也晚了,咱们是不是赶几步,到前面的束鹿县城里过夜?”胤禛点头允了。宝柱咧了咧嘴,道:“四爷,今晚还宿客栈里?爷金枝玉叶的,奴才怕……。”胤禛不等他说完,便笑骂道:“爷刚在漠北吃了半年多风沙,还怕住不了客栈?可是你小子嫌了客栈寒酸?”宝柱不好意思地喃喃道:“爷都不在意,奴才算哪根葱,敢嫌这嫌那?”年羹尧在一旁插道:“爷不住驿站,不寻官府,自有爷的道理。否则,迎来送往的应酬不断,怕是这回还出不了怀柔呢,爷还哪有时间看河务?”胤禛赞许地一笑,在马后屁股加了一鞭,朝着束鹿疾驰而去。

到了县城,已是黄昏时分,飘出的袅袅炊烟让三人瞬时觉得饥肠辘辘。寻了一家看上去门脸最大的客栈走了进去。店伙计忙迎了出来,见这三位虽然穿着普通,却器宇之间带着贵气,当下堆出满面的笑容,道:“三位爷,是住店还是打尖?”

年羹尧上前两步,不动声色地挡在胤禛身前,道:“寻三间挨着的上房。再给咱们寻个雅间,席面清淡些倒不碍,只干净便好。”随手丢了一锭约摸五两的元宝给店伙计。小二此时更坚定了这几位必是贵胄子弟。五两银子在县城里可是够一家人大半年的嚼用。这可不是寻常举子、商贾能有的做派。于是更加弯了身子,笑道:“几位爷,小的看着您几位就不像寻常人。虽然小店的上房比不了几位爷府里的,却也是县里顶尖的。小的这就去给几位爷备下上房三间。三位爷就请上二楼临街的雅间稍坐,小的马上吩咐厨子背席。鸡抓海参、煎丸子、上汤酿白菜,指定清清淡淡、干干净净。”看着小二还在啰里啰唆,宝柱冷哼了一声,立刻把小二剩下的话堵了回去。

到底银子开道,功力无穷。三人甫一坐定,三块热腾腾的手巾就立刻送了进来。胤禛美美地揩了一把,疲累顿消。就在此时,忽听得窗外传来一阵隐隐约约地女人哭声,胤禛的眉头刚皱了起来,又听得一个男人高声道:“怎么着,大爷就拆了你家房又如何?”

26 兄弟三第81章 出征(四)第325章 万寿(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213章 惊变(九)第159章 河务(二)第177章 南巡(八)第33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一)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255章 议储(七)第187章 惩戒第182章 科举弊案(四)第188章 风雨欲来(一)第229章 浑水(十)第276章 督抚之争(二)第49章 初识愁滋味(三)第42章 麻烦(二)第220章 混水(一)第186章 又逢伤心事第125章 暗潮汹涌(二)第218章 惊变(十四)第177章 南巡(八)第36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六)第53章 初识愁滋味(七)第42章 麻烦(二)第282章 督抚之争(八)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252章 议储(五)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7 成长第84章 出征(七)第226章 浑水(七)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二)26 兄弟三第36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六)第115章 家宴(三)第170章 南巡(一)第41章 麻烦(一)第31章 八阿哥(二)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124章 暗潮汹涌(一)第372章 风云渐起(十八)第235章 浑水(十六)第170章 南巡(一)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02章 南山遗恨(一)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21章 围猎(五)第361章 风云渐起(七)3 南书房第239章 浑水(二十)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95章 又生风波(三)第40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十)第144章 二征葛尔丹(十一)第225章 浑水(六)第22章 围猎(六)8 裕亲王第383章 问鼎(七)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82章 出征(五)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117章 家宴(五)第145章 二征葛尔丹(十二)第274章 尘埃落定(十七)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24章 兄弟(二)2 在禁苑的生活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4 修行第247章 浑水(二十八)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47章 初识愁滋味(一)第391章 问鼎(十五)第114章 家宴(二)第265章 尘埃落定(八)第113章 家宴(一)第107章 嫌隙(二)第56章 初识愁滋味(十)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207章 惊变(三)第219章 惊变(十五)第231章 浑水(十二)第283章 督抚之争(九)第138章 二征葛尔丹(五)第373章 风云渐起(十九)第182章 科举弊案(四)第379章 问鼎(三)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第51章 初识愁滋味(五)第357章 风云渐起(三)第186章 又逢伤心事第326章 万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