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惊变(十五)

本已是时近孟冬,四方草木皆显了萧索之意,御帐更被这阴沉天色笼罩下一层肃穆,草甸子上虽无半丝风,可后头跪着的几个水晶顶子却直感脖颈里渗进一阵透寒,身子也不由得微微瑟缩起来。

康熙的心境一如此刻天色般晦暗:储君之位攸关国祚绵延,社稷兴盛。虽是经深思熟虑过,毋容更改,然真到了这废立之刻,竟也起了丝犹疑。初念胤衸的早夭,转及胤礽的恶孽……上苍呵!你要应示的警象,究竟是什么?康熙将数月以来的种种事体,尽皆历历过于脑海,奈何却是纷乱无章,不得头绪。蓦地,思绪中忽闪过王鸿绪的密奏:“但恐近来时候不同,有从中窥探至尊动静者,伏乞主上密密提防,万无轻露,随事体验,自然洞鉴。”是了,若照王鸿绪的说辞,那便是自康熙四十六年起就有此恶行,朕竟才至今日方觉,真真是自作孽!

到此,康熙早已是怒痛交叠,心疲也无力再想,只重重阖了眼睑。一旁的陈廷敬见了,自是不便贸贸然,遂轻唤了一声:“皇上……”康熙才略回了神,定下心意,对着众人不假辞色道:“朕自践祚,承祧太祖、太宗、世祖弘业,于今已四十八年,兢兢业业,轸恤臣工,惠养百姓,惟以治安天下为要务。而今观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历数其行朕惟觉甚难出口。”康熙废黜之意马齐尽管早已知晓,可闻言还是一阵震诧,猛地一抬头,却见康熙的眼眶中早已淌下两行浊泪,不免眼眶亦是一热,忙稍侧了身,暗自平复情绪。

“胤礽狷戾,朕包容已二十余年,不想竟致其恶愈甚,而今非只刑辱朝廷诸王贝勒、大臣、官员、专擅威权,鸠聚党与;更有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之逆举。朕思国惟一主,胤礽籍何威权,可将诸王、贝勒、大臣、官员任意凌虐,恣行捶挞?”言及这一节,即已是直斥胤礽的僭越大逆了,下首跪着的胤礽,若说前头还可,这会却是再承不住康熙这话的份量,抖索着取下洇透冷汗冠带,伏在地上,额前一片冰冷。这番动作自入了康熙眼中,康熙只扫了一眼,目光又触及几个宗室,继续道:“如平郡王纳尔苏、贝勒海善、镇国公普奇俱被其殴打,大臣官员及至兵丁,鲜有不遭其荼毒者。朕深悉此情,只因诸臣工凡有对朕言及其行事者,胤礽便雠视其人,横加鞭笞,故而朕并未将胤礽之行事一一询及于你等。”几人听了,只重重叩首,只普奇跪的离胤礽最近,前番又刚被胤礽那等作践,于今这风云惊变,只是极力伏在地上,瞧着倒像是避着康熙目光似的。

这头陈廷敬于马齐一道,虽同是侍立在侧静听着,可这汉臣的身份,在那些个跪着的亲贵面前,实在是些扎眼,如是想着,先头在帐外候见时候的不安又更甚了几分,思绪飘转间,却又听康熙道:“朕巡幸陕西、江南、浙江等处,或驻跸庐舍馆驿,或令御舟航于江山,未尝妄出半步,更未尝因一事扰民。而胤礽同其属下人等,却恣行乖戾无所不至,扰民兹甚,实令朕赧于启齿。此外,还遣人邀截外藩入贡之使,将所贡马匹任意攘取,以至蒙古俱不心服……种种恶端不可枚举。朕以往知之,尚还希冀其能悔过自新,故而隐忍优容至今日。”邀截贡马之事陈廷敬知之不详,可南巡随驾,陈鹏年那件事他与曹寅却是亲历其中,目光微移间,他见胤禛的眉棱稍稍一蹙。

康熙摆开马齐欲扶的手,站起身来,陈廷敬对视马齐一眼,一道顺势跪了下去,只见康熙稍缓了缓气息,又道:“朕知胤礽赋性奢侈,着其乳母之父凌普为内务府总管,使其便于取用诸物,孰料凌普更为贪婪,致包衣下人无不怨恨。朕自胤礽幼时谆谆教导。凡所用物皆系庶民脂膏,应从节俭,而其不遵朕言,穷奢极欲,逞其凶恶。今更滋甚,有将朕诸皇子不遗噍类之势。十八阿哥患病,众人皆以朕年事已高,而无不为朕忧虑,胤礽系其亲兄,却毫无手足友爱之意,因朕加责,其反而狷忿怒于朕躬。”

康熙只一个停顿,再言时,声调骤然多了几分疾厉:“更为可异者,胤礽此后每夜逼近朕御帐裂缝向内窥视,从前索额图助其潜谋大事,朕悉知前情,后又将索额图处死,亦为保全其意。哼,而今胤礽倒欲为索额图复仇,私结党羽,所行恶事实令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似此之人岂可付以祖宗弘业?且允礽生而克母,此等之人古称不孝,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允礽所用一切远过于朕,尚犹以为不足,恣取国帑、干预政事,必致败坏我国家,戕贼我万民而后已。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为君,其如祖业何?”

话毕,康熙大恸,泪水也渐渐布满了尤显苍老的面上,在场诸人从未见过康熙如此,默然着无人敢出声相劝。忽地,康熙紧着一阵胸口抽痛,身子一歪,眼看着就往地上栽倒,马齐见状大是惊骇,忙起身冲过去扶了,博果铎离得最近,顾不得礼数也直冲了康熙面前。胤礽抬头也是一惊,赶忙膝行两步,却被胤褆横身拦下,怔忡一瞬,只是望着康熙连连叩首。一干子手忙脚乱,待扶稳了康熙就座,马齐才跪了其身旁,叩首泣道:“主子一人身系家国天下,社稷安危,奴才万求主子保重龙体啊…”

康熙看着马齐亦是动情,稍复些平静,又望向一众人:“国储之事关系于天下万民,甚属紧要,尚乘朕身体康健,今日便定下此事,太祖太宗、世祖之缔造勤劳,与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俟回京后,朕亲自昭告天地、宗庙,废黜皇太子胤礽。胤礽着即圈禁,,胤祥悖逆,着圈禁,二人同交直郡王胤褆严加看管,胤礽党羽六人,索额图之子格尔芬、阿尔吉善及二格、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俱立行正法;杜默臣、阿进泰、苏赫陈、倪雅汉四人着充发盛京,余等党附之人,凡系畏威附合者,皆从宽不究。”康熙目光停在胤禛身上时,又补了一句:“四阿哥胤禛,亦有党从之嫌,着圈禁待勘。”胤褆听了圣谕,强自按捺下心中狂喜,朝后一招手,便过来两个侍卫将早已面如土色的胤礽架了起来,随后,胤褆朝康熙行了个礼,便跟了一道离去。

康熙似是颓累已极,靠在椅背上,淡淡扫一眼众人,“朕今日所言胤礽行事,究竟为虚为实,或是朕冤了他处,或有朕不察之处,你等自可各自秉公从实陈奏…”

马齐就跪在康熙身侧,想的也是最多,慢说太子的确多行不端,就是这事真冤了他,但冲着今日康熙这番言辞,这个茬儿还有谁敢接,他随着众臣一道叩首陈词言及无异议时,心里头琢磨的却是这位主子的态度,既是断了四阿哥无过,可又是这么个处置法儿,若说这是对儿子的保全心意,可未尝就没有帝王心术在里头,不然,又何至派人去拿十四阿哥?看那位三爷的神色,像是有话要说,皇上过一会还说要三阿哥见驾,难免……。这事儿上,回京还有得计较,而自己担着这个近臣的身份,又该如何自处?想着想着,身上也觉着起了寒意。三日后,御前侍卫吴什奉旨晓谕随扈臣工,大致是个胁从不究的意思,马齐这才算是通透了那日胤祉的神色内里。

这时节确实近冬了……

第208章 惊变(四)第28章 伤逝(二)第44章 麻烦(四)12 郊迎二第379章 问鼎(三)第303章 南山遗恨(二)第372章 风云渐起(十八)第124章 暗潮汹涌(一)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168章 封爵(一)7 成长第218章 惊变(十四)第45章 麻烦(五)旅欧杂记布鲁塞尔一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175章 南巡(六)第189章 风雨欲来(二)第218章 惊变(十四)第219章 惊变(十五)第234章 浑水(十五)第197章 风雷涌动(四)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302章 南山遗恨(一)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27章 浑水(八)第238章 浑水(十九)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第356章 风云渐起(二)第83章 出征(六)第176章 南巡(七)第376章 风云渐起(二十二)第269章 尘埃落定(十二)第64章 何去何从(五)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三)第284章 督抚之争(十)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63章 何去何从(四)第257章 议储(九)第257章 议储(九)第42章 麻烦(二)第368章 风云渐起(十四)第179章 科举弊案(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239章 浑水(二十)第165章 国事家事(三)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38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八)第280章 督抚之争(六)第121章 波澜横生(四)第170章 南巡(一)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90章 首战葛尔丹(六)12 郊迎二第226章 浑水(七)第279章 督抚之争(五)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170章 南巡(一)第92章 首战葛尔丹(八)第202章 风雷涌动(九)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46章 二征葛尔丹(十三)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78章 出征(一)第373章 风云渐起(十九)26 兄弟三第309章 南山遗恨(八)第130章 暗潮汹涌(七)第227章 浑水(八)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78章 问鼎(二)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02章 风雷涌动(九)第116章 家宴(四)第72章 从军(三)第90章 首战葛尔丹(六)第359章 风云渐起(五)第301章 意动第245章 浑水(二十六)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248章 议储(一)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二)第112章 历史轨迹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269章 尘埃落定(十二)第324章 万寿(一)16 家祭三第144章 二征葛尔丹(十一)第93章 又生风波(一)第233章 浑水(十四)第65章 何去何从(六)第17章 围猎(一)第30章 八阿哥(一)第162章 河务(五)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07章 惊变(三)第191章 风雨欲来(四)第126章 暗潮汹涌(三)第391章 问鼎(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