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围猎(六)

康熙微笑着回应众人的喝彩,当目光转向太子,大阿哥和三阿哥时,目光徒然变得冰冷。

三位皇子大为紧张,齐刷刷地跪在康熙马前,求皇阿玛恕罪。康熙一脸怒颜未消,训斥道:“象方才尔等几人的苟且之状,能成大事么!往后,练武习文,从头学起。当以承先王雄气,振沙场神威为要,学业无成,休来见朕!”

四阿哥胤禛也跪在一旁,心中有点忐忑,他知道,这次虽然风光,但是前途却也会因此而波澜骤起,首先,他从刚才康熙的反应之中看出了康熙的疑惑,如果不能很好地解释,只怕让康熙从此心生芥蒂,至少以为胤禛是鲁莽匹夫,不堪重用。其次,抢了这么大的风头,太子和大阿哥一定心中大起芥蒂,如果他们以后总是暗中使绊子砸黑砖,胤禛即便再小心,也可能防不胜防。

经过这一番插曲,康熙变得意兴阑珊,遂率领众人回营。

回营之后,康熙马上密宣诺敏觐见。诺敏心中也直犯嘀咕,他不过只是一个三等虾,皇上从来没有单独召见过他,此番必是为了刚才四阿哥之事,自己究竟该当如何回答才好。

进得幄内,和外面的明媚阳光相比,里面比较昏暗,诺敏揉了揉眼睛,这才看清楚,康熙原来就站在他的身前。

这一惊可不浅,诺敏连忙跪下,磕头请罪道:“奴才真是瞎了眼睛,居然在主子面前站着,奴才该死。”

诺敏跪着,看不到康熙的神情,只听到康熙淡淡道:“你也是没有看清楚,朕不怪罪你,抬起头来。”

诺敏这才战战兢兢地把头抬起,康熙一脸肃容,一双洞察入人心扉的眸子径直注视着诺敏。

康熙还是不动声色,说道:“你是图海的嫡长子,是前年进的三等虾?”

诺敏听到自己父亲的名字,头碰了一下地回道:“奴才回主子的话,奴才是嫡子,蒙皇上加恩,前年年底进的三等虾。”

康熙笑笑,道:“将门出虎子啊。”

若是在平时,诺敏应该马上谢恩,但是今天,康熙刚刚猎杀了一头猛虎,而且其中的过程还颇为曲折,更而况自己也牵涉在内,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回答。

正愣着神,又听见康熙道:“图海是伺候三代皇帝的老臣,又是朕的股肱,朕视他如兄长,且图海功在社稷,自古云,子荫父功,朕今天就晋你为二等虾,赏爵三等精奇尼哈番(子爵)。”

诺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天大的赏赐,他连忙磕头谢恩。

康熙接着道:“朕也希望你子承父业,成为我大清一员能臣。”

诺敏点头称是。

岂料康熙话锋一转,道:“朕相信你,就像朕相信你阿玛一样,能事君以诚。”

诺敏心中一凛,道:“奴才绝不敢有半分欺瞒皇上。”

康熙像是很满意这样的答复,进而又问道:“朕要你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朕,不准有一字隐瞒。”

诺敏“着”地应了一声,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回道:“前些个日子,奴才奉命为四阿哥拣选武器和马匹。连着看了一些弓,四阿哥都不甚满意,说他臂力有限,所以弓弩威力无法发挥,然后就看中了奴才的火器,一定要拿来看看。奴才回说,因为四阿哥年纪尚小,按照内务府规定,还不能使用火器,但是阿哥爷坚持,奴才只好让他试试。”

康熙“唔”了一声,示意诺敏接着说下去。

诺敏道:“四阿哥极有天分,好象天生就会使火器,还告诉奴才说如果双手持握,火器会打得更准,还解释是看到其他侍卫使火器的时候这么用过。”(胤禛不敢说什么类似后坐力之类的名词,首先诺敏肯定听不懂,说了也白搭,再者万一被康熙听到,肯定引起怀疑)

诺敏接着道:“四阿哥往木桩上开了一铳,试了一下,然后告诉奴才说,这铳力道忒大,最好瞄的时候向下一些。奴才听得都傻了,奴才从来都只知道抬手就放,哪想过这些个道理。”

康熙笑笑,问道:“那今天是怎么回事?”

诺敏回道:“昨天奴才和几个侍卫闲话,说以前跟主子打过大东西,碰到熊,虎啊,野猪什么的,四阿哥在旁边听了,就问那会不会很危险,奴才就吹了大牛。”说到这里,诺敏有些脸红,道:“奴才说,有奴才们护着,肯定没事。四阿哥就笑奴才,说要和奴才比比胆子,但是叮嘱奴才说,一定要把火器备好了,说皇上安危最要紧,真的要出手的时候不能有半点含糊。所以奴才的药和弹子就事先都填好了,四阿哥在旁边督促着奴才干的。”

康熙若有所思,问道:“然后呢?”

诺敏道:“当那畜牲扑过来的时候,奴才真得有点傻了,奴才还真是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呢。就听四阿哥低声喝了一声:'诺敏,镇定,手铳给我。'奴才下意识就把火铳递了过去,然后四阿哥就开火了。”

康熙轻轻一笑,道:“好了,你先退下吧。封赏的旨意朕随后就让李德全给你。”

诺敏又叩了一个头,转身出了帐,有一件事他可没有敢和康熙说,事后四阿哥在还给自己火铳的时候,突然神秘地说了一句:“诺敏,我看你额角放红光,说不定你会得个大彩头呢。”当时他不知所谓,只好跟着傻笑,现在他却吃不准了,四阿哥的这番话和今天的这件事有什么联系呢?

康熙一个人,在幄内不停的来回踱步,他不知道该做怎样的判断,这件事情透着蹊跷,如果说四阿哥是无意为之,按照常理来看,太过牵强,也太多巧合,可是如果说他是有意的,也说不过去,毕竟这只是一个五岁多的孩子。也许只能按照高士其的解释吧,是上天借助四阿哥之手护佑他这个天子。

那么,透过这次的事件可以看出,四阿哥心思缜密,懂得未雨绸缪,逢大事而有静气,遇险境而不乱,懂得随机应变,确是可造之才,堪堪地把太子和其他两个哥哥都比了下去,如果他是大清朝的储君...,康熙不敢想下去。

第380章 问鼎(四)第113章 家宴(一)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8章 伤逝(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18章 波澜横生(一)第74章 从军(五)第273章 尘埃落定(十六)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262章 尘埃落定(五)第121章 波澜横生(四)第175章 南巡(六)第46章 麻烦(六)第309章 南山遗恨(八)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70章 风云渐起(十六)第381章 问鼎(五)第158章 河务(一)第279章 督抚之争(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81章 问鼎(五)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62章 尘埃落定(五)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248章 议储(一)第172章 南巡(三)第308章 南山遗恨(七)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7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七)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93章 又生风波(一)第78章 出征(一)第391章 问鼎(十五)第18章 围猎(二)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267章 尘埃落定(十)第93章 又生风波(一)第192章 风雨欲来(五)第239章 浑水(二十)第214章 惊变(十)第119章 波澜横生(二)第221章 浑水(二)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252章 议储(五)第215章 惊变(十一)第327章 万寿(四)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2 在禁苑的生活第330章 万寿(七)第88章 首战葛尔丹(四)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114章 家宴(二)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211章 惊变(七)第17章 围猎(一)第18章 围猎(二)第118章 波澜横生(一)第382章 问鼎(六)第220章 混水(一)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124章 暗潮汹涌(一)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129章 暗潮汹涌(六)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149章 二征葛尔丹(十六)第390章 问鼎(十四)第230章 浑水(十一)第81章 出征(四)第24章 兄弟(二)第166章 国事家事(四)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第182章 科举弊案(四)6 反思第362章 风云渐起(八)12 郊迎二第301章 意动第29章 伤逝(三)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216章 惊变(十二)第77章 从军(八)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185章 科举弊案(七)第122章 波澜横生(五)第90章 首战葛尔丹(六)第51章 初识愁滋味(五)27 伤逝一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20章 围猎(四)第210章 惊变(六)第305章 南山遗恨(四)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21章 波澜横生(四)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第92章 首战葛尔丹(八)第89章 首战葛尔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