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议储(八)

保荐胤禩为皇太子,连着两月来都是深扎在康熙心里的一根刺,八阿哥势大,竟是举朝邀结人心,这远远出康熙的预料,如此看来,谋害皇太子胤礽怕不是水到渠成之事了?更让他惊惧的是,佟国维、马齐二人,素日倚重为股肱,何曾想过其等罔顾恩义,在此一节上竟屡屡试探自己心意,甚或做的还是个暗喻众臣的角色,委实可恶!可恨!揪出一个巴浑德,不过马前卒子一般的人,远不是康熙今日这番清算所要的结果,既动了干戈,势必要个水落石出。“再查!”康熙一拍御案,紧蹙着眉头道了一声,立起身便往殿后去。

“请主子息怒……”马齐见今日听政情形,康熙大有不查出计议之人不罢休的态势,可满朝大臣十有七八都是列署姓名了的,真要追究起来,有几个能置身事外?再者,马齐心里对这般处置也颇有微词,当日群臣切辞再四,康熙都是严词不准,既是命众臣举议,如今真议了人选出来,又逆着康熙心意了,便要责了一众之罪么?且不论八阿哥一党是否有所图谋,大臣里总归是清白者居多,要是真因此坐了党同之罪,岂非是滥行牵涉,于康熙圣名也是有碍。马齐正想到这里,见康熙回步走了自己面前,于是忙跪叩道:“奴才窃以为,此事令大臣骤加查审,或有委情冤错在内的,一时也难以查明。如此一来,只恐干连甚广,有违夙日主子仁恤臣工之意。还请主子……”

康熙面色铁青,还带着一丝讥讽的嘲笑,看了一眼马齐,一腔冷冷的调子,将他未完的话堵了回去:“荒谬!此间还有冤错的?你奏这些,又欲为什么人打算呐?”康熙稍一顿,“朕知道了,此事必舅舅佟国维,大学士马齐以当举胤禩默喻于尔等,尔等乃畏惧伊等,方依其立议。”

“主子……”马齐听了康熙这刻薄的话,这会子只觉满心凄惶,又心乱如麻,脸色惨白着,顿首道:“当日议立,奴才只是从众议领衔题奏,并未参与此事。奴才奉主子圣谕,令奴才毋得干预,是以奴才当即避去,先时诸臣所议为谁,奴才实不知。”

康熙登时哂笑出声,也不再看马齐,又是一眼扫向群臣道:“朕素知马齐谬乱,是以不使之干预此事,然其朕但加究问,必然发露,潜谋者到底为谁,尔等务行详究举奏。朕至晚朝,必究其根源!”说罢,拂袖而去,毫无转圜的话,令人人心中皆是一骇。

众臣又是两出两进,里头面奏的自是承雷霆君恩,一劲儿的胆寒跪候,可出来传谕的太监不是严词申饬,就是一律只宣谕四字‘再行查奏’。外头站班的也好不到哪儿去,上了岁数儿的,尽觉着身子是裹在冷风里了,站的久了,腿肚子直是转筋。终是巴浑德抗不住严诘重压,鼓起一股子勇略,愣是把这些火栗子悉数推在了汉大臣身上。这却苦了汉臣之首,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本就是年届乞骸骨归乡之人了,如何又有他的甚么事?尽管说不得当日情形,然照拂汉臣却是本责,只说是列坐于后者俱举出胤禩,是以共同保之,并无倡首之人。

满臣攀扯汉臣,汉臣又是个打太极的模样,这令康熙益发失了耐心。将近戌时,康熙召群臣入觐升殿,只是盯着张玉书一人,究问其因何保荐胤禩,张玉书不得已,只得从实回奏,康熙一边听着张玉书的奏恳,一边神色显得愈发阴郁,“回皇上话,当日满汉诸臣奉旨齐集,马齐、温达到在臣先,臣问二人何故召集诸臣。马齐告知臣,皇上命于诸阿哥中举荐可为皇太子者,臣又问所举为谁,马齐言众意欲举胤禩,其后众人俱举胤禩,臣等因亦同行保奏。”

果不其然,张玉书话甫一完,康熙当即勃然生怒,目中射出寒凛凛的光芒,立身而起,断然道:“此事明系马齐暗中喻众!”康熙背着手,在丹墀上来回走了两遭儿,猛地一转身,指着马齐恨恨道,“你还有何话可说?!如此大事,你尚能阴怀私意,枉负朕躬予你数十年君臣恩遇!尔等谋立胤禩,是欲结恩于胤禩,乃为日后图谋专擅,恣肆妄行之计可是?

这就是问罪了,还是论的首罪。众目睽睽之下,康熙予这样的厉辞诘罪,马齐遽然间只觉轰然一震,脑海中混沌一片,惊惧中只还残余着片许清明,当下除了顶戴,额头在金砖上叩得砰砰作响,哆嗦着嘴唇:“奴才岂敢……”马齐连连重叩了几个头,额间已显出血红,血气上涌,就连胸腔子里也几要透出血来,脸色却是青白交替,艰难暗哑着道:“奴才忝居内阁数载,实实庸劣无知,自愧不堪此任,不敢乞恩,听凭主子从重治罪,但奴才素无朋比怀私之事,这一点,还求主子明鉴……”马齐朝前膝行了一步,已是跪于班外,伏泣恳奏道:“其日,张玉书问奴才何故召集诸臣?奴才答主子命于诸阿哥内举可为皇太子者,为此召集。张玉书又问奴才所举为谁?奴才答尚未定,只告知其闻得众人中有欲举八阿哥者,张玉书系奴才等同僚,一处办事之人,彼既有问臣不得不答,但奴才并未尝有使其保奏八阿哥胤禩之意……”

“你奏的好!你若无谋荐胤禩之意,何以这上头,头一个就落了你马齐?!”原本康熙不让马齐预与此事,就是怕他搅了进去,事后难于独善其身,孰料竟是错看了他,背地里做些这等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会子康熙是震怒已极,粗重地喘了口气,在御案上摸索一阵,抖着手擎起那份保荐胤禩的题本,指着正右边列第一的具名,愤然朝马齐摔了下去,怒斥道,“还提什么共同保荐,朕问你,举朝上下,由你马齐列了名的东西,是你从众议,还是众议从你?!”

“皇上……”马齐直挺挺地长跪在地上,脸色愈发煞白,目视着因掷下时用力过猛,而撕扯出几道裂纹的折本,痛苦而沉重地涌出两行泪水来,心中惟余悲切愤懑。倒并非一整日下来康熙的数度折辱嘲讽,而是他自觉苦心孤诣的屡屡欲奏请留废太子一命,康熙何曾不知,但从不予言说一二的机会,内阁里头又刻意冷淡自己,竟是为了这个不成?列名保荐八阿哥之事,细想想也知并没来由的,何以就如此认定,听不进自己半分辩言?尚有这些委曲在内,数十年的君臣恩遇,主仆情分便也是一朝落了殆尽。

乾清宫正殿里,只余下康熙靴声橐橐,并震怒的回响,不一时,马齐耳中又传来好一番痛斥:“马齐之祖哈什屯,原系正蓝旗贝勒德格类属下之人,因陷害本旗贝勒,方投入上三旗。试问其族中,可有一人身历戎行而效死者……”神思一晃,又是一句入得耳中,“马齐起自微贱,历升至大学士,毫不知感恩,其处心设虑,无耻无情但务贪得。朕知之已久,早欲斥之,乃潜窥朕意而蓄此心,殊为可恶……”

“圣明无过于吾皇,皇上所言,自是金科玉律,是杀是剐抑或族诛,奴才并富察氏一族领罪便是。”罪不及祖,何以要如此羞辱呵……马齐心中极是气苦,腔子里只觉得一阵血气翻涌,这几句竟是脱口而出,也顾不得眼前发黑,重重叩了首便起身欲出。“马齐!”康熙先是一愣,既而气得浑身一颤,黑着脸大声喝道。是时,群臣也是一阵骚动哗然,左近的张玉书更惊得面色煞白,情急之下,也顾不得许多,忙立起扯住他的袖笼,“马齐,不可失仪!”马齐肃容看了眼康熙,也不曾言语,一甩袖子挣脱了张玉书,便就这般出的乾清宫殿门,只剩下身后瞠目结舌的众臣,和康熙冷峻如寒霜一般的面容。

第369章 风云渐起(十五)第272章 尘埃落定(十五)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51章 初识愁滋味(五)第176章 南巡(七)第232章 浑水(十三)第301章 意动第370章 风云渐起(十六)第117章 家宴(五)第379章 问鼎(三)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380章 问鼎(四)第48章 初识愁滋味(二)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134章 二征葛尔丹(一)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22章 围猎(六)第197章 风雷涌动(四)第24章 兄弟(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272章 尘埃落定(十五)第216章 惊变(十二)第247章 浑水(二十八)第305章 南山遗恨(四)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360章 风云渐起(六)第91章 首战葛尔丹(七)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21章 浑水(二)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289章 督抚之争(十五)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10章 嫌隙(五)9 喜讯一第257章 议储(九)第92章 首战葛尔丹(八)第177章 南巡(八)第382章 问鼎(六)第192章 风雨欲来(五)第204章 风雷涌动(十一)第139章 二征葛尔丹(六)第146章 二征葛尔丹(十三)第302章 南山遗恨(一)第248章 议储(一)第271章 尘埃落定(十四)第32章 八阿哥(四)第325章 万寿(二)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77章 督抚之争(三)26 兄弟三第169章 封爵(二)第71章 从军(二)第80章 出征(三)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三)第236章 浑水(十七)第303章 南山遗恨(二)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3 南书房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128章 暗潮汹涌(五)第130章 暗潮汹涌(七)第23章 兄弟(一)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67章 尘埃落定(十)第165章 国事家事(三)第209章 惊变(五)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第185章 科举弊案(七)第213章 惊变(九)第214章 惊变(十)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16章 家宴(四)第197章 风雷涌动(四)第184章 科举弊案(六)第80章 出征(三)第136章 二征葛尔丹(三)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149章 二征葛尔丹(十六)第164章 国事家事(二)第106章 嫌隙(一)第19章 围猎(三)第365章 风云渐起(十一)第288章 督抚之争(十四)第145章 二征葛尔丹(十二)第182章 科举弊案(四)第257章 议储(九)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39章 二征葛尔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