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伤逝一

27.伤逝 (一)

诺敏乍听到关于自己阿玛的消息,有如晴天霹雳一般,虽然自图海因病奉旨返京以来,身体状况如江河日下,自己因此有时候也隐约会想到,可能有一天,阿玛会离自己而去,但是这种念头却被自己强压了下去,无论如何,以前如龙似虎的阿玛和死亡这件事怎么也不能联系在一起,此刻诺敏完全乱了心神。

但是听到四阿哥附在自己耳边所说这句话,诺敏却徒然一惊,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太不寻常。首先,照规矩,就算诺敏出身满洲贵胄,但于龙子龙孙而言,他永远都是奴才,是臣子,而且图海隶属正黄旗,是皇上亲领的上三旗,于私而言,胤禛更是自己少主子。尽管平时,胤禛虽然从来不摆主子架子,总是和他们有说有笑,但是从不失礼,始终让自己觉得有点距离,但是今天,在这种局势下,他却突然以兄弟相称,既令自己意外,同样也令自己感动,当然,还有一丝担心,因为宗室有严令,阿哥不得私自结交外臣。胤禛此举,不能不说已经越过雷池。退一万步说,视侍卫为家臣,此举也大有争议。诺敏不确定,是不是因为胤禛年纪还小,压根可能还弄不清楚状况,但是胤禛一向老成,甚至很多时候20多岁的诺敏觉得胤禛的年龄比自己都大。

诺敏小心翼翼道:“四爷,您刚才说?”

胤禛真诚地看着诺敏,一字一句道:“诺敏,我视你如兄长。我知道你怎么想,无非君君臣臣如是,这些我都懂,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我更希望你也视我如兄弟。”

诺敏心中一阵酸楚,他明白,胤禛是希望分担他现在的痛苦,但是又不想明说,怕自己难过。诺敏重重点了点头,胤禛便不再言语,两人一起来到康熙的御帐外。

康熙正在翻阅太子进呈的图海遗折,图海的字迹有些歪斜,细节之处由甚,显而易见,图海是拼尽全力在控制自己的笔锋。

遗折上书:太子太傅,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一等公 马佳 图海遗疏:

为病处危笃,恐今生不能仰答天恩,谨跪呈遗折,恭请圣鉴事:窃奴才以驽下之才,受世祖章皇帝,今上恩德深重,以笔贴士微末出身,简拔于士林之间,原冀上天假以余年,力图报称。

追思奴才以国史院侍读,不过数年,擢内秘书院学士,授喇布勒哈番,迁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顺治十二年,又蒙世祖厚爱,加太子太保,摄刑部尚书事。奴才德行有亏,触犯圣怒,虽坐事夺职,但即至世祖崩殂,即刻遗命起用。

皇上即位,又蒙恩授正黄旗满洲都统。康熙二年,奴才为定西将军将禁旅,屡破李自成馀众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众贼。康熙六年,复任弘文院大学士,进一等阿达哈哈番。康熙九年,改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十四年,籍皇上天威,一鼓作气,以两万旗奴,平察哈尔布尔尼,皇上再度加恩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十五年,皇上以奴才为抚远大将军征讨吴逆,临发,上御太和殿亲赐敕印,命诸军咸听节制。受命之下,惶悚感激,易可言喻!战事略定,便叙功以奴才稍有微劳,进三等公,奴才虽竭尽心力,岂能仰报于万一耶?

奴才自年初以来,痼疾时发,偏瘫半身,奴才勉强支撑亦不可得,两月之前,请假开缺,蒙皇上时派太医内侍慰问,赏赐人参等内库珍药,传谕安心调理,无奈奴才命数将尽,病久未痊,近复咳嗽喘逆,呼吸短促,至今已濒垂绝之候。一息尚存,唯愿皇上励精图治,续行新政,则大清大治格局不久将至矣。

奴才在朝之日,见朝廷用人,不拘一格,使我朝气象一新。文臣谏议,武将用命,外纳邦国,内平离乱,而今四海皈依,天下太平。然奴才以为,连年征战,百姓苦难,若使百姓安居,尤在精选地方官吏,及顾恤民力,培养元气之一端。皇上深居九重之中,闾阎疾苦,难以尽知,拟请皇上巡行各省,周知民情。奴才方寸已乱,不能再有所陈,但冀我皇上声名愈隆,得达奴才宿愿,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谨将此遗折,交奴才子诺敏呈请代递。临死语多世缪,伏祈圣鉴赦宥!

奴才图海跪上。

康熙看到这里,胸口仿佛落上千斤重石,图海以病重之身,尚且心系朝堂,一词一句,忠心莫不跃然纸上。康熙忍不住两行清泪落下。他看到奏折之上,有诸多指甲掐痕,且折子最末之处,字迹模糊,显然,图海写到这里,也是触动伤情,泪水涟涟。

康熙长叹一声,问道:“诺敏此刻何处?”

太子连忙答道:“回皇阿玛话,四弟正在四处寻找,寻到即刻来见皇阿玛。”

康熙点点头,又是一阵唏嘘。

这时,就见李德全来报:“ 皇上,四阿哥和侍卫诺敏求见。”

康熙忙叫传见。

胤禛忙带着诺敏一前一后进得帐中,跪下请安。

康熙看看眼前的诺敏,虽然身板没有图海以前壮实,但眉眼之间全是图海的样貌。康熙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道:“诺敏,你先回转家里,去看看你阿玛吧。”

诺敏心头一酸,声音也哽咽了起来,但又不肯失了君前之仪,便叩头答道:“奴才谢皇上恩典。”双手死死地按着地,全身都在发抖。

康熙柔声说道:“图海是我大清福将,此次必有上天庇佑,会好的。”

其实此刻大家心中都知道,这无非是安慰而已。诺敏勉力控制住自己欲放声大恸的冲动,颤声道:“奴才代家父谢皇上”。

胤禛先是不言语,继而低声提醒诺敏道:“快回去吧,莫让你阿玛等急了。”

康熙一摆手,诺敏匆匆告退了。

瞧着诺敏的身影,康熙双目一闭,脸上写满了伤痛。

太子看看康熙,嗫嚅道:“儿臣不知是否应该请皇阿玛赐图海陀罗尼经被?”

陀罗尼经被通常被赏赐给过世的王公大臣;做为生者对死者的敬重和安慰, 兼有为死者超脱苦难、尽快进入“极乐世界”之意。以图海地位之高,赏赐陀罗尼经是天经地义。

太子此次奏请,合情合理,但不料康熙却徒然发了脾气。于此,胤禛倒是十分理解康熙生气的原因。

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73章 从军(四)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91章 首战葛尔丹(七)第224章 浑水(五)第128章 暗潮汹涌(五)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261章 尘埃落定(四)第58章 谁言寸草心(二)第195章 风雷涌动(二)第139章 二征葛尔丹(六)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85章 问鼎(九)第94章 又生风波(二)第59章 谁言寸草心(三)第51章 初识愁滋味(五)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59章 河务(二)第388章 问鼎(十二)第217章 惊变(十三)第266章 尘埃落定(九)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250章 议储(三)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2章 围猎(六)第376章 风云渐起(二十二)第62章 何去何从(三)第18章 围猎(二)第21章 围猎(五)第327章 万寿(四)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四)第21章 围猎(五)第235章 浑水(十六)第73章 从军(四)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第31章 八阿哥(二)第233章 浑水(十四)第249章 议储(二)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76章 督抚之争(二)第115章 家宴(三)第74章 从军(五)第262章 尘埃落定(五)第36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六)15 家祭二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第66章 何去何从(七)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241章 浑水(二十二)第122章 波澜横生(五)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33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一)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19章 围猎(三)第36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六)第107章 嫌隙(二)第137章 二征葛尔丹(四)第372章 风云渐起(十八)第227章 浑水(八)第159章 河务(二)第284章 督抚之争(十)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180章 科举弊案(二)第227章 浑水(八)第79章 出征(二)第202章 风雷涌动(九)第98章 父子兄弟(四)12 郊迎二第271章 尘埃落定(十四)第88章 首战葛尔丹(四)第177章 南巡(八)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238章 浑水(十九)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179章 科举弊案(一)第245章 浑水(二十六)第158章 河务(一)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64章 风云渐起(十)第303章 南山遗恨(二)第174章 南巡(五)第219章 惊变(十五)第328章 万寿(五)第22章 围猎(六)第61章 何去何从(二)第187章 惩戒第253章 议储(六)第19章 围猎(三)6 反思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92章 风雨欲来(五)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166章 国事家事(四)第70章 从军(一)第220章 混水(一)第73章 从军(四)第256章 议储(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