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

这一节事体,张鹏翮自不会同张伯行详说,只苦笑着摇摇头,一指桌案上,便负手踱开了步子,在窗前立定,忧心忡忡地望着夜色深沉,黯然不语。张伯行走到桌前,方知是张鹏翮上复内阁的题本,打开方看了不到一刻,便惊疑不定地念出一段来:“粮道贾朴督修河闸,倡议扣留钱粮为将来保固修理之用,遂行捏造印册蒙混报销。革职布政使宜思恭、革职巡抚于准,不详察具题,除宜思恭已于别案拟罪外,贾朴、于准均应按律杖流,仍勒限追完。承修官苏州府同知张廷采等,未照原估之处修治是实,均应革职,勒限补修。知府陈鹏年,所发所存银两,皆由巡抚饬令遵行,应毋庸议。”

张伯行看完所书内容,阖上折本放回原处,望着张鹏翮的背影,怔忡问道,“这是……”半晌才听见张鹏翮似叹了一口气,沉声静气道了,“两江形势若此,但愿能保住陈鹏年罢,怕只怕倒时也未必能够……哎,不说了,你适才说出了甚么事?”

张伯行看了眼桌上的折本,几不可闻地也是幽幽一叹:“只怕就应在此处了。”“嗯?”张伯行步近窗前,在张鹏翮身侧立定,低声道,“数日前,我派了标下兵替陈鹏年将江宁知府刘翰,常熟知县张增荫给‘请’了来,原是为着二人屡抗藩司宪令,又拒不以详文上复情由,谁想问了方惊闻另一桩事——此二人都是畏怯之人,堂上一问,倒问出是噶礼授意寻衅陈北溟,更有甚者,乃遣人往河工工地上丈量尺误,盘查闾人套问有无征偿等。我本想着,此等事原不惧他无中生有、罗织构陷,只他如此做派,究竟是何用意?往深了说,竟像是着意寻衅于我,不独为着与陈北溟的旧隙。如今再看,想是得了皇上首肯?”

这后一句更是挫动张鹏翮心念,就便未曾见噶礼的折子,细细一想也能确知的,若非得了康熙首肯,噶礼即便张致狂妄,也不至如此毫无忌惮,要说起寻衅的源头,只怕真就是冲自己来的。想到这里,霎时他面色又白了些,为掩住颜色殊然,张鹏翮垂下首去,将窗扇微微推开些许,“陈鹏年为人刚愎,确有待下严苛之处,你身为上宪,也有管束劝诫之责,怎么好放纵?噶礼再怎么不是,终究也是一省总宪,他数次所讦陈鹏年之事,也并非全无道理,我想这次,未必没有他嫉恨你两个通同一气的意思在里头。我若早知此情,当日又怎会不做思量,以致今日乱象?罢了,只望此事到此一节能了了。”

“运青兄责的甚是,我明白。”张伯行内里虽不觉自己对待陈鹏年的措置上,有何大的舛误,然陈鹏年也确是个多招嫌忌的人,又兼着张鹏翮本是自己崇敬之人,责他一二原就在情理之中。他固然不肯自辩,兼本就不是多话之人,是以两人之间稍有冷场,可见了张鹏翮到了左右为难的如斯境地,张伯行终归不忍不置一言地干看着,是以沉默了少时,终究还是忍不住道,“运青兄这道折子上去,这位前任苏抚恐怕就真万劫不复了,运青兄可斟酌定了么?”

“我若斟酌妥当,也就直接交给噶敏图列署,着人驰驿京城了。”

“运青兄啊,且看看窗外这沉江半壁,可想着什么应景之句么?”

张鹏翮兀自感谓着,抬眼看去,夜色茫茫如墨,又江风四起,江中倒影出峻拔的山形来,不由看了眼张伯行,踱着步子回转了身,一撩袍服,靠着桌子坐下,微哂道,“你倒有这心情,我这会子并无兴致寻章摘句。”

“‘江天一览’,如何?”张伯行随其回身,也缓缓坐了案前,不无诚恳道:“皇上当日南巡,登金山欲题额,濡毫久之不能下笔,江村乃拟“江天一览”四字于掌中,趋前磨墨,微露其迹,皇上乃如其所拟而书之……”

“我又不是高江村,那等才锋敏捷,岂是寻常人相较的。唔?你让我学他?你也是读书人,两榜进士出来的,做这样的心思……”张鹏翮不由蹙了眉头,他虽是文臣汉官,却多年历练在省疆河务上,推崇的只有清望大儒,真打心里头论起来,是很不屑高士奇这等幸进之人的,难不成还要同噶礼去争宠?再有这钱粮亏空,就为着‘南巡’二字,运河沿省哪处是无暇可寻,他又如何不知,只是此念,哪里是能同人说去的呢……

“可圣心大慰。高江村依仗什么方能全身而退,运青兄如今,不得不思之啊!”

“你容我想想。”张鹏翮似有所思,却张顾着远处,再不着一言。

六月,京城张宅。张鹏翮由亲近家仆伺候着,更了身素净的衣袍,外边进来个小厮,半躬着身子回道:“老爷,轿子备好了。”张鹏翮轻轻“嗯”了一声,转对身边的老仆吩咐道,“哦,你去书房把那卷唐人楷书经帖的《金刚经》取下来,用好盒子仔细盛了。”那卷法帖本是家主向日所珍,今日倒像是要送人的模样,那老仆不由看了家主一眼,方才应了声退去。

张鹏翮自那日江楚楼与张伯行一晤后,便定心递了本章,孰料上复后一月,便得了康熙的严旨切责,不单是对张鹏翮前议的申饬,甚至连带着将桑额、噶敏图也包揽了进去:“观张鹏翮所审建闸一案,各官皆议处,独陈鹏年脱然事外。陈鹏年本系重罪之人,朕从宽免其死罪,复授为知府,理应激切图报。乃身在同城,日见伊等侵扣不尽力劝止,且此项钱粮出纳,俱经陈鹏年之手,而任凭贾朴、于准指使,其公同作弊可知矣,今若免议,众心不服。大凡公事,虽系师生同年朋友,亦当从公审理。张鹏翮所审此案内,有畏惧徇庇之处,著交与九卿严察议处,其同审理此案之学士噶敏图,及总督噶礼、总漕桑额,著一并议处具奏。”

旬月之后,圣旨再度到了江南,只这一次,是特旨着张鹏翮回京,原案着交桑额、噶敏图、噶礼三人会审,旨意中却并未申明张鹏翮是回京待勘,抑或转委他任,九卿所议更无结果。

回京后康熙传见,言及噶礼参劾之事,道是噶礼说什么张伯行操守不好,以福建任上至杭州盘费仅止一两,沽名钓誉;又陈鹏年挑唆张伯行,寻衅报复刘翰、张增荫等人;更有甚者,复提起当年河工参劾案内所应赔补之银,旨意免追后,私自留用淮徐道刘延吉对众官所征之银两。奏对之时,康熙虽和颜悦色,娓娓道来,并未依着噶礼这般曲意捏造来问罪,可跪在当场,也着实令他心惊肉跳。

出得宫来,回想康熙独独只是让自己具奏,可两江情形他早无不详尽的写明了,如今到底还要具奏什么?难不成真是信了噶礼的鬼话,要自己上个服辩折子不成?这一遭,张鹏翮实感寄身危楼一般,满心的惴惴难安,却不知如何区处才好。一俟想及这事儿,便打心底里往外突突地直冒寒意,不得已,他只好做一回不速之客,向这会子一准儿在如意室中念佛的那一位求教去了。

第142章 二征葛尔丹(九)第131章 暗潮汹涌(八)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277章 督抚之争(三)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255章 议储(七)第225章 浑水(六)第164章 国事家事(二)第157章 洗三(二)第256章 议储(八)16 家祭三第22章 围猎(六)第393章 完结篇第148章 二征葛尔丹(十五)第107章 嫌隙(二)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73章 南巡(四)第234章 浑水(十五)第32章 八阿哥(四)第383章 问鼎(七)第132章 管中窥豹(一)第371章 风云渐起(十七)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29章 伤逝(三)第192章 风雨欲来(五)第159章 河务(二)第197章 风雷涌动(四)第32章 八阿哥(四)第134章 二征葛尔丹(一)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26章 暗潮汹涌(三)第125章 暗潮汹涌(二)第165章 国事家事(三)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30章 万寿(七)第22章 围猎(六)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49章 二征葛尔丹(十六)第370章 风云渐起(十六)第211章 惊变(七)第106章 嫌隙(一)第284章 督抚之争(十)第108章 嫌隙(三)第200章 风雷涌动(七)第219章 惊变(十五)第38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八)第29章 伤逝(三)第248章 议储(一)第369章 风云渐起(十五)第281章 督抚之争(七)第212章 惊变(八)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1 诞生第180章 科举弊案(二)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257章 议储(九)第128章 暗潮汹涌(五)第235章 浑水(十六)第233章 浑水(十四)第231章 浑水(十二)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70章 从军(一)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61章 河务(四)第324章 万寿(一)第136章 二征葛尔丹(三)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62章 河务(五)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第289章 督抚之争(十五)第231章 浑水(十二)第234章 浑水(十五)第89章 首战葛尔丹(五)第68章 何去何从(九)旅欧杂记布鲁塞尔一10 喜讯二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191章 风雨欲来(四)第259章 尘埃落定(二)27 伤逝一第115章 家宴(三)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65章 尘埃落定(八)第289章 督抚之争(十五)第116章 家宴(四)第368章 风云渐起(十四)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27 伤逝一第246章 浑水(二十七)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128章 暗潮汹涌(五)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88章 首战葛尔丹(四)旅欧杂记布鲁塞尔一第166章 国事家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