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风云渐起(十八)

待到兄弟两人联袂而出隆宗门之时,俱都有些气馁,胤祉两手一叠在身前,回首一望远处的乾清宫,实忍不住,当下便站住了步子:“皇阿玛他——实在有些无理取闹了!”“三哥留神!”胤禛冷不防被他唬了一跳,下意识地看看周遭,赶忙低声止道,“还在宫里头呢,三哥怎么口没遮拦的,这些话怎能乱说?”胤祉万般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事实不是如此?”胤祉心中郁闷,跟着便皱紧了眉头,脸上摆出一副辩白的架势来,“朝令夕改的,咱们差事办的艰难倒罢了,只是皇阿玛如今每每执意行事,倒累的圣躬每况愈下——”“哎呀三哥,走罢!”胤禛看他还要再说,哪里敢再容他跟这儿地界儿呆着,不由分说地拉了他就往外走,好容易出了西华门外,胤祉顺便邀了胤禛一道过府小叙,一来着实是为着方才不曾尽说出来,心里憋着难受的紧;二来却是对他有心试探个一二了。

诚王府的书房中分宾主落座,胤祉还是不住地很发了一通牢骚,桌上的茶是一口没动,末了冲着胤禛就一句,“无理取闹,就是个无理取闹呵,我再寻不出什么妥当词儿形容了。”“这些个没尊重的话,您也就少说两句罢,没得哪天在外头说漏了,可仔细招出祸事来。”胤禛虽也觉得皇父如今是愈发地难伺候,却也不想跟他多扯这个,只得勉强把他的话头岔开了道,“皇阿玛年高,心性也不是盛年时候的,若不遂他心意,就真是万国来朝,也未见得讨他欢喜。”

胤祉一仰头,长气一吁,“得了,牢骚归牢骚。咱们倒罢了,马相、嵩相他们那儿,才更难料理,我岂有不知的?不扯这些了,诶,只不过——”胤祉欲言又止,单拿眼瞧着胤禛,看着是一脸的郑重,“你我兄弟间,很该有些推心置腹的话,但我要真说了,四弟甭怪我多事儿。”胤禛单听着就觉出今儿这请不简单来,这会子瞧着胤祉的故意作态,面上只是笑笑,纯作了无谓道,“这是说哪儿的话,三哥肯教我,我谢都来不及,哪里敢怪?要说兄弟里头,三哥成就最高,弟弟我这儿可是文武皆不善呵……”

“四弟,你就甭跟我这儿来虚的了,今日事不传第六耳,我只同你说肺腑之言,你就不必与我官样文章了罢?”胤祉见他一径装糊涂,愈发耐不住性子,一手按了他道,“今儿皇阿玛的意思你可听出来了?这储位是绝不会再明着立了,至于废太子,那是更无翻身之日,前两年他一味闹腾,如今也只一个老王掞肯替他出头,经了这一遭,他也可彻底断了念想了。”胤禛向来不与人预闻这些言辞,不禁稍稍皱了眉头,“总是父子兄弟一场,三哥你又何必——”

“我不过说些直白话。”胤祉并不觉不妥,他只深看了胤禛一眼,又道,“难不成你还对他守着君臣之份,若真如此,你置皇阿玛于何地?你看眼下这桩桩件件,哪一个不是皇阿玛亲遣,谁能左右?二哥他先失的是皇阿玛圣心,如今起的又更是非分之念,如今这般境地,于他未必不是一桩好事。再有……”胤祉忽地起身,坐了胤禛身边的客座上,凑近了他,斩钉截铁地道,“我听说,皇阿玛已有旨替他在郑家庄修建处所,如今看来,这更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胤禛略为一怔,倒也不及细想,只对着胤祉微一拱手,也不应他。

胤祉颔首笑笑,倒想是看出他所想,忽地将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逼着他问道,“我说这许多事,原是拿四弟当自己人看,这两年皇阿玛的身子究竟如何,你我也都心里有数,若没有今天的事做引子,我也想不及请四弟来说体己话。时至今日,四弟觉着这圣心默定之人,会是你我众兄弟中的哪一个?”胤禛突觉心中‘咯噔’一下,对着胤祉紧迫的目光,胤禛只得竭力平复着心绪,面沉似水地望了胤祉,细细想了一时,半晌摇头才道,“皇阿玛圣意,我不敢揣测,只是依情势来看,当年荐储,呼声最高的是八弟;但三哥是长兄……哎,总赖皇阿玛乾纲独断,弟弟谨惟圣意是从,若三哥定要逼着我说一人,确是难为我了。”

“还有一人,只恐四弟不肯说罢?”胤祉漫不经心地拂拭着袖口,似笑非笑地望着胤禛道。“嗯?”胤禛先是一疑,继而两道眉棱子便是深深一蹙,似有所悟般,只是不肯言说。胤祉一一看在眼里,何曾能想到胤禛以为指的那人是他,只道胤禛必是与自己一心,对胤祯也是有嫌恶的,当下里便觉着遂了意,笑道,“四弟是谨慎人,不说便罢了,只是为兄这里与你些好谏言,你要往心里去。凡事不能就守着你那一亩三分地,浑浑噩噩,万事不管的,佛祖只能渡人,却不能为你解难,你成天抱佛脚临头也没用,咱们的大将军王如今是风光无限不假,可离当年的太子还差着老远一截儿呢,就算十四弟将来真能做皇上,可眼下名份未定,他也不好做这些越俎代庖的事罢,四弟与他一母同胞,还该劝诫他一二才是,否则,也难免物议汹汹,受了他的连累。”

胤祉这一番夹枪带棒的,听着就是话里有话,让胤禛暗自松了一口气之余,也不禁存了更多疑惑,他自然不肯放过,便藉着闲谈的口气,顺着胤祉的话头追问道,“十四弟素来骄纵,慢说我劝的不理,就连皇阿玛的训诫,他几时能真记下改得了。这次蒙皇阿玛恩典,骤然得了这么大的权柄,定是做下不少跋扈的事儿?”胤祉极轻蔑地一哼,鄙夷道,“那你真小瞧他,别的事我不知道,我也没有老九他们那么手眼通天,只是他把犁耙四处伸,私底下的勾当都做到我眼门前来了,连老五、老七都同我说,自个儿门下人都有与大将军王往来近密的,可不是有主意的很?只是这些事儿做得都忒没起子了些,想当年,程万策是什么人,就为着借他的门路去勾搭李光地,他就甘心自贱身份去拜师,如此惺惺作态,又是为了什么?还有你门下的那个年羹尧,圣眷正隆,你可上心防备着点,别教他近水楼台,一揽子兜去了。”

胤禛闻言,只是淡淡一笑,这话从胤祉的嘴里说出来,未免有些此地无银的意味了,打从孟光祖的事儿发,他就不信他这位三哥没对年羹尧动过心思。至于前头所说的事,胤禛或多或少都知道,惟其最后挑唆的话,胤禛却实打实地听了进去——他并不信年羹尧真敢做下背主之事,只是确如胤祉所说,皇父年高,万一之事不可测,凡事还需早做打算。况且于今看来,人人都拿自个儿当作储君看待,各有筹谋,他自己也不例外,看来情势远比自己所想要纷杂的多,正逢下月年氏进京述职,这一晤,还须得好生思量……

12 郊迎二第230章 浑水(十一)第275章 督抚之争(一)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107章 嫌隙(二)第66章 何去何从(七)第279章 督抚之争(五)第209章 惊变(五)第129章 暗潮汹涌(六)第197章 风雷涌动(四)第166章 国事家事(四)第376章 风云渐起(二十二)第24章 兄弟(二)第282章 督抚之争(八)第391章 问鼎(十五)第267章 尘埃落定(十)第115章 家宴(三)第185章 科举弊案(七)第387章 问鼎(十一)第231章 浑水(十二)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26章 万寿(三)第301章 意动第265章 尘埃落定(八)第289章 督抚之争(十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节 我来了 布鲁塞尔第62章 何去何从(三)第167章 国事家事(五)第256章 议储(八)第127章 暗潮汹涌(四)第109章 嫌隙(四)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8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八)第184章 科举弊案(六)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17章 家宴(五)第308章 南山遗恨(七)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第110章 嫌隙(五)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187章 惩戒2 在禁苑的生活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第360章 风云渐起(六)第392章 问鼎(十六)第267章 尘埃落定(十)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210章 惊变(六)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229章 浑水(十)第261章 尘埃落定(四)第73章 从军(四)第179章 科举弊案(一)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41章 麻烦(一)第362章 风云渐起(八)第131章 暗潮汹涌(八)第271章 尘埃落定(十四)第187章 惩戒第91章 首战葛尔丹(七)第165章 国事家事(三)第172章 南巡(三)第204章 风雷涌动(十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90章 首战葛尔丹(六)第52章 初识愁滋味(六)第269章 尘埃落定(十二)第77章 从军(八)第309章 南山遗恨(八)第371章 风云渐起(十七)第388章 问鼎(十二)第271章 尘埃落定(十四)第157章 洗三(二)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78章 出征(一)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00章 风雷涌动(七)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84章 问鼎(八)第205章 惊变(一)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49章 初识愁滋味(三)第51章 初识愁滋味(五)第289章 督抚之争(十五)第372章 风云渐起(十八)4 修行第203章 风雷涌动(十)第208章 惊变(四)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65章 何去何从(六)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286章 督抚之争(十二)第131章 暗潮汹涌(八)第270章 尘埃落定(十三)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