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海虎》计划

《江湖2》的成功,让嘉禾公司对王启年的建议非常上心。再加上,嘉禾电影公司,本身就比很多公司更重创新。

比如,港漫电影里面质量上乘的两部力作《风云雄霸天下》和《中华英雄》都是嘉禾电影公司投资拍摄。

这倒不是因为邹文怀喜欢看漫画,实际上,他不看漫画,但看新闻报纸。在《古惑仔》系列港漫大红,不仅仅电影票房大卖,而且,影碟更卖到手软之后。

邹文怀立马就把《古惑仔》的导演刘伟强和演陈浩南的郑伊健请来,拍了《风云》和《中华英雄》。因为,这两部漫画,在港漫界的影响力,比《古惑仔》还要惊人。事实证明,《风云》和《中华英雄》的改编,确实属于比较成功的。

在王启年提议改编《海虎》之后,邹文怀已经令人找了一部《海虎》系列的漫画,彻夜的进行翻了一遍。

之后,对于漫画有了一点印象,觉得《海虎》确实值得投资,就雷厉风行,让人联系海洋构思,购买《海虎》版权。

相对于《龙虎门》、《中华英雄》、《风云》、《刀剑笑》等等港漫,一再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海虎》这部漫画,从没有被改编过。

因为,《海虎》虽然有小众口碑,但却不是最红的港漫。最红的港漫,基本都被黄玉郎和马荣成两大巨头垄断。

非两者笔名下的漫画,即使再红,也难入影视公司的法眼。

这就像武侠小说红得发紫的时代,写过武侠的作家数千人,职业武侠作家也有数百人。但绝大多数的武侠小说,都不可能被改编。大多数影视公司。盯着的都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等等名家的作品改编。

即使名家所有的作品都被改编了,投资者宁可翻拍名家的作品,也不愿意投资二流作家的小说。

《海虎》在港漫市场,以发行量而言,前二十名都排不上,绝对不算大红大紫的港漫。只算能混口饭吃的港漫。

连黄玉郎和马荣成的一些热门作品,也不是全部获得影视改编。作为香港电影行业的大佬嘉禾电影公司,居然联系海洋创作公司,要买他们的漫画版权改编电影。

以至于,《海虎》这部漫画的主创,纷纷都感觉到意外!

“什么,嘉禾电影公司要买《海虎》的版权?”温日良难以置信。

“对,老板!”海洋系漫画旗下干将邓志辉兴奋的竖着指头,“报价三百万港币。邹老板说了,上了年纪了,没心思谈判扯皮,一口价!”

“邹老板为什么突然对《海虎》感兴趣了?”温日良不解。他可不会自恋的认为,邹老板成了他的漫画粉丝。

如果是追看他漫画的话,早年《海虎》在连载的时候,应该就买了这部漫画的版权了。但现在过了好几年了,《海虎》的人气都冷淡了一大截才来买版权。显然有点不精明。

“据说是大陆的那个王启年导演是你的粉丝,对嘉禾老板指名了说。要合作改编温日良的《海虎》。你知道,嘉禾这几年,跟王启年合作的片子都赚了钱,所以,就依着他!”邓志辉猜测说道。

“真的,哪怕大陆红的发紫的导演。是我粉丝?”温日良感觉有点晕乎乎的。

“应该假不了啦,否则,不会指明要嘉禾拍《海虎》!”

“好,勉为其难《海虎》版权卖给邹文怀!”温日良想了想说道,“不包括《武神》和后续的版权!将来。等他们《海虎》拍出来的电影红了。《武神》待价而沽,价高者得!”

“高明!”邓志辉竖着拇指说道。

实际上,现在的海洋出版公司日子非常不好过,整个公司十多名员工,就是靠着《武神》这部漫画混饭吃。

《武神》虽然人气不俗,但也仅仅有两万出头的销量,并且,每期的销量都在下降。再过几年,能卖几千本,已经偷笑了。

当然,这不是《武神》质量下滑什么的。而是港漫整体上,都处于衰退状态,几乎绝大多数漫画都在下滑。

一些新连载的港漫,有的之后几百本、上千本的销量,人工和印刷成本都付不起。导致很多的原本很有创意的新漫画,草草的连载几期,很快就夭折了。

各大漫画公司,都是靠着一些老作品的发行,才能维持的下去。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港漫的读者群体年纪很大了,一般只看自己熟悉的那些漫画。至于新作为,未必能够获得老读者市场买账。至于新读者,大多数都去看日本漫画了,看港漫的数量很少。

正是因此,港漫不仅仅是漫画家群体因为收入越来越低,之后一些老家伙在坚守,新入行的新人,很难坚持的下去,所以渐渐的后继无人。就连读者,也逐渐的后继无人了。

当然了,美国的超级英雄漫画,在九十年代也遭遇类似的困境。漫威和dc等等漫画公司,由于漫画出版发行业务日渐减少,入不敷出,差点都要倒闭。但后来,美漫拥抱好莱坞,超级英雄漫画被大规模半晌银幕之后,不仅仅恢复了元气,而且,开始在从美国市场,辐射到全世界。

有美漫的例子摆在面前,港漫面前有条路,一条是坐以待毙,另外一条是靠着电影改编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

2002年6月10日,嘉禾电影公司宣布以30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海虎》漫画的影视改编版权。与此同时,计划寻求合作伙伴,合资1亿港元以上,启动《海虎》大电影改编计划。

这个消息一宣布之后,业内纷纷惊讶——《海虎》是什么鬼?貌似,不了解港漫的人,很少有人知道《海虎》。

不过,在《海虎》大电影计划宣布之后,这部港漫迅速开始火了起来!

比如。《海虎》的单行本漫画,又大卖了十多万本,让温日良案爽不已!

《海虎》的问世,对于港漫而言,确实是划时代的设定。以前的港漫,多半的模仿武侠小说已经有的设定。进行了一些改编。

只有《海虎》融入了科技,开始把港漫的拓宽到全新的领域。

只可惜,《海虎》问世之后,港漫已经式微了。当年港漫辉煌时期,光是在香港地区,就有百万港漫粉丝。靠着香港一座城市作为基本盘,居然孵化出了世界上仅次于日漫、美漫的第三大商业漫画!

没错!

港漫辉煌时期,总是市场规模。除了日本漫画和美国漫画之外,超过世界上其他的各国家的漫画。是全球第三大形成规模的商业漫画市场。

由此可见,当年香港地区的漫画读者,有多么的铁杆!

像《中华英雄》、《龙虎门》等等早起的经典港漫,巅峰时期的每期发行量,超过20万本。

当年的港漫,基本上是一部单行本漫画,当作杂志一般的连载发行,读者如痴如坠的追读。热门漫画可以连载上百期。人气不衰!

但是到了90年代之后,老一辈的漫画读者。依然喜欢看港漫。但是,年轻一代的漫画读者,却是看日漫的居多。比如,香港最大的漫画公司玉皇朝,被迫代理发行日漫,才可以巩固市场份额。

在嘉禾电影公司宣布寻求合作伙伴。合拍《海虎》之后,王启年非常配合的宣布:“小伙伴公司愿意投资3000万元,参与《海虎》电影版制作!”

……

原本,嘉禾电影公司计划邀请刘伟强,执导《海虎》。

毕竟。刘伟强有改编港漫的经验从《古惑仔》系列开始,到《风云雄霸天下》、《中华英雄》,这都是热门港漫所改编的电影,从票房成绩来看,这些电影都算不俗。可以说,刘伟强是香港最具备将漫画改编为大电影经验的导演。

尤其是,经过《风云雄霸天下》和《中华英雄》两部电影,大量采用了电脑特效,在当时的香港电影行业,可是非常超前的。

不过,刘伟强现在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基本映画制作公司,正在拍摄《无间道》,自是分身无术。

“对不起啦,邹老板,《无间道》正在经常拍摄,真的抽不出时间!”刘伟强在收到邀请后,亲自到邹文怀家中登门解释,不接这部戏的原因。

“无妨无妨!”邹文怀笑眯眯说道,“先预祝《无间道》大卖,今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再合作吧!”

“谢谢邹老板体谅!”刘伟强擦干了额头上的汗珠。

这个年代,嘉禾虽已经不像80年代那么强势了,但依然是香港主流的电影巨头,尤其是的院线发行的实力,不仅仅覆盖香港,甚至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都有影院。所以,香港的电影制片公司,依然还要看嘉禾的脸色。

尤其是,港片制片萧条的期间,院线商的市场影响力,反而增强了,而不是削弱了。毕竟,香港电影市场仅仅是——港片不景气,而不是电影不景气!即使到2002年,香港电影市场规模也超过10亿港元,跟内地市场差不多,但香港电影票房市场,由于很少有政策保护,所以好莱坞电影已经占据大头。

不像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港片才是票房市场主流。当年的西片在香港电影市场,长期只有一两成市场。

哪知道,90年代末期之后,港片江河日下。好莱坞电影市场份额,逐渐都占据了主流了。

但无论是港片吃香,还是好莱坞电影吃香。院线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失,受损的是电影制片公司。

邹文怀现在比较大度,本质上,也是因为上了年纪,争强好胜的心思淡了。其实,从成龙离开嘉禾之后,嘉禾投资的电影数量都锐减了。若不是跟小伙伴公司合作,给了嘉禾电影公司一点盼头,邹老板甚至都懒得投资电影,专门做院线,岂不是更省心?

刘伟强为了《无间道》拒绝了执导《海虎》,其实也是非常值得的。《无间道》这部电影,原本是2002年上映的一部港片。在年底上映,以5500万港元票房。如果没有《江湖2》,《无间道》应该可以成为2002年香港电影市场最卖座的一部电影。

当然了,即使有《江湖2》在香港当地6000多万票房的成绩,《无间道》也将会是现象级的电影。

在刘伟强无意执导《海虎》之后,王启年接下了这部大片的导演和编剧大棒。说王启年是《海虎》粉丝,纯属是扯淡。他仅是觉得这部漫画设定上非常有创意,要改编影视,还是要对内容进行大量的改编。

港漫最大的问题是,很多角色一出场就一副无敌的强者姿态。即使有对手,但其力量也凌驾于普通人之上,一堆的强者战来战去,让普通的读者没有什么代入感。

《海虎》这篇漫画,虽然主角有成长,但毫无疑问,一出场就是强者,代入感就掉了一大截。

所以,让王启年来主导电影版本的改编的话,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采用《海虎》的创意和人设,但剧情要重新安排。

ps:第一更,感谢mdogfish、沈杨月票支持!

第441章 控股IMAX第274章 大片时代第231章 首映(一)第644章 VR来袭第578章 Netflix(二)第634章 轻小说(二)第227章 父子对话第207章 网游收获期(三)第511章 大新闻第451章 新闻发布会和开拍第245章 满怀心事的丁双宁第635章 镰池和马第288章 大手笔(一)第38章 柏林电影节第128章 看片会(二)第523章 以史为鉴第406章 冬木市的原型第520章 年会和分红第555章 手游,手游!(一)第608章 《泰囧》上映第296章 何苦呢?第342章 风光的华谊第326章 PEACH-PIT(二)第150章 春晚门票第142章 新年新开始第383章 电纸书(一)第68章 开学第57章 发行合同第461章 虚拟现实和恐怖谷理论第240章 晓明加盟第227章 父子对话第544章 日本之行(二)第六十一十六章 纸牌屋第380章 股市和故事第115章 电影音乐第250章 版权运营(一)第30章 元旦晚会和《小苹果》第620章 《降魔篇》票房破纪录第547章 日本之行(五)第160章 玩家的心第490章 雷军和小米第633章 轻小说(一)第194章 girls计划(一)第55章 剪辑第211章 小伙伴剧院和girls组合(二)第419章 起诉苹果第528章 互联网仅仅是个工具第436章 抢占双十一(一)第496章 褒贬不一的观众反映第246章 电影发行业务第384章 电纸书(二)第348章 周星驰(二)第7章 女学霸的眼泪第535章 话题性第165章 电子竞技大赛(二)第78章 喜讯连连第548章 一拳超人第275章 大丰收第83章 构思剧本第490章 雷军和小米四百七十七章 结盟三星第584章 高调的刷存在感第410章 《FATE》杀青第293章 潘多拉魔盒(二)第340章 叶群峰第327章 布局动漫第198章 《大腕》来袭第498章 又是一部十亿票房大片!第479章 第六次圣杯战争(一)第384章 电纸书(二)第207章 网游收获期(三)第167章 电子竞技大赛(四)第273章 《海虎》和《英雄》第607章 文科生也可以有工业党的情怀第163章 低调不起来第298章 入股华谊第595章 亚视(一)第466章 股神中的导演,导演中的股神第207章 网游收获期(三)第98章 一个猴子的故事(三)第129章 首映典礼第482章 票房飘红第341章 要相信人民币的力量第17章 筹划首部学生作品第340章 叶群峰第83章 构思剧本第438章 调整游戏业务第167章 电子竞技大赛(四)第407章 开拍第114章 探班第516章 一天三百亿!第266章 蓝梦第528章 互联网仅仅是个工具第402章 二次元和三次元第249章 《飘渺》狂潮(二)第244章 繁荣和危机第478章 《FATE》电影第二弹第375章 收购嘉禾(三)第80章 无人不知王启年第242章 发现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