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票房分账和派发红包

1998年12月5日,《命运之门》的国内票房分成到账,税前274万元人民币,扣税之后,实际到手252万元。

税率是按照电影行业的惯例8%税率——3%的营业税,5%上缴给电影专项资金。

王启年对影视行业的税率,并没有什么意见。实际上,电影产业的税率,相对于很多传统行业,已属税负非常低的行业之一了。

况且,王启年等人这一次投资,是作为电影投资人拿投资分红,而不是以导演、演员等等身份获得劳动酬劳,这等于合法规避了缴个人所得税。

实际上,王启年成立公司,也同样是这个目的。今后,拍摄影视作品的分账,直接打到公司账上,规避个人所得税。而公司盈利之后,向股东分红,缴纳的红利税、印花税什么的,也远远低于个人所得税。

“哇,发财了,好多的小钱钱!”杜杰一副财迷的样子,似乎要晕了过去。

“别激动啊,这才两百多万。咱们的第一桶金,今后,咱的目标可是拿千万、上亿分成的!”王启年装逼说道,其实,他心里也是非常的激动!

两百万本金啊,如果没有出息的话,炒炒股票、炒炒楼,后半生也无忧了。

当然了,很快王启年将这个杂念抛至脑后,尼玛的,就这点出息?

人家创业的收益率岂是“投机倒把”的金融食利之辈所能想象?

比尔盖茨、麻花藤、马云之类的创业者,二十年创业给个人带来的收益率,那个不是几十万倍,甚至百万倍以上?

最牛逼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之后的收益率,比两块钱买票房,中了五百万的收益率也不逊色多少!

这才是创业的魅力所在!

“老大,这笔钱怎么分?”众人都是期待的望着王启年。

“一部分咱们分了,按照之前商议的分配比例。另外,一部分注入公司,咱们几个都有公司的股份。最后的零头,则是兑现承诺,给《命运之门》剧组里面参与过制作的所有人,进行红包奖励!”王启年说道,“咱们四个人,就不要这个红包了!对我们而言,最大的红吧,应该是在未来,小伙伴文化公司能够发展起来,从小树苗成长到参天大树,才是我们的大红包!”

“对,年哥说的有道理!”

王启年等人经过商议,资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笔100万元注入“小伙伴文化公司”,充实公司的资本实力,将来的投资项目也是以公司作为主体。

第二笔钱,100万元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王启年拿40万元,李解、郝艺、杜杰各拿20万元。

另外,还有52万元现金,其中10万元偿还给小香,借了八万至少换十万才算够意思。还有42万元则是分配给参与这部电影创作的所有人,给每个人一份大红包。

红包最高可达五万元,即使是演个路人,只要名字记录在案的,最少也给2000块钱红包。

“什么,居然给我5万红包,多不好意思呢?”黄海波嘴中说着不要,但却死死的抓着红包,生怕王启年反悔了。

王启年好爽的说道:“拿好吧,说好给你的,就不会反悔!”

其实,王启年嘴里面这么说,心里面却是发虚的。

实际上,电影的分成收入高达200多万元。能拿到5万块红包的,也仅是屈指可数的几个人。

接下来,王启年再将红包给了张晶晶、温峥嵘,她们两人戏份其实超过黄海波,但同样是拿五万块的大红包。

这主要是因为,王启年并不希望因为分赃不均,而让大家心里有疙瘩。

黄海波、张晶晶、温峥嵘三个戏份比较多的同学都是拿5万元红包,这是王启年对他们的提前的拉拢。

这个年代的演员片酬一般都不是很高,国内的一些顶级明星,最高的片酬才是两三百万级别。二线的明星,电影片酬可能才二三十万元。

至于演电视剧,一集片酬几千块钱。整部几十集的电视剧,演完之后,能赚到十万块钱,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拿五万块钱的红包,在几年后真不算什么。但现在……足以让电影学院里面的学生羡慕妒忌恨啊!

尤其是,黄海波、张晶晶他们三个,还是没什么名气的在校生,就能拿这么一大笔的红包!于是,表演班不少的同学,不免会想入非非,觉得自己也能行。

这等于是王启年的小伙伴公司做了一笔“千金市马骨”的活广告,今后他再到北影校内招人拍戏,肯定会有一大波同学,抢着前来试镜。

另外,就是剪辑师张老头,也就是王启年和杜杰的便宜师傅,他也是拿5万元的红包。这笔红包给出来后,张老师也显得和蔼了不少,对王启年和杜杰抽空给他们开小灶。

张老头原名是张师古,虽然并没有读过电影方面的大学,但是,做剪辑却有三十多个年头,其剪辑方面的经验和手艺,书本里面未必能细致的教!

即使将来随着技术发展,剪辑技术逐渐是把胶片数字化处理,在电脑上用软件剪辑,虽然工具越来越先进了,但是,传统的剪辑师的经验,也绝不过时。

这就像写作一方,即使把纸张和笔,换成了电脑键盘,但是文字创作的经验和技巧,其实还是一脉相承的。

剩下的,灯光赵老三、剧务老李、化妆师张人之也仅拿3万块钱红包。杨薇薇、高壮、王小强等等几个在电影里面露脸的非知名演员,也各自拿到了2万块钱。

最后就是剧组的那些打杂的跑龙套的,王启年、杜杰、李解和郝艺等人,也分别登门拜访,最少给给2000元红包。

在派发最后一个红包之后,还剩下3万多块钱。

这笔钱,王启年也没有留下分文,而是在大酒店请客,算是迟来的《命运之门》票房大卖,以及小伙伴文化公司成立的庆祝宴。

……

PS:第二更,感谢笑笑流浪虎、眼阅心明慷慨打赏。

第226章 忙里偷闲第582章 合格的资本家(一)第226章 忙里偷闲第183章 成年人的童话第88章 新一轮炒作第136章 求贤若渴第587章 起点英文网第549章 《一击》创造的价值第55章 剪辑第631章 扑街险第186章 网游(一)第128章 看片会(二)第259章 蓝极速(一)第454章 预告片的反响(二)第438章 调整游戏业务第260章 蓝极速(二)第118章 大闹天宫(二)第545章 日本之行(三)第357章 《重生》热潮第124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二)第128章 看片会(二)第621章 院线公司上市(一)第264章 剧本第183章 成年人的童话第116章 大圣屠龙第39章 这个龙套跑的值第552章 联手软银第107章 不怕鱼儿不上钩第640章 姬友第432章 奥运和刘翔第377章 嘉禾新气象第419章 起诉苹果第258章 港漫影视改编热潮第78章 喜讯连连第502章 《秦时》第三部第366章 画皮和神话第183章 成年人的童话第12章 军训(二)第144章 财务投资第479章 第六次圣杯战争(一)第202章 梦想永不褪色第617章 采访(一)第179章 试镜选角(二)第200章 话题性和票房第331章 网文江湖(二)第433章 刘翔的退役和转型第333章 信息不对称优势第193章 公司年会(二)第576章 《龙蛇》热潮(四)第149章 按揭买房第526章 余额宝(二)第470章 发布会(一)第630章 文娱保险第72章 首映(四)第141章 跟风潮出现了第82章 我们一起来创业吧(二)第580章 Netflix(四)第226章 忙里偷闲第538章 IP时代(二)第41章 捧不捧?第139章 新人加盟四百七十七章 结盟三星第480章 第六次圣杯战争(二)第271章 海外拍戏(三)第434章 收购万达院线(一)第49章 “奇遇”剧情的设置第321章 HAO123(一)第606章 京东方8.5代线第135章 网络游戏第499章 沈乐平第1章 97年,北影艺考第564章 掌门人第242章 发现内鬼第363章 《画心》第174章 新片《江湖》(一)第93章 回家和电商第203章 应该是个励志的故事吧第497章 在票房成绩面前,一切的质疑都显得苍白无力第435章 收购万达院线(二)第192章 公司年会(一)第18章 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第167章 电子竞技大赛(四)第557章 手游,手游!(三)第214章 911事件(一)第140章 说出你的秘密第239章 抄底网易(二)第157章 又一部票房黑马第608章 《泰囧》上映第585章 Xphone登陆北美第311章 价值投机(三)第51章 YY和代入感第310章 价值投机(二)第313章 价值投机(五)第179章 风投青睐第584章 高调的刷存在感第248章 《飘渺》狂潮(一)第8章 七月,高考第51章 YY和代入感第488章 IMAX大热,嘉禾暴涨第306章 《龙凤斗》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