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刚,贤妇风范

因为三皇子冷不丁地驾临,蓝嬷嬷这一个中午也甚是忐忑难安,暗自祈祷着大娘子婚配二皇子的婚事可别有什么变故才好,午膳都是草草用了几口,将肚子囫囵填了个半饱,便在和瑞园的院门口徘徊,盼望着国公夫人早些回来,问个究竟才能安心。

才至未初,秋阳正好,倾泻于门前直往前宅的甬路,将青石方砖渡上一层幽灿,甬路两侧,两排四季长青的香樟,依然葱郁如遮,翠色向西风,轻摇漏碎暖。

蓝嬷嬷排徊一阵,终于看见卫国公夫妇一前一后地往这边来,连忙堆上满脸殷切的笑意,踩着稳重的步伐上前,当看清卫国公紧锁的眉头,唇角的弧度这才一僵,小心翼翼地目光看向黄氏,却见她家夫人唇角舒缓,没有半分紧张,不像是与国公爷争执过的模样,蓝嬷嬷心下便却发疑惑起来。

卫国公见夫人的乳母迎上行礼,应付般地颔了颔首,依然负手阔步,大马金刀地行入正堂,挑开帘子进了次间的卧房。

黄氏紧跟入内,后头的蓝嬷嬷略微犹豫之后,也脚跟脚地走了进去,扶着黄氏落坐在沿窗雕花大炕上的西席,抬着眼睑打量了一番卫国公依然凝重的面色,却并没有知趣退出,只接过白露捧上的茶盏,放在两位主子之间的炕几上,示意白露于帘外候命,自个儿立在一旁,说起黄氏这段时间的操劳。

蓝嬷嬷对于卫国公这位姑爷,一贯是十分满意的,别的不论,就冲着自打黄氏入门,许多年来,国公爷再未纳旁的妾室,也不见收通房,就算对崔姨娘宠爱几分,也从不曾冷落黄氏,更不会放纵崔姨娘挑衅正室的权威,对于她这位乳母,也一直恭敬有加,当作长辈对待着。

长此以往,蓝嬷嬷便胆大起来,对卫国公并不怎么畏惧,也常常仗着自己奶大了黄氏的情份,闲言碎语几句。

今日瞧国公爷神情不善,她便猜度着是对黄氏生了不满,故而强调着这些时日家事有多繁忙,言辞间尽诉黄氏的辛劳,婉转提醒国公爷莫要对黄氏撒火,就算夫妻俩有什么矛盾,也得温言细语地沟通交流。

若是往常,卫国公自然不会对妻子的乳母有何不敬,但今天,他委实有些不耐烦,并没有让蓝嬷嬷坐下。

当卫国公耐着性子饮完了一盏热茶,见蓝嬷嬷尚自不觉只顾闲话滔滔,终于摁捺不住,“霍”地一下起身。

这位国公府的一家之主,少年时候也曾随老国公亲历疆场战事,练就了一身杀伐决断的武将气势,又掌握京卫指挥司多年,往常和颜悦色时不显杀气,可一旦严肃起来,凌厉之气也十分渗人。

蓝嬷嬷就未曾见过国公爷这般“威严”,半句话噎在唇边,惊愕地退后一步。

卫国公却未发怒,只沉声而言:“嬷嬷勿怪,今日我有要事,要与夫人相谈。”

逐客令已下,蓝嬷嬷只得偃旗息鼓,怔怔退了出去,她才落下锦帘,便听“砰”地一声,房门重重合上,带起厉风,震得锦帘上那朵金绣牡丹,仿佛也花容失色一般。

蓝嬷嬷浑身一颤,将同样目瞪口呆地白露拉了出正房,把廊里待命的丫鬟们尽都打发,自己却留在了窗前,竖起耳朵听窗子里的动静。

卫国公显然是动了真怒,语气并没有压低——

“那枚兰花簪,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是询问,而是质问的语气。

蓝嬷嬷心下孤疑,兰花簪?什么兰花簪?

便闻窗内,黄氏表达了同样的疑惑。

“夫人还在装蒜?”一声冷哼,就算隔着窗纱,蓝嬷嬷也感觉到卫国公语气里肃然的冷意。

屋子里头,黄氏尽管惊疑,却并没有委屈之色,似乎废尽心思地琢磨了一阵,才依稀想到了什么,试探着询问:“国公爷是指妾身给辰儿的及笄礼?”

外头的蓝嬷嬷恍然大悟,紧跟着却又是满脑浆糊,那枚兰花簪可是夫人为了贺大娘子及笄,废尽心思地寻得了一块上佳的羊脂宝玉,委托京都最出名的首饰铺子“天工坊”首席匠师打造,别的不说,光是加工钱就不下百两纹银,夫人出手如此阔绰,当时国公爷与大长公主可是相当满意,这会子怎么又提起了这碴儿?并且还是这般怒火冲天之势。

蓝嬷嬷不觉将耳朵高高竖起。

便闻卫国公紧接着就是一番质问:“我且问你,芝兰轩的丫鬟可都是你一手择选?还说往日对辰儿多么的疼爱,心眼神都在她的身上,怎么出了内贼你竟然不知?辰儿那枚簪子竟然被丫鬟当去了当铺,还落到了外人手里!若非今日三皇子物归原主,我竟然全不知情,是你有意相瞒,抑或是真疏忽到了如此地步?你可知道,那枚簪子若是落到居心叵测之人手中,兴风作浪,会引发什么祸事!”

蓝嬷嬷一听此话,心便悬在了嗓眼里,脑子里顿时涌起了许多疑问,不及细思,意识间立即就为黄氏抱起了不平——当初,大娘子年满十岁,独院而居,太夫人不管,多亏得夫人里外仔细,择选的丫鬟都是几经考量,将身凭性情一一报给太夫人过目,就算亲生母亲,怕也只能做到如此了,但到底隔着血缘,为了不让大娘子起疑心芥蒂,夫人从不曾私下与芝兰轩的丫鬟询问大娘子的言行,只细细教导着大娘子要如何御下……出了这等纰漏,怎么竟都成了夫人的错?大娘子也是,丢了这么要紧的物什,还瞒得严严实实,可见对夫人到底还是没有全心信任,却反而累得夫人受责。

隔窗的蓝嬷嬷满腹委屈,屋子里的黄氏却没有半句推脱之辞,只恭顺地垂眸立于炕沿,先是满面惊惶,又是连声儿地自责,说是自己太不经心,无论有多少琐事要操劳,都不该疏忽了辰儿院子里的事,没有半点委屈。

当见卫国公神情略微缓和,方才询问了今日三皇子“物归原主”的始末。

当听完详细,自然是后怕不已,连眼圈儿都泛了红,自责更甚,就要去远瑛堂大长公主面前请罪。

卫国公看妻子这番情态,心里的怒气消了大半,又想起黄氏这些年来谨小慎微,对待高堂也好、子女也罢,诸多的恭顺温柔,早些年母亲对她多有戒备,她也从不曾怨言半句,贤良温婉,不差元配发妻婉娘分毫。

到底还是不忍。

卫国公方才缓和了语气:“罢了,多亏得三殿下交还了簪子,这事也算是有惊无险……只你今后可得更加谨慎。”

黄氏又是一番应诺,虽无赌咒发誓,神情却十分严肃认真。

“辰儿婚事一定,最迟明年便要出阁,一些庶务内宅的琐事,你可要教导仔细,嫁妆的事儿也得仔细筹备了,除了婉娘当年留给三个子女的,再添置上一些,将单子理出来,再与母亲商议……我这几日公务繁忙,就歇在书房。”

说完话,便听房门开阖之声。

蓝嬷嬷正听得仔细,不防卫国公就出了屋子,吓得一个激灵,不及思量,连忙往廊子那头急走,几步跨入耳房,却因慌里慌张被门槛一绊,险些没有崴倒在地,脚踝处一阵酸痛,让她倒吸了好几口凉气。

探头缩脑一番,直见卫国公出了正院,方才轻舒了口气,正欲去卧室“开导”她家夫人,一瘸一拐地才到正厅门口,又见崔姨娘穿着件素白绢衣,浅青绫裙,纤腰楚楚像个“病西施”般袅袅而来,胸口顿时堵了口恶气——这下贱蹄子,成日里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地养着,不见操劳半分,还时常头疼脑热肚子痛,凭着这些个下作手段,让国公爷捧在掌心地疼,往常晨昏定省,让她站一盏茶的功夫就摇摇欲坠,活像是受了天大委屈一般,这会子听说国公爷回了府,倒是紧跟着就上门给夫人添堵。

蓝嬷嬷胸口被火气撩拨得热血沸腾,倒不觉得脚疼了,跺着铿锵有力地步伐下了石阶,门神一般就堵在了崔姨娘面前。

“姨娘这会子来做甚!不是早上还捧着心口喊疼吗?”

崔姨娘一路上尽都在盘算心事——今日中午,三娘破天荒地来了她的院子,留下陪她用膳,让她欣喜万分,却不想听女儿说起了心事,原来是让她寻卫国公打听一番三皇子的来意……眼瞧着三娘满面娇羞,却熠熠生辉的眼睛,崔姨娘哪里揣摩不透她的心事,心里是又惊又怕,度辞度句地劝导着三娘不要因心中绮念,误了终身……三皇子身份如此尊贵,正妃之位绝不可能娶进一个庶女。

不想三娘不待她把话说完,就冷了颜色,抛下一句“我的事不需姨娘多虑,你不想帮忙直说便是,用不着废心找借口”,拂袖而去。

崔姨娘心下懊悔,到底心疼三娘——若不是托胎在她这个婢女腹中,而是嫡出,凭三娘的容貌,为三皇子妃也不是没有可能。

故而,尽管满心为难,几番思量下,崔姨娘还是决定要为三娘尽力。

她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只琢磨着卫国公一贯还宠爱着她,国公夫人也甚是宽和,便想哀求一番——若三娘没有资格为三皇子正妃,做个侧妃未尝不可。

却不想刚刚进入和瑞园,就被蓝嬷嬷给堵了个正着。

“婢妾晨起有些不好,在夫人面前失了礼数,眼下正是来与夫人赔不是的。”崔姨娘咬牙鼓足了勇气,想绕开蓝嬷嬷继续往里。

蓝嬷嬷一声冷嗤:“打量我真是糊涂了不成,看不穿姨娘那点子花花心思,什么与夫人赔不是,还不是听说了国公爷今日回府得早,上赶着来献媚,不是我说姨娘,往常国公夫人贤良大度,你也得知道点廉耻,夫人不与你一般计较,我却看不过眼。”

“嬷嬷……婢妾并非……”若是往常,崔姨娘受了奚落,也没脸送上门儿讨嫌,可一想到三娘,她却不得不坚持。

蓝嬷嬷一口唾沫已经酝酿于嗓眼,将腰一叉,就要“呸”出……

次间里轩窗却被推开了,黄氏露出一张尚且和颜悦色的面孔,看着阶下对恃的两人,温温婉婉地说了一名:“嬷嬷,你今日累了半天,该趁着午后歇息一阵,让姨娘有话进来说。”

蓝嬷嬷万分不甘,眼瞅着崔姨娘入内,终究是一口唾在了地上,大大咧咧地站在窗前“待命”。

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强请赴藩第六百八十九章 凤阳来人,刁难候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乐姻定,卫冉入京第八十七章 妻妾之间,明枪暗箭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桩姻缘,几环圈套第两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议,不料变故第两百九十五章 真凶现形,西梁纷争第六百四十二章 黄恪归国,史载之宴第三百四十五章 计议已定,直言不讳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念到位,主角忽改第七百零四章 谏言立储,慈安顿悟第三百八十三章 顺利落毒,自行揭发第七百三十四章 罪证“确凿”,如何脱罪第三十九章 各怀心思,小聚芳辰第两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险,无可选择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归来,一段旧怨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意秦晋,各方思量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问名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杨二女,谁更“诸葛”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群芳聚宴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长,岁月静好第三百五十二章 宽慰亲怀,江薇辞行第三百零四章 沉寂当中,风声暗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第六百一十二章 实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三百五十四章 隐伏杀意,真相将明第一百七十九章 个中真相,委实惊心第四百一十章 劝言留生,何为夙愿第一百章 心有抱负,强势而立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长嫂发威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断绝后,扼制谣言第四百三十章 谢公寿辰,注定闹剧第两百一十章 长卷之上,共画来年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筹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觉之间,环环陷井第六十一章 抛砖引玉,奇耻大辱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亲,舅父入京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谁将作乱第五百九十三章 注定扑朔,庆王出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隐瞒不察第两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议,不料变故第两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嬷嬷教孙第五十六章 虞洲献计,势不罢休第六百二十一章 尽在筹谋,世子心计第六百零一章 留书提醒,事实真相第七百七十八章 黄氏收场,故事未完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旧怨,实为至交第四百七十九章 虽动杀意,仍有顾忌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离开,我已心死第两百五十章 争分夺妙,不及辞别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论,忠义难全第三百二十八章 温弱儿媳,险恶婆母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协定第两百二十五章 不过如此,棋高一着第四章 梦时梦醒,愧疚如山第七百章 忐忑被弃,入宫劝谏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获,混乱局势第六百五十一章 说服金元,万事俱备第三百八十五章 远瑛堂内,终极对恃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人唱罢,一批登场第六十八章 两相之争,风雨酿成第一百一十章 苏氏七娘,爽郎大度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袭得手,反被威胁第五百六十五章 当真同心?十分未必第四百七十八章 蛮横甄母,总算报应第五十章 反输为赢,酒肉结交第六十八章 两相之争,风雨酿成第六百六十六章 久别重逢,但享静好第六百零二章 先有安排,金蝉脱壳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缨望族,清高太甚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怜”婢女第两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险,无可选择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七百零二章 两对父子,一桩惊闻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远远不算第三百二十七章 原本“闲谈”,却生惊疑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六百章 临别之遗,除夕时察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亲,舅父入京第两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旧怨,实为至交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间,儿女情长第四百三十三章 墙还未倒,避之不及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跷,指向何处第五百九十八章 隐隐不安,即传噩耗第六百零八章 西梁回讯,禁苑佳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桩姻缘,几环圈套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颜如是,无可奈何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讳,嫡母庶子第七十章 拈花识香,实有内情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无奈,自找耻辱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碟香瓜,万千愧意第五十三章 重返旧地,苦辣酸甜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险第六百零一章 留书提醒,事实真相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梁,万般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