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机会,能否重头

进入十月下旬,酝酿多时的那一场冷雨,终于受不住一阵急似一阵的西风催促,终究还是缠绵细密地落了下来,却因这一场本在意料的秋雨,引起了不少人的情绪起伏。

心急如焚的好比甄茉,眼看一切计划妥当,没想到天公偏不作美,说的是灵山赏秋,如若冷雨不歇,那场聚会不得不延后,若这一场雨,下上个十天半月还算好的,可秋雨缠绵,保不准淅淅沥沥地一直落到年关,宴会只好取消,她的筹划岂不落空?待到明春,难保事情不会生变,真待卫国公府正式去董家提了亲,董音就要闭门待嫁,哪里还有机会邀约她出来。

同样怀有戚戚地譬如二娘,为了这一场灵山之会,她可是磨着母亲专程做了一套新衣,霞色蕴染的妆花云锦,特意让“天功坊”赶制出金绣牡丹的大袖氅衣,配着烟紫凌波八幅长裙,定是逼人的华丽明艳,一番楚心积虑,正是要让甄三郎见识她的端庄艳丽,掰着指头数着日夜,不想临了临了,却盼来一场该死的雨!

董音倒是略松了口气,她到底是在外郡长大,无论性情喜好与京都贵女都有些差异,还不大适应这些交际应酬,原本董老夫人也不太愿意孙女儿与甄茉来往太近,可架不住儿媳一阵劝说:“虽说甄家有意与国公府联姻,不过大长公主看着却没有那层意思,甄四娘屡屡送来邀帖,若咱们只不理会,岂不是显得小家子气,再说阿音总该也要习惯这些应酬。”老夫人想来,别说大长公主有意阿茉为长孙媳妇,就算这门婚事不成,阿茉也会嫁入贵族之家,做了别家的媳妇,以后自然少不得与贵妇们应酬,是该让她早些熟悉京都贵族的情况,免得将来吃亏。方才允了。

董音虽还不知长辈们有意与卫国公府联姻,更不知甄茉对苏荇的情意,但委实有些招架不住她的热情,只盼望着雨势不减,灵山之行不了了之。

还有诸如国公府四娘,眼看着她家二姐“踌躇满志”,她家母亲非但不劝阻,反而煽风点火,对灵山之会心怀忐忑,也巴不得取消此行。

旖景对于这一场雨,倒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在她记忆中,灵山之会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原因生出变故。

但随着天气日渐寒凉,她只担忧虞沨的身体,尽管秋雨缠绵,依然日日都要往余照苑里嘘寒问暖,当然少不得与江薇碰面,两人之间,虽然没有再发生争执,可气氛始终都有些僵持别扭,对于这点,旖景只能报以无奈,她不可能因为江薇之故,就疏远了虞沨,这一世,对于姻缘一事,她并没有犹豫迟疑,她想只要虞沨还愿意娶她为妻,她是一定会与他再续前缘,协助他将那些生死仇敌一一铲除,保他平安喜乐,只要他愿意的,她都会给予,比如携首共老,比如琴瑟合鸣。

她与江薇,注定只能是这样尴尬的关系,做不成知己。

有时候也想,如果在这重来的时光里,他也许会爱慕上除她以外的良人,比如江薇……

一念及此,旖景忧愁地发现,假若当真如此,她竟不知将来何去何从,唯一肯定的只是,不会伤害他,与他在意的一切。

她原本就没有计较爱慕与真心的资格,更没有要求他一如既往的立场。

关于情意,他前世在她身上付出的,已然太多,多得她就算付诸予生命,也偿还不了万分之一。

这场秋雨,终究只缠绵了三日,十月二十三的清早,窗外便无淅沥之声,尽管阳光依然慵懒地躲在云层之后,红叶乌泥上的水渍,却悄无声息地逐渐干涸,待三日后,约定的灵山之会,山道上已经不再泥泞,唯有清晨林间薄雾依然久久不散,丹叶飞霜,寒风渐漏,千树灿烂被秋意蕴染一层凉薄的苍茫,这样的景致别有一番疏烟冷枫、霜来孤雁的凄迷之美。

不耐香车,旖景跃身白驹,在霜雾弥漫的红叶里逐渐往深,当瞧见虞沨十分利落地翻身上马,与她并骑,清澈的眼睛里微微透出些惊奇。

马上少年展了展肩上乌貂镶领的墨绿厚锦斗篷,似乎感觉到少女清亮惊喜的目光,微微一个侧脸,唇角舒展了愉悦的弧度:“别这般惊奇,我不过就是会些架势罢了,并不擅长骑射。”

清晨的雾气带着叶上飞霜的冷意,浸入少年幽深的墨眸,涣发出来的却是如沐春风。

旖景眨了眨两排蝶翅般柔长的乌睫,打趣之言脱口而出:“已经足以让人惊奇了,我原本以为沨哥哥与我从前一般,上马都很艰难呢。”

虞沨一手持着马缰,轩昂秀颀的背影有如青松,这时候的他,没有半分病弱的模样,闻言一笑:“本是不会的,可有灰渡这么一个严格的教官在,不容我借病躲懒。”

从没有想过会有一日,也能与她并肩骑行,虽说不是征战疆场,只是踏秋赏景,也算作惊喜了,这也许就是他年幼病弱之时,说服灰渡授以骑术的最终目的了,虞沨看着少女在雾气薄蕴里的明媚笑靥,心底绽放出一朵含苞多时的白昙,骤然一息,倾城倾国。

少女腥红斗篷,白梅吐蕊;少年墨绿锦披,银蟒腾空;白驹紫骝闲蹄慢踏,越往凄迷深处,两个背影,却越发地瑰丽明亮,让落后的随侍不由自主地拉远了距离,不想打扰眼前那一幅美景良人的画面。

旖景听闻灰渡的名字,回首一望,只见烟色雾气里,锦衣侍卫影影绰绰,看不清眉目,不由好奇:“灰渡是你的近卫,眼下在山野之间,竟也隔得这么老远,若真出了什么变故……”

“五妹妹安心,但凡我在马背上有个趄趔,灰渡必定能瞬息赶至。”

……

“真想见识一番。”旖景微笑:“听说灰渡是六年之前才入的楚王府?”

前世之时,旖景并不知道世子身边,有这么一个轻功了得的黑面近侍。

虞沨便知她是在好奇什么,也微微一笑:“灰渡与同济大师是旧识,他的身世……有几分奇特,当年与同济大师成了莫逆之交,便引荐与了父王。”

原来,又与同济大师有关呀,旖景不由得对佛国寺那位住持高僧,更添了一层兴趣。

虞沨看她默默不语,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收回目光,看向雾色里蜿蜒而上的野径。

她应当也是记得的,远庆六年那起震惊大隆的丞相遇刺案,所以,也当清楚同济大师的身份吧,可她一个闺阁女子,应当不知,灰渡正是当年出师未捷的刺客!

当远庆十年元宵夜,虞沨饮下那碗剧毒,本以为一切终止,所有遗憾也好、怨恨也罢,都会随着他的命丧黄泉灰飞烟消,不料悠悠醒转,却发现回到了五岁之时,正值咳血,经太医们诊治,将将摆脱了阎王爷的勾魂笔。

得以重获新生,虞沨自然不想再重蹈覆辄,他知道清谷能解体内残毒,于是借口王妃托梦,说服楚王送他去佛国寺求庇静养,于佛寺小住之时,又说服了同济大师——当年,虞沨方才七岁,不过是个孱弱抱病的*,却当面揭穿了同济大师为左晗云遗腹子的身世,并且直言自己会助他覆灭金相一族。

有一个条件,就是借同济之口,寻到清谷替他除毒。

同济虽心怀灭族之恨,骨子里并非六大皆空,却因到底修行多年,虽觉此事纳罕,只以为冥冥之中,自有神意,对虞沨之言信之不疑,后,见清谷果然能妙手回春,更笃定楚王世子能洞悉天机,对他之话,奉行不悖。

虞沨本是因为年弱,虽晓后情,却不能对长辈明言,思忖之余,方才打算与同济为盟——同济是佛门高僧,若他以阴阳之算为借口,楚王并不会生疑,却因这机缘巧合,与同济成了忘年之交。

灰渡与金相原本也有死仇,屡遭追杀,是同济出手相助,隐匿了他,将其托于一个江湖暗派,做为死士陪养,图的,就是将来时机合适,对金相行刺杀之事。

明悉后事的虞沨,当然力劝同济放弃这么一个注定失败的计划。

同济对世子之言,信若神明之意,自然不会反驳,便终止了原本的计划,让灰渡脱身,投庇于楚王府。

旖景疑惑的变因,皆是因为虞沨也是重生之人,当她苏醒于豆蔻年华之前,虞沨早已开始了筹谋计划。

少年这时复又侧面,深遂清亮的眸光,停驻在少女清新秀丽的半张面容。

你可知道,当我醒来,第一个决定,就是要远离你,再不涉足你的人生?

但是对于围绕在你身边的恶意,我始终做不到听之任之,你可知道,当年我决定去翼州求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避开你,我始终做不到,近在咫尺的疏远冷漠,所以想远远逃避,离开之前,当我见你与虞洲携手嬉戏、两小无猜,是怎么一番心如刀绞?

旖景,你始终不属于我。

可是,你与虞洲终究是走不到花好月圆,你的人生里不应有我,也不应有他。

你可知道,我从来就不曾怨恨过你。

你不知道的,前世当我缠绵病榻,唯一觉得愉悦的事,就是听虞洲喋喋不休地提起你——五妹妹的字儿写得当真漂亮、五妹妹的画艺让人叹为观止、五妹妹又学会了一首古曲、五妹妹和三妹妹又争执起来了、这是五妹妹作的词赋、五妹妹今日送了我一把折扇,上头的青竹是她亲手所画、五妹妹有了自己的院子,里头植有好多青竹、五妹妹与我最要好了。

不曾相见,我就熟悉了你,你的喜怒哀乐,你的爽朗直率,你喜欢的,你厌恶的——通过虞洲之口。

当年,我以为虞洲当真视我为手足。

可是我妒嫉他,自从那年芳林宴,太后让我评选诗作,当我选出魁首,得知竟是你所作。

太后指向窗外,对我笑言:“沨儿,那就是景丫头,瞧她那顽皮样儿,看不出来却有此等才华。”

阳春三月,金阳灿烂,梅红未谢,樱花早绽。

姹紫嫣红里,就是那一眼,让我刻骨铭心。

旖景,我想如果没有那一眼,你会不会更幸福?

我早有疑心,害我之人原本是二叔,可我以为,虞洲是无辜的。

可我那么妒嫉他,妒嫉他与你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眼睁睁地看着你与他结秦晋之好,假若,当我为母妃与自己讨回公道,你会视我为仇。

可是我能怎么办呢?我注定是个早夭之人,我与你,没有将来。

后来,清谷出现了,治愈了我,于是我想,这也许就是天意,终究是没有彻底遗弃我,给了我希望。

所以,我恳求太后与姑祖母,让我娶你为妻,我告诉她们,毒害母妃与我的真凶是我的二叔,虞洲是凶手之子,所以,不能让你嫁给虞洲,我向长辈们承诺,会好好爱惜你,让你平安喜乐,让你幸福,一心一意,永不相负。

旖景,我不恨你,是因为我错在了最初,是我的执念,让你陷入了痛苦。

假若不是我一厢情愿,假若你没有嫁给我,你就不会被人利用,假若你与虞洲不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终有一日,你也会忘记他的吧,与一个痛惜你的人,携手共老,子孙绕膝,不会经历那般凶险与杀戮,你的人生,原应如此。

是我把你带进了危机四伏,是我没有保护你的能力,却只想你陪在我身旁。

所以,重来的时光里,我决定站在遥远的地方,不再打扰你的人生。

我真的这么决定了,可是当我从翼州归来,与你再遇,还是忍不住渐渐动摇,尤其是当我发现,不知何时,你也归来。

所以,就算我冷漠相待,也无力阻止你的一再接近,当我面对你陌生的温柔,一切坚持便分崩离析,旖景,其实我不愿意这样,不愿意看着你负疚,背负着怨恨与难以释怀,我更做不到,袖手旁观你的痛苦。

我们,是不是还有另一种可能呢?旖景,如果你放下愧疚的话,我们能不能重头来过?

第两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险揭真相第四百八十二章 帮派内乱,邻国政斗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计施策,天降良缘第七百七十二章 陈相投诚,名单到手第七百七十六章 黄恪被掳,董音受逼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横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意秦晋,各方思量第一百五十七章 诸美比才,结交新友第五百五十二章 算作绝别,九月之喜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军师,磨刀霍霍第两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惊无险第两百四十一章 两心相许,早在当时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审案,世子旁观第七百一十章 显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一章 醒来豆蔻,爱恨重头第九十八章 三女绘画,两副被毁第五百七十四章 劝逼指证,虞栋获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个妖精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凭手段第两百七十章 变故迭发,阴谋照旧第六百一十八章 无颜自认,当真悲愤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发凶案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纵变局,金蝉脱壳第五十三章 重返旧地,苦辣酸甜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第七百五十六章 钱江伯府,紧接“出局”第六百四十六章 卫冉渗入,肖蔓遭疑第两百一十二章 苏直归来,强势清算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亲事定,谁更及时第九十四章 月下阴谋,如何破解第三十八章 从前知己,隔世再见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宽容”,大度求情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观者清,精明国相第六百七十七章 家人团聚,王妃归故第六百一十一章 无情杀戮,冷厉逼问第五百二十九章 两国贵女,礼教之争第两百五十五章 世子绝断,直面阴谋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间,儿女情长第七百七十三章 针对防范,何愁不胜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乐姻定,卫冉入京第三百四十五章 计议已定,直言不讳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无情,不弃当弃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计,釜底抽薪第两百四十章 阑珊之处,曾住何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离间之计,黄雀之谋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爱,时日无多第四百零五章 百变皇子,何为真心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五百五十二章 算作绝别,九月之喜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细入宫,“云雀”现形第三百一十九章 深思熟虑,两全之计第六百五十一章 说服金元,万事俱备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顺现形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对手,劝人纳妾第二章 焚书明志,疑惑难解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宁海卫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机会,能否重头第五百六十三章 顺势而行,锦瑟“立功”第三百九十六章 “风流韵事”,江氏出丑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远远不算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劝第两百零九章 宫宴归来,却有访客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门,所为姻缘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归来,一段旧怨第三百九十九章 筹谋收买,一石二鸟第三百五十七章 狐狸与猪,各有用处第两百零四章 置于漩涡,岂可独善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三百零八章 渐揭真相,所谓慈母第两百三十六章 或有纰漏,不及详察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夸,实非善事第十五章 一段遗恨,隐埋祸根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桩姻缘,几环圈套第一百二十二章 据实相告,哭笑不得第六百六十二章 声东击西,虚实难辨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枣,俱都给之第三百八十二章 闹市刺杀,孤阁缠绵第六十九章 闺秀风范,但为良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亲往赐死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黄氏被斥第七百七十章 大变在即,许氏施令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讳,嫡母庶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帮派内乱,邻国政斗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开幕落幕,“真相大白”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赏菊,郁集黄氏第五十一章 画中因缘,项圈易主第六百二十一章 尽在筹谋,世子心计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厉害,自寻死路第四百五十二章 揽事上身,旖辰登门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雨间歇,如此犒赏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旧怨,实为至交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生命案,二爷休妻第九十二章 谁是棋子,谁是棋手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说理,背后拆台第两百三十一章 旖景劝言,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