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胜负之间,一步之遥

江薇这一句话,委实不是为了给旖景“忠告”,不过是暗讽虞洲罢了。

原来,虞沨中毒的真相,她早从罗纹口中得知,自然知道镇国将军一家都是心怀叵测,江薇生性率直,原本又有些孤僻,更何况深恨镇国将军一家,又兼她最烦俗礼约束,对虞洲根本做不到虚以委蛇。

旖景也猜到江薇是在讽刺虞洲,生怕虞洲起疑,坏了虞沨的谋算,干脆拉了他出寿仁殿,一路上只管安慰:“洲哥哥别计较,阿薇原本是在郊野长大,性情又有些孤僻,不好相与,前次我唤她一声姐姐,也遭了一场数落呢。”

夏柯是个伶俐人,闻言便上前作证:“可不是如此,自打到了汤泉宫,江姑娘那性情,连太后身边的宫人都得罪了个遍,二郎若与她计较,也是白白气着了自个儿。”

虞洲方才顺了顺气,心里骂了几百句贱婢、野丫头,表面却故作大度,直说自己不会与她一般见识。

却说偏厅里,江薇也回过味来,知道自己险些惹祸,很有些羞愧:“世子,我一时没忍住……”

虞沨无奈,他知道依江薇的性子,委实做不成表面文章,只安慰着:“以后到了王府,若你不想搭理他们,尽可冷颜相向,不过言辞上头,还得仔细着些,若是他们为难你,只与我言语一声,别在面上争执。”

江薇闷闷点了点头,咬着唇暗暗自责了一番,半响没有吱声。

虞沨见她愧疚,便转开了话题:“江汉与先生还是那般,两不理会?”

说起这事,江薇也很是犯愁:“阿兄性子本就执拗,自打阿爹决定了要入宫为医官,吵了几回,阿兄见阻止不得阿爹,干脆就住在了外头,我两头劝了许久,尽都白搭,阿爹也是,无论我怎么追问,他也不告诉我究竟为何要入宫。”

关于清谷入仕之谜,虞沨也不甚了了,上一世,清谷就没有解释,这一世,依然是不明所以,唯肯定一点,清谷不是贪图名利之辈,但似乎也不是因为仇恨之故。

自从东明哀帝时,江薇曾祖辞官归乡,隐居山野,到大隆建国,江家不过是普通平民,靠着医术济世,不曾与人结怨,起初,虞沨还怀疑江薇母亲身故别有因由,或者是被人谋害,凶手也许是高官望族,清谷为了复仇,才选择入仕。

但后来虞沨查明,江薇母亲的确是因为病故,并没有隐情。

江汉一直反对清谷入仕,父子俩屡有争执,这般态度,也实在让虞沨疑惑。

可清谷也好,江汉也罢,无论怎么争执,一问他们矛盾的根源,尽都三缄其口。

“你呢,你怎么看待先生入仕一事?”虞沨问江薇。

“我不喜欢宫廷,也不喜欢京都,不喜欢这些说话别别扭扭的贵人们。”江薇抿了抿唇:“但是我不会反对阿爹。”

有一个她不曾出口的原因,因为世子在京都,所以她才坚持来了这里,尽管厌恶。

江薇抬起眼眸,望向世子澄澈的眼睛,心里微微泛起苦涩,她是知道的,一直明白,她与他的距离并不在路程的遥远,她甚至适应不了他身边的人群,可是她做不到放弃,她想留在他的身边,直到有一天,他亲口告诉,不需要她了,让她离开,她想要的就是这么多,竭力全力地多停留在他的身旁一日。

也曾奢望过,他心里会有那么一席之地,仅仅属于她,一个人的角落。

可是,也仅仅只是奢望吧,无论她怎么努力,也走不进他的心里。

尽管有时也觉得疲倦,觉得心痛。

但这些都算不得什么,只要他还在她视线触及之处,她就是满足的。

“世子,我害怕会坏了你的计划,你能不能指点一二,要怎么才能与那些人虚以委蛇?”百转千回,江薇依然还是担心会成为世子的负累。

虞沨却笑了:“无妨,你不需要学会这些……”

话音未落,便见三皇子负手而来,虞沨挑了挑眉,起身迎了上前,一时错过,江薇的黯然神伤——我只要想走进你的人生,可你依然微笑着拒绝了我。

——

青亭石桌上,玉盘纵横间,黑子白棋之间的厮杀已经胜负分明,三皇子轻抬眼睑,看着虞沨依然云淡风清的神情,眼角微弯,唇角轻扬:“早闻世子棋艺了得,连同济大师都不是对手,今日当真领教一番,方知名不虚传。”

“侥幸罢了,殿下略微输在了急躁上。”虞沨修长的手指间,扣着一枚墨色云子,映入略显苍白的阳光,边缘透出浅浅一圈宝蓝。

这话让三皇子心生哂笑,唇边就展现出一抹刻薄的讽刺来:“若是因为我急躁,此局必输无疑,又何来侥幸之说?可见世子是虚伪客套。”他对心性自负极大,显然不甘世子“急躁”的判定,视线在黑白纵横间胶着良久,到底还是将棋子一掷:“我输了。”

因见虞沨微微一笑,三皇子心底突然窜生起一股莫名地邪火来:“自谦虽是美德,但太过便是自满,我输得心服,世子大可不必说什么侥幸。”此话才一出口,又觉得自己委实是泛了急躁,越发不满,捧着茶喝了一口,浅咳两声,才抑制住情绪,忽而又是一笑:“还未恭喜世子疾愈。”

委实自从那日虞沨登门之后,一番交谈,三皇子就觉得他“命不及冠”之说当真可笑,但却也没有想到,虞沨“疾愈”得这么快,并且妙手回春之人还是苏轹所荐的“神医”,看来楚王府与卫国公府之间的情谊当真深厚,并有圣上,对这两府的倚重实在发人深省。

三皇子敏锐地感觉到朝中政局恐怕会大变,今日他与虞沨会面,自然不是为了在棋局上一争高下。

虞沨对三皇子的冷嘲热讽并不介意,对他的恭贺,也只是回以淡淡一笑,一句谢辞。

“世子前次所言,劝我以大局为先,我深以为然,眼下圣上已经下令都察院御史往南边重查郑乃宁遇害一案,所为必然是打击南浙污吏结党,不知我这一见解,世子如何以为?”三皇子既然已知虞沨得圣上信重,便开始盘算争取世子为己所用,他洞悉虞沨不欲牵涉储君之争,只以两相之争作为切入点。

“殿下所见甚是。”虞沨手中依然把玩着那枚棋子,目光尚且还在棋盘之上。

“可依我看来,都察院就算有了论断,金相也不会束手待缚,舍却南浙势力。”三皇子烟眉一挑,视线直逼世子。

似乎感觉到了凌厉迫在眉睫,虞沨方才抬眸,清澈平静,回以沉默。

“想必圣上与世子也不会将所有筹算压在秦相为首的都察院一头吧?”此言,胸有成竹。

虞沨避而不谈,天察卫的存在莫说诸位皇子,就连太子尚且瞒在鼓里,就算三皇子有所猜疑,他也不能回应:“殿下若有良策,何不与圣上直言?圣上得知,想必心怀安慰。”

三皇子神情一浮,眸光更显冷厉:“明人不说暗话,我之处境,世子心知肚明,何必说这些损人的话。”

若是忽然就“改邪归正”,游手好闲地皇子关心起政局来,第一个起疑的就是皇后,三皇子就算要改变计划,也得循序渐进,他要知道圣上接下来的举措,才好安排筹谋,如果虞沨能泄露一二,对他便是帮助。

虞沨微微一笑,并不介意三皇子的嘲讽:“诚如殿下所见,若要彻底铲除金相之势,必不能急于一时一事,眼下圣上十分需要诸位皇子携手共力。”

“金相与秦相本为政敌,别说诸位朝臣,功勋世家,只怕布衣百姓都一目了然,就算都察院果真察明了郑乃宁遇害真相,想要一举平定南浙情势,也会受金相一党质疑。”三皇子继续说道:“那么,就要有不在两相权势之中的一人出面,公断此案,世子的确是上佳的人选,不过你‘大病初愈’,恐怕圣上不会在这时就将你置于风口浪尖吧?”

假若圣上有令,“大病初愈”压根不是借口,三皇子之言,不过是试探之辞而已。

“沨自知所能,还不足以让群臣俱服,南浙官员有金相庇护,并非我一人之力便能动摇。”虞沨已经完全洞悉了三皇子的用意,略略沉吟:“殿下可有何良策?”

见虞沨不再绕弯子,三皇子神情才有了几分缓和:“或者此人,可由皇子之一担任?”

眼下情形,四皇子已与秦氏一族联姻,太子身边又有三个出身金相党羽家族的侧妃,若他们二人担任此职,难免不会受金、秦两党的质疑,福王倒居中立,可他无论声望抑或能力,都不能担当此职,再兼他与卫国公府联姻已定,皇后对他多少会忌惮,也不会放心他在这节骨眼参与政事,丰满羽翼,立下功劳。

于是,只要虞沨谏言,让皇子出面公断此案,太子与四皇子身涉两相利益,也只有福王与三皇子位于中立,相比福王,皇后应当更为放心十余载来“游手好闲”的三皇子。

那么三皇子便能理所应当地“归正”,渐渐以太子“臂膀”的作用,参与政事。

虞沨心下笃定——看*过一系列的变故,三皇子不得不改变原本计划,他那把收藏多时的利剑,总算是要光明正大地出鞘了。

要在皇后默认的情势下,从游手好闲的皇子,脱身一变成圣上与太子都信赖的“能臣”,获取声望,以图大业。

不知上一世,太子遇刺,究竟是谁的手笔?

虞沨所疑之人,最重便为三、四两位皇子,当然还有后起的五皇子,就连六皇子,只怕也有谋储之心。

太子并非圣君之选。

无论是三皇子,还是四皇子,就表面看来,都比太子要合适得多。

可当今圣上对嫡庶太过看重,只怕易储的决心不是那么好定。

虞沨原本不想参与储位之争,可是他也察觉,自从重生,起意助圣上革制,参与政事之后,只怕许多事情,已经由不得他。

已经身于旋涡,又怎能不被波及?

而眼前之重,还是要扭转两相对朝政的过渡把控。

让皇子涉入其中,才更稳妥。

至于将来……也只能且看且算。

“殿下之策可行,若至时机,某当与圣上谏言。”虞沨答应得十分干脆。

三皇子一笑间,心满意足。

指间把玩多时的棋子,这时才弃于瓷罐,虞沨却忽而拈起一枚白子,落于一处:“殿下起初手手沉着,布局相当稳健,隐藏杀机凌厉,但越渐往后,许是心怀杂念,当遇到阻碍,渐生急躁,才疏忽了某之纰漏,一着错棋,致使落败。若殿下行此一步,投子认输之人,只怕就是不才,故而,某并非自谦,当真是胜得饶幸,多亏了殿下急躁。”

棋落袖手,虞沨温文一笑:“承让。”

便起身负手,步出青亭,再不回头。

三皇子蹙着眉头,目光在黑白间游走,足足一刻,方才拾起那枚至胜之棋,握在指掌之间,神情凝固,意味深长。

第一百六十章 虽未携手,早已并肩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别重逢,情意绵绵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门赴邀,有意争执第七百五十八章 杨秦互掐,辽王不愚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与不要,皆在我心第七百一十章 显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词,连环命案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觉之间,环环陷井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恶人,祸之根源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复宠”,六娘出闺第两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险,无可选择第七百六十六章 输给时间?其实注定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转头了结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谣言,留下凭证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雨间歇,如此犒赏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见殷氏,得证实情第三十八章 从前知己,隔世再见第三十七章 恃强凌弱?原来闹剧第四百七十三章 候府阖墙,纵容之祸第七百三十三章 摆开阵势,好戏开锣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赏菊,郁集黄氏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五百七十八章 当众揭露,剑指皇后第两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节不闲第六百章 临别之遗,除夕时察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九十九章 别出心裁,掌管茶楼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师”,辽王示诚第七百一十章 显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实为一心第两百八十九章 身临其境,决心更坚第六百八十章 “顽劣”六郎,新妇投缳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争取后路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谋”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见,良禽择木第三百零八章 渐揭真相,所谓慈母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计施策,天降良缘第一百九十章 要论祸根,无非绝情第六百四十三章 窥破隐情,暗怀算计第两百五十章 争分夺妙,不及辞别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险为夷,渐入死地第五百一十八章 闺阁趣话,暗藏心机第六百二十一章 尽在筹谋,世子心计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乐姻定,卫冉入京第五百零五章 当真死了?不敢置信第三百三十四章 才刚新婚,便要争宠第三百六十一章 挥鞭相助,美人英姿第五百零七章 诸子弑母?人伦悲剧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山震虎,杜绝阴谋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转机,柳暗花明第两百四十九章 隐情不浅,世子出场第三百一十八章 原无嫌隙,两心契合第一百四十章 胜负之间,一步之遥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医卫曦,再见故友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聪明,子若入陷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个误会,或生事故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念到位,主角忽改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盖真相,仍期回头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间,儿女情长第四十四章 宋辐何人?田阿牛也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庄,世外桃源第六百七十三章 圣令抵楚,不能饶幸第六百五十一章 说服金元,万事俱备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争执爆发第六百零九章 虚心求教,怎得芳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师”,辽王示诚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愿,谢琦谋财第一章 醒来豆蔻,爱恨重头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杀机早伏第两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两百六十二章 他乡遇故,才知音讯第六十章 自取其辱,祸心渐起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恶母狠子第三百零五章 策动前夕,偶然偷窥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关切依然第八十七章 妻妾之间,明枪暗箭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筹谋,实难料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碟香瓜,万千愧意第七百五十五章 盘错之间,关要渐显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机会,能否重头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动,再无可忍第二章 焚书明志,疑惑难解第五百二十章 拒绝妥协,公主驾到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见旧词,却署新主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两百零九章 宫宴归来,却有访客第两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议,不料变故第一百五十七章 诸美比才,结交新友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圆,血祸又至第两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见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轻视第三十九章 各怀心思,小聚芳辰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厉害,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