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再结“同盟”,年后初见

到了二月末,天气才暖和了几分,不曾再下雪,天空逐渐放晴,午后色泽微深的阳光,照在人的面颊指掌,也有了浅浅的暖意。

四娘这些日子,倒成了绿卿苑的常客,就连午歇,也偶尔留在这里。

据四娘说,利氏总算是彻底稳定了心意,对眉姨娘不闻不问,由得她在自个请了大夫安胎静养;还有眉姨娘,似乎因为旖景那一场“敲打”,又恢复了往昔的“温柔和顺”“闭门不出”,唯一让人悬心的是利姥姥,依然隔三差五地上门,对利氏苦口婆心,从各个层面进行“动摇”。

“母亲将外祖母的说辞尽都学了给我听,无非是为了以防万一,得先下手为强,可外祖母只是嘴上发狠,当真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母亲经我一劝,也知道若事有纰漏,就无可挽回,倒矢口拒绝了。”四娘摇了摇头,甚是无奈:“因眉姨娘身边的婵娟,与陈姨娘有些交情,外祖母竟然说可以利用,要买通那丫鬟给眉姨娘药里落‘千金坠’。”

旖景虽不知千金坠是什么东西,但度名思议,大概是让人小产的药,既然连利姥姥都知道,应在市坊间流传甚广,随处所得,十分明白四娘的无奈:“据我看来,眉姨娘是个谨慎之人,且不说她身边的丫鬟能否买通,就算能买通,只怕也是个不受重用的,就算这药下了,眉姨娘也不会中计;就算眉姨娘中计,这事情一认真追究,那丫鬟必逃不过,还不将二婶子交待了出来?这算什么办法。”

“可不就是,母亲她虽然有些鲁莽,却不会这些手段,一听外祖母的话,心里也没有成算,就告诉了我,听我分析了一通,母亲也就严辞拒绝了。”四娘又说。

旖景相当无奈——四娘不过也才十四,利氏身为人母,竟然就将这些阴私事找四娘讨主意,不过还好是四娘,若换成了二娘,指不定母女俩就“飞蛾扑火”了。

姐妹俩说了会子话,便有秋月打了帘栊入内,手里托着个锦盒,笑着说道:“都妥当了,门房已经备了软轿,问五娘什么时候出门呢。”

四娘便问:“五妹又要出去?”

旖景便接过那锦盒,打开给四娘瞧,却是一套茶具,又不比平常见的那些。

“这是汤瓶吧?眼下泡茶可用不着这个,还有那么精巧的石磨,又有何用?”四娘一件件地拿出观赏,啧啧称奇。

原来这一套茶具,竟包括了一双汤瓶,均为长颈细腰,一个口小峻削,一个略大宛直,却与时下用的茶壶无论形态、材质都大不相同,茶盏也比时下常用的略大,更配了茶炉、茶筅、茶合、茶勺、水盂,最奇的就是那个小巧的茶磨。

“泡茶不需这些,点茶却是要的,我好容易才定制了这一套,原本还是旧年,因时常失眠,劳江姑娘写了个食疗方子,大有好转,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谢她,听七娘说她闲时爱点茶,才想了这个法子,今日准备送去楚王府。”

四娘听说旖景有事,自然不再耽搁,依然还是去沧浪苑“盯着”利氏去了。

旖景出门,照旧是秋月、夏柯两个随行,不过就是去趟对门,倒没大张旗鼓地动用侍卫,王府门房一问是国公府五娘,便直让软骄抬了进去,到二门处,旖景才下了轿,换上楚王府的肩與,先与老王妃问了安,道明来意,才被丫鬟们领着去了江薇居住的院子。

不想却扑了个空,一个小丫鬟解释了半天,才让旖景依稀明白,江薇是去了王府内的一处绿丘,但下人们都不理解她究竟是干什么去了,据说隔三岔五,江姑娘总会背着个竹篓,提着把花锄“上山”,消磨上半日的时间,回来择择选选,将那些植株或者阴干,或者磨汁,加上些外头买的药材,捏弄出丸药来。

小丫鬟知道旖景是贵客,态度十分殷勤,说了江姑娘的不少“怪事”,甚至在院子里头养起了蚯蚓、蜈蚣。

旖景自知江薇并不待见自己,阻止了下人们去“请”她回来的提议,只在茶厅里稍候了片刻,便将来意与答礼让下人转交,告辞离去。

当出了二门,却并没有乘轿,反而沿着甬道往东行去。

秋月与夏柯对视了一眼,两个丫鬟都是意味深长地一笑。

自从五娘打汤泉宫回来,就没与楚王世子见过面,看这情形,今日五娘应当是要去拜会世子了。

“五娘这是要去关睢苑?”秋月上前确定。

“既然来了,当然要见见世子。”答话的却是夏柯:“五娘是挂念世子的身子了吧?应当问候的。”

两人分明一唱一合,意在打趣,旖景睨了她们一眼,却没有心思搭话。

尽管因着利氏与眉姨娘逐渐“消停”,大长公主也没再让宋嬷嬷去表达“关切”,宋嬷嬷看似循规蹈距,既不曾与眉姨娘接触,也没有与利氏来往,可旖景使终有些忐忑。

还是在汤泉宫的时候,因常有与虞沨闲谈的机会,有次不知怎么地,就触发了宋嬷嬷的话题——旖景自然不知,是虞沨有意引导,他一是想知道旖景对宋嬷嬷的蹊跷怀疑到了什么程度,另外一个目的也是想委婉地打听上一世他服毒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旖景既然也遭遇了重生,虞沨当然猜测到了她也随之丧命。

那一世,虞沨已知旖景是被虞洲利用,但因他丧命在前,并不知旖景也被灭口,自从重生,回想前事,虞沨第一个猜疑的人,就是宋嬷嬷。

因为宋嬷嬷曾经屡屡劝言,说旖景与虞洲自幼亲厚,一时只怕难以接受镇国将军是毒害楚王妃、世子真凶的事实——镇国将军若是获罪,虞洲就算没有受到牵连,将来与楚王一脉也是世仇,可旖景与他本是青梅竹马,得知真相后只怕会更加为难。

当时虞沨甚以为然,又加上那时他深受余毒之害,尚且缠绵病榻,对二叔一家的“恶意”也仅只是猜测,还没有心力去证明,更别提复仇之事,便听信了宋嬷嬷之言,暂时隐瞒着旖景,还期望着,有朝一日,他的温情会打动她,当赢得芳心,待那时候,再以实言告之,她或许不至忧郁。

宋嬷嬷本是大长公主信重之人,虞沨全不设防,只以为有宋嬷嬷提点周全,旖景不至被镇国将军一家逼害。

后来那样的结果,无疑是因为宋嬷嬷的“不作为”,同时也证明了他的猜疑便是真相。

故而,当他重生,羽翼渐丰,便让灰渡暗查宋嬷嬷的底细。

得知宋嬷嬷之“恶意”早已存在,虞沨也很是惊疑,起初他并不想与旖景在这一世再有什么纠葛,但也做不到冷眼旁观,看她置身于危险当中。

好在,这一世旖景对宋嬷嬷也心生防备。

却说那一场交谈,因虞沨的有意引导,旖景不知不觉就将宋嬷嬷的蹊跷尽数道来——从春暮婚姻之事,到后来兰花簪的疑惑,包括了银簪之死,冬雨的有心奉迎,无一隐瞒。

虞沨得知旖景竟然也洞悉了宋辐的身世,心下倒是十分佩服,须知他经过多年打探,环环推测,才确定了此事,不想旖景一个闺阁,竟然也能做到——殊不知若非他的努力,让宋辐露了马脚,就算旖景安插了腊梅这么一个耳目,只怕短时之内也查不到这个地步。

为防旖景起疑,虞沨当然不能提起自己对宋嬷嬷的“掌握”,不过做为听客,提出了一二见解。

两人所见甚为一致——其一,宋嬷嬷之恶意并非仅仅针对旖景;其二,宋辐的身世绝不是佃农之子那般简单;其三,或者要查明宋嬷嬷的底细,将之连根铲除,当从李霁和身上着手。

总之不知不觉间,虞沨自然而然地参与了进来,出谋划策。

故而,当旖景心生忐忑,事关宋嬷嬷,无法与旁人商议,自然而然就想起虞沨来。

关于人心的揣摩与洞悉,自从甄茉那回,旖景就对虞沨极为折服。

这一回是否自己杞人忧天,旖景实在是拿不准,她迫切地需要虞沨的意见。

又说关睢苑前,这些日子以来百无聊赖的晴空,正上蹿下跳,将侍卫们捉弄打趣了一圈儿,才觉得有些疲累,正搬了个春凳儿出来,坐在屋檐下头,瞧着眼前暖日微薰,柯枝稀疏,绿意尚少,才感慨了一句“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沉侵在早春依然冷清的景色,引发的几许哀愁,便见三个窈窕女子从幽径上转了出来。

自打世子“疾愈”,镇国公府的亲戚们来得甚是勤快,尽管屡屡被拒,方且百折不挠,尤其那个谢四娘,撒娇耍痴,死乞百赖,就想入关睢苑“饮茶”,后来还是老王妃发了话,让她们少叨扰世子静养,才好了些,怎么没清静几天,竟又烦扰上门?

晴空将脸一沉,咳了几声,积蓄了全身能量准备冷嘲热讽一般,架势端得极足,以致于让几个当值的侍卫满怀期待——镇日无聊,眼看晴空捍卫世子也是一乐。

不想当那几个女子及到近前,侍卫们惊愕地发现,晴空一张风雨欲来的小白脸登时云开雾霁,殷勤的笑容让人打从牙根生寒。

“五娘子,您总算是来了——”

前一息才斗志昂扬的晴空,转瞬就覇气尽泄,躬着腰一溜烟地迎了上前,又是作揖又是陪笑,喜不自禁的语音,甚是含情脉脉。

侍卫们总算忍不住,齐刷刷地打了个冷颤。

第三百五十章 为君之故,怨痛满怀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险失清白第一百零四章 心计较量,更胜一筹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机智转寰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论政,皇子无缘第三十七章 恃强凌弱?原来闹剧第五十七章 无法疏远,难舍关切第五十七章 无法疏远,难舍关切第十章 先发制人,小胜一局第八十九章 一门姻缘,皆大欢喜第一百一十二章 灵山之约,依时发生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却明第一章 醒来豆蔻,爱恨重头第六十四章 紊乱开场,胜负难说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无奈,自找耻辱第七百七十二章 陈相投诚,名单到手第两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丧尽天良第六百一十一章 无情杀戮,冷厉逼问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伤,我之遗憾第两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丧尽天良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词,连环命案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报讯,黄氏发狠第两百一十章 长卷之上,共画来年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愿陌路,不拖不欠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不应死,何故病逝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来人,青州寄信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医”出场,气焰熏天第七百二十五章 诸多拆台,接连拂袖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举,开诚布公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顺现形第四百七十一章 更改计划,点醒祖母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圆,血祸又至第二十章 忽得启发,设计识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马,二婶遭殃第三百五十四章 隐伏杀意,真相将明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步接近,隔世十年第两百九十六章 夺秒赴险,争分劝谏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一百一十章 苏氏七娘,爽郎大度第九十九章 别出心裁,掌管茶楼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顺示好,化险为夷第四百七十八章 蛮横甄母,总算报应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争,世子警言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庄,世外桃源第七百八十章 胜负落定,废位收场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个许诺,两世纠缠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计,釜底抽薪第两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头,古怪青年第五百零五章 当真死了?不敢置信第二章 焚书明志,疑惑难解第两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两妃争强第三百五十四章 隐伏杀意,真相将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驾行宫,勃然而怒第两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后重逢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厦将倾,厚聘富嫁第三百一十九章 深思熟虑,两全之计第两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响,是为何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亲往赐死第八十三章 一时善意,却结恶缘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故突生,生死一线第两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五百四十三章 良辰吉日,和亲西梁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计试探,莫名好友第三百零八章 渐揭真相,所谓慈母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间,细数疑惑第六百一十二章 实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七百六十六章 输给时间?其实注定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脱胎换骨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计”,入宫“和离”第九十章 正面交锋,胜负难料第四百七十二章 疑军稳军,祖母厉害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奈妥协,损兵折将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亲往赐死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六百五十七章 艰难决断,依计而行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来顺利,忽再危逼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布局,一方收网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圆,血祸又至第五百五十九章 机密外泄,决意废储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问君知否第四百六十一章 确有预感,濒临横死第四百六十三章 “风波”连连,“风光”回门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开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四百七十九章 虽动杀意,仍有顾忌第五百三十一章 只恨当初,不该遇见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怀疑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三百四十二章 借机立威,杖责刁奴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长留西梁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谋”第四百六十三章 “风波”连连,“风光”回门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个忠婢,一段前尘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报讯,黄氏发狠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四百章 将来弟妇,眼下判者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争取第七百三十九章 拨乱反正,太后施令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宫,卫昭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