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问名

“我知道这件事。”

虞沨但听旖景略微一提,就蹙眉颔首:“事情甚是怪异,五妹妹次日便离京,还不知后情,我却打听了一番,据宋嬷嬷当日口供,她虽然因为天黑,并不曾瞧见那凶犯的眉目,却能肯定是个壮年男子,虽身高力壮,可被她一击之下就拔足而逃,似乎并没有还手之力,应当不是习武之人。”

宋嬷嬷虽曾征战疆场,可她原本却不会武艺,是跟在大长公主身边后,才有所涉及,骑射虽好,剑术也通,但比起灰渡这样的“专业高手”,算不得什么武艺高强之辈,也就是个半桶水。

当日那凶犯能被她一击而中,并吓得遁走,可见是自知不敌,以此大概可能判断,凶手并非身怀武艺者。

这似乎也符合了凶犯只寻独居女子下手的心态。

“那凶犯步伐灵活,虽不曾习武,却能手脚利落地跃墙而过,应当是正值壮年。”虞沨又说:“而被害人未与旁人结怨,虽家有薄产,财物却并未有失,可见凶犯不是为财。”

更没有被侵犯的迹象,凶犯也不是为色。

不是情杀,不是仇杀,不是财杀,那是为了什么动机?

“被害的寡妇居住的房屋因为漏雨,上月请了人市上以零工谋生的匠人修补过,可这些人大多为流民,以苦力糊口,居无定所,顺天府尹也没查出什么线索来。”虞沨接着说道:“只查到被害人请的那几个零工都是三十出头的健壮劳力,若凶手是其中之一,那么便不可能年逾四旬,这也与宋嬷嬷的口供相合。”

旖景略微蹙眉:“但若是二十余年前就犯案的话,凶犯应当已经年过四十。”

“不识武艺者,若非天生臂力过人,要将一具尸身悬梁,起码要过及冠之年才有此能力。”虞沨表示赞同。

“可奇怪的是,宋辐离开锦阳短短数日,那凶犯竟然就知宋嬷嬷成了独居?”旖景摇了摇头:“宋嬷嬷这么谨慎之人,若有人存心接近,她必然会有所察觉,不至于在事发之后,找不到嫌犯。”

“更有,那凶犯何故将尸体悬在宋家门口?”虞沨也觉得此事怪异:“以往多起命案,凶犯行事谨慎,并不曾留下线索,可这一次,似乎有些冒险,他何故在京中犯案,何故冒着被人发现的危险将尸体悬在宋嬷嬷门前?他甚至不曾打听过宋嬷嬷的底细,须知宋嬷嬷并非弱质妇孺的事,本不是什么秘闻,凶犯只消略微打听,就知道冲宋嬷嬷下手会有风险。”

“难道凶犯与宋嬷嬷有仇?”旖景揉着眉心,想不通其中关健。

“倒有些像示威。”虞沨却说:“若是为了复仇,怎么会这般仓促行事?还有杀死与宋嬷嬷无怨无仇的寡妇,岂能嫁祸成功?他的这番举止,有些像示威,或者说是……致意?”虞沨说到这里,也摇了摇头:“我也想不通其中决窍,只是有种感觉,这凶犯的心思,并不是常人能理解。”

“可是却与宋嬷嬷大有关联。”旖景直觉便是如此:“那么,这凶犯会不会再冲宋嬷嬷下手?”

这个假设,眼下谁也不能确定。

两人议论了一番,却都没有找到什么头绪,正准备回宅院里,尚还不到院门,又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小郎君留步!

身后有一嗓子尖尖嚷嚷。

虞沨与旖景下意识转身,但见一个五短身材的中年男子,撩着粗布长袂,踩着结实的步伐飞跑近前,王府的几个侍卫下意识就要阻挡,但见虞沨微举手臂示意,才摁捺着站在一旁。

中年男子一脸的热汗,挂在眉角腮帮,眼神却颇为据傲,直楞楞地横了旖景一眼,并没有出声,旖景却似乎“听”到了冷哼。

来者何人……

这是大家的疑惑。

“小郎君好,在下是邻村李府的管家。”中年男子环手一揖,却并不显得有多恭敬,很快又站直了腰,似乎等着虞沨还礼,半响没有得到回应,忍不住将两道粗眉立了起来:“郎君不是本县人士,或者没听过我家主子的名声,在香河县中,连县令大人都是不敢怠慢的。”

旖景立即想到那几个“李家姐姐”,抿了抿唇角,看了身边玉树临风的世子一眼。

这男颜出众……未必不是祸水。

虞沨自然感觉到旖景的“不怀好意”,蹙眉看了过来,再冲那管家轻轻一笑:“有何高见?”

那位管家似乎被这云淡风清的态度激怒,重重一咳,唇角一抬,却没有笑意:“恭喜小郎君,我家大娘子昨日在良缘桥因见郎君风度,一时起了好感,回去禀了主母,主母甚是疼爱大娘子,便让小的来问个仔细,若小郎君身家清白,主母有意……”

他话未说完,却听“卟哧”一声。

原来是晴空憋不住,笑了出来。

管家登即大为恼怒:“如此无礼!”腮帮子便越发鼓了起来,撑得满腮汗水晶莹剔透:“小郎君,李家有万贯家财,可是远近闻名,我家大娘子品貌出众,不乏求娶之人,只因主母听闻小郎君人才倜傥,倒不在意家中财富,小郎君何不告之家世,若是我家主母觉得合适,再请人上门求亲,成就姻缘。”

旖景默默转过身去,双肩微颤,忍笑忍得十分辛苦。

虞沨更是哭笑不得,看了那目带挑剔,自顾打量着他的李府管家好一阵子,才说了一句:“多谢贵主母厚爱,但不才已有心仪之人,只好辜负。”目光若有若无地瞄向似乎正在兴灾乐祸的某人,浅浅咳了一声。

管家大怒!居然有这么不识好歹之人!

“敢问小郎君姓甚名谁,家居何处?”

虞沨心生不耐,不想再与他纠缠不清,转身就走。

想来这李管家一惯跋扈,何曾受过这般慢怠,竟欲上前拉扯。

他才一迈步,一抬手——

只听“锵锵”数声,王府里的侍卫已经长剑出鞘,几把冷光,直指李管家。

虞沨蹙眉,一个目光扫过。

侍卫方才收剑,又是“锵锵”数声,动作之快,竟像是未曾行动一般。

李管家尚在当场呆若木鸡,不及叫骂。

虞沨一行已经步入宅子,再不理会。

这么一出“小小风波”,晚间被当作笑谈,引得大长公主一乐,将虞沨又是一番打趣,说以世子风度才华,若是生在西晋时期,还不引得掷果盈车,也难怪那小娘子一见倾心,使了家奴问名。

于是万婶子便又解说了一遍这李府的来历,却并非当地大族,不过因着祖辈经商积累了财富,又不甘被人指为商贾下等,才回了族里置下田宅,想跻身为“耕读之家”,这一代家主在京里也还有商铺若干,名下又有万亩良田,在香河的富名果然远扬,眼下三个待嫁闺中的娘子,往日里甚是骄蛮,出门必以幕蓠覆面,倒比村里头名符其实的士绅千金架子还大。

因大长公主此行甚是低谨,并没有兴师动众,即使跟随的亲兵,也不曾着革甲戎装,更不致惊动当地官员,就算今日那登门的里长,恐怕也不曾想到是大长公主亲临,除他以外,旁人更是不知这田庄是卫国公府的产业。

故而乡邻们虽大都以为能有实力置下良田农庄者必定是富贵之家,却也是懵懵懂懂,并不知道贵人的身份。

旖景跟着祖母又暗暗笑了一场,却也不以为意。

唯七娘对那几个“白眼森森”的李家姐姐尚还有些不满,却不愿说人事非,只打趣世子:“好在沨哥哥明儿个就回京了,若是再多留几日,指不定就会被人逼着提亲。”

这话又引得众人笑了一场,但并无人放在心上,却是不想,次日当虞沨回京之后,李家果然又有人寻了上门。

那李家主母,原本只是个商妇,又久居乡野,自然没什么见识,且以为整个香河,只数她家最是财大气粗,再兼着那所谓“贵人”——据几个女儿说来,虽也身着锦衣绣裙,穿戴也是好的,但竟然与那些个粗野村民说说笑笑,半分不知忌讳,还抛头露面,不带帏帽,怎么会是大家闺秀?不过就是京里的商贾罢了。

李家主母信以为真,又担心被她家女儿赞为天人的小郎君身家贫贱,还有些犹豫。

可巧十三这日,她出外归来,乘车经过桥头,正是昏昏欲睡,就被她家大女儿一阵摇晃,指着车窗外连声说道:“阿娘快看,就是他就是他就是他。”

李家主母一瞧,只见一个身着深碧锦袍的如玉少年骑在马上,果然是玉树临风、文质彬彬,心里喜欢得不行,琢磨着瞧那身衣裳,虽没有金绣珠缀,那少年也不曾带金冠玉簪,仅以青锦束发,可毕竟着锦之人,家世应不会贫贱。

回家后便喊了管家,交待他去“问名”,并让对方领会自己的美意。

岂知管家归来,一番怨愤之词,说那小郎君不知好歹,竟然还敢拔剑相向!

李家主母哪曾受过这等折辱,待到晚间,便对丈夫一阵哭诉,说被人凌辱,必不能就此放过。

家主尚还有些见识,听说仔细之后,斥责了妻子一顿:“你也不想想,那处宅子本是前朝望族的旧业,可是贫贱之人能置得的?更何况还有千亩良田,那郎君显然是他们邀来的客人,怎么会是贫贱之家出来的?”

“任是如此,这可是在香河,哪由得一个外头的人横行霸道,就连县令大人都得将咱们奉为上宾,我就不信他们比县令大人来头还大,当真是什么了不得的贵人,又怎么会没人知道来处。”李妇尚且不甘。

那李老爷一想,妇人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再想他家女儿,一贯眼高过顶,好不容易这回动了心思乐意嫁人,男方家世想来必不会太差,倒可结亲,竟听了劝,次日亲自登门,当然不会好比管家那般无礼,而是恭恭敬敬地递了名帖来拜会。

声称家奴昨日放肆,他是来道歉的,另也是希望“那位小郎君”能留个名姓家址,言下之意还是要与人议亲。

以李老爷想来,他这番“礼贤下士”,对方多少都会给些颜面了吧,立在庄子门外,打量四周景致与进出奴仆,频频颔首——看来也是兴旺之家,但正如妇人所言,并非显赫贵族,若真是贵族官宦,又怎么会无人听闻?昨儿个他且与县令饮酒为乐呢,也不曾听他提起过一字半句。

唉,李老爷往常眼高于顶,瞧不上乡下里长,他哪怕问一问郑里长这是谁家的产业,只怕就不会有那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了。

第两百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反击螳螂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雾渐消,险在眉睫第八十章 闺阁芳心,所托非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摆开阵势,好戏开锣第六百四十八章 闻言察据,铲除祸根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当,洗脱污名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筹谋第五百九十八章 隐隐不安,即传噩耗第两百六十八章 心弦幽寂,为一人吟第两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一百六十章 虽未携手,早已并肩第九十九章 别出心裁,掌管茶楼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变故,传言四起第两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应招,不妨见面第两百二十八章 天灾难避,人祸可防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隐瞒不察第五百九十五章 庆王拜访,阴谋逼近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谋”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忆了,怎生是好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择,皇后将废第三百五十章 为君之故,怨痛满怀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无诏,唯一见证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黄氏被斥第三百八十二章 闹市刺杀,孤阁缠绵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七百七十章 大变在即,许氏施令第七百七十八章 黄氏收场,故事未完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对策,婚事仍悬第六百零一章 留书提醒,事实真相第六百三十章 美名恶名,全靠舆论第七百三十五章 当众揭发,子若强辩第二十一章 一见牵心,盘算姻缘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忆了,怎生是好第九十七章 蛇蝎比之,尚有不足第三百七十五章 风向直转,将有良妾第两百六十三章 门外争执,室里缠绵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险为夷,线索联成第四百七十一章 更改计划,点醒祖母第四百零九章 风云突生,顺势嫁祸第两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浅不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丝剥茧,夏夜缱绻第两百四十一章 两心相许,早在当时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择不易,无奈而为第七百零一章 陈二太太,为女争贵第三百八十七章 尘埃落定,各得其死第七百一十四章 家有不肖,隐疾之患第五百二十九章 两国贵女,礼教之争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变之前,引燃后院第五百九十七章 此生有你,便已无憾第三百零四章 沉寂当中,风声暗起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五百四十三章 良辰吉日,和亲西梁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发杀戮,舅母问责第六百四十章 甘心臣服,不怀妒恨第四百二十六章 原来如此,风尘“侠女”第五百一十四章 风波未起,责罚难免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争,世子警言第七百四十六章 药石无治,预感大限第三百一十九章 深思熟虑,两全之计第五百三十一章 只恨当初,不该遇见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黄氏被斥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衅有因,獠牙毕现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劝第四百四十章 脸面尽失,勇闯青楼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闷棒,等你出洞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愿洒脱,无奈世事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凶,反被气死第六百七十八章 先得主动,慈安生疑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尘新世,一般哀凉第六百四十二章 黄恪归国,史载之宴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亲,舅父入京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间,细数疑惑第七百六十六章 输给时间?其实注定第七百三十五章 当众揭发,子若强辩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渐重,浴室意外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两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惊无险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娘悔悟,商议家事第两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九十四章 月下阴谋,如何破解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测,无奈折腰第三百六十三章 郑村死者,陇西归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获,知情之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军师,磨刀霍霍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念到位,主角忽改第两百六十四章 福祸相依,生死与共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结,动手清算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故突生,生死一线第五十一章 画中因缘,项圈易主第四百八十九章 本该投缳,未知命运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黄氏受讽第五百九十七章 此生有你,便已无憾第三百八十一章 联宗族亲,原来是你第五百五十七章 远庆九年,悄然而至第两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变,生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