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章 宫宴归来,却有访客

一更将尽,玉盘高悬天穹,游走在薄云星光里,悠闲着俯瞰人间万姓在这一个夜晚,诵赞庆贺这必然的圆满。

月色清透,星辉繁织。

但显然并不是人人会因这霁月光风心情愉悦。

申正从中秋宫宴归来,黄氏又忙碌着操持晚上的家宴,这时远瑛堂的宴席已散,似乎人人尽兴,唯有她觉得腰酸腿乏——白日宫宴上,不得不全神贯注地交际应酬,留心提点照顾首次入宫赴宴的利氏,防备着她言行有失,好在利氏自己也觉得拘束,并不敢与人多言,可没想到秦妃忽然刁难起旖辰,引得六娘顶撞。

那孩子自幼是个有主见的,又甚是寡言少语,并不会争强好胜,哪知今日竟会为旖辰打抱不平,以致被秦妃指责家教有欠。

这无疑让黄氏十分气闷,可她惯常了小心谨慎,又怎么会与秦妃争执,只好责备了两句六娘,规束她向秦妃致歉,不想那丫头今日偏就固执倔强起来,就是不肯服软,虽然秦夫人也不敢真得罪了国公府,从中转寰,但秦妃脸上颜色却一直不太好看。

而今日的波折还不仅仅这一件。

午宴之后,陪着太后看戏听曲儿,往常稳妥周全的许氏又出了状况,不知怎么着,一不小心泼了茶水,溅在了杨妃裙上。

尽管许氏失手之后立即挽救,反而是自己遭殃更多,杨妃裙上只染了些微,但也算失仪。

杨妃为人冷傲,见许氏与卓妃十分热络,只以为许氏是存心而为,便冷讽了两句,卓妃与她本就不和,闻言哪肯罢休,竟不顾宫宴上诸多贵人,与杨妃起了口舌之争,黄氏只好又上前转寰赔礼,息事宁人。

这事情竟然还惊动了太后,一意维护许氏,竟叫了身边管事姑姑提点杨妃——你身子不好,性情也越发急躁,多大点事就值得斤斤计较,既然如此,回去好好将息,就不劳你陪坐助兴了。

扫的是杨妃的颜面,却让不少贵妇侧目,虽然言辞间都是恭维,可神情里尽都有些妒色。

黄氏应酬起来就更加小心翼翼,一言一辞都得三思,几个时辰下来,只觉得精疲力竭。

回府之后,却还得操劳家宴,陪着大长公主赏月趣话,半点不敢透出疲乏态度。

中秋团圆之节,对黄氏来说竟像一场战役一般。

等宴罢席散,众人各自安歇,黄氏还得盯着仆妇们收拾善后,直到一切妥妥当当,回到和瑞园时,她已经觉得心力交瘁。

这会子周身无力地歪倒在炕上,问得卫国公并未回屋,黄氏且以为他还在书房操劳公务,吩咐下去准备宵夜茶点,不想玉芷去询问了一番,却说卫国公并未在书房。

难道今日中秋,他竟然去了崔姨娘那处?

饶是黄氏一贯“贤惠”,这时也忍不住几分哀怨焦灼,心里积累的怨气渐次旺盛,忍耐不住,顺手给了正跪在脚踏上用美人锤替她缓解疲累的小丫鬟一个耳巴:“这么重手!”

十余年间,这还是黄氏第一次对下人动手。

虽说耳光并不太重,但那小丫鬟也惊成了木桩,半响才回过神来,慌忙匍匐在地哭求主子饶恕。

蓝嬷嬷端着一碗雪梨糖水进来,瞧见这情形,连忙拉了小丫鬟出去,草草宽慰了她几句,折身进来,又与了玉芷一个眼色,自个儿拿起美人锤替黄氏敲打着小腿,陪笑说到:“夫人今日是累着了,今年事本就多,当真多得夫人操劳。”

黄氏半打身子斜靠在隐囊上,眼睑微阖,长一声短一声地喘息,直到情绪略微平和,才无精打采地问道:“风儿呢,让你盯着她的,她可还怨着我?”

蓝嬷嬷摇了摇头,将笑容更是放得柔和了几分,手里起起落落,力道均匀:“夫人大可不必担心六娘,她是您十月怀胎的亲生,还能与您离了心?早忘了宫宴上的事儿,从远瑛堂回了屋子后照样拿着卷书看得入迷,不是奴婢夸口,若六娘真是男儿身,必然前途无量。”

黄氏却不以为喜,反而将眉头拧得更紧:“已经是个书呆,半分不懂世事人心奸险,偏偏三郎倒是个淘气的,启蒙都多久了,一笔字儿还是歪歪扭扭,国公爷时常斥责。”

“国公爷对三郎严厉,也有好处。”蓝嬷嬷只好说道。

“对了,原本答应了宋嬷嬷那事,罗大家的在庄子里也待了些时候,一个是八娘身边总不能没个管事嬷嬷,另外风儿的乳母身子不好,我也早起了起心让她回去养老,你看着罗大家的可还合适?”

蓝嬷嬷早将罗大家的忘在脑后,黄氏冷不丁这么一提,想了一阵才将人名与人脸在脑子里对上号来,只她一早收了底下婆子的好处,答应要荐进来给六娘做管事嬷嬷,这时沉吟片刻,才又说道:“那婆子心眼灵泛,却是个贪婪的,难免浅薄,倒不如宋嬷嬷深沉,依奴婢看来,不如让她侍候八娘,横竖八娘子柔弱,也不在意这些。”

黄氏委实也不怎么看好罗大家的,本就不愿意让她在六娘身边,心下对蓝嬷嬷的建议甚以为然,又提起崔姨娘:“这段日子她可还老实?”

“贱人也就只有那些哭啼的手段,成日家病病歪歪,看着都腻歪。”一提起崔姨娘,蓝嬷嬷直眉立目,很是不屑。

“可别小看了她,若非她在国公爷耳边吹了风,怎么就特意提醒我要将三娘领出去露面儿?”黄氏冷哼一声:“三丫头这些时日没少寻事挑衅,我知道她是不甘,之所以没理会,全以为国公爷心里也明白着,一个庶女任是如何得庞,总归不能太过骄纵,哪知崔姨娘竟然说动了国公爷。”

“任是如何,三娘不过肖想罢了,三皇子何等尊贵?她一个庶女还能企盼成皇子正妃?”蓝嬷嬷不屑一顾。

黄氏对此事显然有所保留,沉默不语。

足有一刻,玉芷这才回来,见黄氏神情仍有些不愉,方才小声回禀:“奴婢出去细细打听了一番,国公爷从远瑛堂出来之后,原本是去了书房的,只不过多久,就被三爷请去了落英堂,说是楚王世子来了,有事相商。”

听说卫国公并非去了崔姨娘那处,黄氏这才觉得胸中堵着的闷气淡了几分,微微坐正了身子,思谋着说道:“如此,有三弟妹照顾着,应当不用再准备宵夜,行了,先给我准备沐浴吧。”

却说落英堂,正是苏轹与许氏起居之地,院子里玉桂树梢,几盏风灯闲挂,树下一张圆桌,置着菊酒茶点,围坐四人。

许氏才张罗了一番,被苏轹三请四让地“逼迫”入席,情知世子与卫国公关注的是她今日的“收获”,依然还是先致了句歉:“原本是为了与卓妃独处,无奈之下才想了个‘泼茶’的法子,也是想激怒杨妃,趁着这个由头好与卓妃说到正话,只烦扰得嫂子担忧一场,又多得她为我转寰,赔了不少好话。”

卫国公连称“无妨”,关切道:“那弟妹可曾与卓妃说上话来?”

虞沨显然也甚是关注,在一旁洗耳恭听。

“原本卓妃与汪夫人这位姨母情份甚厚,听说我与汪夫人是旧交,待我就极为热忱,当杨妃刁难,才挺身而出,后来太后娘娘又遣人‘提点’杨妃,卓妃更是兴灾乐祸,力邀我去她居住的宫苑更衣……只她一说起杨妃,怨愤之辞滔滔不绝,我倒也难以插言,后来她更是自伤处境,哭诉起来,我只好劝慰,一时也不好转换话题。”许氏笑道:“后来多亏了景儿。”

“景丫头?”卫国公错谔:“她怎么……”

“大伯若要知详细,还是唤了景儿来才好。”许氏适当地卖了个关子。

虞沨却像是早有所料,便未觉得惊愕,微微一笑,抬眸去看繁星朗月,静候佳人前来。

又说旖景,在宫宴上“折腾”一番,后来被卓应瑜满腔热情地拉去了朱棠苑,却没想到自家三婶刚好在场,仔细一打量,看出卓妃眼角微红,心里更是孤疑……但旖景“处变不惊”,跟着卓姑娘的愤愤不平,趁着韦十一娘的煽风点火,巧妙地将话题引至南浙一案,张显了一番“嫉恶如仇”,说了不少“意气”话,直让卓妃垂眸深思。

但也发现了她家三婶眼睛里的“狡黠”,旖景当时就猜测着三婶也是“有备而来”,两人目光接触间,在合适的时机,旖景当品了卓妃的好茶之后,“心满意足”地“功成身退”。

归家之后,她也打算找个合适的机会与许氏“交换心得”“互通有无”,可因着大长公主今日情绪甚好,姐妹们更是“兴奋愉悦”,一直没找到机会,归去绿卿苑,并无睡意,正与丫鬟们在廊子里赏月,就被请去了落英堂。

旖景也直觉是为了南浙一事,却没想到虞沨竟然在座。

当要见礼,却被满怀好奇的卫国公阻止,招手就让她坐在身边。

“景儿,你今日怎么去了朱棠苑?”卫国公迫不及待地问。

旖景早琢磨过,觉得此事也没有隐瞒的必要,自不讳言:“是受了三殿下所托。”

除了虞沨以外,在坐三个长辈都大感诧异,苏轹原本还猜测着又是世子的后着,许氏也是这般认为,却没想到竟然有关三皇子。

卫国公有些担忧:“你本身与皇子们并无来往,三殿下怎么会……”

“旧年汤泉宫,三殿下也陪着太后住了些时日,与女儿时常闲聊……那日三殿下归京,路经香河,也专程来拜会祖母,便拜托了说服卓妃的事儿。”旖景简单解释了一番,又将今日宫宴上贵女们的争执细细说来,最后才提到朱棠苑发生的事儿:“当到朱棠苑,阿瑜摁捺不住,将阿雅与阿柳好一番埋怨,说她们不将尚书府看在眼里,甚至言辞间对太子妃不敬。”

许氏笑道:“正是如此,我当时正愁找不到机会,几个小娘子来闹了一场,倒更让卓妃恼怒起来。”

“我不过提了一句彭三娘,韦十一娘当即就说杨家在宁海仗势欺人,无法无天,彭御史已经掌握了实据,阿瑜也是连声赞同,她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后来居然说出了怀疑杨妃之父与秦相暗通,借着这个机会欲往金相身上泼污水的话来……跟着卓妃说起早先与杨妃的争执,直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甚是为咱们打抱不平。”旖景想到朱棠苑当时群情激愤的情形,依然觉得精彩:“后来我就劝了一句,只要杨同知获罪,杨妃哪里还跋扈得起来。”

这话若是许氏说来,未免露了痕迹,可旖景不过是个豆蔻少女,又有韦十一娘与卓姑娘连声附和,大加赞赏,都说旖景极有大长公主风范,是个“嫉恶如仇”的“巾帼英雄”,半分不显处心积虑。

“结果还被三婶提点了几句。”旖景吐了吐舌尖。

许氏笑道:“我心里正觉得雪中送炭呢,可面子上还是要警告几个小丫头莫要非议政事的,也正好找个机会打发了她们,才能与卓妃私话。”

“三婶一个眼神递来,我就懂了。”旖景十分自得。

卫国公握着拳头,有些无奈地抵唇一咳,摇了摇头:“小小年纪,竟有这么大的胆子,插手起政事来。”

“父亲,不过就是说些大话而已,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旖景咬唇,依然一副小女儿的神态:“我虽不知三婶后来如何,但韦十一娘与阿瑜却将我当成了‘知己’,尤其韦十一娘,结交之意相当明显,看来就算此事眼下收效甚微,将来通过韦十一娘还能图谋。”

卫国公一时怔住,惊异于旖景的步步为营。

“前头有几个小丫头的插科打浑,我后来的话倒容易了,规劝着卓妃还是要谨言慎行,莫与杨妃正面冲突,又委婉提醒,宠爱只是一时,家族才是最终的依靠,看卓妃的神情,应当是听进去了,并对我好一番感谢。”许氏也说道。

这事情就算没有十成把握,应当也有了七、八分成算。

因着到底有家眷在场,卫国公与苏轹都不好再谈政事,竟然当真饮酒赏月,闲话起来。

虞沨见旖景“虎视眈眈”,每当他一举盏,就看过来警告意味十足地视线,颇觉有趣,忽然问道:“不知国公府月色最好是在哪处?”

居然问倒了主人卫国公。

苏轹是个“明白人”,早将世子与侄女间的眉来目往看在眼里,这时轻轻一笑,却问旖景:“景儿是否知道?”

“我常去沐晖楼,想来在高阁之上,又因临水,赏月必是好的。”旖景说道。

“景儿说得不错,沐晖楼是赏月的绝妙之处。”苏轹大为赞赏,目光又是一溜:“世子可有兴趣?”

“如此,倒要一观。”虞沨轻笑。

“景儿是主人,可得招待好世子。”许氏也十分地知情识趣。

于是乎,卫国公还没回过神来,许氏就安排了两个小辈离场,自然她也不会再打扰兄弟俩商谈政事,嘱咐丫鬟们好好侍候,回屋歇息去了。

卫国公甚觉疑惑:“沐晖楼果然适合赏月?”

苏轹甚是惊诧:“长兄竟然不知?看来……应是没与嫂子一同上过沐晖楼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仓促之间,吐露情意第两百二十五章 不过如此,棋高一着第六百七十六章 卫冉“入仕”,子若为奴第四百四十章 脸面尽失,勇闯青楼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驾行宫,勃然而怒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五百二十六章 众芳比才,昭显风范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获,混乱局势第三百三十一章 从此之后,再不分离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聪明,子若入陷第五百五十二章 算作绝别,九月之喜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认亲,虞湘婚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黄氏受讽第二十六章 赐名之喜,责罚之恨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纵变局,金蝉脱壳第两百九十四章 尚未实施,便有变故第二十三章 握手言和,设宴谢师第三百八十五章 远瑛堂内,终极对恃第三百一十一章 离间之计,黄雀之谋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认亲,虞湘婚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盖真相,仍期回头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来惊喜,恭贺芳辰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愿达成,一变突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来人,青州寄信第两百零九章 宫宴归来,却有访客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杨二女,谁更“诸葛”第四百九十八章 雷霆手段,旖景之威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卧第五十一章 画中因缘,项圈易主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伤,我之遗憾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议,仍有余波第七百零八章 决断不易,步步相逼第七百一十章 显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四百七十八章 蛮横甄母,总算报应第四百七十章 终是难免,成人笑谈第五百零七章 诸子弑母?人伦悲剧第八十八章 一见倾心,是否冤孽第七百章 忐忑被弃,入宫劝谏第七百四十六章 药石无治,预感大限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争执,风波渐酿第四百五十五章 如此虚荣,妄自尊大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对策,婚事仍悬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剑指白衣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速之客,婵娟“见鬼”第两百一十九章 羊脂鱼佩,或有内情第两百六十四章 福祸相依,生死与共第七百七十二章 陈相投诚,名单到手第六章 抽丝剥茧,计量初成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时习务,闲来踏歌第五百三十八章 数桩喜事,又有恩封第七百三十九章 拨乱反正,太后施令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影随行,愧疚难消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论政,皇子无缘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守”调换,挑拨露馅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个许诺,两世纠缠第六百零一章 留书提醒,事实真相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争取第四百四十四章 纳妾之争,姑姑说教第两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骂俏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动,再无可忍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奈妥协,损兵折将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计,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章 问罪甄府,慈母悲声第一百零四章 心计较量,更胜一筹第两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响,是为何人第两百九十四章 尚未实施,便有变故第五百七十八章 当众揭露,剑指皇后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争端升级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第五百五十九章 机密外泄,决意废储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断情绝,同日赴死第四百零九章 风云突生,顺势嫁祸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雨间歇,如此犒赏第两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惊无险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计,釜底抽薪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访,实属误解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结,动手清算第五十八章 巧用心计,更改姻缘第六百零二章 先有安排,金蝉脱壳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谁将作乱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生命案,二爷休妻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归来,一段旧怨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爱,时日无多第五百九十四章 彻底摧毁,一笔勾销第两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响,是为何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谣言,留下凭证第五百九十章 致胜心腹,故人远归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计试探,莫名好友第两百八十五章 非是良人,怎托终身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殴,楚王醒转第五百七十四章 劝逼指证,虞栋获死第四百六十九章 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第一百五十章 再结“同盟”,年后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