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妪,张或是殷

“哀家早有承诺,只要你放五娘平安,不会涉及杨家众人。”眼见满怀焦灼的旖辰又要扑向前去,太后及时阻了她一把,十分笃定地开口。

而皇后这时,也已经定下心神,飞速衡量一番:甄莲遭此下场,也算咎由自取,她如今伤及子宫,必然再不能孕,又被杨氏揭穿了谋害东宫子嗣一事,废妃在所难免,而苏氏五娘却是卫国公爱女,身份贵重,若是有个好歹,于人于己无利,必须保全才好。

“圣上,这事不宜声张,应下令诸人缄口。”皇后最终决定。

只太子心神大乱,竟脱口而出:“母后,杨氏贱人伤我爱妃,孤定要将她灭族平恨!”

“混帐!”皇后大惊,不曾想太子竟然将抄家灭族的话脱口而出,天子尚在当场,这话可是大逆不道,连忙陪罪:“圣上,太子是痛怒交加,一时丧失理智,方才口不择言。”

天子狠狠剜了太子一眼,冷冷地恍过满面血泪的太子妃,他早有听闻,甄氏手段狠辣,伤及储君之嗣,因无实据,又顾及着此时是铲除金相党羽的重要关头,方才隐忍不发,万万没想到的是太子竟然明知其中隐情,却隐瞒不举,放纵甄氏胡为至此,竟然在太后生辰之日,引发了这么一场祸端!

这时在天子眼中,甄氏已经也是个将死之人了。

“杨氏,朕令你即刻放开五娘,你之所求,朕允了,在场诸人听好,今日之事,乃杨氏暴病而亡,太子妃受惊,以至小产,若有人胡言乱语,定严惩不饶。”天子一言,重如九鼎,以致人人肃色。

太子虽有不甘,但举目之间,正触天子冷厉的目光,一时泄了周身的愤慨,半跪在地将太子妃搂入怀中,交握的指间,坚硬得泛出苍白的色泽。

三皇子微一侧身,眼角隐着不屑与冷漠。

他忽然听见一个女子低婉的语音——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此,我唯一的遗憾,竟是不能亲口与他说声辜负了。

三皇子猛一转身,正好看见杨妃松开了挟制着旖景的手,一道白光飞速没入胸口。

四周再是一片惊呼——

旖景重获自由,却并未拔足逃离,反而是转身,扶住了杨妃顺着檀柱瘫软下去的身子。

“贱人,竟让她死得……这般轻易……”是太子妃呻吟的恨声。

太子便拔身而起,就要将杨妃碎尸成断,旖景却挡在了之间,转身怒视太子:“人已经死了,殿下何必再如此。”

“殿下,若为太子妃考虑,还要冷静。”三皇子几乎同时低声提醒。

皇后也一步跟上,感激地看了一眼三皇子,连声吩咐着宫人将太子妃与太子送回东宫。

旖景眼看着杨妃气息渐弱,目光涣散,唇角的笑容也逐渐变得僵硬,眸子里的光彩仿若油竭灯枯的一刻,归于静寂黯沉,终是一叹,当替她阖眼的那一瞬,眼角忽觉酸涩。

那时恩爱正浓,应是预料不到如此绝情的一刻,生死别时,得的只是恨之入骨。

三皇子依然防备着太子会“冲动行事”,一直挡在他与旖景之间,瞧见旖景侧面滑落的泪水,怔在数步之遥,这女子竟为一个无关之人落泪?甚至还是一个曾经威胁她生命之人?但他分明感觉到这眼泪不是来自于善良,更近于同情惋惜。

不自觉间,脚尖前移。

却忽然有一道紫色的身影阻隔在他不及之处。

“五妹妹,你受了伤,快让太医诊治。”虞沨领先一步,伸手扶起旖景。

三皇子看着他们指掌相合,眸光微黯。

那一个合掌却也只在瞬息。

旖辰便已急急赶到,半搂了旖景过去,倒是一场抱头痛哭。

——

双喜之庆,最终以悲剧落幕,因天子之令,众人对这场变故缄口不言,先且不论后事风波,只说旖景,受的不过皮肉之伤,在慈安宫养了两日,伤口便已愈合,余下浅浅的两道红痕,穿着竖领的中衣遮挡,倒不致落人眼里,见太后郁结不解,终是又陪同了两日,方才辞宫归府。

卫国公府诸人自然不知慈安宫里那场变故,就算几个长辈听闻杨妃忽然暴病而亡,太子妃受惊小产,料得事有蹊跷,可宫里既然作此论断,众人自是不会多事打听,旖景归来,连询问都没有一句,倒省了一番废心解释。

不过贴身的几个丫鬟,还是发现了旖景项上的伤痕,未免问起,旖景也无解释,只令她们不要传扬。

次日,听说旖景回府,已经在二月里与三顺成婚的腊梅却来了绿卿苑,禀报了一件蹊跷之事。

还得说到数日之前。

腊梅因闲来无事——自从嫁了人,旖景便没让她日日来院子里侍候,而是协助着三顺打理外头的事儿,如此一来,腊梅自是有了不少闲睱,因着再无拘束,去小东市的陋巷里照顾那瞎眼老妪也不用遮遮掩掩,每日都会去看望。

却忽有一日,可巧腊梅正替老妪做着午饭,便有一男子登门,打听这间户主可是姓殷,腊梅知道老妪姓张,邻里都是称呼她一声张姥姥的,自然说道没有,可那男子却不罢休,又问户主是否是年近七旬的老夫妇,听腊梅称只住着个孤妪,男子又要坚持一见。

腊梅只好知会了张姥姥,让男子入内。

却不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一刻后便见男子离开,似乎有些沮丧。

腊梅事后问张姥姥,却说那男子是找错了人,原来张姥姥这一处小院儿,是二十年前从人家手里买过来的,便猜测着许是寻从前的户主也不定。

“原本奴婢也没放在心里,只隐隐觉得那男子有些面善,琢磨了几日,却没有头绪,可巧的是两日前送帐薄子进来,却在府里又见着了他,奴婢方才恍悟,竟是教导小娘子们的李先生。”

腊梅虽说在绿卿苑里侍候了些日子,但不常跟旖景出行,扶风堂还是有次下雨,送雨具时去过一回,只见了李霁和一面,就只有个模糊的印象。

“五娘,那日李先生在镜池边遇见了奴婢,认出当日在姥姥院里见过,竟又再三询问,张姥姥当真不是姓殷?还有从前都做过什么营生,这也倒还罢了,不过两日,李先生竟然寻来了府后巷,原来是知道了奴婢从前是宋家的丫鬟,说要打听宋嬷嬷的事。”

“他都向你打听了什么?”旖景忙问。

“奴婢因没得主子许可,不敢贸然答应……”腊梅见问,很是忐忑不安:“没等先生问话,就拒绝了。”

旖景:……

有时太过忠心的人,或者会在无意间误事。

腊梅连忙说道:“或者奴婢再去寻李先生,就说想通了……”

“这样也太露痕迹,还是等等再看吧,先生若真有要事,必然不会轻易放弃,应当还会寻你,到时你再为难他一下,只别太过,得见好就收。”旖景嘱咐。

思忖一阵,这才问起那位老妪:“张姥姥有没说过先生打听那位殷姓人家是为何事?”

“这倒没说,张姥姥患了眼疾,行动多有不便,与邻里来往也是不多,应是不知先生打听的那位,不过姥姥想是好奇,事后问起先生的年岁模样,奴婢形容了一回,姥姥便更加认定不是故人了。”

旖景却想,李霁和既然再三确认老妪名姓,应当是有几分把握的,并且他也不识打探之人,故而才不确定真伪。

关于这位西席,旖景曾经还拜托了杜宇娘去南浙打探了一番他的身世,据杜宇娘反馈的信息,李霁和并非名门望族出身,其父原本是康王府的司仓副使,属流外官,年不过三十即逝,李霁和似乎是遗腹子,其母罗氏本是康王之婢女,后由康王妃作主,销了奴籍,许给府中吏员为妻,因夫丧,罗氏不愿再留在锦阳,于是求了主子恩典放行,带着儿子回了家乡宁海,守着几亩薄田,独自将儿子抚养成人。

罗氏虽是婢女出身,却也还识文断字,因此李霁和自幼便在母亲启蒙下识字习文,至幼学之年,罗氏便领着他去了松鹤书院,也不知如何说服了已近古稀的丁昌宿,不但许了李霁和入书院学习,还留在身边亲自教导。

据说罗氏回宁海时,李霁和尚在襁褓之中,母子俩从此再未回过京都。

以这样的情形看来,李霁和应与宋嬷嬷没有联系,两人本身更不可能结仇,杜宇娘甚至确定过其父之死,的确是因为病逝,这似乎也说明李霁和与宋嬷嬷应当也没有家恨,倒是罗氏,曾经做为康王府的婢女,不知是否与宋嬷嬷相识,但苏直与杨嬷嬷又都对李霁和的父母没有半分印象。

兼着这一世,李霁和自入国公府,也没有与宋嬷嬷来往,更不曾打听什么,除了这回寻到腊梅。

旖景一时竟将李霁和的蹊跷抛之脑后,可是经腊梅这么一提醒,又重新拣了起来。

光靠琢磨,是想不明白其中底细的,且还得看李霁和接下来究竟会在腊梅口里打探什么。

而旖景才刚回府,便有虞洲迫不及待地前来拜访,却是不怀好意地说出了一番让旖景瞪目结舌之事!

第七百四十三章 缱绻怀忧,病势日沉第五百九十八章 隐隐不安,即传噩耗第三百二十八章 温弱儿媳,险恶婆母第七百七十章 大变在即,许氏施令第一百零六章 渐近重阳,途中归人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计施策,天降良缘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强请赴藩第七百零八章 决断不易,步步相逼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嬷嬷教孙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筹谋,实难料定第三百七十三章 扭曲人生,诡异心态第三百八十四章 强辞夺辩,委实傲奴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盖真相,仍期回头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叹服第一百一十二章 灵山之约,依时发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传花击鞠,旧怨新仇第二十四章 鸡飞狗跳,银钗坠井第两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妇,华北独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发威,王妃驳回第七百七十三章 针对防范,何愁不胜第六百三十六章 总算通信,大胜归来第五百五十七章 远庆九年,悄然而至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断绝后,扼制谣言第两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变,生死危机第三十九章 各怀心思,小聚芳辰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横第五十三章 重返旧地,苦辣酸甜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风暴,暗器胁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败涂地,秦母求死第七百七十二章 陈相投诚,名单到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渐重,浴室意外第六百五十八章 调“虎”离山,火烧“虎穴 ”第五十六章 虞洲献计,势不罢休第十一章 当年学堂,惊见旧迹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乱,王妃归来第一百零四章 心计较量,更胜一筹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无奈,自找耻辱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圆场,各人计量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盘,实在精明第两百六十三章 门外争执,室里缠绵第六百四十三章 窥破隐情,暗怀算计第七百零一章 陈二太太,为女争贵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动,大不寻常第四百六十八章 开幕落幕,“真相大白”第七百五十一章 卫冉归来,当堂争执第五百一十一章 最高长辈,登门问罪第两百五十五章 世子绝断,直面阴谋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第二章 焚书明志,疑惑难解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爷“耍赖”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细入宫,“云雀”现形第六百零二章 先有安排,金蝉脱壳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崩离析,果遭“天遣”第两百五十一章 再访乔县,攻心为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妆之贺,秦氏试探第六百零一章 留书提醒,事实真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创,柳暗花明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为何因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转”,未知祸福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爱,时日无多第四百五十二章 揽事上身,旖辰登门第五百九十章 致胜心腹,故人远归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书信,请见王妃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愿并非,一心一意第五百三十八章 数桩喜事,又有恩封第四十七章 心有灵犀?缘何如此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断绝后,扼制谣言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四百八十四章 折辱不成,子若受冷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并非无患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蝎毒计,宋氏决断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群芳聚宴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医”出场,气焰熏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布局,一方收网第四百零一章 宫宴之上,各怀心思第七章 娘子撑腰,丫鬟树威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三百九十四章 病榻之畔,风波暗酿第四百七十二章 疑军稳军,祖母厉害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词,连环命案第六百六十六章 久别重逢,但享静好第六百六十二章 声东击西,虚实难辨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关注,风浪将来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协定第六百六十一章 金元遭疑,预料之中第两百四十章 阑珊之处,曾住何人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变故,传言四起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顺现形第两百九十一章 “死而复生”,无奈示好第三百二十八章 温弱儿媳,险恶婆母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第四百六十三章 “风波”连连,“风光”回门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碟香瓜,万千愧意第五百零五章 当真死了?不敢置信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无悔?叩请和亲第五百二十六章 众芳比才,昭显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