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温弱儿媳,险恶婆母

来者是肖蔓,自从去年并州一行,旖景与她再也没有见过,不过三月末,虞沨最后一回获许来绿卿苑“讨论案情”时,曾提起金七郎一事已经无礙,卫国公与秦相一场举盏后,秦相答应不再紧追不放,虞沨便向圣上求情,原本对于金七这么一个宁要姻缘,舍弃家族的义气子弟,天子原有宽恕之意,金氏一族已被处死,金七早被族谱除名,又无权无职,自是成不了气候,又有虞沨求情,秦相妥协,天子乐得张显天恩浩荡,金逆虽恶,可天家始终感念当年功劳,为金氏留条血脉。

肖蔓显然因为担惊受怕,整个人消瘦了许多,最终化险为夷,才恢复了几分神彩,这时提说旧事,对旖景甚是感激。

又拿出“添妆”,却是一尊羊脂白玉的观音像,雕工质地都是绝佳,让旖景连连推拒。

“阿蔓,这可使不得,我并没有帮上多少。”再者,当初她与肖蔓“结交”的目的并不单纯,多少有些愧意,哪肯受这么重的礼。

“阿景莫要推辞,家父将事情仔细都告诉了我,若非你与世子,便是我能幸免于难,外子却难逃一死,这一生终如死灰罢了,我是俗人,手头也拿不出什么雅物,难投阿景喜好,唯有这尊佛像,是往佛国寺请来,恭祝阿景与世子一生安好,是我与外子一片心意,你若是拒绝,我们难以心安。”

旖景见她甚是坚持,只好收了礼,却翻找出一套脂玉茶具来,硬是要让肖蔓收下:“也是我一片心意,礼尚往来,才显情谊。”

肖蔓见也拒绝不得,便收了茶具,却说出了一番告辞的话来:“外子经历此番劫难,再不想留在京都,家父已经允了我们前往楚州,又多得世子提携照顾,引荐了当地商贾,外子入仕虽是不能,却也不愿白受父母养护,不思进取,从商也是一条出路,楚州与西梁交界,商贸发达,机会也多,又有行家引路,倒省得我们一头懵懂,白折本金,世子之恩,我与外子谨记在心,但因启程在即,又因外子身份,委实不好去婚宴恭贺,这一回来,便是与阿景告辞,还望阿景转达世子,我们夫妇一片谢意。”

两个闺中好友,就此依依作别,这时各自都不曾预料,再度相遇之时,却成了那样一番情境。

转眼进入五月,距旖景与虞沨婚期,只余十二日。

又到琼花开放的时节,镜池边上一片雪白,幽香沉浮间,夏的炙息若隐若现。

离婚期渐近,反而闲睱了下来,宾客也渐渐少了,旖景才有闲心漫步镜池,望着清波里沐浑楼恍恍的倒影,一些感慨。

归来,已经三年。

原本以为时日还长,转眼却要离开。

只这一回,心里是怀着憧憬与欣喜的。

那年七月,与他在沐浑楼重逢,犹记得一袭白衣,半张清俊的面容,沐浴在残阳斜照里,她惊得掉了手里书本,他抬眸看来,疏漠冷清,拒人千里。

眼下思及,心里一处有迟缓的疼痛。

当时不知冷漠的缘由,怎知他早已归来,带着那些不堪的记忆,当见自己这个凶手,疏漠已经是无比仁慈了。

可他还是这么快就放下了,温柔如故,情深如许。

站在水边,看杨柳依依,画起涟漪如笑,点滴记忆随之鲜明,想念,更是清晰。

是的,便是即将再度结发,从此朝夕为伴,我这时,依然如此的想念你。

忽见波光里,一身玉白长衣近在身侧,旖景心神一恍,急急转身,目光忽明又黯。

因见着的是自家长兄唇角带笑,满是促狭的神色:“五妹,你以为是谁?可别有那奢望,眼下这样的时候,远扬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现在咱们园子里。”

旖景恼羞成怒,重重跺脚,咬牙不语。

“有一件事你是否要听?”苏荇更是乌眉飞展,微一弯腰,非得去看旖景的眼睛:“可是关于远扬的。”

旖景立即转怒为喜满面讨好。

苏荇反而怔住了,隔了半响,才捧腹大笑,胳膊搭在旖景的肩上:“五妹,你就不能矜持一些?”

“阿兄,你当年对妙音双姝可是十分欣赏,你说这会子,我若是对嫂子……”

“鬼丫头!”苏荇咬牙,终于还是揉了揉旖景的发顶:“你可知道我眼下成了中书舍人?”

“阿兄这么快就升了职?”旖景甚是惊讶。

“谈不上什么升职,不过能常伴御前罢了,比远扬差远了,去年这时才是中书舍人,今年便成了阁部,便是咱们三叔都连连感慨后生可畏,你还不知吧,圣上已有意下,要擢升三叔入阁呢,与远扬却是平级。”

“圣上这是要渐渐启用内阁,削弱相权,试行改制了。”旖景一针见血。

苏荇又是一怔,长叹一声:“为兄不如吾妹远矣。”

“阿兄,你说了半天,无非就是自己升职,与三叔入阁。”旖景甚是不满,忽而眼前一亮:“看看,那可不是嫂子?”

苏荇连忙转身,当真见到董音与她的乳母正往二门行去,早前才听她念叨着要寻母亲商议什么,应是去和瑞园了。

一时有些担忧,自己这个妻子,温婉良善是好,未免有时显得太过软弱,继母若真存坏心……忽然就跑了神儿,直到袖子被狠狠一拽,转而才见旖景咬牙瞪目,一脸狰狞,当即失笑,这才说起今天御书房里的一桩笑话。

“原本金氏谋逆案一毕,圣上才将施德等人提出诏狱,压根就没怎么开审,那帮人就竹筒倒豆子般招了,今日圣上召了秦、韦二相,与远扬、三叔,并几个通政司的官员,商议该怎么处治施德一众,死罪当然难免,但圣上余怒难消,称若非远扬果断明察,并州境内不知有多少百姓无辜枉死,便是一刀斩了这帮诬吏,也难以消怒。”苏荇眼下是中书舍人,得负责拟诏,再兼着圣上有意提携,故而中枢议政,他也在场。

旖景蹙眉:“斩首不能消怒,难道要千刀万剐,或者五马分尸?”

苏荇:……

真是最毒妇人心。

不过这话万不敢讲,只是一笑:“还是远扬有主意,建议将施德等一干罪犯押返并州,先游街示众十日,跪于百姓面前坦承罪状,再当着并州百姓之面,将之处斩。”

并州百姓是直接受害者,对施德等人定是恨之入骨,游街十日,被千夫所指,如此,也算是死得不那么痛快了。

旖景忽而想到并州明珠兰心姑娘:“施德之女也论同罪?”

“说起这个,当日圣上公审,施德几个七尺男儿争相认罪,反而是这个女子尚且喊冤,说她是一介闺阁,不应受牵,恳求圣上明断,为兄当日也在场,见她对圣上秋波暗递……”

旖景:……

兰心姑娘战斗力相当顽强。

“不过当时她已是满面污浊,披头散发,还一副,恩……模样甚是惊心,圣上更添厌恶,毫不犹豫就判了死罪。”

旖景暗忖,以兰心姑娘的高傲,让她到并州游街展览十日,才是比斩首更为残酷的刑罚。

咎由自取。

“远扬之建议,让圣上龙心大悦,当即便下御令,称远扬既是并州一案之功臣,着他立即押赴施德等人前往并州监斩。”

旖景:!!!

圣上,你小心眼,依然耿耿于怀。

见自家妹子俏面发白,苏荇险些没有再度捧腹:“五妹这模样,倒与远扬当时如出一辄,我且没缓过神来呢,便见远扬已经跪在地上,恳请圣上开恩,莫误了他大婚之期……五妹是没见着在场诸人的神情……圣上这才反应过来,连连拍着额头,说一时糊涂,忘了这桩,方才让韦相押赴罪人抵并。”

旖景恍恍惚惚松了口气,这才心满意足,拉了苏荇去绿卿苑,好茶招待。

又说和瑞园里,董音仔仔细细地将针线房与采买诸多事宜巨细一一禀了黄氏,但有例外的支出,便是千文以上的价差都没有私自作主,遵循黄氏意见后,才好嘱咐底下照行,黄氏照旧满面和气,还道董音也太过小心了一些,不过是些琐碎,虽府里例例皆有定数,也只是针对下人管事,董音既有成算,小事上大可定夺,无需上报云云。

“媳妇于家事上多有生疏,自当仰仗母亲。”董音依然小心翼翼,说了会子话,当闻白露入内禀报厨房送了晚膳,问黄氏摆在正房还是花厅,才起了身,准备净手侍候黄氏用膳。

黄氏连忙阻止:“咱们家历来没这规矩,便是太夫人,也不让媳妇小辈侍候的,好了,你也回去吧,荇儿眼下入了仕,不比得在国子监的时候,你更得多加体贴,照顾好他就行了。”

当见董音出了和瑞园,黄氏才让摆膳,蓝嬷嬷依然在旁安箸布菜,待黄氏用完晚膳,用茶漱了口,才笑着说道:“只道少夫人祖母曾经也与咱们太夫人上过疆场,董家应是刚强的家风,可眼下看来,少夫人太过温弱了。”

心里暗忖,太夫人只与董老夫人交好,念着旧情,做了这么门婚事,却不想以董氏的性情,委实不适合长孙媳妇,这般温弱,哪里有能力掌一府中馈,做内宅主母。

“我原本瞧着,荇儿媳妇就是个一帆风顺的,果然如此。”黄氏轻轻一笑,心里也不以为意,这些个贵族嫡女,哪个在家里不是娇生惯养,就算跟着长辈学了些内务,只以为在婆家也如同在娘家那般,一应仆妇管事都服服贴贴,任由她指使呢,殊不知便是在自家,那些个当老了差的人,也是阳奉阴违的多,内宅家事,可不是光有个主子的身份,就能处理得处处妥当。

起初才让董音监管两处事务,她倒是兢兢业业,还改了不少原定的规矩,节省开支,似乎是想体现出有掌家的能力,殊不知如此一来,伤及那些家奴的油水,便引来了抱怨,明里虽不敢如何,可不暗地里就使绊子,才有了元宵节里那一场事儿,董音被这么一吓,就成了这副模样,真是没见过风浪的弱质闺阁,不过动动小指头,就将她收拾得服服贴贴。

蓝嬷嬷更是笑得满面绉皱:“太夫人这个孙媳妇选得当真不错。”

又说董音,才出了和瑞园,便见秦氏带着两个丫鬟袅袅娜娜而来,妯娌俩客套了几句。

董音乳母齐嬷嬷看着秦氏入了和瑞园,这才说道:“相府家这位庶出的娘子,性情倒也温和,也持重知礼,不似那些个被嫡母有意教坏了的。”

董音笑笑:“秦相有意与国公府联姻,意在通两家之好,将来互成倚仗,自是不会挑个刁蛮任性的孙女儿过来,弟媳虽是庶出,听说自幼便聪慧,是真得嫡母疼爱的。”

“可老奴看着,张姨娘却不是个省油的灯。”

“她虽是个姨娘,到底也算长辈,嬷嬷说话可得仔细,别与她冲撞了。”董音不以为意。

回了松涛园,才听说绿卿苑里的丫鬟传话,说五娘留了苏荇用膳,也请她过一处。

董音又叫了身边的大丫鬟去道谢——说手头上还有些琐碎,一时丢不开,辜负了五妹妹美意,待明日再去绿卿苑看望。

齐嬷嬷又问:“少夫人从前就与五娘要好,五娘又是个最好相与的,何故推拒了?”

“五妹眼看就要出阁,世子空闲时候本也不多,兄妹俩好不容易才有一处闲话的时候,我若是在,五妹到底有所顾及,不好冷落了我,倒是打扰了他们兄妹说话,待明日世子入宫当值,我再去陪陪五妹。”提到旖景,董音笑容更为柔和。

而齐嬷嬷却摒退了闲人,满面严肃地与董音又说了另一番话。

第四十七章 心有灵犀?缘何如此第四百四十七章 表妹“企图”,原因仰慕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怜”婢女第两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响,是为何人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后事”,睚眦必报第六百六十八章 夫妻交心,准备归楚第三百零一章 解剑待缚,听之任之第六百八十章 “顽劣”六郎,新妇投缳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却明第一百一十七章 注定纠缠,放手不易第六十三章 入宫谢恩,商谈姻缘第五百二十九章 两国贵女,礼教之争第三百八十七章 尘埃落定,各得其死第七百五十六章 钱江伯府,紧接“出局”第六百八十二章 顺哥护母,旖辰决断第两百九十二章 关键一步,圣旨忽降第六百五十七章 艰难决断,依计而行第两百一十三章 迷雾揭开,惊闻真相第五百七十七章 尽在计算,撕破面皮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四百七十三章 候府阖墙,纵容之祸第两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妪,张或是殷第两百二十四章 计谋迭出,谁是高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见闷棍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真相!同道中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宫,卫昭之愿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书信,请见王妃第两百七十四章 世子审案,兰心强辩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马,二婶遭殃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跷,指向何处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计酿成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计试探,莫名好友第三百三十五章 狭隘狠毒,虞栋夫妻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别重逢,情意绵绵第三百八十二章 闹市刺杀,孤阁缠绵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门,所为姻缘第一百三十六章 谁之劫数,终究难参第五十七章 无法疏远,难舍关切第七百三十五章 当众揭发,子若强辩第四十九章 温言安慰,巧救腊梅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来访,对坐闲谈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守”调换,挑拨露馅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发威,王妃驳回第两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两难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计定,决不买单第十八章 摁捺不得,人心思动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三百二十八章 温弱儿媳,险恶婆母第五百二十六章 众芳比才,昭显风范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见旧词,却署新主第六百五十二章 绝决相逼,生死你定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谈,蹊跷遗言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转”,未知祸福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断绝后,扼制谣言第六百五十一章 说服金元,万事俱备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衅有因,獠牙毕现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涂第两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争执爆发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变故悄然第五十章 反输为赢,酒肉结交第七百零八章 决断不易,步步相逼第两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见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步接近,隔世十年第五百四十六章 陈谋滥计,并不稀见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计酿成第一百四十八章 姨娘眉氏,一反常态第四百零二章 两个弃权,一个请赏第两百五十五章 世子绝断,直面阴谋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六百四十三章 窥破隐情,暗怀算计第七百一十章 显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宫,卫昭之愿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计”,入宫“和离”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忆了,怎生是好第两百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反击螳螂第六百一十三章 隐忍伪装,争取脱身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风流韵事”,江氏出丑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析朝政,牵涉党争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乐阳之谋第一百三十六章 谁之劫数,终究难参第两百九十八章 细察人心,温言劝服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个误会,或生事故第四百五十六章 虞洲娶妻,秦妃“乐祸”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断,廷益清白第两百四十二章 乔县来客,再引觑觎第七十六章 美色诱惑,郎心浮躁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恶母狠子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第七百三十九章 拨乱反正,太后施令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转”,未知祸福第五百三十六章 入潜西梁,一对兄妹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讳,嫡母庶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劝逼指证,虞栋获死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