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讳,嫡母庶子

关于外院幕僚丘先生的那名青春已大的闺女,黄氏很快就掌握了情况,果然是个妥当人,挑不出什么漏失,才貌双全,假若不是出身寒门,丘先生又是个白身,怎么也不会沦落到与人为妾的地步,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国公府的良妾也不算委屈了她,更何况还是卫国公亲自提出!

让黄氏怨愤的是,丘先生走的是她长兄建宁候的路子,被荐了来卫国公府,才短短半载。

这是那一对母子有意给她添堵,但历来不好女色的卫国公,这回怎么偏偏就动了心?并有卫国公在张姨娘那儿吃了顿晚膳,依然是住去了外书房,可次日就有二郎入仕的消息传出,这越发让黄氏惊疑不定。

眼看着科举复兴,一惯忠正的国公爷不让二郎自谋仕途,何故在这时允了二郎入仕,黄氏一打听,知道是个九品主薄,才略松了口气,暗忖应当还是要让二郎历练之意,再兼着是远赴湘州任职,或许是国公爷得知了江月与二郎那档子事,有意让二郎避忌?

黄氏实在拿不准卫国公这回是对她生了防范,还是仅仅被建宁候劝得动了意。

“太夫人与候爷怎么能这样,夫人若是太夫人亲出……哪容得这么一房良妾!”蓝嬷嬷为黄氏愤愤不平,想了一阵,又再说道:“不能让丘氏进门儿,夫人可得想想法子。”

黄氏揉着眉头,却始终揉不开眉心的阴霾,半响,才叹了声气:“无论是因为张姨娘还是长兄哪头缘故,眼下也不是轻举妄动的时候,国公爷自己开了口,丘氏若出了半点问题,便是我的手段,岂非越发让国公爷忌防……不过,还是得通知阿兄一声,让他察察丘家的底。”

蓝嬷嬷气鼓鼓地立在一旁:“国公爷怎能如此,夫人与他,到底有这么多年情份!”

“终究不是原配,他能对我这般,已是不错了,我只怨那对母子!”黄氏终于还是没忍住怨愤,狠狠咬了咬牙,依靠在蓝嬷嬷怀里:“乳母,我这命怎么这般苦,他们害死了姨娘还不罢休,究竟要把我逼到什么境地。”

黄氏没看见,当提到姨娘时,蓝嬷嬷眼里飞速掠过的一道惊恐。

也就是哽咽了两声,黄氏立即控制了情绪,用帕子摁了摁眼角,像是宽慰自己,又像梳理思绪:“就是个姨娘,无论良贱,于我倒也没有区别,张氏贱婢出身,也不是我说卖就能卖的,我就和他们熬,看将来谁才能笑到最后……不过眼下,更是一丝半点都大意不得了,嬷嬷,你去请音娘来,紫朱的事儿,我得当面给她提声醒,这人,还是得我来发落,还有采买处与针线房那边,你也得打声招呼,管事也好仆妇也罢,都给我留着点神,别让她们看着音娘年轻,仗着几十年的老脸,就敢倚老欺主。”

蓝嬷嬷飞快地应承,脚不沾地就往外去,黄氏稳稳坐在炕上,眉梢一忽挑起一忽沉下,唇角抿紧。

不多时,董音就奉命前来,依然还是谨小慎微的模样,无处不恭敬,言辞皆温婉,黄氏打量了半天,也没发现她与往日有什么不同,心里这才安稳了几分——卫国公就算有了防备,倒也有限,还没扩散到儿子媳妇那儿去。

她哪知董音已从苏荇口里晓得了“内情”,心里当真对这个继母是又疑又惧,添的几分小心更是由然而生,半点不掺假——婆母若真与黄二爷勾结,害死了黄五娘,又险些害死了五妹妹,手段必定狠辣,她这个新媳妇若不全神贯注,哪是她的对手?

当听说紫朱路子竟然走到了蓝嬷嬷这里,董音又惊又怒,而黄氏也是满面肃意的斥责:“这等奴婢,甭管她有多大的功劳,也容不得,我已经嘱咐了下去,这就让她老子娘领了她回去配人,不过阿音,她倒底侍候了荇儿那么些年,咱们做事也不能太绝,嫁妆银子,你好歹赏她一些,在仆妇们眼里,也落个宽容大度的心胸,荇儿那处,我也会与他交待。”

方方面面都为董音考虑周详,就算亲妈大概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董音自是一番感激涕零,陪着黄氏说了好一会话儿,才离开和瑞园,出了院门,忍不住回过头望了一眼——若非苏荇昨日与她说了那番话,经过今日这遭,只怕她前些时候对黄氏的防范都得土崩瓦解,反而认为自己小人之心了。

跟着就去大长公主跟前,把黄氏今日的表现一一回禀,大长公主倒没说什么,宋嬷嬷一家未除,这头事情也不能太急,免得黄氏更深戒备,只这番试探,虽没让黄氏露出狐狸尾巴,但她谨慎“贤惠”到这个地步,还是大长公主叹为观止。

待日头偏西,地面的热气减了几分,大长公主去镜池边儿散步,不知不觉就到了扶风堂,远远看着李霁和一身白衣,手里持着书卷,正讲解着什么,底下据案而坐的女学生们听得十分专注,渐近,越发看清楚了他的眉眼,大长公主脚步一窒,只觉心里一阵情绪上涌,喉咙里堵着涩痛像是湿了水的白棉又闷又重,倏忽间,那些刻意遗忘的过往一卷而过,日日月月都是那般清晰。

斜阳将身影拉长,寂寥地拖在往前的步伐之后。

李霁和讲完一章书,留意到大长公主已经站在了水榭里,也是略微一怔,不紧不慢地起身行了一礼。

“老身闲步来此,打扰先生讲学了。”大长公主微微颔首,语气平缓,已经听不出刚才急剧奔涌的情绪。

“太夫人言重了,并没有打扰,正好到了下学的时候。”李霁和长揖才起,小娘子们一听“下学”两字却活跃开来,尤其是七娘,娇笑着就挽住了大长公主的手臂,银铃般地声音响个不停:“祖母,我与六姐八妹才在商议,正准备下学后求了您允许,去楚王府找五姐姐说说话,不想这般凑巧,祖母定是与咱们心有灵犀,莫如就与咱们一块儿去王府吧,恨不得能请了四姐,趁着今日聚个人齐,五姐离咱们还算近,四姐姐却住在西城,要见也不是这么容易,前儿个四姐才回了我的信,说她自己得空竟酿起酒来,勾得我沉睡多年的酒虫都醒了。”

一番话把大长公主说得笑了起来,点着七娘的额头:“你多大点人,就有酒虫了?还沉睡多年呢,也不怕先生笑话,罢了罢了,既然你们都商量好了,我若是不应,岂不又让你们失望,让门房备好软轿,虽说日头下去了,还得仔细暑气,别忘了先给老王妃请安,才是礼数,别跟你五姐姐淘气,若是留你们用膳,就答应着,打发人回来交待一声。”

得了大长公主许可,便是安瑾都跟着欢呼出声,一贯忧喜不显的安然也微微地卷了唇角,六娘虽还如往常般淡然,没有喜形于色,却手脚利落地收拾了书本笔墨,最先出了水榭,大长公主目送着小娘子们走远,这才转了身,对李霁和说道:“先生可愿陪老身闲话一阵。”

“敢不从命。”李霁和又是一揖。

大长公主步下水榭,李霁和落了几步跟在后头,这般一前一后地到了处凉亭,大长公主交待了玲珑远远候着,率先落座,才对李霁和微一抬手:“先生不须拘礼,请坐。”

正是半池瑟瑟半池染红,和风时起,过水而来,柳梢带起微凉染湿人的发鬓。

“老国公是过世前才听宋氏提起婉丝产子的事。”大长公主干脆惯了,也不愿兜来转去,开门见山就说正话:“当初他对婉丝冷心绝情,是因着我的缘故,一些事情发生了,一些人也都不在了,是非对错再提无益,婉丝的死,虽是宋氏下的手,可老国公也负有几分责任,他的责任,也就是我的责任,不过婉丝已不在世,说什么也都晚了。”

李霁和微微一抿唇角,抬眼看向大长公主,却见她目光落在一池清波上,似乎有些怅惘,有些淡漠,却是半点不甘怨愤也不见。

“我还记得婉丝,她与我模样有些相似,听说家里父母走得早,哥哥也得了恶疾,只剩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才打算着卖身为奴,我还记得她是宋氏买进来的,当时也才十三、四岁,我看着她就觉得投缘,一问祖籍也是宁海人,就留在了身边侍候,她比我小着十来岁,有双巧手,就是不怎么爱说话。”

大长公主微微一顿,似乎想了从前的什么趣事儿,轻轻一笑:“那时候我听丫鬟们闲话,知道要好的给婉丝取了个花名,叫玉葫芦,怎么得来的却不知,许是因为她不爱说话,但肤色白皙之故吧,她是真不爱说话,往常便是禀事,都是斟词酌句的,能一个字儿交待清楚,就绝不会多说一字。”

说到这里,大长公主收回目光,看向李霁和,语音微沉:“你更像你父亲,尤其是眼睛和鼻梁。”

李霁和下意识地开口:“太夫人……”竟有些微失措。

“你是老国公的骨血,我今日仔细一打量,已经十分笃定。”大长公主微抬手臂,似乎是安慰李霁和略微的不安,继续说道:“我会着人打听婉丝当年葬身何处,她是你生母,身后地儿你来替她挑选,这么多年,也该让她享享后代的香火,得处安身之地。”

李霁和说不出话来,唯有起身,长长一揖。

“听沨儿说,你想请辞,回宁海备考?”大长公主虚扶了一把,示意李霁和落坐,当见他颔首后,也点了点头:“圣上既起意官制改革,天下士子都有机遇,凭着能力争取将来,你很不错……南儒丁昌宿名震大隆,能得他亲自教导,你养母颇废苦心。”

“是,母亲她为我吃了许多苦楚,当初为了察明真相,离乡多年,不曾尽孝,在下……霁和早有怀疚,今后只望能让母亲安享天年,再不受半分苦楚,才不枉为人子。”言下之意,他还是想做李家之子,并不打算归宗国公府,改作苏姓。

大长公主听后,虽微有沉吟,但也不想勉强:“回宁海前,安排个时间,与你三个兄长去拜祭拜祭你父亲,你别怨他,他若是知道当年婉丝有了你,必不会让你们母子流落在外,你父亲他,知道责任二字。”

“霁和得知身世,起初是有埋怨……自来国公府,见三位……兄长皆为正直之人,太夫人也是豁达宽容的长者,眼下又得知当年实情,如太夫人所言,是非对错皆是过往,再提无益,霁和不会再怀怨。”

见李霁和并不抵触手足相认,大长公主眉心一松,再度颔首:“我知你一心要为李家延续香火,这也是应该,可你终究是苏氏的骨血,即便不愿改姓,也抹杀不了骨肉亲缘……罢了,等婉丝后事一毕,你先回宁海备考,这是大事,若是能考入国子监,将你母亲接来锦阳,今后的事,我再与她好好商议。”

当李霁和的轩挺的背影没入垂绦翠柳间,大长公主依然站在水边,看着涟漪里跃动的亮色,与她孤寂的一道黯影,一声叹息,压在了嗓底。

“明堂,你应当告诉我的,我也许会一时怨愤,可终究还是会原谅你,若那时就解开心结,你走的时候,也不会背负着这么沉重的愧疚,万幸之事,婉丝所托是个好人……霁和很好,你在天有知,也当安心,别再自责了。”

似乎喃喃自语,大长公主微仰目光,看向遥远的天边,霞色映入眼底。

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五十七章 无法疏远,难舍关切第四百七十九章 虽动杀意,仍有顾忌第六百二十九章 称誓在前,决不另娶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开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见,良禽择木第五百五十二章 算作绝别,九月之喜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为何因第六百一十四章 暂时“和谐”,苦无良策第五百一十一章 最高长辈,登门问罪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阴谋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开第二十章 忽得启发,设计识人第两百一十章 长卷之上,共画来年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争执爆发第两百零一章 远人才归,又将外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九十三章 戏里戏外,谁主浮沉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雾渐消,险在眉睫第七百四十六章 药石无治,预感大限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词,连环命案第四百四十六章 权势二字,当用得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挑唆示好,大有成效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忆了,怎生是好第两百九十一章 “死而复生”,无奈示好第四百九十七章 脱离掌控,怎生收场第三百三十四章 才刚新婚,便要争宠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桩姻缘,几环圈套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两百五十九章 巧“断”疑案,兰心“晦”质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当,洗脱污名第五百四十章 福王得子,窥破韵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产,朗星挨踢第两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动,一方尚迷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长,岁月静好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复得,完壁归赵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敌,暧昧难分第两百一十章 长卷之上,共画来年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变,久酝即发第两百二十六章 张氏归来,促成姻缘第六百六十五章 归来故国,杜宇断旧第五百二十六章 众芳比才,昭显风范第十五章 一段遗恨,隐埋祸根第一百一十三章 诸美小聚,恶兆传开第三百九十九章 筹谋收买,一石二鸟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速之客,婵娟“见鬼”第五百九十三章 注定扑朔,庆王出手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获,知情之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殴,楚王醒转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愿陌路,不拖不欠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断,廷益清白第四百八十章 陈年旧案,狭路相逢第两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见第六百二十章 马革裹尸,还你自由第四百九十八章 雷霆手段,旖景之威第六百四十三章 窥破隐情,暗怀算计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灭口,天降救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黄氏受讽第六百章 临别之遗,除夕时察第二十八章 噩梦惊醒,道出真相第两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两百三十四章 戏已开演,各归各位第五十章 反输为赢,酒肉结交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纵变局,金蝉脱壳第三百章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开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缨望族,清高太甚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响雷,猝然当头第两百四十章 阑珊之处,曾住何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陈家犯案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两百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反击螳螂第五十八章 巧用心计,更改姻缘第四百七十一章 更改计划,点醒祖母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医卫曦,再见故友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轻视第六百八十二章 顺哥护母,旖辰决断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梁,万般不愿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关注,风浪将来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朝回门,有药可救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齐心协力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获,知情之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却明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仅泄愤,关系大局第两百三十章 愚昧之计,哭笑不得第九十一章 胜负委实,定于最初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愿此生,缘断不续第五百零五章 当真死了?不敢置信第七百四十章 临朝监政,死仇重逢第五百五十章 苏涟赶到,再补一刀第两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时,死也及时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杀机早伏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阴谋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个妖精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论政,皇子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