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

姜氏平时并未涉及朝政,只担心吕简倔强偏执,刚刚才历了一场生死攸关,又卷进诡谲阴谋里,这时出言打断两人的谈话,却不好追问仔细,只对世子致歉,又劝说吕简莫因一面之辞就生偏见之心,遇事当三思而行,就说上回弹劾世子,不也是因为偏听偏信,不究实情闹出的误会。

对虞沨刚才一番话更是极尽赞赏:“正如世子之言,周公仗着权势威望,对光宗不敬,有失臣子之忠,又怎算耿耿忠心?大人是御史,虽有弹劾谏言之职,但当谨记君臣之礼,切不可逾越,大人忠于职责是一方面,却不可只因自认为的道理,逼迫君上信纳。”

旖景这才问起:“怎么忽然提起周氏三公来?”

虞沨看了看吕简,轻轻一笑:“北原犯边,偷袭归化,包都司勇拒蛮夷,却被朝臣弹劾,称他妄顾归化百姓性命,当论罪获斩。原是北原人奸滑,以我大隆百姓为质,挡于军前,企图攻入城池,包守将当机立决,可惜数十被虏者不能幸免,却保得城中数万百姓平安,我认为包都司并无错失,吕大人有不同见解,欲上本支持弹劾者,我便以前朝周公为警,哪知吕大人是奉周公为率。”

吕简原本听了虞沨那一番分析,就有些汗颜,这时更加惭愧,诺诺解释道:“在下只是认为人命不能以多寡为计,包都司明知被虏者无辜,却以大隆之*,杀大隆百姓……”

姜氏闻言,又是蹙眉:“我虽是妇人,也知事有轻重缓急,包都司镇于边关,十年不让北原犯境,这回应当也是逼于无奈,倘若城池有失,让北原人攻入,莫说被掳者不能幸免,数万百姓又当如何?言官多为文臣,不懂战事,居于朝堂怎知边境危机,大人切不可冒昧。”

“吕大人身为御史,有弹劾百官之职,上本倒也无妨,只是既与我论及,我当然要抒明己见,不过言官弹劾,最忌联名拉帮以声势逼君,我就是给吕大人提个醒,莫被人利用而不自知。”虞沨又说。

吕简这才起身,长长一揖:“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多得世子点醒,对归化一事,在下定经深思熟悉,再言谏事。”

当吕简告辞之后,旖景与虞沨一同回到中庭,两人歪在榻上说话,秋阳照窗而入,已经不再炙热,洒在肩上有些微曛,旖景想到吕简一边往外,一边若有所思的模样,笑着说道:“吕御史似乎还要上本?”

“他是言官,上本谏事是他的职责,其实吕简这人还是知道些分寸,上回虽参了我一本,可圣上没有回应,他也没再逼迫,今日若非无意间提起周氏三公,激怒了他,还不知他有这么倔强的一面,好在不是偏执到底。”虞沨微侧着身,手臂环在旖景腰上:“圣上喜他性情直率,眼下又是用人之际,应当会重用吕简,许会让他监督设官学、举童试一事,在这当头,却又生风波。”

旖景见他眉心微蹙,自然而然便将指尖摁了上去,轻抚过乌黑柔长的眉弓:“是谁撺掇着吕御史联名弹劾?”

“言官联名,这陋习久已有之,秦相与金逆斗法那会儿,言官们也是动辄联名,但这回,似乎与秦相无干,或者是他没参与,却也没有管束,早两日圣上提说归化这一碴,问中书省有何见解,秦怀愚甚至还为包都司求情,称自从十国之乱,北原屡屡犯境,归化十之*会被蛮夷拼杀入城抢掠一空,可大隆由包都司镇边以来,北原人从未得手,这回应当是另有隐情,包都司以大局为重,也属身不得已。”虞沨捉住小娇妻调皮的手指,放在唇边轻轻一吻,握在掌心,将下颔抵在柔软的发顶,只觉幽香扑鼻而入,突然心猿意马,不想再提政事,只微闭了眼睑,享受着秋爽怡人的午后,难得静谧的耳鬓厮磨。

不过显然,旖景这时一心只有“国事”,仅管整个身子已经陷入了某人的怀抱,却仍是蹙着眉,一阵思索后,轻哼一声:“秦相表面是为包都司求情,却说出这样的话来,难怪吕御史要怪守将以多寡计人命,险些就被拉拢了过去。”

“圣上对吕简看重,知者非我一人,他们拉上吕简联名弹劾,以为更多胜算,秦相说这话却也不突兀,包都司能征善战,多数人以为北原人对他不成威胁,他总有办法解救俘虏的同时,稳守归化不失。”虞沨轻轻一笑:“大多身居朝堂的官员,都只会逞口头威风,哪知边关的情势。”

“这事会否闹大?”旖景关心道。

“不至于,四皇子才受了敲打,秦怀愚也不敢贸然,不过牵头的那位,正是纪巍。”

“纪巍?岂不是镇国公府的姻亲?”旖景眉心又是一锁,这段时日她恶补了番镇国公府的人事,晓得四房的三少奶奶正是出身纪氏,纪巍之女。

也不知这事情会否牵连镇国公府,旖景并不乐意理会谢家的事,可想到老王妃一定不会袖手,只怕虞沨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镇国公府遭祸。

“纪巍为何与边将过不去?听你的意思,这事又并非出自秦相的谋划。”旖景忙问。

“纪巍的小舅子,眼下正在归化,是包都司属下卫指使。”虞沨语音微沉:“许是想借着这个机会,使包都司获罪,他小舅子或许就能得到擢升,纪巍往常就奉承着秦相,秦相当然要给他些颜面,暗中偏帮。”

“那镇国公府……”

“镇国公府早就成了个空架子,几个舅公远离朝堂,子弟就算混着差事,也不过是些虚衔罢了,就只有三房的大郎因是监生,倒进了户部观政,也是个溜须拍马之徒。”虞沨唇角一冷,微微坐正了身子:“镇国公府不致遭到圣上迁怒,可这倒是个时机……”

却并不详说,自顾沉默起来。

旖景晓得他是又要算计人了,没有多嘴,窗畔私语一停,清晰的是风过柯叶一片碎音,沙沙地响在耳畔,以及屋子里刻漏的滴脆,声声均匀。

“纪巍自以为行事谨密,圣上却已经洞悉了是他在背后捣鬼,就算这回放过了他,这个六科给事中的官位他也再坐不稳,还有联名上奏的几个言官,只怕都得给将来的金榜题名者让位,我在想三舅公那位引以为傲的长孙,还妄图在户部站稳脚跟……”半响,虞沨才又说到,只提到三舅公时,语气不无讽刺。

“三舅公”是谢妃一母同胞的兄长,虞沨似乎笃定了他与虞栋是同谋,早把他的名字写在了榜上。

旖景也微微坐正了身子,拉过引枕倚靠,不无诧异地问:“就算圣上因纪巍之故迁怒,也是四舅公,怎么才能算到三舅公头上,让他的长孙吃这个苦头?”

虞沨微一扬眉:“要让谢琦吃苦头哪需借圣上之手,我不过是想趁此良机,让三舅公心里的不满越发膨胀,自己提出分家罢了。”

旖景:……

“这么说来,三舅公心里已经存在不满了?”

“三舅公岳家年氏是朔州豪族,自从镇国公府败落,谢家入仕无望,他那几个儿子靠着年家提携,经营商事,赚足了财银,可因为并未分家,大部分都得缴入公中,三舅公早不满几房共享他们辛苦赚取的银子,却不想虽有年家提携,经商本金却是公中拿出的资产,再者三舅公还舍不得镇国公府这面大旗,主管官吏瞧着谢家是王府姻亲这层关系上,才会于商事上宽待几分。”虞沨冷笑:“否则哪会这般顺利?他那几个儿子,不过是酒囊饭袋罢了,只要分家,必会坐吃山空,年家再与他是姻亲,瞧着无利可图,也不会再搭理这么一帮废物。”

虞沨极少用如此尖利的讽刺之语论人,看来,对“三舅公”是深怀恨意,早就磨刀霍霍了。

“我与母妃中的毒,极为罕见,清谷先生称十之*是云贵邪教传人苗氏配制之毒,我暗察多年,总算有了些线索,大隆建国之初,高祖曾下令剿灭民间各大匪帮邪教,三舅公当年领兵,就是去的云贵,却窝藏了苗氏族人。”虞沨握紧指掌:“苗氏一族尚有两男一女在世,眼下就在朔州,上回二婶送的绝嗣药,就是来自苗氏配方,江汉已经确定。”

原来七月生辰宴上,虞沨便让人取了小谢氏通过祝嬷嬷的手送给他们的“新婚贺礼”,交给江汉察验,药材的确没有任何蹊跷,只其中一味在炮制时添加了毒物,若非江家代传医术精深,对毒草深有认识,尤其江汉更擅妇人之症,否则也不能发现那药物的“精妙”所在,待旖景将十剂“补药”服完,必定无孕。

“难怪当年御医诊脉都不知母妃与你是因为中毒才致体弱。”旖景这才明白为何虞沨笃定三舅公必是虞栋的帮凶。

“窝藏邪教奸徒,就够斩首之刑,只眼下还不是收网的时机。”虞沨闭目稍息,再睁眼时,眸中怒气已散,一片幽沉。

“年家会不会也与这事有关?”旖景想到那个什么邪教传人现在朔州,又问。

“年家是东明豪族,曾为楚州军起义支持大量财帛,高祖时封为恩义伯,正享富贵,名利双收,绝不会为了一个嫁出的女儿行险,谋害宗室,三舅公也是瞒了苗氏族人的真实身份,将之安排在年家的一处田庄,倘若年家知道这个好姑爷请托照顾之人是朝廷钦犯,想必也不敢堂而皇之的收留在自家族产。”虞沨微挑眉梢:“三舅公欲为他的孙子求娶年家女儿,却被拒绝了,可见年家虽提携着几个表叔谋财,却不愿世代联姻,态度有所保留。”

旖景对那个什么邪教实在有些好奇,正欲追问仔细,话题却忽而中断。

晓得世子在家,不敢闷着头往里闯的秋月在帘子外头禀报,称荣禧堂来了人,请世子与世子妃前往——谢世子与夫人登门拜访来了。

到底是姻亲,便是为了老王妃的颜面,世子夫妇当然也得去见上一见。

虞沨却颇有些懒懒不想动弹,旖景反而兴致勃勃,推了推他的手臂说道:“单氏当真能干,这才几天,就把话递到了谢世子耳里,阁部手脚麻利些,快随我瞧热闹去。”

第二十章 忽得启发,设计识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权势二字,当用得用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杀机早伏第四百四十七章 表妹“企图”,原因仰慕第两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生命案,二爷休妻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强请赴藩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荐”,大言不惭第两百九十四章 尚未实施,便有变故第一百七十五章 当面对质,好戏开锣第两百八十八章 书信叩别,半途勒马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蝎相比,也有不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个误会,或生事故第十五章 一段遗恨,隐埋祸根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黄氏显妒第六百一十三章 隐忍伪装,争取脱身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争取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谋”第三百三十四章 才刚新婚,便要争宠第两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骂俏第六百五十二章 绝决相逼,生死你定第四百五十章 离家出走,姐妹交心第两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两难第三百九十四章 病榻之畔,风波暗酿第两百八十八章 书信叩别,半途勒马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动,大不寻常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袭得手,反被威胁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恶人,祸之根源第三百七十五章 风向直转,将有良妾第两百九十三章 恩册郡主,各人心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机锋对恃,“公主”落败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败势如山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双管齐下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长嫂发威第四百六十八章 开幕落幕,“真相大白”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第六十六章 花簪风波,荷包传情第六百三十八章 获胜关键,让人胆寒第三百章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赐你个妾第六十章 自取其辱,祸心渐起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后劲敌,颇有内秀第六百零五章 惨死秋月,救下夏柯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转机,柳暗花明第七百七十章 大变在即,许氏施令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后训言,秦妃居丧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随,永不分离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谋”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险失清白第两百三十六章 或有纰漏,不及详察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发威,王妃驳回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跷,指向何处第三百六十章 储位爵位,各方利益第一百九十章 要论祸根,无非绝情第五十一章 画中因缘,项圈易主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报讯,黄氏发狠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长留西梁第两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惊无险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创,柳暗花明第四百七十四章 试探得因,总算决断第七十五章 几人明白,几人糊涂第五百零七章 诸子弑母?人伦悲剧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嬷嬷教孙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第三百一十一章 离间之计,黄雀之谋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变之前,引燃后院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个忠婢,一段前尘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发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筹谋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袭得手,反被威胁第一百一十八章 罗纹之意,灰渡之忠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第七百三十三章 摆开阵势,好戏开锣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亲事定,谁更及时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敌,暧昧难分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谁将作乱第五百六十五章 当真同心?十分未必第四百八十七章 共游灯河,敞开心扉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访,实属误解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脱胎换骨第一章 醒来豆蔻,爱恨重头第一百零四章 心计较量,更胜一筹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凶,反被气死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义二字,更重江山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争端升级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纵变局,金蝉脱壳第两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时,死也及时第七百零五章 你来我往,闹剧开锣第四百六十九章 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难捺第十二章 早生死结,一朝爆发第二十八章 噩梦惊醒,道出真相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却明第两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计,抢夺先机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审案,世子旁观第三百二十七章 原本“闲谈”,却生惊疑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第两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浅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