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脸面尽失,勇闯青楼

两家谈婚论嫁,虞栋请的媒人当然要提前与女方商谈聘礼、嫁妆的事儿,小谢氏拟好的那叠锦绣夺目的礼单早被黄三爷与三太太过了目,夫妻俩当然喜不自禁,封了个份量十足的红封给官媒——虽七娘的嫁妆是由公中出资,但聘礼却是只归各房,这也是通例了,并不会以公中备嫁增减而改变,三太太虽也是出身世家嫡女,但却是偏支,并且她娘家那一支甚是清寒,就只有个伯父任着地方七品主薄,嫁妆并不丰厚,又早被三爷败得七零八落,有了这笔巨资,于三房而言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雨。

便是黄江月看了,也觉得意气风发——这就是嫁入宗室的好处,六娘当初出嫁,也是世家名门,聘金不过才万两白银,就算聘礼是男方倾心准备无不精致贵重,顶多也就值个三、两万,哪比得上她十万厚聘。

自从五娘病殁,六娘从沧州外家归来,对黄江月的态度转变向十分冷淡,黄江月早愤愤不平——等我嫁入宗室,又是这般风光,看你今后还敢在我面前耀武扬威?

三太太欣喜之余,忽地想到江月的嫁妆,急忙就要去寻候夫人商议:“虞二爷准备的聘礼这般丰厚,公里按例的嫁妆哪还能拿得出手,没得等你出阁被夫家小瞧,我这就去寻大嫂,给她看这礼单,可得让她准备着添置。”

却被黄江月拉住了衣袖:“阿娘怎么这般糊涂!聘礼是归咱们,公中怎会白白往里添妆,六姐姐出嫁时才是三万妆奁,大伯他们甘心让我带着候府十万产业出阁?”

三太太这才着急起来:“那怎么办?你及笄时,大嫂就给了两万两银给我,准备着那些家俱日用、衣料首饰,就算等过了大定,还会分拨些田庄商铺,估计也不会超出六娘的先例,可眼下王府的聘礼这般丰厚,你就带着这些出嫁,将来岂不被人小瞧?景丫头出嫁的时候可是十里红妆,听说光压箱钱就有几万,首抬一柄赤金镶玉的如意是太后赏赐,晃花了多少人的眼睛,更别说那些产业,咱们也不知道有多少,你的嫁妆这般简薄,别说今后在景丫头跟前抬不起头,被公婆小看,就算外人看在眼里,也少不得诟病,你将来还怎么出门应酬,这聘嫁礼单可得随附婚书送去官衙与宗人府备案,哪有不透风的墙……”

黄江月轻轻一笑:“阿娘急什么急,咱们这会儿没有分家,我还得从候府出嫁,人家议论起来可不会把三房单挑出来诟病,只你这会子心急火燎去知会了大伯母,她也会拿成例说理,让咱们自己贴补,咱们可有这么多资财?等王府聘礼抬了进门儿,官媒自然要与候府商议陪嫁的事儿,当着外人的面儿,大伯母就算不甘,祖母可会眼看候府声誉受损?只要祖母说了话,大伯也不敢违逆,那些家俱实物是一早准备好的,时间仓促也没法子添置,重要的是压箱钱与田产商铺,这些也不需大废周章购置,都是现成。”

见母亲仍有犹豫,黄江月叹了一声:“六姐姐也不知为了什么,一早对咱们生了疑,原本还不要紧,可我看着这些日子,连大伯都对爹爹都冷淡起来,爹爹与秦右丞交近,为了升职的事儿找大伯要银子周转,大伯反而把爹爹斥责了一通,摆明不想理会,百千两都舍不得拿,更何况十万妆奁?因着卫国公,大伯与楚王的关系本就亲近,若去王府说了什么话,反而会让事情生变,聘礼聘金没有过门,这事就不算尘埃落定,等正式下定,候府难道还能不接礼单,让人把聘金抬回去不成?”

三太太这才作罢,可未免悬心吊胆,恨不能一觉睡去睁眼就到下定那日。

哪知转眼被旖景背后拆台,虞栋夫妇如意算盘落空,不得不自备聘礼,那两口正觉沮丧,压根就没想到发生聘礼忽减这等闻所未闻的事要知会黄三爷,等十一月初五过大定,官媒正式接了礼单,眼看与上回小谢氏交予那份有天壤之别,还以为是将军府按望族俗礼“示诚”,等循例清点的时候才发现聘礼聘金竟完全照单准备,顿时目瞪口呆。

也可怜这位官媒,牵了不下百根红线,从未遇到这种荒谬绝伦的事。

一般名门联姻,除了聘请官媒,多数还得请托位身份贵重的亲朋居中协调,小谢氏当初为了体面,搬动了礼部尚书的夫人为媒,这位文氏,正是皇后胞妹的小姑子,出身名门,嫁的也是世家,行事端方重礼,听官媒说将军府——虞栋是宗室,虽眼下住在王府,可将联姻上报宗人府时仍是按将军府备案,与楚王府并无关联——文氏一听将军府竟然出尔反尔,也呆怔有如石雕,虽说大定前议聘的礼单做不得准,从前也有议聘稍简实聘丰厚的先例,只议聘丰厚实聘简薄却闻所未闻,更何况对方还是宗室!

文氏本还以为虞、黄二府联姻颇为顺遂,她这杯媒人酒喝得轻松,哪曾想出了这等意外!

连忙找小谢氏一问仔细。

小谢氏是有苦说不出,总不能对外人称楚王不愿代弟下聘,她被逼无奈才出尔反尔吧,只好一沉脸,端起宗室的架子:“夫人这是什么话,议聘议聘,之所以有个议字就是指并未确定,再说咱们备的礼金也不算失了宗室颜面,七娘又非公候嫡女,不过就是个七品官宦女儿,候府六娘出嫁,聘金也就是一万,我也是考虑着这一层,总不能让七娘越过建宁候嫡女。”

文氏满腹牢骚,强忍着不满才没发泄出来。

即使是考虑这个因素,也该请早,没听说议聘时承诺重礼,临抬聘金落定只出三分之一的,连她这个媒人都觉得没脸,心下至此把小谢氏鄙夷十分,未免担心等去了候府看人冷脸。

换身处地,若自己府上嫁女儿,遇见这种稀罕事儿,真是奇耻大辱,非得作罢了这门姻缘不可。

好在建宁候府太夫人与候夫人并没挑理,三太太脸色虽不好看,但也没有发作,文氏这才松了口气。

文氏哪知候府三房为了“逼诈”长房丰厚备嫁也是有心隐瞒,并没把将军府风光大聘的事预先知会家人,候夫人得了建宁候的嘱咐,对这事不闻不问,虽说她心里也觉得蹊跷——虽说是三房嫁女,可到底也与候府有关,怎么能不闻不问?转念一想,也只以为建宁候不满三爷一惯行事,才不欲多管,候夫人一惯服从夫命,遂也真的袖手旁观了。

太夫人因着早将中馈交给了候夫人,自从五娘出了事后,病了一场,身子大不如前,又因江氏那桩丑事再受打击,卧床了一些时日,早没精力理会这些闲事,只听说已经议聘,又见三太太一副喜悦的模样,晓得顺利就松了口气,并没有追问。

过定这日,太夫人与候夫人只看礼单,见各色茶礼齐备,聘金也还算丰厚,当然满意。

只三太太心理期望落空,沮丧得焦眉灼目。

待细细察看聘礼,竟见都是稀松平常,远远不如六娘那时聘礼贵重,三太太更觉悲伤。

更不说黄江月得知实情后的心灰意冷。

这些都是后话了。

又说旖景,当听说虞栋手头忽然不再紧张,要自理聘嫁,不过付之一笑。

她想起楚王与虞栋对恃那日强忍咳嗽的神情,晓得风寒还没好得彻底,专程请了墨姑过来——王府虽有典膳,但一般只负责饮宴,日常三餐仍是由内宅厨房照管,王爷往常上衙理政,稀少在王府用膳,只偶尔得空,也是在荣禧堂陪着老王妃用上一些,这些时日在家养病,为了避免让老王妃知道后担心,不得不烦劳典膳,可前院疱厨擅长的是盛宴佳肴,家常菜式虽也会做,总不如内宅这般清淡可口。

旖景便说服墨姑干脆别再烦劳典膳大人,由关睢苑负责三餐汤膳。

这时,正听墨姑说起王爷偏好的饮食口味——

“王爷一惯在茶、酒上挑剔,那时王妃在世,得闲常常烹茶,与王爷共坐闲品。”墨姑眼角微润,似乎想起那时王爷与王妃举案齐眉的画面,轻轻一叹:“在吃食汤膳上还好,只要莫太甜腻,一般不会在意。”

旖景便笑:“世子也不喜欢甜食,除了这点,对吃食却甚是挑剔,色香味尽要俱全,上回厨房刀功最好的婶子因病告假,一味香汤腐丝,那腐丝切得稍粗了几分,鸡汤仍是一般鲜美,世子回来瞧见了,嘴上虽没什么,一勺子都没动。”

一旁秋月忍不住插嘴:“世子也不是那么挑剔,后来听说那汤是世子妃看着火候熬的,不照样喝得一滴未剩。”

墨姑抿了唇角,旖景却是鬓角微红,瞪了秋月一眼,将手里单子拍在案上:“就你多嘴……还不将晚膳的菜单拿去厨房,叮嘱一声,这些都是给王爷准备的,做得清淡些。”

正说着话,春暮却进来禀报,江薇来了,已经请到花厅。

旖景忽地想起墨姑当年的病逝,只这时看她,气色虽有些憔悴,精神倒还好,不像是有暗疾的样子,莫如趁机让江薇把一把脉,若真有暗疾,早些调治着说不定能改转命数。

便笑着说道:“正好,江姑娘医术出众,莫若姑姑与她说说王爷的病症,托她开个食疗的方子,时常进些药膳。”

哪知才到花厅,却见江薇像只没头苍蝇似的乱转,迎面就是一句:“阿景,我有急事要见罗纹。”

旖景心下纳罕,只得说道:“今日不巧了,罗纹随世子去了冀州。”

江薇一听这话,不是失望,反而越发心急,不由分说抬脚便走,旖景还不及坐下,且听她一句“改日再来看望阿景”人就已经出了花厅。

旖景又添疑惑,瞧着江薇风风火火的背影,步伐慌乱,才转过一处花圃,脚下就是一绊险些摔倒,未免有些担忧,唤来小李婶:“跟着江姑娘,暗中护送她平安回府,别让在途中出了意外。”

小李婶领命而去,只见江薇径直出了角门,上了辆青油车,小李婶也忙让门房牵了匹马出来,远远跟着后头,出了祟正坊,一路往外城,只见青油车却拐向了怡红街。

车停在千娆阁前,隔了好一阵儿,江薇才下来,小李婶远远见她与车夫交待了几句,抬头看了千娆阁又有一刻,似乎才拿定了主意,迈着步子往里闯。

这时是下昼,销金窟里并无宾客盈门,大门却依然敞开着,门房里的护院有的在瞌睡,有的在闲聊,有眼角余光发现江姑娘入内,还以为是哪位姑娘请来梳头的妆娘,并没有阻拦,竟让江薇步伐匆匆地进了庭院。

直到在大厅前,才有迎客郎拦了下来,询问来者何人。

“你们这里可有叫杜宇娘的人?”江薇张口就问,满面冰霜。

迎客郎一看她的脸色,又听是这口吻,便知是来寻晦气的,忙将人往外赶:“姑娘长长眼,这里可是妓坊,并不接待女客,姑娘若是要硬闯,小的可得动手冒犯了。”

江薇又气又急,竟高声喊起了杜宇娘的名儿。

这下惊动了两边儿绣楼上的妓子,纷纷站了出来看热闹,护院自然也被惊动,见刚才放进去的女子与迎客郎拉拉扯扯,一拥而上,就要动手——

第两百六十八章 心弦幽寂,为一人吟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发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开第五百六十五章 当真同心?十分未必第一百零九章 远道归人,骨*圆第三百四十一章 据理力争,领命施罚第四百一十四章 祸从口出,无端遭妒第六百六十一章 金元遭疑,预料之中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爷“耍赖”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影随行,愧疚难消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四百七十五章 违逆“慈母”,教训顽劣第三十三章 窗里窗外,两心契合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当,洗脱污名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争执爆发第七百四十三章 缱绻怀忧,病势日沉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认亲,虞湘婚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还未扬眉,又再屈膝第五百九十章 致胜心腹,故人远归第一百三十一章 对峙双方,狡言不断第九十章 正面交锋,胜负难料第四百五十章 离家出走,姐妹交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门,所为姻缘第七百二十三章 诏返辽王,将有杀祸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长留西梁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险失清白第三百八十五章 远瑛堂内,终极对恃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桩姻缘,几环圈套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争执爆发第七十五章 几人明白,几人糊涂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势,三姓混战第四百一十章 劝言留生,何为夙愿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圆,血祸又至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娘悔悟,商议家事第三十六章 烟花坊里,疏梅楼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觉之间,环环陷井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难两全第五百六十五章 当真同心?十分未必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妆之贺,秦氏试探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恶人,祸之根源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杀回王府第七百六十六章 输给时间?其实注定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陈家犯案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崩离析,果遭“天遣”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离间,高低显然第六百零三章 惶惧劫数,再应当年第五百九十七章 此生有你,便已无憾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四百零三章 仗义执言,谁真谁假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九十四章 月下阴谋,如何破解第一百二十九章 传花击鞠,旧怨新仇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愿陌路,不拖不欠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雾渐消,险在眉睫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顺现形第四百四十五章 无奈世俗,忽生阴郁第五百零一章 又来贵客,平乐心动第一百五十七章 诸美比才,结交新友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机会,能否重头第五百一十五章 机锋对恃,“公主”落败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凭手段第四百四十五章 无奈世俗,忽生阴郁第两百零三章 各凭手段,谁主沉浮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观者清,精明国相第六百六十一章 金元遭疑,预料之中第四百一十四章 祸从口出,无端遭妒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计酿成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实陷井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剑指白衣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衅有因,獠牙毕现第两百三十九章 东宫有喜,圣上赐恩第八十章 闺阁芳心,所托非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第一百五十章 再结“同盟”,年后初见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刚平,烦恼又至第三百五十章 为君之故,怨痛满怀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轨迹,今生陌路第七十五章 几人明白,几人糊涂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尔之间,有若朝晞第六百零五章 惨死秋月,救下夏柯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愿以偿,云里雾里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轨迹,今生陌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实为一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陈谋滥计,并不稀见第两百六十六章 各自出子,正式开局第两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动,一方尚迷第五百四十章 福王得子,窥破韵事第六十五章 各怀心思,只待风起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隐瞒不察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愿并非,一心一意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渗入,确定关键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第两百五十四 惊人隐情,滔天恶行第两百零四章 置于漩涡,岂可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