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共游灯河,敞开心扉

五城焰火齐放之后,市坊里并未因此冷清下来。

车與停在南英门前,旖景当见身边人脸上突地多了一具白脸青唇的面具,还不及反应,自己脸上也多了一面,顿觉呼吸沉窒不少。

可与他十指相牵于众目睽睽的闹市里闲游,的确是无比新奇的体验。

旖景发觉子夜之后,如同他们一样带着面具游荡的男女竟然不在少数。

度其盛装,似乎也同样是贵族。

自称上元夜出门游街逛市之经验十分丰富的世子妃,其实从没尝试摆脱下人至少眼睛里看不见有人跟着护侍,就更不提堂而皇之与人拉着小手穿街过巷的经历,自然,看着什么都要惊叹一番。

青雀大道上依然喧嚣,他们一路逛着过来,旖景这才发现莫说那些各式各样的花灯,便是她原不引以为奇的小吃好多都是见所未见,倒是虞沨仿佛无所不知,每当旖景驻足盯着样物件不转眼,他都能适时地给出一番解说。

吵吵嚷嚷的闹市,唯有贴紧她的耳边说话才能保证听清,如此亲密的情态,在今日的灯市上却不会引人侧目。

两旁贵族搭建的彩棚这时多数已经没了人,唯有灯火依然明灿,从人潮拥挤里看去,是高高在上的繁荣,也显得非同一般的冷清。

旖景也就只是晃了一眼。

他还陪着她学那些民间的妇人一同走城墙、摸门钉。

到龙凤灯前参拜祈愿。

挤在人群里排着长龙猜灯谜,为她赢了一盏彩兔灯。

肖兔的世子妃喜笑颜开。

却终于觉得脚踝因为长久的行走酸痛起来。

等上了车與,旖景以为总该回府了,多少有些没有尽兴的遗憾,不过想到就此年年岁岁当会这般,倒也没有依依难舍的矫情。

车與却没进祟正坊,又返回了飞花渡头,这一处比起早前的冷清,依然还是冷清的,不过已经停靠了不少的画舫,显然游河赏灯的人已经陆续归来。

旖景这才看见许久不见的灰渡出现在唯一一艘灯火通明的画舫边上,不知是早候在那里,抑或刚刚现形。

面具已经取了下来,迎面是冬夜越渐寒凉的冷风,被她长长地吸入肺腑,并没有感觉到意料当中的森冷。

当登上画舫,才见几乎刚才所有引得她啧啧称奇的花灯,这时都已经挂在了船舱里,五光十色的灯火下,旖景又才发现消失了许久的夏柯与秋月,她一度以为两个丫鬟也学到了暗卫的本事,能大隐隐于市,一问才知原来是一直在画舫里布置。

船舱十分宽敞,设置着不少炭炉,人一进来,只觉温暖如春。

正中的蟋螭铜鼎十分巨硕,镂空处恍惚可见火光吞吐,往前几步,便见炉后设着一几檀香案,置在从矮榻上逦迤而下的白狐裘毡上。

榻上的青幔帐勾勒出水墨莲荷,在一室灯火灿烂的光影衬托下越显清雅。

花灯只灿烂在四周窗楣。

床榻前垂着的一盏走马灯光亮并不如四周充沛,光影流转间,映出的却并非常见之花鸟或人兽,而是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浮沉着的文字。

年年岁岁、朝朝夕夕。

就是这么简单而又缱永。

旖景站在床榻前,看青帐上的光影文字不断轮转,半点没察觉画舫已经驶离,悠然在流光河水的潺潺中。

直到有人拥着她共坐窗前,看河岸上的浮华街景,仿若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在眼前有条不紊的展开。

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并肩赏景,执手品茶,沉默着没有说话。

经过怡红街时,旖景甚至能看清千娆阁的招牌,似乎就听见了杜宇娘正在婉然清唱,不由想起多年之前,她唯一一回“冒险”夜探妓坊,与他猝不及防的相遇。

再看身边人,比起当时眉目依然清隽,只鼻梁与唇角的轮廓越发鲜明硬朗,更接近于记忆中的模样。

他们渐渐地走近远庆十年。

那时他说,或许明春会陪你同游灯市,去龙凤灯前祈祷。

所以旖景,不要遗憾。

不知不觉眼角就酸涩起来。

画舫贯穿了怡红街却并没有调头的迹象,而眼前的景致也慢慢荒芜了下来。

这是……

“彻夜不归,今晚我们宿在河上。”虞沨似乎料到了旖景的惊疑,低下头来,下颔放在她的肩上,呼息带着些清冷卷过她的发鬓:“我带你出城。”

城郊是与京城截然不同的景色。

四野悄然,并无明灯彩照,唯有一片清冷的月色。

河道越发开敞,依稀可见芦苇依依。

今夜,他们的画舫孤单无声的前行。

当旖景以为这样的景致再也不会改变时,画舫却忽然拐入了一条支流。

她又听见了欢歌笑语与炮竹声声。

举目望去,原来是到了一处集镇,应是她从未来过的地方。

这里的数百户民居檐下的彩灯比起京都来略显粗糙与单调,可那喜庆却仿佛来得更加真实。

画舫依然在缓缓前行。

旖景看清有的窄巷幽深僻静,却在不甚明亮的暗檐下,不乏依偎的身影。

执手相顾,两两相依,如同他们一般。

沿着河岸的夜市甚是繁闹,有踩着高蹊身披红衣脸罩兽面的民间艺人灵活的穿行在人来人往间,有的手里舞着金刀,有的双手抛着鲜果,也有扮成美*,半掩罗扇秋波频频。

布衣百姓们似乎不觉这时已经更深夜重,不知疲倦地搭肩而歌,发现河道上驶过的画舫,竟冲着这边手舞足蹈,张张笑脸那般朴素,毫不造作的喜庆。

成群结队发上簪着人胜的孩童拉着手跟着画舫跑来,不断说着喜庆话。

旖景正觉他们似乎有该有所表示,忽地就听舱外的侍卫们喊出一句贺辞,然后偻腰挥臂往岸上抛洒下铜钱,引起一片欢呼雀跃争相拾拣。

岸上小摊贩更多的是兜售食品,有现煎成的面饺,也有馄饨、元宵,食物的香味被晚风依依送来,引得旖景极不淑女的咽了口唾液,腹中随之一阵“叫嚷”。

于是画舫暂且停靠,身手了得的灰渡一跃上岸,为两位主子购买宵夜。

旖景看清那售卖酱炒年糕的妇人,分明已经睡眼惺忪,当生意上门时却忽然精神一振,将怀中打着瞌睡的孩童放在小杌子上,仔仔细细地净了手,系了围裙挽着袖子忙碌,孩童恍恍惚惚地看着母亲忙碌,眼睛渐渐咪了起来,身子一歪摔倒在地放声大哭,喊出的却不是“痛”而是“饿”。

忙碌的母亲无睱多顾,频频回头看向儿子,眼睛里满是焦急。

旁边的小摊贩却毫不犹豫地把孩童抱在怀里,递给他一个热乎乎的面饼,孩童当即破涕为笑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忙碌的母亲感激地看向出手相助的邻人,并没有多谢的言辞,只有一个笑容,而那摊贩也回之一笑,将孩童往肩上一放,驮着他看街角的杂耍艺人正从口里喷出一串火光。

这样的画面,不知为何就让旖景看得转不了眼。

简简单单就能得到满足的人们,也许才真正懂得幸福的涵义。

所谓权势富贵,也许只能让人心成为一个无法填满的无底洞,明明拥有了许多,却总是不甘与妒恨。

当温热鲜美的食物抚慰了腹中空空,画舫又离开了这处热闹的集镇,灯影光织外,有飞絮般的雪影被北风卷在半空。

下雪了……

两人这才离开窗前,据案而坐。

不知何时,案几上已经摆上了美酒。

虞沨修长的手指间抛下两料玛瑙骰子,在白玉碗里不断跌撞出脆响。

“世子妃可有睡意?”他问。

旖景暗诽,又不是不知道我有择席的陋习……却往榻上一倒:“困了。”

狐裘柔长下,也不知铺了几层锦衾,异常柔软。

却听那人十分遗憾地一叹:“看来我只好独饮了。”

顿时肩上就挨了一打,虞沨回头,只见装困的某人蹬着一双杏眼:“不许饮酒。”

“今夕难得……”虞阁部陪笑哀求着“河东狮”:“世子妃就纵容一回。”

却提议玩个酒令,很简单,掷骰点小者罚酒,并答胜者之问。

旖景免为其难地答应了。

第一把,世子妃输,胜者提问:“要据实相告,有何心愿。”

不知何时,窗畔的花灯几近燃尽,光火黯淡下来,只有榻前这盏光影依然缓缓流转,映得问话的人眼睛里明明暗暗。

旖景十分仔细地思量着心愿,看着他的眼睛坦诚:“这段时日,我就盼着上元节,想着与你共游灯市……早前很有些沮丧,不过你总是会给我惊喜,今日所经所历,永生难忘……我之心愿,便是与你年年岁岁、朝朝夕夕。”

第二把,世子妃再度落败……

世子妃连输三把……

那酒味稍甜,入喉温和,可是当输到第五杯酒,世子妃已经面染红霞。

当第六杯酒已经含在唇舌。

混混沌沌中纤腰陷落臂弯,他的唇舌覆上,生生吸*她含在口中的酒水。

“这回算我输,到世子妃发问。”

他的眼睛亮若焰火,不远不近的距离,她能清晰地看见自己的影子在他的眼波里。

忽然就觉得胸口像是挤入了许多酸涩又甜蜜的情绪,乱糟糟地蔓延开来,喉咙里的酒意却清晰的灼热涌动着,并没细想就脱口问出:“为何想与我同游灯市?”

虞沨稍有愣怔,扶在纤腰上的手指似乎一息微僵。

倘若记忆无差,自从重逢,他从未表现过已经深藏了十余年,并且历经两世的这一个心愿。

而当年口诉心愿时,并没有等到她的回答。

犹记得说出来年共庆元宵的期望,她看过来的是无比哀凉的神色,随之,他就感觉到体内剧痛蔓延。

然后是她的惊慌失措,扑上来搂着他悔恨交加的痛哭。

他曾以为遗憾是怎么也无法弥补了。

可是上天对他到底还是厚待。

“我没有逛过灯市,从来没有。”他嗓音低沉,仍是在与她呼息相闻的距离,目光看进她的眼里:“从前病弱,受不得丁点寒凉,年年元宵只在暖阁病榻……听了许多回二弟的形容,外面是怎样一番繁华……”

她知道这个“从前”,是说那荒谬不堪的一世。

依稀记得,似乎曾对虞洲感慨过,若能如同普通百姓般在上元夜毫无顾忌地纵情欢乐,才是最痛快的事。

难道他是从虞洲口里听说……

“我想看见你好比当年芳林宴时,无忧无虑地笑颜……也许,能满足你的心愿,你就不会再沉侵在忧怨当中,也许,那时你就会觉得我不是那般讨厌……”

“我以为有那一日,能带给你欢颜,你就能忘记一些人事,终有一日会接纳我。”

他说着话,眼睛里依然明亮而清澈。

她的手指抚过他的眼角,贴在发鬓上,眼睛里却早已模糊。

“从未讨厌过你……是我执迷不悟,但从未讨厌过你……傻子,你就是个傻子,你该恨我,该厌恶我,为什么还要这般对我……是我对不住你,一直都是……是我愚昧狠毒,可你为什么这么轻易地原谅我……远扬,对不起,我……我根本不配你真心相待,可我这样贪心,明知如此,仍庆幸你也回来了,并且不曾恨我,还允许我在你身边……”

语无伦次,哽咽着终于说出了歉意,亲吻上他的眉心。

他却松开了环绕的手臂,将她稍稍扶开,掌心轻柔,掬了满握的热泪。

“旖景,你什么时候知道的?”虞沨有些严肃地追问。

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联三方,挑明阴谋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难消,心生倦意第两百一十四章 言说旧事,渐明祸因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个许诺,两世纠缠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颜如是,无可奈何第两百零三章 各凭手段,谁主沉浮第六百零五章 惨死秋月,救下夏柯第两百一十章 长卷之上,共画来年第三百七十八章 至亲至疏,一对夫妻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后事”,睚眦必报第六百九十章 张氏利氏,连袂出场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复得,完壁归赵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四百章 将来弟妇,眼下判者第七十六章 美色诱惑,郎心浮躁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来人,青州寄信第九十八章 三女绘画,两副被毁第五百二十六章 众芳比才,昭显风范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隐瞒不察第五百五十九章 机密外泄,决意废储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赏菊,郁集黄氏第两百三十六章 或有纰漏,不及详察第两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议,不料变故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变故悄然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马,二婶遭殃第五百章 恩封确实,将有险关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阴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门,所为姻缘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影随行,愧疚难消第四百七十一章 更改计划,点醒祖母第二十二章 暗下决心,脱胎换骨第两百七十八章 声名扫地,暂扣死狱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机会,能否重头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举,开诚布公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报讯,黄氏发狠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机会,能否重头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朝回门,有药可救第六百三十八章 获胜关键,让人胆寒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来惊喜,恭贺芳辰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难消,心生倦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闷棒,等你出洞第三百二十八章 温弱儿媳,险恶婆母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驾行宫,勃然而怒第两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妪,张或是殷第两百零二章 御史还朝,两相斗法第三百八十五章 远瑛堂内,终极对恃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无奈,自找耻辱第五百零三章 魏郎无情,纪姑有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权势二字,当用得用第六百三十八章 获胜关键,让人胆寒第六百六十章 脱身禁苑,销声谜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罗纹之意,灰渡之忠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愿以偿,云里雾里第一百七十章 问罪甄府,慈母悲声第一百零六章 渐近重阳,途中归人第两百四十四章 悔在当初,痴心错付第两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险揭真相第七百二十五章 诸多拆台,接连拂袖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六百零三章 惶惧劫数,再应当年第两百五十八章 朝中风云,城里变幻第一百三十五章 众叛亲离,千人唾弃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怜”婢女第一百三十九章 口蜜腹剑,坦率阿薇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衅有因,獠牙毕现第六百五十二章 绝决相逼,生死你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宽慰亲怀,江薇辞行第两百六十三章 门外争执,室里缠绵第六百七十一章 干娘面目,王妃“怀妒”第五百八十五章 慈母之心,帝王之疑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论,忠义难全第两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丧尽天良第十六章 婉弱母亲,强势女儿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谢三,哭笑不得第七百二十三章 诏返辽王,将有杀祸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对策,婚事仍悬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盖真相,仍期回头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协定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后训言,秦妃居丧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颜如是,无可奈何第六百六十八章 夫妻交心,准备归楚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个妖精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娆,世子护美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协定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离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获胜关键,让人胆寒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头第五百六十三章 顺势而行,锦瑟“立功”第一百七十五章 当面对质,好戏开锣第一百三十一章 对峙双方,狡言不断第两百二十九章 春暖来迟,人心早急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后,并非添花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阴谋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锣密鼓,挖坑布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