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黄氏受讽

时间很快到了三月中旬,西梁使团抵达京都的日子。

浩浩荡荡的宾礼团提前一日出发,往通州驿馆,因着有仪仗随行,进程尤其缓慢,足足耗废了半昼直到午后,宗室与命妇女眷才在各自的馆舍安顿下来。

出门在外,住食自然不如在家里讲究,女眷们尽数安置在驿馆东西两侧后苑,屋子虽宽敞,也分为内外两间,但器用就没法要求那么精致讲究。

秋月与夏柯两个丫鬟进屋就开始忙忙碌碌,小声抱怨着地暖不够温热,墙壁上光突突的,她们看在眼里都觉得“荒凉”。其实这类驿馆大都是只作中转接待用,只有主院的陈设略微齐全,东、西两苑一般是安置随使团进驻的仆从或者属官家眷,这回破天荒的住进了本朝的贵妇们,已经用心铺设过,已经是史上最为周备了。

当秋月手里的白叠巾拂过花架雕空,反转过来一看,只见一片灰土尘迹,总算忍不住抱怨得大声了些。

旖景已经更衣,换上一件轻便的夹袄,绕过隔扇就看见秋月一张“风雷密布”的小脸,夏柯连忙取下一个家里带来的绣花锦垫铺在玫瑰椅上,扶着旖景坐下,转身看见窗边花架旁秋月仍然摊着那张白叠巾喋喋不休,笑着说道:“差不多也就行了,横竖只留两晚。”

旖景看了一眼窗子外头风土濛濛蔽白日的“景观”,也跟着说了句:“才刮过沙尘,今日眼见缓了些,否则这一路赶来,个个都得灰头土脸,我看屋子里头桌面椅子尚且干净,被褥也是崭新,倒比意料当中好了许多,可见驿官尽责,这些屋子往日也是闲置,又经过几日的沙尘天气,你还指望着犄角旮旯都洁净无尘?别这么挑剔,赶快收拾了,世子今、明两日得歇在驿馆前院,那处只怕更加简陋,秋月待会去瞧瞧,看缺些什么东西,从我们的行装里送去前头,我估计着,世子怕是喝不惯驿馆的茶叶,饮食上没法只得将就些,让你们带着的几种茶叶分出来送些与世子。”

锦阳京的初春实在难见阳春三月的明媚,尤其今年,一连几日的沙尘遮天蔽日,外头街面上一层黄土,要是不蒙紧口鼻,吸口气都能尝到满嘴的泥沙,好容易今日缓和了些,估计明日更见晴明,不至于大家都得带着风帽包裹严实接见西梁使团。

宗室女眷们“待遇”还算不错,可以带着细软行装随行,公候夫人与官宦家眷也就只能带着一个仆妇随车,除了换洗衣裳与妆粉洗漱等日常用耗,怕是准备不了太周全的器用,旖景想着黄氏这回也来了通州,做为女儿应该去问候一声,瞧着她那里也有什么不便缺失之处,该送去周全。

正想着,却被康王妃领了先,打发了身边的婢女过来请旖景。

“世子妃好,我们王妃交待,驿馆里简陋,未知世子妃这边儿缺不缺器用。”

旖景忙笑着说“都好”,关于女眷们安置各项事宜都是康王妃负责打理,自然不会抱怨的。

“王妃晓得世子妃是忙人,怕等会儿就不得闲,这时请世子妃过去说说话。”那婢女又再说道。

旖景披上一件大氅,并没让夏柯跟随:“就几步路,都在一个院子里,你留下来看着屋子吧,等会儿或许会有夫人们过来问安,得款待好了,莫失了礼数。”

才被康王妃的婢女掺扶着到了转廊一侧,就听“吱呀”一声,门扇敞开处一身大红风毛斗篷的平乐挽着安乐一步跨出,瞧见旖景,乍乍乎乎地喊话:“正打算去外头骑马,想你应该不得空,安然呢,她住在哪处,让她跟我们一块儿去吧。”

宗室女儿随团来通州的不多,也就平乐、安然两个郡主,再加寿太妃的几个曾孙女,那两位贞静,不合平乐的脾性,还好有安乐这个爽利人,她又存心讨好着平乐,两人倒极快“一见如故”起来,旖景猜想平乐应该与安然处不太来,可这丫头到底长着几岁,这时也晓得做“顺水人情”,估计是看在她与虞沨的面子上,才没有冷落安然。

不过安然甚是拘谨,听说要接待使团就紧张了好些日子,一直就是满腹担忧的模样,再加上这样的天气……旖景瞄了一眼半天上雾霾般的尘土与有气无力的白日,也就代替安然谢辞了平乐的好意。

那两个丫头兴致勃勃地往外头走,屋子里追出个十八、九岁的婢女连声地嘱咐随行:“可得侍候好郡主,别在外头逗留太久,叫上亲兵们跟着。”

旖景听见平乐张扬的语音:“我又不是没来过通州,带着那些累赘干嘛,在这地头,难道还有没长眼的无赖敢冒犯本郡主不成,我手里的马鞭子可不是摆设。”

旖景摇了摇头,当听见里头一声:“景儿来了,快些进来。”才笑着进了室内,一眼瞧见康王妃膝头上摊着一张雪狐毡。

“就怕地暖不够,床榻上的衾被也不够厚实,带了好几块毡子,景儿选上一张铺床。”康王妃冲旖景招了招手,让她坐在椅子里。

“我也备着呢,多谢王妃牵挂着。”旖景笑道,便见王妃把狐毡递给婢女嘱咐道:“还有一张金猞大毛毡,连着这个,送去前头给三殿下与世子。”旖景又忙说世子那儿她也备好的,王妃才没有坚辞,只让把雪狐毡送去给三皇子。

康王妃在这时请了旖景来说话,当然是有要事,却还是为了平乐的亲事。

“原本魏郎已经请了官媒提亲,昨儿个才收到冀州寄来的书信,是魏家族里写来……应是魏鸿濡亲自执的笔,自责了一番,意思是说魏郎虽父母早亡,上头还有叔伯,没有长辈们出面是慢怠了康王府。”康王妃显然有些无奈:“族里已经让魏郎的大伯与大伯母赶来京都。”

旖景想到虞沨曾经说过,魏渊父母双亡,家里伯叔原本是要负责抚养他,可族长魏望庸见魏渊年纪小小才华不俗,就留在了身边教管,这些年间尽管魏渊狂放不羁,先有拒婚的忤逆之举,又离家飘泊,魏望庸却并没有减少对这个族侄的关切,这回魏渊一颗浪子心为平乐折服,也延续了他一贯超凡脱俗的作为,竟自己请了官媒提亲。

若论礼法,父母双亡者婚事也可自主,可依据俗规,魏渊是望族子弟,家族还有叔伯等长辈在,他是不该绕过家族自主自为的。

康王妃显然是担心这事情还有变数,魏家不认可平乐。

“依我想来,魏家是诗书名门,该不会出尔反尔,可平乐的名声……”康王妃长叹:“魏郎眼下不在京都,魏家人守礼,应是不会贸贸然就登门,我是想着,或许他们会先去楚王府,若魏太太问起平乐,还望景儿从中斡旋。”

这回童试,卫舅舅与魏渊身负皇命,都去了外地监管应试与阅卷,魏家人即使来了京都,在没与魏渊碰面商议的情况下,应当不会先去康王府,不过虞沨既是魏鸿濡的弟子,与魏家有师生之谊,魏家要打听平乐究竟如何,应当会来楚王府,男子一般不管这些琐碎,魏太太也只能询问旖景。

旖景自然满口应诺:“常听世子说起魏鸿濡,也不是刻板妄信人言的尊长,魏先生受他教导,婚事上魏鸿濡应该能够作主,想必已经对魏太太有所叮嘱,我定会实言相告,二姐姐就是性情直率,眼里揉不得沙子,却并非有如传言般是非不分无理取闹,更有古道热肠黑白分明的长处,我与世子一定尽力。”

康王妃见旖景答应得爽快,心里越觉欢喜,当母亲的,最怕是女儿将来委屈,可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愿看着平乐孤独终老,好容易盼得平乐缘份到了,真遇着愿意包容她的男子,自然希望顺顺利利地缔结良缘,看女儿幸福美满。

旖景坐了一阵,便告辞了出来,回到自己的屋子,果然就见卓夫人与韦夫人两个等在里头喝茶,又是一番客套。

韦、卓两家虽为了太子妃位有些矛盾,两夫人表面上还是一如往常的和睦,言谈间更没提起太子妃的事,尤其韦夫人,虽经过十一娘的嘴透露出来卓家私下与秦相府来往的事,这时连探问的意思都没有,表面上风平浪静,就像她根本没动心思一般,稳重持定比卓夫人更胜一筹。

虞沨也说过,虽然会把卓家来往秦相的事禀明圣上,可也得察探属实,旖景不知道他要怎么证实,只听说卓夫人的娘家与秦家已经暗中交换了儿女的庚帖,看来十一娘的话并非空口胡诌。

应酬了一阵儿,韦、卓两位又一同告辞,旖景这才抽出空闲来,往黄氏居住的地方走去。

在廊子这头,便见一个贵妇满面戾气地从黄氏的屋子里出来,边走还边回头狠狠盯着门洞,轻轻啐了一声。

这人旖景认得,是安平候夫人,秦夫人的嫡亲妹子,秦妃与子若姑娘的亲姨妈。

奇了,自己这位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继母怎么会得罪人?还是得罪“秦妃的人”?

当旖景进了屋子,依稀就晓得了答案。

因为她一眼看见自家长姐眉梢眼角还有怒气。

果然一问之下,旖辰就是满面冰霜,脱口怨辞:“五妹妹别打听这些闲言碎语,无知之人心怀妒恨罢了。”

长姐一贯端庄,刻守礼规,从不在人后议论是非,这回这般厉言,想是安平候夫人说的话过了火,旖景眼光一动,却与黄氏的目光遇了个正着,依然还是慈和宽厚。

“辰儿是为你好,才与候夫人争执了几句,不是什么大事,看着你们姐妹齐心,我心里才觉安慰。”黄氏说道。

旖景笑而不语,心下暗忖,寿太妃一事可少不得黄氏出谋划策,又听说她自从新岁与秦妃甚多来往,应是终于忍不住贤惠无为,打算兴风作浪了,这回参与其中之人都受到了各有轻重的惩罚,无奈黄氏始终是她继母,许多事还得有所顾忌,旖景才没有施行报复。

想必黄氏还以为她隐藏暗中没被发觉。

继母深悉长姐性情,哪能不知当外人口吐污言时长姐必会维护自家姐妹,旖景也能猜到候夫人刚才长舌的话,大抵又是说她“不睦跋扈”之类。

黄氏打的主意决对不是利用外人挑唆她们姐妹之情这般浅薄,还有后着。

果然,就见一旁蓝嬷嬷跪在地上,似乎满带委屈:“老奴斗胆,明知有的话不该多嘴,可憋在心里实在难受。”

旖景仍是正襟危坐,黄氏却立起眉头斥道:“既知话不应讲,嬷嬷还不噤声,这可是在驿馆,有什么话也当回去再说。”

旖景看着裙子上的卷草纹,心下冷笑,继母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很久吧,出门在外,没有祖母在旁,可巧长姐又是孝顺人,对她甚是尊重。

到底是有什么了不得的话,挑选在这个时机,还用了安平候夫人在前铺垫?

不待旖辰反应,旖景已经一把将蓝嬷嬷扶了起来:“嬷嬷是夫人的乳母,论理我们对你也该敬重,可当不得你跪,快站起来说话,夫人也别责怪嬷嬷,就是因为在外头,才不应闹得沸沸扬扬,还是让嬷嬷把心里话说出来吧,明儿个还有正事呢,若再闹出什么风波来,影响了接待使团,伤及的可是大隆国威。”

这番满带冷讽的话,终于让黄氏慈祥柔和的眼底淌出抹厉色,却也是一掠而过。

而旖辰尽管刻守礼教,心思却还通透,当然也察觉了妹妹语气里的“不善”,也感觉到今日这事并非表面这般单纯,安抚蓝嬷嬷的话就咽了回去,暂且不动声色。

第五百六十六章 无情内斗,棋子已动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第五十六章 虞洲献计,势不罢休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时习务,闲来踏歌第三百八十一章 联宗族亲,原来是你第两百七十八章 声名扫地,暂扣死狱第两百六十八章 心弦幽寂,为一人吟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关注,风浪将来第五百二十七章 比棋招亲,突降艳福第七十五章 几人明白,几人糊涂第两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计,连连告负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驾行宫,勃然而怒第两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动,一方尚迷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见旧词,却署新主第十七章 罚外加罚,怨上添怨第五百一十八章 闺阁趣话,暗藏心机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实陷井第四百七十五章 违逆“慈母”,教训顽劣第一百七十章 问罪甄府,慈母悲声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无情,不弃当弃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阴谋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亲事定,谁更及时第两百一十章 长卷之上,共画来年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圆场,各人计量第三十六章 烟花坊里,疏梅楼外第两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后第六百四十六章 卫冉渗入,肖蔓遭疑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险失清白第两百七十八章 声名扫地,暂扣死狱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离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先得主动,慈安生疑第十二章 早生死结,一朝爆发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审案,世子旁观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脱胎换骨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八十六章 一事变迁,混乱全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择,皇后将废第六百一十八章 无颜自认,当真悲愤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宁海卫家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汉,江薇婚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难捺第九十二章 谁是棋子,谁是棋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门赴邀,有意争执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动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乐阳之谋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离心第六百六十一章 金元遭疑,预料之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不应死,何故病逝第七章 娘子撑腰,丫鬟树威第两百五十八章 朝中风云,城里变幻第七百三十二章 总算泼酒,快去更衣第两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险,无可选择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关切依然第四百九十七章 脱离掌控,怎生收场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渐凉,男女秋月第一百零二章 你若释怀,我便心安第四百八十二章 帮派内乱,邻国政斗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恶浪暗来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殴,楚王醒转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机智转寰第一百五十三章 闺阁之间,小有芥蒂第五百八十章 威逼抉择,暗潜归国第五百一十四章 风波未起,责罚难免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将出征,壮志凌云第七百二十七章 鸿门宴近,斗志昂扬第五百一十三章 各有谋划,歪打正着第七十八章 左右为难,便失姻缘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念到位,主角忽改第六百章 临别之遗,除夕时察第两百三十四章 戏已开演,各归各位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蝎相比,也有不及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义二字,更重江山第七百七十二章 陈相投诚,名单到手第两百三十九章 东宫有喜,圣上赐恩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扇有耳,贪欲显明第二十章 忽得启发,设计识人楔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远庆九年,悄然而至第两百五十五章 世子绝断,直面阴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山震虎,杜绝阴谋第两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许氏不平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第五百七十七章 尽在计算,撕破面皮第八十二章 逼迫之辞,彻底否定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强请赴藩第两百四十一章 两心相许,早在当时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问责,除族离家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机智转寰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险为夷,渐入死地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机智转寰第两百三十一章 旖景劝言,将计就计第七百章 忐忑被弃,入宫劝谏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亲,舅父入京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问责,除族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