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虞栋陷狱,皇子索恩

虞沨今日刚好休沐,当听说名声会上昼已入濯缨园,立即着人去西山卫打探,不到午时,即得消息,却说恰值季训,虞栋上报卫国公得准后,调集卫部前往远郊山中营地密训去了。

再一细察,离营密训的竟全是卫国公旧部亲信统领。

而先楚王留给虞栋的旧部仍在西山卫值防。

季训是君令,也是惯例,由各卫长官负责安排操练,卫国公虽为禁军之长,无缘无故也不会驳回卫长所请,虞沨虽知必有隐情,这时也不能插手,无凭无据,他若质疑虞栋依律之举,实在不能让人信服。

“就是在今日了。”世子满面沉肃地对旖景说道。

那一世太子遇刺发生在秋季,可许多世事变移,已经导致了转改。

旖景先是轻轻松一口气——长兄苏荇眼下在翰林院当值,势必不会再牵涉进太子遇刺了。

“可就这么放任二叔行为,也不知咱们会不会受到牵连。”当然仍有担心。

“到这般境地,咱们也只能装作一无所知,只好坐等事发……圣上早知咱们与二叔势成水火,不至于牵连上咱们,以我推断,三殿下必然还有后着,就算他早备后路,担着暗杀储君的罪名也无处容身,就算西梁,也不敢窝藏大隆罪首。”原来自从察知清河君真实死因,虞沨已经怀疑薛国相是得了三皇子授命,若无薛国相利用西梁之势多年暗助,在大隆国内没有母族倚仗的三皇子也不能这般手眼通天,不说避开天家之眼暗蓄大批死士耳目,他又何德何能利用北原佃作行事。

虞沨早知名声会曾经参与刺杀太子,盯了这个戏班多年,却也没有发现任何蹊跷,可见其行事隐密,若不是因为经历过前事,而这回又有名声会参与其中,他也不敢相信名声会与北原有关。

虞沨怀疑三皇子是早更改了计划,他的目标再非大隆帝位,而在西梁。

详细原因尚且不明,可显然一点,三皇子授意薛国相除去清河君,用意是在西梁王位。

“嫡女夫继”已经必须放弃,“嫡女子继”就成了合律合法。

没有清河君,金元公主又再不能与两姓嫡子联姻,三皇子就成了西梁王位唯一合法继承。

但前提是他不能背负刺杀储君的罪名,西梁眼下还没有实力与大隆对抗,西梁王即使有所偏心,也不敢力排众议庇护大隆罪人,导致两国开战。

而堂堂大隆皇子弃君父而奔西梁,若要收服三姓贵族,也需要一个说法借口。

这也许就是三皇子明知黄陶已生二意,依然利用他刺杀太子的原因之一。

三皇子需要一个借口,才能为母族所容。

而导致三皇子更改计划,放弃大隆帝位的另一原因……

虞沨看向满面担忧的旖景,暗暗叹一口气。

wωω.тTk án.c o

那人如此执着与疯狂,不得不让虞沨提心吊胆,他这时还看不清三皇子布下的全局,而唯一的应对,就是坐观其变。

这个下昼对于世子夫妇来说,无疑显得尤其漫长,因为除了参与其中的少数人,只有他们知道会有大变突生。

两人默坐于前庭高亭,一直到申正过后——

濯缨园被数百不知来处的刺客突袭,四角宫门同时受到冲击!

“和那时一模一样,不过这才四月,并非当时事发深秋。”闻听消息之后的旖景忍不住握紧了衣襟:“就算有名声会的人混入,濯缨园也有上百宫卫防护,太子身边还有亲兵,十余刺客怎能得手?除非先生变故,调离宫卫……难道说……冲击宫门的刺客是二叔所率卫部!”数百刺客突袭,宫卫必须去宫门*外敌入侵,太子无处撤离,暂留濯缨园才能保证安全,因为事发西郊,只要宫卫紧守宫门,待援兵赶到,刺客自然不敢念战,可是宫卫一旦离开听鹂馆,名声会的人就会侍机下手,在那一世,突袭宫门的刺客并未得逞,死伤惨重,但太子却死在濯缨园内。

故而旖景首先怀疑三皇子之所以必须利用虞栋,是要利用他手中兵勇假扮刺客,引开宫卫,里头内应才有机会。

“不会,一旦生变,清濯园之宫卫必然会率先递信给西山卫请援,二叔今日带着部卫密训去了,应是他属下亲信带兵前往救急,以我推测,刺客是三皇子密蓄死士,大部份早怀死志,才被斩杀当场,可总有负责指挥统管之人……这些决不会死士,而是三皇子亲信,或许来自西梁,不过他们应当取得居留大隆的合法身份,三皇子必须护他们安然脱身,才能使事情周密不漏。”

虞沨显然早有分析:“当年无一活口落网,陈尸当场之人却皆为死士,后大肆搜索,竟无蛛丝马迹,那些统筹指挥之人去了何处?”

旖景也尝试着推测,忽而大惊:“这批人应该不多,也许只有十余,若是藏身在西山卫……”

“应是如此,当年太子遇刺以致风声鹤唳,不说锦阳戒严,便是整个北直隶包括并、朔二地都严察紧逮,身份但有可疑或是于事发当日不在当地者皆被捕入狱,可是硬没察出刺客分毫行迹……二叔为保万全,先调离了岳丈旧部,他之亲信率先直往救援,完*鬼不知的将十余人收藏军卫之中。”

西山卫有千余军卫,虞栋亲信也占大约六、七百,要收藏十余人,不过是在他所领部卒之中分配,一所百人中夹杂着两、三面生者,又有统领周护,万不会引人生疑,圣上又怎能想到率先赶往濯缨园之禁军竟会窝藏刺客?只要待风声过后,警戒解除,再将这些人送离京都……

“这便是二叔的作用。”虞沨沉声说道:“至于黄陶……他的作用应该更为关键,我早有留意,他荐了几个亲信予孔俊,利用孔俊擢为太子亲兵,当年宫门告急,宫卫都集中于宫门,这时,名声会诸内应再突然发难,又有亲兵斩杀同僚,助刺客夺刃……当年孔俊也呈尸当场,只有几个亲兵活口,反供命丧当场之亲兵是内奸,那几个应当就是黄陶的人。”

当时场面必然大乱,敌我不分,北原刺客趁助夺得兵刃,他们情知不能杀出重围,见太子丧命,遂服毒自尽。这些人的尸身上,倒有北原细作之刺青,估计是用作内部联络之信,故而圣上才察明刺杀太子是与北原有关。

除了黄陶亲信,所有知情人都被斩杀当场。

偏偏那几个亲兵是孔俊提拔,孔俊已死,无人知道事关黄陶,而天子自然不疑孔俊会暗害太子。

当年扑朔迷离的太子遇刺案,就是这般里应外合的结果。

可这一世,因为黄陶的背叛,结果当然不同。

申正事发,虞沨得报之后,两刻之后就被诏入宫内。

临行前又再嘱咐旖景:“无论发生何事,切记不能离开王府一步。”

这一去直到夜色四合,依旧没有任何音讯传回。

旖景心里正自焦灼,却忽有晴空内禀,有一人求见世子,自称是西南苗家之后。

苗家!旖景心中一沉,略微沉吟后,令晴空将人妥善安置,必须盯好,不让他随意走动,更不让他与家仆接触。

一直到次日清晨,虞沨这才回府。

“太子无礙,名声会诸人被黄陶与亲兵斩杀,不过事发时单瑛连突然抽出利匕偷袭太子,被黄陶挡了一刀,他将刺客顺手一推……正好推到孔俊跟前。”

旖景:……

“孔俊被灌得烂醉,毫无抵抗之力,所以……被刺客杀死当场。”

“二叔呢?”旖景忙问。

“二叔部卒出了叛徒,投递密信予庆亲王,称其统领窝藏刺客,庆亲王当即报给岳丈,那几个刺客被揪了出来,五员统领涉及窝藏同谋,已被收监,昨晚就把二叔交待了出来。”

旖景冷笑,什么密信,应当是四皇子编造,他是早听黄陶泄露了三皇子的计划。

“二叔没撑多久,已经交待……是天子密审,可皇后转眼就知道了事涉三皇子,冲去乾明宫跪请,逼迫圣上下令,立即逮捕三皇子回京。”虞沨又说。

“那会如何……”

“圣上以妄信传言之罪,令皇后禁足坤仁宫。”虞沨压沉语气:“昨夜,圣上犯了气喘,一度昏迷。”

就是说这时尚无圣断。

“事涉二叔一事尚未外传,庆亲王得了警言,应当也不敢张扬,昨晚圣上处死了两名诏狱内侍,应当就是皇后耳目。”

到了这个地步,皇帝尚还不忘借机清除皇后耳目,皇后想必也是急了,她如此信任的三皇子竟然在背后捅刀,当然恨不能将人碎尸万断,刺杀储君等同谋逆,皇后哪能放过三皇子,一时激愤,就暴露了诏狱中的耳目。

“以我推测,圣上仍想庇护三殿下。”虞沨又说。

旖景轻轻一叹:“可怜圣上一片慈心,竟被人置之不顾。”

“皇后不会放过三皇子,我怀疑,其实是三皇子有意要将这事泄露给皇后,诏狱那两名内侍说不定是冤死。”虞沨说道。

“那人究竟要干什么!”旖景觉得自己脑子里完全蒙了浆糊。

“我也很疑惑,他这回是有意要使事漏,论来,已经料到那几个指挥死士者会落天子手中,何苦还利用二叔。”虞沨也是一筹莫展:“我等着看三皇子下一步棋。”

旖景这才想起那个突然到访的不速之客,连忙告诉了虞沨。

“西南苗家?”虞沨也很是孤疑:“这不可能,三太爷那边我盯得紧密,苗家人不可能堂而皇之登门我竟不知。”

便来不及梳洗小憩,立即就去了前院见客。

来者却是苗石陌,虞沨自然不识。

听他自报家门:“在下是奉三殿下之命……世子当日所欠人情,到了时机偿还了。”

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第五百零五章 当真死了?不敢置信第六百二十一章 尽在筹谋,世子心计第两百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反击螳螂第四百零九章 风云突生,顺势嫁祸第三百零一章 解剑待缚,听之任之第三百五十二章 宽慰亲怀,江薇辞行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长,岁月静好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第五百二十六章 众芳比才,昭显风范第三百八十六章 狡辩不脱,破釜沉舟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厦将倾,厚聘富嫁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礼数,你待如何第三十章 何故祸心,渐露端倪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卫臣服,胜局奠定第两百五十二章 早有安排,美色陋计第两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动,一方尚迷第四百零二章 两个弃权,一个请赏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谈,蹊跷遗言第两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谢三,哭笑不得第七百六十二章 苏公出征,大君来使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谁将作乱第七百四十六章 药石无治,预感大限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谁将作乱第三百一十一章 离间之计,黄雀之谋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难两全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门,所为姻缘第七百七十五章 领兵出城,直面生死第十六章 婉弱母亲,强势女儿第八章 一个幕僚,一个败类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怜”婢女第二十一章 一见牵心,盘算姻缘第六百零六章 发现尸身,却令毁容第两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两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险揭真相第五百七十四章 劝逼指证,虞栋获死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宽容”,大度求情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关注,风浪将来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论,忠义难全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闷棒,等你出洞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来惊喜,恭贺芳辰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为何因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两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惊无险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细入宫,“云雀”现形第两百二十九章 春暖来迟,人心早急第两百零二章 御史还朝,两相斗法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协不难第二十六章 赐名之喜,责罚之恨第四百七十一章 更改计划,点醒祖母第四百六十五章 兴师问罪,虎狼之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卫臣服,胜局奠定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第两百二十三章 春心萌动,欲掷孤注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离间,高低显然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谣言,留下凭证第三百二十二章 时日太慢,婚期太远第一章 醒来豆蔻,爱恨重头第两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后第五百六十六章 无情内斗,棋子已动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黄氏受讽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军师,磨刀霍霍第两百九十八章 细察人心,温言劝服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闷棒,等你出洞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难雪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殴,楚王醒转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应动情,无耻索助第六百八十九章 凤阳来人,刁难候府第七百一十五章 转折一日,忽为侧妃第七百二十三章 诏返辽王,将有杀祸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乱,王妃归来第三百一十七章 惊悉真相,天子“恶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对策,婚事仍悬第两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议,不料变故第四百四十章 脸面尽失,勇闯青楼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伤,我之遗憾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头第四百八十六章 飞花渡头,人约子夜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无疑,绝不饶恕第四十九章 温言安慰,巧救腊梅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凭手段第两百七十四章 世子审案,兰心强辩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险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难雪第三十九章 各怀心思,小聚芳辰第九十二章 谁是棋子,谁是棋手第三百六十一章 挥鞭相助,美人英姿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秘女子,莫名凶案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两百一十五章 宋辐和离,母子生隙第四百六十三章 “风波”连连,“风光”回门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间,细数疑惑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故突生,生死一线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陈家犯案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个忠婢,一段前尘第三百一十八章 原无嫌隙,两心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