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义二字,更重江山

福王年幼时,曾经对虞沨心怀妒嫉。

那时还是太宗在位,当今天子位居东宫,福王在诸位皇孙中最不受重视,若非太子妃也就是眼下的废后孔氏还费了些心,也许连温饱都不能保有。

福王的乳母很不屑地告诉他,他的生母是宫奴,因罪没籍,身份卑贱,若非太子妃仁慈,福王甚至没有资格记名玉牒宗谱。

福王甚至不知自己的生母是因何过世,以及过世的准确时间。

他不敢与当时的皇长孙比较,也不敢眼红西梁公主所出的三弟,至于另一位太子侧妃所出的四弟,两夫人所出的五弟、六弟,福王尽都只有回避容让。

可是他到底是太子血脉,虞姓嫡系皇孙,眼看着祖父太宗帝对并非亲孙子的楚王世子都比他来得重视,甚至为了多病的世子广寻良医,就连他的亲生父亲重视这个堂侄也远比他这个亲生骨肉要强上几番,小小的孩子心里难免憋屈。

尤记当年,他因患风寒,有孕在身的丽嫔生怕感染病症,将他禁于冷室,祖父与父亲不闻不问,唯有一二宫女在旁侍候,连太医都没有得到通知,堂堂嫡系皇孙,生死无人过问,全靠自愈。

他想起名义上的生母,也就是丽嫔见他亲近太子妃,曾经告诉他的那一番话。

“傻孩子,你以为太子妃是好人?她是看着宛妃独得太子宠爱,心怀不愤,才使计让你生母色诱太子,让宛妃亲眼目睹了太子‘偷腥’,你生母因为对太子下药,险些被处死,太子妃出面做了好人,劝说宛妃饶了你生母一命,但宛妃因为这事,与太子闹了不愉,两个人狠闹了一场。”其实当时,丽嫔还没有入东宫,不过是后来听了一些闲言碎语自己推断出来的真相罢了。

其实福王生母是受了当时侧妃陈氏的挑拨,孔氏不过是顺水推舟。

但也是运数,那宫婢色诱功成,虽没有飞上枝头,却幸运地有了身孕,孔氏乐见其成,庇护了宫婢产子,又提出留子去母,宫婢最终没能达成所愿,福王却得幸存活。

孔氏是想在宛妃心里留下这颗钉子,挑拨太子与宛妃之间生隙,倘若宛妃将二郎看做眼中钉,下毒手谋害最好。

但她低估了宛妃的痴情,虽然身为西梁公主,娇身惯养长大,可宛妃生性良善,虽对太子与宫婢私通一事尽管有些懊恼,但并没有任性妄为,很快原谅了太子。

后来宛妃过世,太子无意间在芳林宴上邂逅丽嫔,见她与宛妃有三分相似,才将人纳入东宫,并将二郎记在丽嫔名下,让她抚养,为此,丽嫔当年甫一入宫,就得了夫人的品阶,若非她后来因为听说了太子宠她是因宛妃之故,大是懊恼之余,言辞上对宛妃多有不敬,势必力压另一个夫人德妃,又怎会只居嫔位?

妃嫔之间的争斗并不能改善福王备受冷落疏漠的童年。

也养成了福王沉默寡言、万事不争的性情,小小的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尽是不屑冷落、恶意算计,当年真相如何他自有判断,对于人心,也自有体会。

这时,福王听虞沨直言不讳,称天子有意考量,他大有机会问鼎帝位。

福王摇头,轻轻一笑。

“远扬,当年父皇赐婚,我的确受宠若惊,完全不曾预料以我的身份,有朝一日,竟有幸迎娶卫国公府嫡女,记得父皇下旨赐婚不久,你便登门拜访……你我虽为堂兄弟,但素来没有任何来往,不可否认,我对你忽然交近甚是孤疑,也有所防备,尤其是听你直言相告,说卫国公府不愿与三弟、四弟联姻,独独有意于我……你说姑祖母于子孙姻缘并不独断专行,也非仅图权势富贵,你是有所意会,我之所以得此良缘,固然有一定政治因素,关键是旖辰自己属意于我。”

福王轻挽锦袖,托壶斟茶,坦然直视虞沨:“我明白你的意思,是劝我善待妻子,可是我并不明白你的用意……我知道你能得父皇看重,绝非仅因先帝对楚王府的爱顾,有你过人之处,你当然有所洞悉,看穿我备受冷落小看,虽身于富贵,却孤苦无依,别说赫赫权贵,只怕普通官宦,也不情愿让女儿与我婚配。”

虞沨也回以坦然,轻轻一笑:“二哥当年处境的确艰难,但我明白二哥并非心怀怨谤之人,只要卫国公府以诚相待,当二哥明白二嫂的情义,必会珍惜。”

在那一世,福王娶的是当今太子侧妃卓氏,虽经天子赐婚,卓家无可奈何,但卓氏婚后不仅跋扈不贤,甚至对福王诸多轻视,到了后来竟然红杏出墙,事败后引天子盛怒,欲将卓氏赐死,多得福王求情,卓氏才得了个和离的机会,保得性命。

福王的确心善,虞沨断定他必然懂得珍惜。

“可是你还是走了那一趟,从那以后,更是主动交近,我疑惑了很长一段时间。”福王也不并讳言,摇头笑道:“直到后来父皇赐婚,你与五妹妹缔结良缘,我才恍然大悟,感情远扬是早有意与我亲上加亲,才为将来妻姐的幸福美满尽力。”

虞沨:……

“内子贤惠宽和,虽我有誓在先,是因能得她真情实意一生足矣,并不愿再纳妾室,可内子这些年来,自觉对我怀愧,很是不安……最近风波不断,孔家灭门皇后被废,三弟又莫名远走西梁长留异国,储位岌岌可危,太后却忽然插手,要赐严氏女为我侧妃,便是我与世无争,也意识到事态紧急。”福王举盏,品了一口茶水:“远扬早前曾有试探,我也表明心意,无意涉及储位。”

早在虞沨笃定天子决意废储之时,的确试探过福王的心意,有意与他商谈政务,福王却直言并不关心,显然对储位权势避之千里。

“二哥,这时已不同当时。”

有时候就是这么身不由己,想争的争不来,不想争的也不能如愿袖手。

虞沨肃色:“并非我危言耸听,就算二哥无意权位,只怕旁人也会视你为心腹大患。”

福王颔首:“我也知道,不过远扬,我之所以能被父皇纳入考量之中,全因岳丈一门威重,也有楚王府的缘由,没有你们,父皇决不会考虑由我继承大统,之所以用严氏女做为试探,父皇是担心我将来无能,不能掌握大局,被外戚控制君权。”

福王尽管没有争位之心,但他并非懵懂愚昧,反而因为当年艰难坎坷,于时势更迭自有敏锐之处。

这时他似乎自嘲般的一笑:“若非我继承大业,父皇对苏、楚两府势必信重,可偏偏是我坐上帝位,天家对两府反而心生戒备,严氏女只是一个起头,若我答允,将来还会有无数勋贵、世家女儿纳入后宫。”

这是当然,严家与苏家本来交厚,仅有严氏女,天子可不会彻底安心,无非是用严氏女探路,考量福王是否明智,能看清时势罢了。

福王问道:“远扬,以你之见,眼下我若要在争储之战中立于不败,应当如何?”

虞沨微微蹙眉,沉吟片刻后才说道:“二哥的对手,唯庆王而已,庆王野心勃勃,诸位皇子中势力也占首位,圣上对他势必忌惮,若当真决意立二哥为储,便要先行压制秦、陈两家,可若真是如此,圣上也会担忧权势失衡,将来岳丈大权握于一手,未必不会渐生贪欲,故而才要考量二哥,能不能未雨筹谋……庆王左膀为秦家,陈家是右臂,相较之下,秦家更具威势,二哥若能拉拢秦家,将来即能制衡,圣上也才能安心。”

相比秦家而言,陈家是庆亲王的外家,联系自然更加牢固,秦家只是庆亲王的妻族,秦相决非仅只庆王妃一个嫡孙女,而在短时之内要笼络另一家族,也只能通过联姻。

假若福王纳秦氏女儿为侧妃,就算不能立即造成庆王与秦家反目,可秦家势必会产生犹豫,再不会对庆王死心踏地。

福王又是摇头,又是颔首:“远扬此计甚佳,可秦相待嫁闺中的嫡出孙女儿唯有一个七娘,相信远扬也有所了解,此女善谋多计,若她将来入驻后宫,必会不择手段暗害皇后,以得统御后宫之权,除了秦氏,将来更会有不少名门闺秀充斥后宫,不知会有多少阴私诡谋,我了解内子,她并不适合处理这般险恶阴私,将来,也许我连她都不能安保。”

所以……

“我甚至没有信心能保妻子平安,又怎么担负大隆江山大业?”福王顿下手中杯盏:“远扬不需多言了,我心意已决。”

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四百三十章 谢公寿辰,注定闹剧第两百六十四章 福祸相依,生死与共第四百九十七章 脱离掌控,怎生收场第二十二章 暗下决心,脱胎换骨第六百八十章 “顽劣”六郎,新妇投缳第五百三十一章 只恨当初,不该遇见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拨,小小报复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无心,唯求自保第五百三十六章 入潜西梁,一对兄妹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无疑,绝不饶恕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发杀戮,舅母问责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扇有耳,贪欲显明第两百章 所谓慈母,蹊跷内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愿得一心,白首莫离第五百三十一章 只恨当初,不该遇见第九十七章 蛇蝎比之,尚有不足第三十五章 心腹既有,着手计划第四百六十三章 “风波”连连,“风光”回门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对策第两百五十九章 巧“断”疑案,兰心“晦”质第两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险揭真相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愿以偿,云里雾里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为赠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真相!同道中人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阁,悲喜难明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渗入,确定关键第七十六章 美色诱惑,郎心浮躁第六百零八章 西梁回讯,禁苑佳人第九十三章 戏里戏外,谁主浮沉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殴,楚王醒转第三十章 何故祸心,渐露端倪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第两百九十四章 尚未实施,便有变故第六百四十二章 黄恪归国,史载之宴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紧逼,欲揭真相第两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计,抢夺先机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无情,不弃当弃第两百零一章 远人才归,又将外行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聪明,子若入陷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并非无患第七百八十章 胜负落定,废位收场第七十五章 几人明白,几人糊涂第九十九章 别出心裁,掌管茶楼第两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骂俏第四百八十一章 蠢人无敌,可惜安瑾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对策,婚事仍悬第七百零一章 陈二太太,为女争贵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对手,劝人纳妾第六百六十六章 久别重逢,但享静好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动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医卫曦,再见故友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剑指白衣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审案,世子旁观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争执,风波渐酿第两百二十四章 计谋迭出,谁是高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仓促之间,吐露情意第三章 细论诸女,蹊跷宋氏第四百八十七章 共游灯河,敞开心扉第五百九十七章 此生有你,便已无憾第三百零一章 解剑待缚,听之任之第三百三十五章 狭隘狠毒,虞栋夫妻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变故悄然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离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揽事上身,旖辰登门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跷,指向何处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行试探,将要团圆第六百八十九章 凤阳来人,刁难候府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第七百六十二章 苏公出征,大君来使第两百一十四章 言说旧事,渐明祸因第一百一十二章 灵山之约,依时发生第六百六十章 脱身禁苑,销声谜局第七百三十三章 摆开阵势,好戏开锣第六百零六章 发现尸身,却令毁容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赐你个妾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第三十九章 各怀心思,小聚芳辰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间,儿女情长第一百四十八章 姨娘眉氏,一反常态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协不难第二十八章 噩梦惊醒,道出真相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强请赴藩第两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丧尽天良第七章 娘子撑腰,丫鬟树威第三百九十四章 病榻之畔,风波暗酿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旧怨,实为至交第两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妪,张或是殷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审案,世子旁观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变故悄然第五百二十七章 比棋招亲,突降艳福第六十九章 闺秀风范,但为良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绝决相逼,生死你定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问责,除族离家第四百九十四章 还有后着,滋生嫌隙第五百四十四章 谋划分府,江月发招第三百三十三章 剑伤小五,言及谋划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讳,嫡母庶子第五百零二章 分析局势,险恶难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