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

大长公主“应诏”当日,已经数月不朝的楚王世子破天荒地出现在了乾明宫前,但这个时辰,天子正在诏见中书官员,詹公公下意识就要入内通禀,却被虞沨阻止,说本有一事启禀,却比不上国政大事,不敢打扰圣上与重臣议政,他先去慈安宫问安。

这时,大长公主尚未入宫,秦后也正在耀武扬威地进行她的唯一权利,训诫妃嫔。

虞沨是将天察卫的密奏上呈太皇太后,说的正是远在禁地的杨妃母子“不幸病逝”的消息。

当初五皇子为谋储位毒杀手足,要论来已属死罪,不过先帝也仅仅处死了德妃,让杨家满门男丁陪葬,将五皇子夫妇发配幽禁,实为要留他一条性命与血脉。

但五皇子才到禁地不久便即暴毙,消息传回锦阳,顿引流言纷扰,甚至再引发一场血腥镇杀,以致人人胆寒,但流言蜚语却不是杀戮就能彻底扑灭,这回杨氏母子的死讯若再张扬,势必会让流言再起。

天察卫作为天家暗探,率先得到消息也属正常。

虞沨眼看着太皇太后拍案而怒,早有准备般立即跪倒。

“远扬,五郎死讯传回时,哀家就让你授意天察卫紧盯着禁地,那么杨氏母子之死,想必连天察卫也无法阻止。”太皇太后目光冷厉。

虞沨也直言不讳:“是宫中内宦。”

太皇太后拳头蓦地握紧——眼下能指使宫廷内宦还有何人?好果辣的手段,这就是要斩草除根,他是真没把先帝的叮嘱放在心上!但太皇太后却什么也没说,只让虞沨起身,赐坐一旁:“景丫头还是没有音讯?”

“不敢相瞒太皇太后,臣正是得了消息,听说肖氏余孽在云贵暗暗活跃,故而打算请旨赴藩,无论如何,也要将肖氏余孽铲除。”虞沨说道:“今日入宫,一来是要将天察卫移交太皇太后,二来,也是想请圣上允准父王与微臣赴藩。”

先帝当初病重时曾有下诏,令辽王五月赴藩,却被天子一再拖延,更何况势大权重的楚王要去藩地,天子哪会轻易许可。

所以,虞沨虽早有赴藩的决意,不得不等候时机,但这时机不会从天而降,所以他动手创造了一下。

据他看来,能胁服天子遵奉先帝遗旨者唯有太皇太后,不过这位对楚王府颇有防范,也许并不乐见楚王赴藩脱离天家掌控,但太皇太后诸多行动表明,她老人家甚是重视先帝的几位存活下来的皇子,不容圣上打压手足,五皇子全家惨死,势必触怒太皇太后,而杨氏母子死于今上之手是显而易见之事,那个赐死二人的宫廷内侍眼下还不及赶回,太皇太后一察便知。

太皇太后当然不会问罪,圣上是君,赐死罪臣何罪之有?

不过在这当头,让辽王顺利赴藩定是太皇太后决意促成之事,那么,握有先帝旨意的楚王想要赴藩也属理所应当。

但是虞沨推测,太皇太后应该不会轻易答允,故而,还需要大长公主从旁协助,倘若专程为了这事入宫谨见,说不定会让太皇太后生疑,巧合的是秦后给了这么个机会,故而,虞沨才专程选在这日提请赴藩一事。

相比楚王府,太皇太后更加信重苏家,极大原因就是与大长公主交好,并且相信卫国公只对天子效忠,并不会因为权势之故偏向姻亲,卫国公是忠臣,但楚王是宗室,是高祖血脉,倘若权势太重,想要夺位不怕找不到名义,所以太皇太后不得不堤防。

再者,严家历来不掌兵权,眼下若论对世家的影响与威望,也不如秦家,甚至因为庆王继位,陈家也压了严家一头,太皇太后就算为了保住严家的尊荣地位,也需要与苏家维持多年友好一荣俱荣的关系。

不说私情,就论利害关系,大长公主的话对太皇太后还是极有影响。

果然,太皇太后并没说什么允准的话,只是一叹:“楚王身为重臣,掌都督统印,圣上登基不久,离不得王爷辅佐,定是不舍让王爷远赴楚州。”

虞沨便没再提,却说起了天察卫暗探从各地收罗回的情报,得知天子嫁祸手足、残杀灭口、矫诏篡位的谣言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因为天子血腥镇杀,而在各地民众中暗暗传扬,为今上又添了一道残杀百姓,暴戾无道的罪名后,太皇太后倒吸了口凉气。

她起初就反对天子滥杀无辜,但秦怀愚为首的儒臣这回却没了“心怀万民”的仁慈,率先上谏应当震慑传言,若不施以重罚,不能谒制。

倒是弄得锦阳京血流成河了,可谣言却并没有烟消云散,反而有了难以控制之势!

秦怀愚这奸相,果然是祸国殃民,太后面色铁青。

正在这时,大长公主“杀到”。

虞沨本来是要告退的,却被太皇太后挽留,还打趣道大长公主又不是外人,虞沨这个孙女婿倒避忌起来。

大长公主今日全副武装,竟穿着严严谨谨的一套命妇朝服,这让太皇太后惊讶不已,一边请人坐下,一边笑着说道:“上元今儿个这是怎么了,我素来晓得你最烦这身朝服,非年节大典不得已才会上身,今日倒是稀罕。”

大长公主也不客气,冷笑一声说道:“五嫂这就觉得稀罕了?我今日可是不敢慢怠的,咱们皇后娘娘特意让内宦传了口诏诏见,稍后我还得去坤仁宫应诏,不着朝服,皇后娘娘岂不会怪我失礼?”

太皇太后脸上的笑容就僵直了——好个秦氏,就没她消停的时候!在东西六宫折腾妃嫔、宫女也就罢了,这又是哪跟筋搭在了蹄子上,好端端地竟然招惹上元?上元可是她姑祖母,“诏见”?亏她想得出来。

“我也不与五嫂多聊了,这就去应诏,免得被皇后娘娘责备。”大长公主起身欲走,太皇太后连忙劝阻:“上元快别说这话,真是羞煞了我,你就看着沨儿在场,也别使气……秦氏是个什么样的人儿?她荒谬处可多了,有空我再跟你唠叨,快别恼,今儿个我可得问问太后,她究竟怎么管教的儿媳,还知道不知道尊卑长幼。”

太皇太后当即下令,让如姑姑与卫昭分别去请太后、皇后,再让内侍走一趟乾明宫,把圣上也请来,又对因为“莫名”牵涉进内宫事务,显得有些局促的虞沨说道:“沨儿也坐着,刚才那些话,稍后当着哀家的面,说给天子听听,也让他拿出个决断来。”

各地传言纷扰,太皇太后寸步不离宫廷如何能知,她既然要问责,自然需要虞沨在场。

卫昭出去之前,与表哥目光一碰,心领神会地微微一笑,所以她特意放慢了步伐,好一阵才走到坤仁宫。

故而当秦后抵达慈安宫时,正殿里实际已经济济一堂。

秦后毫不在意太后,目光倒是在天子脸上微微一讶,但她紧跟着又底气十足,这回有天子当面撑腰,大长公主还能如何,太皇太后再怎么了得,也不可能为了外人违逆圣意,说到底,天子才是一国之主,其余人都得弯腰服软——这位完全忘记了不久之前,当天子两耳光扇在她脸上时,她还直呼圣讳,诅咒对方不得好死。

天子若不是看着眼下还离不得秦家打压苏、楚两府,早把秦后碎尸万断了,但只不过,秦后在天子心目中,也已经是个将死之人,这时看向秦后的目光就像盯着一座坟茔般淡然。

虞沨虽然被太皇太后留在慈安宫,但也知道这一桩事不该牵涉,早在对天子见礼之后,就识趣地避出正殿。

“圣上,你这媳妇可了不得,大刺刺地诏见上元,太后教导了她这些时日,倒是越来越不堪,这基本的敬重亲长都抛之脑后了,难不成秦氏以为,当了皇后就能不孝不贤?”太皇太后冷冷一笑:“秦氏,你这一礼下去,哀家没让你起,你倒自觉……所以说,我才劝上元你莫要懊恼,咱们这位皇后荒唐之处多了,我若是与她处处计较,命都得短上几年。”

张口就是这么严重的话,别说秦后满面涨红,就连太后都安坐不住,连忙在地上跪好,天子也站了起来,满面铁青地看向依然站得笔直的秦后,真恨不得抬起一脚上去,好容易才忍住,重重扯了一把秦后,就要下跪。

大长公主早已站了起来,侧身一旁,她辈份虽在这儿摆着,却也受不得太后婆媳与天子的跪。

太皇太后不待天子当真跪下,就已经抬了手臂:“都起来吧,我一时为上元气愤,语气重了一些,倒闹腾得太后与圣上不安。”这言下之意就是,秦后还心存不服。

天子讪讪起身,太后也站了起来,眼见着秦后也要跟着落座,一股子怒火直冲天灵:“还不站好!你还知道体统?做出如此冒犯之事,还不虚心听教。”

今上多疑,许多事不会直言,别说太后完全不知秦后诏见大长公主是为哪般,就连秦后自己,也以为天子是因为黄陶之故,才想为黄氏撑腰,这时她还被自家妹妹与夫君瞒在鼓里,不知这事背后的重要关键。

所以这位皇后被太后当头一喝,顿时大怒。

脱口而出:“母后,臣妾何错之有?诏见姑祖母原为圣上授意,也是因为外头议论纷纷,圣上担心姑祖母受人非议,才让臣妾好心提点罢了。”

可怜天子就这么被自家皇后“招供”出来,那悲愤的心情实在难以言表,尤其是见秦氏昂首挺胸与大长公主四目相对,一副“为好不识好,反而被狗咬”的讽刺神态,天子五脏六腑都被戾气涨满,恨不得当场杀了发妻,并灭秦家满门!

这要什么样的家教,才养得出这么愚蠢透顶的女儿!

大长公主轻轻一笑:“原来是圣上授意,这又难怪了,圣上是君,想要诏见臣民,自是应当。”

天子才惊醒一般,连忙起身,环揖就是一礼:“姑祖母折煞侄孙了。”怒目直瞪秦后:“你还狡辩,朕是有令,让你请姑祖母入宫,把那些传言转告姑祖母,让姑祖母有个成算,不料你竟然这般顽愚,居然如此不敬,还不向姑祖母请罪!”

大长公主却懒得计较,又是轻轻一笑:“罢了,皇后知错后改就是,有太后与五嫂教管,我何必越俎代庖?只不知皇后一番苦心,是有什么要紧话叮嘱提点。”

皇后被“知错后改”四字噎得气息不顺,十分艰难才缓转过来,在天子有若箭簇的目光逼视下,不敢再摆威风,于是略微“婉转”下来,说了那番有关苏轹意在爵位的传言,很贴心地提议:“虽是无根无据的话,可世人都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兼着国公夫人不掌中馈,反而是三夫人负责国公府的后宅事务,外人更觉有了根据,姑祖母,臣妾与圣上确实是为了卫国公府打算,这为了权位以致手足阖墙的传言,可大不利卫国公府的名声。”紧跟着,自然而然又盛赞了黄氏一番,把秦子若授意的那些话都说了出来。

大长公主笑意越发舒展:“皇后所言不错,当媳妇的本该侍奉公婆才是本份,故而,我才有意等大媳妇养好身子再侍奉我,不想大媳妇没有自觉,晨昏定省也是隔三岔五,倒是对皇后说了她许多委屈。”

“五嫂有所不知,我那大媳妇近来入宫时多,想着她与皇后交好,我起初也没放在心上,不想她竟然背后议论我不公……皇后可别为黄氏分辩,你又哪里晓得实情,当初黄氏染疾,身子不适,我才让她好好将养,我又是个闲不住的,前头几个孙女儿嫁了人,越发无趣,便接了家务在手,荇哥媳妇与三媳妇不过是协管,大事可都是由我作主,哪晓得居然就因为这事,传出那些谣言。”

大长公主长叹一声:“本来家丑不可外扬,我也不愿说大媳妇的不是,但这事竟然惊动了圣上与皇后,可得解释清楚,皇后是孝顺人,一心一意侍奉太后,万万不会赞同黄氏的言行,不过是被她蒙蔽罢了……五嫂,我真是惭愧,回去势必好好管教长媳。”

这话让太后听在耳里,心中大是孤疑,难怪皇后挑起这莫名其妙的事端,原来竟是想借机要回掌宫之权?可不是嘛,她说卫国公府的中馈应该由黄氏执掌,那东西六宫的事务也该属她这个皇后掌管!

太后的眼神就越发冷厉下来,见皇后还要反驳,轻笑出声:“这么听来,的确是国公夫人的错,作人媳妇的,贤孝才是根本,越是高门越该遵循,哪能为了私利而不敬公婆,皇后该下教旨,申斥黄氏,若再不悔改,不配为公候正妻!”

皇后目瞪口呆,尚且反应不过来,怎么她威逼不成,转眼竟都成了黄氏的错责!

天子也是窝火不已,没好气地扫了皇后一眼,但这些妇人家的事,他自然不好插嘴。

太皇太后十分满意:“太后说得有理,罢了,今日之事就这么过去,圣上留步,上元也稍坐,沨儿刚才禀报了一事,关系到景丫头,上元你也听听。”

天子大是烦躁,太皇太后对政事指指点点不说,眼下竟然还扯上了大长公主!但他因为心有顾忌,偏偏不敢反对,大长公主不比普通妇人,高祖当年就允准大长公主议政,若非大长公主后来自己没了心思,怕是太宗帝也会与这个一母同胞的妹妹常议政务,太皇太后又说事关世子妃,身为祖母的大长公主过问一二也是常理。

他这个皇帝能有怨言?

天子怨愤不已,自己究竟算个什么皇帝?连政务都不能独断,还得受妇孺左右。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那个父皇……天子咬牙不已,却也只能含笑道了声“好”。

第三百章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举,开诚布公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荐”,大言不惭第五十五章 将军护女,痛责莽子第两百五十一章 再访乔县,攻心为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庆王拜访,阴谋逼近第八章 一个幕僚,一个败类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尘新世,一般哀凉第两百九十三章 恩册郡主,各人心情第七百四十章 临朝监政,死仇重逢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丝剥茧,夏夜缱绻第三百八十三章 顺利落毒,自行揭发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间,细数疑惑第六百四十六章 卫冉渗入,肖蔓遭疑第三百零五章 策动前夕,偶然偷窥第四百一十章 劝言留生,何为夙愿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子提点,“新贵”诞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闷棒,等你出洞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愿以偿,云里雾里第七百五十五章 盘错之间,关要渐显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缨望族,清高太甚第三百一十章 一语成谶,前路未明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联三方,挑明阴谋第二十八章 噩梦惊醒,道出真相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变故,传言四起第两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议,不料变故第两百六十九章 当面过招,请猜胜负第两百三十六章 或有纰漏,不及详察第四百六十一章 确有预感,濒临横死第两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两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骂俏第四十四章 宋辐何人?田阿牛也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开第一百九十章 要论祸根,无非绝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远瑛堂内,终极对恃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众丢脸,难捺恶意第二十八章 噩梦惊醒,道出真相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布局,一方收网第两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妪,张或是殷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对策第两百六十二章 他乡遇故,才知音讯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暂,尽力一次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会议,挑破隐密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怀抱第四百五十章 离家出走,姐妹交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训妾第八章 一个幕僚,一个败类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第五百三十六章 入潜西梁,一对兄妹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个忠婢,一段前尘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词,连环命案第七百二十五章 诸多拆台,接连拂袖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轻视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两百五十四 惊人隐情,滔天恶行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风暴,暗器胁人第两百一十二章 苏直归来,强势清算第三百四十二章 借机立威,杖责刁奴第七百三十四章 罪证“确凿”,如何脱罪第六百五十一章 说服金元,万事俱备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无奈,自找耻辱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尔之间,有若朝晞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桩姻缘,几环圈套第三百五十八章 痛打江月,张氏陷局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涂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轨迹,今生陌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谋划分府,江月发招第五百七十七章 尽在计算,撕破面皮第三百八十九章 痴心狼心,生不如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转”,未知祸福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来访,对坐闲谈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动,大不寻常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后事”,睚眦必报第三百零六章 一时冲动,惹火烧身第两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险,无可选择第两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妪,张或是殷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归来,一段旧怨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师”,辽王示诚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脱胎换骨第七百三十五章 当众揭发,子若强辩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衅,旖景不忍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难捺第四百九十四章 还有后着,滋生嫌隙第六百一十一章 无情杀戮,冷厉逼问第四百三十三章 墙还未倒,避之不及第两百三十七章 储君无能,实为隐患第五百四十六章 陈谋滥计,并不稀见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见,良禽择木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联三方,挑明阴谋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说理,背后拆台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布局,一方收网第两百九十八章 细察人心,温言劝服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忆了,怎生是好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盘,实在精明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变故,传言四起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