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宁海卫家

旖景当日听说虞灏西大获全胜,那心情简直就是无悲无喜,她认为也许上天垂怜让那人折戟沉沙才是心中所愿,可怪异的是得知这“噩耗”后她也没有多少沮丧,只略微有些紧张而已,这代表着她相对轻松的时光即将结束,不久的将来又会迎来时时小心刻刻吊胆与那祸害斗智斗勇的百般周旋,楚王妃对自己没有大失所望的情绪表示相当不满、心事忡忡,压根没有注意薛夫人报喜时难以摁捺、欣喜若狂又惊讶莫名的态度,实际上旖景也压根不可能知道一气攻占浩靖六郡对于西梁臣民的巨大惊喜。

这是西梁民众誉为“战神”的西梁王宛璋历经数十载未曾达成的心愿,就在十年之前,西梁王甚至引领三十万精锐之师对浩靖边郡发起攻击,结果却是死伤近半无功而返,为此陛下大受打击,险些一病不起。

这回大君殿下率不足十万之邑城守君,从北原手中抢占呈耶、东郑两盟,掳获西梁两万降俘倘若还在众人意料之中的话,那么仅耗两月便一举攻破北原边关,使得浩靖以南边境全部沦陷的胜仗真真切切让西梁臣民无不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产生幻听。

就连西梁王得到胜报,也在宝座上目瞪口呆,好一阵才长笑数声,因为太过惊喜,竟昏厥过去,这引起了王宫里一阵惊惶失措,还好金元公主及时带着卫曦救驾,才没有乐极生悲。

西梁抢占雄关险郡在手,北原之师再难突破浩靖山,威胁西梁边郡。

普通人自然不会知晓这回大胜的关键,西梁王却听大君遣回的信使详细说来,自然,金元公主也就知道了详情,还有三盟政会的议臣们也被一一通报,前些时候因为儿子攻克东郑洋洋得意的澜江公,甚至对久围边关而无功的大君暗暗心生鄙夷,心说倘若真是这位继承王权,倒是好事,一个无能的君王是庆氏之福音。

当然眼下他再也不会小看大君,于是越发坚定了联姻的决心。

欺压弱者投靠强权,这也是庆氏以及西梁多数贵族的一贯风格,当然,仅限于己方还有选择的情况下。

金元公主入宫侍疾了数日,待见祖父当真没有大礙,这才回到自己的公主府邸。

这一日是公主芳辰,但因为西梁王因逢大喜引发的惊险,无论王后抑或金元自己都忽略了,倒是东华公主还记在心里,听说金元已经归府,特地带了些礼品上门恭贺。

安瑾对金元原本就有好感,当初决意和亲,听长兄分析一番险恶,她便断定宛姓王室为将来倚仗,必须与众人维持亲睦的关系,自然初临西梁,就有意与金元交好,当时,这位可是西梁王心目中的储君人选,安瑾要想在西梁平安无忧,势必要对金元示诚。

兼着前不久再得了长兄嘱托,安瑾料得金元是解救嫂嫂脱困的关键,就越发地来往频繁,以期与金元的友谊再近一步,虽是怀着一定目的,但安瑾自问没有加害金元的叵测居心,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负担。

渐渐地,她与金元也能说上一些女儿家心事私话,突破了“交浅言深”的关隘。

当然,金元接受安瑾的交好也是有原因的,其中不乏安瑾为大隆公主这一层特殊身份,金元必须礼待,再有金元也看得出来,安瑾与伊阳君庆玉转琴瑟和谐,伊阳君被庆氏宗家不容,早投靠了宛氏王室,是金元的忠臣,故而,也将安瑾视为同盟,大家都是女子,性情脾气也相投,自然也就熟络起来。

所以金元对安瑾的到贺表示了衷心感谢,这晚在府中设宴款待,还邀请了另一个好友,正是她的良医正卫曦姑娘。

安瑾其实并不打算与卫曦“表面交好”,这也是防备着与她走得太近,会让大君对卫冉生疑,不利解救嫂嫂的计划,可这时她也没有别的选择,又想着大君就算手眼通天,还没有在公主府内宅安插耳目的本事,再者这时大君还在归程,应当无礙。

三月的大京已是柯叶郁翠,芳菲浮香,待夜色四合,一弯新月款款从枝梢移向星河,三人坐于花荫下举盏交心,尽享着这春夜拂面而来的清风徐徐,看那月色灯火下,桃李浓滟更被染上一层别样妖娆,如斯美景,总是让人心旷神怡之余,又带万千情思。

“我还记得安瑾当年芳林宴那一曲瑶琴。”金元公主微靠着设在荫下那张方榻齐腰的雕靠,手中的酒盏已经空了,轻轻往榻上膳桌一顿:“但那时不曾料想,竟与你有这样的缘份,怕是玉转也没有想到,我这时也不瞒你,当时玉转已经作好准备迎娶大隆宗室女儿,实担心是个刁蛮任性的娘子,今后可得受欺。”

安瑾的酒量完全是到了西梁才锻炼出来,却比不得其余两位,这时早已经双靥浮红、举手告饶,手边只有一碗梨香饮解渴,她也微微靠着榻栏,闻言后轻轻一笑:“可怜的伊阳,这时可不是受欺,眼下谁不知道我刁蛮任性,待夫婿冷若冰霜。”

“这时又没外人,你也别装。”金元往常其实并不多话,但饮酒之后,总归还是有些不同以往的:“玉转他也是可怜,他的父兄叔伯血缘至亲就没一个为他着想的,生母又是多病之身,被宗家冷待,偏偏外家月氏也有内乱……”

王后名义上虽是月氏女儿,实际臣民无不知道并非月氏血统,月氏族人视王后之母为妖妇,不过是慑于当时家主月将军的威势,再兼着西梁王的铁腕,无奈服软罢了,伊阳君的生母其实是王后一母同胞那位兄长的女儿,其实就血统而言,并非名符其实的月氏,月将军逝后,月氏族人对王后兄妹这一支越发疏远,也就是看着西梁王还在,不敢将之除族,但素来就没有来往,故而,澜江公才对继室诸多不满,认为娶了个拖油瓶的女儿,配不上他高贵的身份,连带着对儿子伊阳掺杂了平民血统也十分排斥。

金元轻轻一叹:“为了大局,不得不勉强玉转与大隆贵女联姻,我那时想,倘若他所娶非人,将来邑君夫人因为玉转不被宗家看重,小瞧不满,以致夫妻失和甚至反目,实在对玉转不住……好在让玉转遇着了安瑾,看着你们两和和美/美,情投意合,我真是如释重负,再不觉得亏欠了玉转。”

西梁民风开放,女子们说起这些情事,也不似大隆闺秀那般扭捏,安瑾这时已经有些习惯了,不习惯的是金元的语态,这时笑道:“瞧金元说的,活像她是我与伊阳的长辈一般,论来你还得称我一声表嫂呢,该罚,晨微快快给她满酒,三杯!”

一旁卫曦正在自斟自饮,闻言立即执罚,毫不手软。

金元接了酒,十分豪爽地仰首饮尽,眼见着既是属臣又是密友的卫曦尚且面不改色,依然是正襟危坐却云淡风清的神态,笑着打趣:“晨微,你当年说过,就没打算再返大隆,要留在西梁安居乐业了,我那时便承诺,只要你看上我西梁男子,无论身份,即可提出,我都会成人之美,眼下你说说,可有中意的人选。”

卫曦显然更加习惯西梁风俗人情,全不在意,不过回以一笑:“若是我有看中之人,势必直言不讳,不过殿下,臣遵循家训,不至二十不虑婚姻一事。”

金元见安瑾很是好奇,却礙于与卫曦并不熟近不好多问,很热心的解释:“安瑾你是不知,晨微有不少稀奇古怪的家训,比如她家男子不准纳妾,除发妻之外,甚至不能有通房,父母不得轻易干涉子女姻缘,婚姻一事必须要子女自己认同,父母对子女只重幼时德才之教,而不能强迫子女择业,只要子女不行奸盗败德之事,无论从商抑或入仕,父母不可勉强,尤其是卫家女儿须得二十才嫁人为妇的家规,又是一桩匪夷所思。”

安瑾惊讶道:“晨微莫非是宁海卫家的女儿?”——放眼大隆,大约也只有宁海卫家才有如此古怪的家训,当然并没有闹得世人皆知,不过安瑾却是听说过的,自于来源,便是卫昭姑娘,那位可是跌足长叹过:“真恨我不是出身在宁海卫氏一支,那一支的女儿才教洒脱恣意。”

这回换金元好奇了:“安瑾怎么知道?”

卫曦笑道:“宁海卫家原本与青州卫家同宗同族,东华公主长兄楚王之母正是出自青州卫家。”

安瑾虽知卫冉兄妹实际上是长兄“故人”,却实不曾料竟然是出自宁海卫家,这时越发惊叹:“我原也听过些传言,都说晨微是蔷薇娘子后人,竟当真如是,难怪晨微习得剖腹治疾之术。”

话本里关于蔷薇娘子传奇的经历多不可考,但笃定无疑的却是她的确嫁给了卫氏族人,并且还是东明丞相,但那位卫丞相娶了蔷薇为妻,到底还是受到了家族的排斥,赐婚的皇帝驾崩后,卫丞相便携妻归隐,就此从卫氏宗族分出,在宁海自成一支,后人为了区别,将之称为宁海卫氏。

“这么说来,你们两位也有亲戚情份?”其实金元并没关注过卫曦的出身,直到卫冉来投,卫曦引荐时才提过自己家族,卫冉后来被薛国相看中,讨要去安插进了庆氏宗家,兄妹俩的身份又被西梁官方伪造了一番,也就是金元把安瑾当作同盟,这时才毫不讳言罢了。

当下,金元又以此为由,硬逼着卫曦与安瑾共饮一盏,作为“他乡遇故亲”的庆酒,安瑾便转了话题:“金元,你将我们打趣了一番,接下来,可该我这嫂嫂审一审你。”安瑾故作严肃,正襟危坐:“大君这回得立军功,威望大增,你究竟有何打算?”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马,二婶遭殃第六百九十一章 黄氏“错识”,张大不蠢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秘女子,莫名凶案第五百五十七章 远庆九年,悄然而至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举,开诚布公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黄氏受讽第六百三十四章 墙里墙外,暂不得见第两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浅不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雨间歇,如此犒赏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开始,好戏始唱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头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讳,嫡母庶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择不易,无奈而为第两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后重逢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无疑,绝不饶恕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渐次浮现第六百七十一章 干娘面目,王妃“怀妒”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发传言第五百八十五章 慈母之心,帝王之疑第两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险揭真相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第两百一十章 长卷之上,共画来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雾渐消,险在眉睫第五百章 恩封确实,将有险关第四百九十章 鸩杀李氏,迁怒旖景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发冲突第七十八章 左右为难,便失姻缘第一百章 心有抱负,强势而立第七百章 忐忑被弃,入宫劝谏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驾行宫,勃然而怒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第五百七十四章 劝逼指证,虞栋获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乐阳之谋第两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丧尽天良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个许诺,两世纠缠第两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后第五百二十六章 众芳比才,昭显风范第三百九十九章 筹谋收买,一石二鸟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变,久酝即发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间,小打小闹第五十七章 无法疏远,难舍关切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见闷棍第六百八十九章 凤阳来人,刁难候府第两百零一章 远人才归,又将外行第五百三十八章 数桩喜事,又有恩封第二十六章 赐名之喜,责罚之恨第三十三章 窗里窗外,两心契合第三百四十二章 借机立威,杖责刁奴第六百三十章 美名恶名,全靠舆论第两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议,不料变故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问名第三百九十六章 “风流韵事”,江氏出丑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阴谋第两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丧尽天良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衅,旖景不忍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当,洗脱污名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对策第两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险揭真相第两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愤,殿下发狠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乐阳之谋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怀抱第六百零二章 先有安排,金蝉脱壳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转”,未知祸福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尔之间,有若朝晞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袭击又至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亲,舅父入京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断绝后,扼制谣言第六章 抽丝剥茧,计量初成第三百一十八章 原无嫌隙,两心契合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宁海卫家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谈,蹊跷遗言第两百七十一章 网已密织,只待兽来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随,永不分离第两百二十六章 张氏归来,促成姻缘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杨二女,谁更“诸葛”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荐”,大言不惭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终场,盛世开端第五百六十六章 无情内斗,棋子已动第五百七十四章 劝逼指证,虞栋获死第六百零六章 发现尸身,却令毁容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宁海卫家第七十五章 几人明白,几人糊涂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影随行,愧疚难消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复得,完壁归赵第三百四十八章 嫌疑既生,再施恩威第五百九十章 致胜心腹,故人远归第一百六十章 虽未携手,早已并肩第六百六十五章 归来故国,杜宇断旧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乱,王妃归来第七百零八章 决断不易,步步相逼第六百七十六章 卫冉“入仕”,子若为奴第两百九十六章 夺秒赴险,争分劝谏第两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丧尽天良第两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节不闲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脱胎换骨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两百六十二章 他乡遇故,才知音讯第六百七十三章 圣令抵楚,不能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