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再潜西梁,关键一步

旖景听闻莲生与吉玉的死讯时,已经是事发多日之后,那一日天气十分炎热,晓晓怎么也不肯午睡,定要让人抱着逗哄才不会使出她拿手的本领——假哭,这丫头十分爱笑爱闹,也从不认生,对谁都是一张笑脸,却在受到冷落时会惊天动地的“干嚎”,名符其实光打雷不下雨,只要你给她一个笑脸,就立即转悲为喜,又咯咯笑个不停,天生开朗实在逗人喜欢。

而这日,一直抢着逗哄晓晓的便是大君。

终于,晓晓自己闹得乏了,才“酣畅淋漓”地尿湿了某人的一身白袍,做为提醒与抗议,被乳母接在怀中后很快熟睡。

旖景极为佩服自家闺女的本事,每回都能让某人哭笑不得。

绿卿苑里没有大君的换洗衣裳,因而某人只好穿着被尿湿的袍子箭步如飞地回了正院更衣,又再折返时,才对旖景交待了一句:“那事已经解决了。”

旖景相信大君的手段,解决等同于灭口。

莲生她不担心,因为莲生并没有机会把这事传扬,大君府的仆妇无一是莲生旧识,再者倘若莲生嘴巴不严,便会立即遭到清算,莲生应当不至这般愚蠢。

可旖景不怎么放心吉玉,所以多问了几句。

“薛国相在庆氏宗家安插有许多耳目,故然不至于把庆氏所有密事探明,要让几个仆妇死得不明不白还是轻而易举。”大君说道:“庆氏族人得知吉玉死讯,笃信是遭到贵族的报复警诫,无一质疑吉玉之死另有情由,说明他们并不知道五妹妹的身份与吉玉曾行威胁一事,再者,庆氏嫡系我迟早会一网打尽,不会留下隐患。”

于是旖景这才晓得外头发生的事。

政会否决新政之事将将公之于众,吉玉即被掳杀,庆氏又收到暗示报复的警书,故而,澜江公便想借此一事,打击上蹿下跳不停牵头质疑政会的几家显贵。

竟伙同胡氏,以过半之票议对政敌实行逮捕扣押。

没有征得西梁王认同。

于是再引群情激愤,贵族联名上书,弹劾政会此举等同逆君,呼吁废除政会,勒令政会释放被押贵族,胡、庆二氏邑候当然出示了所谓“证据”,证明被押之人皆为掳杀王族、图谋不轨之疑犯,与众贵族针锋相对。

西梁王暂时没有决断,只授令刑部与御史台参与审察吉玉女君遇害一案。

竣江公却被定罪,于是贵族与诸多朝臣又再上书,谏言国君以国法处刑,将竣江公定斩首之刑。

旖景私认为胡、庆二氏只怕是决意与王室敌对,就要兵戈相向了。

但她当然不会多嘴。

自然也认为大君并不需要旁人提醒。

西梁一场政治风暴已经不可避免,那么这时,铜岭关外的楚州城,虞沨有何作为?

子若姑娘给出的答案是——

王爷正忙着清剿余孽一事,整整一月,不见形踪,估计是去了云贵等地。

事实上入夏以来,西南许多郡县已被清剿余孽一事闹得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常有农人或者小商贾莫名就遭牢狱之灾,被来自楚州奉有圣令之军士押逮,这些人表面上都是守法之民,是以诸多邻人近交忧心如捣。

因楚王是奉圣令清剿余孽,是以这些郡县虽不属楚州辖管,地方府令却都必须配合。

不久各地长官就公之于众,百姓们才晓得被押之人竟都是余孽,埋伏民间做为联络、传信甚至发展壮大之用。

经过审讯,盘问出好些处余孽藏于山野荒郊的根据地,楚州军遂赶往清剿,据闻无往不利,将余孽一网打尽。

百姓们不知的是楚王早下格杀令,但凡余孽当场斩杀,不留活口。

东明灭国四十余载,这些余孽其实绝大部分已经没了原本逆反江山之心,实际上他们各派之间也不团结,内斗不断,无非是靠着强人聚众,时有掳财扰民之举,说白了就是强盗土匪之流,但是因为没有侵犯贵族官宦的利益,朝廷也没下令清剿,地方官员一直就没有作为,横竖闹出的动静也不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谁料他们这回招惹了楚王,才遭血洗。

得知真相的民众们也尽都安了心,尤其常被滋扰的山野居民、小镇富家,尽都击掌称快。

可谁都没有目睹楚王真容。

包括那些配合清剿的地方官员与都司。

这些地区的都司多为楚王旧部,只认楚州令信与天子诏书即可,其实清剿行动并非正式军事行为,又不需调兵,并不需要楚王亲临出示兵符。

那么虞沨既不在楚州王府,又不曾亲临清剿,究竟在忙什么?

也许金元公主能给予答案。

她这时正被安瑾迎入别苑,两人约好到城郊避暑,休闲上几日——政会与贵族闹得不可开交,别说大君府门前车马拥堵,金元也不得消停,但依大君计划,还得暂时摁捺,横竖这种形势持续下去,大感压力的是庆、胡两家,大君是要逼得他们狗急跳墙、绝地反击,大可不必同时,只要一家有所行动,另外一家自然也会被牵连其中,一同清算。

又早在贵族们联名上谏废除政会之时,有谏政之权的安瑾就已上书表明态度,伊阳君更是在朝议时公然站在贵族的立场,赞同废除政会,夫妻俩赫然是要与庆氏宗家划清界限,伊阳也就罢了,澜江公横竖也没指望过他,但安瑾的态度无疑让之暴跳如雷。

竟直冲东华公主府要讨个说法。

安瑾早有准备,她的准备就是到别苑避暑,偏偏东华公主嫁妆丰厚私置了不少别苑,澜江公竟打听不得安瑾去了何处。

再者他这时也没有闲睱亲自出城,庆氏可离不开澜江公主持大局。

实际上澜江公也知道拿安瑾无能为力,她虽是儿媳,却是公主的身份,还是大隆公主,兄长楚王眼下就镇守铜岭关,近在百里,连西梁王都不敢轻易招惹,更何况澜江公。

安瑾的帖子一到金元公主手上,正合金元避事之意,欣然赴邀。

但闲话没有几句,甚至安瑾并未请金元入正堂安坐,而是直接将人迎往了一处僻静庭苑,顿步在花厅之外。

“殿下,安瑾冒昧,请殿下私见一人。”

金元诧异的目光盯了安瑾好一阵,这才看向花厅虚掩的门扇。

“有请殿下入内。”安瑾微摊手臂,朝向花厅。

虽怀孤疑,金元却没有更多犹豫,她看出安瑾并无恶意,仿佛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但金元推开门扇,瞧见西窗下长身玉立的男子微笑转身,环揖一礼时,依然还是大为震惊,好半响才反应过来,连忙还礼,似乎不敢置信地询问:“世子?您怎么……”

是的,虞沨这时再度潜入西梁,是因得了安瑾意会,对金元的心思更多几分掌握,再兼肖蔓、卫冉也已成功渗入,虞沨认为已到时机。

必须赌上一把,力求说服金元答应援手。

“世子此话当真?”当听说大君府的倩盼娘子竟然是旖景之后,刚刚落座的金元惊讶得扶椅而起,一时没有及时改口,还是沿续当年旧称。

“千真万确,旧年正月十九,高宗帝驾崩之日,大君趁我不备,将内子强掳来西梁,真正的倩盼已经被大君杀死。”虞沨也即起身,又是长揖:“是以,沨恳请公主援手,救得内子脱困。”

金元显然耗废了不少精力才消化这猝不及防又悚人听闻的消息,见虞沨尚且维持着礼数,才虚扶了一把,落座后,缓缓摇首:“楚王所言实在让人不敢置信……还请楚王恕金元不能从命,表哥他……金元决不会为不利表哥之事。”

虞沨早料到事情不会这般顺利,此时也不焦急,稍稍沉默了一阵,再给了金元更多消化与思量的时间,直到安瑾亲自奉茶入内,也在一旁落座后才说:“内子是被大君强掳,以她心性,势必不肯屈从,而大君行此荒谬之事,可见执迷不悟,也绝不会放手,公主应当清楚,此事非同小可,也许会影响贵国与大隆之谊,公主无论是为西梁,抑或为大君考虑,都当应允在下所请。”

其中道理,金元自是明白,但她这时却十分矛盾,提出质疑:“楚王恕我直言,王妃若当真不情不愿,何故有所妥协?据金元耳闻,王妃似乎自认倩盼,旧年还曾闹出一场事端,近来也与贵族女眷有所来往。”

金元也是听说过“倩盼”逐渐接见外客一事,有所疑问也是正常。

为稳妥起见,虞沨并没有坦言旖景假作失忆一事,只是解释:“内子也是逼不得已,她的身份一旦张扬,势必会引发更多事端。”

安瑾这时也插言:“当年高宗对于嫂嫂姻缘一事也有所迟疑,并询问过嫂嫂,但嫂嫂矢口拒绝大君,眼下又怎会屈从?金元,大君恣意枉为之举,于公于私都是有害无益,他强留嫂嫂于西梁,并一厢情愿要为嫂嫂请封夫人,不说陛下与王后势必不会认同,会与大君离心,便是嫂嫂也会抵死不从,若真发生不可挽回之事……”

“倘若公主不愿相助,在下只好行非常之法。”虞沨决然。

“楚王打算如何?”金元蹙眉。

“暗杀大君,才能救内子脱困,试问公主可愿见事情闹到这般地步?”

金元眉梢高挑:“楚王认为你能得手?再者若你冲动行事,实为两败俱伤之举,大隆帝君可允许楚王以一己之私,引发两国交恶?”

“在下直言相告,就是不愿行此极端之事,但若逼于无奈……在下若以大君性命相胁,与贵国君王交涉,未知西梁王可会认同大君如此荒谬之行,不惜以两国交恶作为代价,试问倘若真到此地步,西梁王可还愿将王位交给大君继承,再者贵国政事诸多纷争,怕是庆氏宗家十分喜闻乐见宛氏内部动乱。”虞沨也不示弱:“公主果有把握不让在下得手?”

虞沨并非虚言,倘若金元拒绝,他只能行此下策,就算金元把这事向虞灏西挑明,他也有把握达成此计,当然,如果真被逼迫不得不行非常之事,势必需要耗废更长的时间,起码得先收拾了眼下龙椅上那位,先掌军政大权,万一事漏也足能保全旖景。

当然,若行此计,势必会与西梁交恶,就算西梁王逼于情势暂时妥协,也会忌恨大隆。

那么两国交战只是迟早,虞沨便决不会给西梁壮大强盛足以匹敌的机会。

战争是劳民伤财之事,若非迫不得已,他不会行此下策。

但这时提出,足以震慑金元。

倘若金元立意与大君争位,此计是行不通的,因为金元若怀恶意,便会立即不利旖景,造成大君罪责难逃,被大隆与西梁双方追究而无处容身,而她可坐收渔翁之利。

但虞沨相信安瑾的判断,金元决对不是只图权势,而置国民与亲情不屑一顾之辈。

所以他才有一赌的信心,这建立在金元不会加害旖景这个根本原则之上。

这一阵沉默更显长久,金元才深吸一口气:“可我若插手此事,表哥也会与我离心,并不利于将来西梁统治。”

这就是有了商议的余地了,虞沨略略安心,可他接下来说的那一番话,却让安瑾明明在旁一字不漏地入耳,也实在不明白其中涵义。

第六章 抽丝剥茧,计量初成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碟香瓜,万千愧意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碟香瓜,万千愧意第三十章 何故祸心,渐露端倪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轻视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宫,便过十载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争执,风波渐酿第两百零一章 远人才归,又将外行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第两百四十四章 悔在当初,痴心错付第三百零五章 策动前夕,偶然偷窥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终场,盛世开端第七百五十五章 盘错之间,关要渐显第五百九十章 致胜心腹,故人远归第四十九章 温言安慰,巧救腊梅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殴,楚王醒转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强请赴藩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潜入大京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个忠婢,一段前尘第五百七十七章 尽在计算,撕破面皮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六百一十八章 无颜自认,当真悲愤第两百六十三章 门外争执,室里缠绵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故突生,生死一线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变动,市坊传言第五百零三章 魏郎无情,纪姑有心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随,永不分离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乐姻定,卫冉入京第一百四十章 胜负之间,一步之遥第四百四十六章 权势二字,当用得用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五百六十三章 顺势而行,锦瑟“立功”第两百三十一章 旖景劝言,将计就计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发凶案第两百三十六章 或有纰漏,不及详察第两百三十章 愚昧之计,哭笑不得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不应死,何故病逝第五百五十七章 远庆九年,悄然而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时日太慢,婚期太远第四百八十六章 飞花渡头,人约子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难两全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忆了,怎生是好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议,仍有余波第两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愤,殿下发狠第两百二十六章 张氏归来,促成姻缘第六百五十七章 艰难决断,依计而行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旧怨,实为至交第五百五十五章 掌家主妇,恩威并施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举,开诚布公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君归府,晓晓“报仇”第三百七十五章 风向直转,将有良妾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谣言,留下凭证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双管齐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诸美小聚,恶兆传开第四百六十九章 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顺现形第三十章 何故祸心,渐露端倪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谢三,哭笑不得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赏菊,郁集黄氏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轨迹,今生陌路第七百一十四章 家有不肖,隐疾之患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势,三姓混战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争端升级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潜入大京第三百六十章 储位爵位,各方利益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敌,暧昧难分第六十五章 各怀心思,只待风起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渗入,确定关键第六百八十八章 预算反目,迫在眉睫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议,仍有余波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愿此生,缘断不续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第两百二十六章 张氏归来,促成姻缘第四百五十章 离家出走,姐妹交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计酿成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时愤怒,便埋祸根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门,所为姻缘第四百七十三章 候府阖墙,纵容之祸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卫臣服,胜局奠定第七百七十八章 黄氏收场,故事未完第两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旧情,福王审案第三百零四章 沉寂当中,风声暗起第一百七十九章 个中真相,委实惊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来惊喜,恭贺芳辰第两百零九章 宫宴归来,却有访客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黄氏被斥第两百五十七章 疟疾暴发,无法避免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卫臣服,胜局奠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个中真相,委实惊心第七百三十三章 摆开阵势,好戏开锣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复宠”,六娘出闺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军师,磨刀霍霍第两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头,古怪青年第两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别西梁第六百四十二章 黄恪归国,史载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