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强势继任

“萧叶戏日影,扶疏泌西风,乌衣石上站,红袖隔墙来。”

罗纹手托一盅药膳,才从隔院的拱月门迈入中庭,就见晴空摇头晃脑背着手,在抄手游廊里一边踱着步子,一边说了这四句,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自己,唇角还带着那欠抽的自作风雅。

“前些日子还跟霜打的茄子一样,怎么昨日死皮赖脸地跟着世子出了趟子门儿,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又会吟诗作赋起来。”罗纹笑看着晴空:“还不让开,仔细药膳凉了,世子还等着用呢。”

站在一旁青石上的灰渡,身形一晃,须臾便至:“世子起身了?昨日在桃花潭饮了那么多酒,没觉得什么不适吧?”

罗纹瞪了灰渡一眼:“还好意思提,你们俩人,既跟着世子出门,也不劝着些。”

灰渡讪讪地抓了一把脖子,知趣地让向一边,昨日与晴空只顾着旁观世子、五娘间的互动了,没留意那贾大郎酒兴上头,竟然连灌了世子七、八盏,要说凭世子的本事,他想要推辞,十个贾文祥也不在话下,可昨日偏偏就来者不拒了,想来也是情之所致……

“我有要事禀报,待世子服了药膳,你记得言语一声。”灰渡恍神一阵,到底想到了正事,追在罗纹身后提醒道。

后/庭锦鲤池畔,虞沨正穿着一件玉白常服,看着那锦尾群群嬉戏,抢食着水上的浮花,唇角如沐春风,全然没有宿醉的模样。罗纹将瓷盅搁在了廊子里食案上,方才上前禀报:“世子,药膳已经上来了,还是趁热服用吧,昨日饮多了酒,今日恐怕会觉得消渴,奴婢特意加了白参与甘草。”

待世子落坐,罗纹方才揭开了盅盖,递上瓷勺,监督着世子将一盅药膳用完,方才吁了口气。

“奴婢昨日将阿薇的信放在了书房,世子可曾见到?”罗纹问。

虞沨微微颔首:“我看过了,是一些食疗的方子,等会儿你收好便是。”

“难为阿薇一直惦记着,虽世子余毒已解,可到底伤了脾肺,须得每月施针方能缓解,药膳也断不得的,阿薇这些年跟着先生学医,针对世子的脉案季季更换食疗方,眼瞧着近两年冬,世子畏寒大有好转,都是她的功劳。”罗纹又笑着说道。

“也多亏得你,若不是你缠着江汉学了施针,我可得多受许多苦楚。”虞沨一笑。

罗纹微微红了脸:“这都是奴婢的本份。”

“江家医术,历来可是不外传的。”虞沨微微挑眉。

罗纹的脸就更红了,浅浅一咳:“江汉他……必是得了先生许可,都是看在世子您的颜面上。”

“等不了多时,江汉也会随先生一同回京了。”虞沨若有所思。

罗纹却忽而黯然:“他信上说,并不愿在京都久留,待先生安置妥当,他还想在外游历。”

虞沨微微蹙眉,看向罗纹,似乎一叹:“你不必担忧,先生也说过,我这身子调养个十年,便算完全康复,到时……自当予你自由。”

罗纹双靥一燃,竟跺了跺脚:“奴婢哪有什么担忧,奴婢为王府之奴,怎么会有那等奢望……”却终是不愿多说,利落地收拾了案几:“灰渡有要事禀报,奴婢这就让他过来。”步伐急急,竟然落荒而逃。

虞沨轻轻一笑,半响,方才摇了摇头。

须臾,一身黑衣的灰渡便大步而来,先打量了世子的气色,咧了咧唇角:“属下恭喜世子。”

虞沨挑了挑眉,忽而一哂:“渡,你这是……宿醉未醒?”

灰渡再次咧了咧唇角:“属下恭喜的是……物归原主。”

虞沨揉了揉额角,他就知道,晴空那厮儿当见旖景,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灰渡起初虽对旖景极为好奇,到底还不致当面打趣,如今,可算是……

“说说吧,你的要事。”虞沨故作严肃。

灰渡方才收敛了打趣的心情,唇角却一度不曾恢复往常的紧绷:“属下发现,谢氏三娘买通了赵四家的,早些日子,那老婆子就找了明月多回,今日清晨,明月总算与谢氏三娘碰面,虽不知她们俩都说了什么,但谢氏三娘离开时却喜笑颜开,想来是计策已定了。”

虞沨微微一哂,心道谢氏三娘还算没有愚笨到顽冥不灵的地步,还知道先买通明月的家人,而不是张张扬扬地直接拿着银子去收买虞洲的侍婢。

“还有就是……想来世子已经知情,明日二郎与安慧几个,与卫国公府几位娘子约好了去赏花,那地点,正是水莲庵附近的水莲池畔。”灰渡又说。

虞沨点了点头:“她这计策也还使得,既能撞破甄茉与太子之私,却不至将事情闹得太大。”

灰渡微微有些疑惑,明日去赏花的可有一群人,还多数都是女人,别人不说,就一个安慧,就绝不是个省油的灯,撞破了那等“秘事”,还不广而告之?

虞沨轻斜目光,便看穿了灰渡的疑惑,笑着说道:“这是大事,安慧就算不知好歹,虞洲可不是傻子,哪里敢得罪了太子,最多只会禀报给二叔,二叔一旦知道,必会警告安慧三缄其口,至于卫国公府那边,无论大长公主,还是卫国公,也都晓得其中厉害,当不会传扬。”

灰渡方才恍然大悟:“如此一来,大长公主必知甄茉禀性,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这么一个女子入门,而太子的秘事却也不会传扬开去……苏氏五娘不过豆蔻年华,竟能想出这么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实在是冰雪聪明,与世子您……”

虞沨及时一声浅咳。

世子威严时还是气场十足,灰渡立即噤声:“还有一事,世子早前交待之事已经妥当,属下安排的人已经接洽了千娆阁的老鸨,她起初还把着这棵摇钱树死不松口,可当那富商将赎金提升到两百两黄金,那老鸨立即点了头。”

“看来,就是这两三日,三皇子就会去见红衣了。”虞沨忽然起身:“谨慎安排,务必要万无一失,拿到那枚御赐的玉印。”

“是。”灰渡坚定称诺。

“千娆阁的侍婢也得保护好了,此事一了,就将她转移去安全的地方,远离京都……”虞沨又再嘱咐:“在这之前,让她先将那枚玉印拿去‘九流暗当’。”

“啊?”眼看着世子负手而去,灰渡却半响没回过神来,成了个黑面根雕。

九流暗当是遍布四海的一个地下当铺,其根源可追溯到西魏时期,历经千年。

这皇家玉印,一般当铺绝不敢收,谁敢贸然拿去典当,无疑是自投罗网,可这九流暗当却是不同,别说一个皇子的私印,就连天子的玉玺他们都敢收入囊中,在暗桩拍卖,可是……世子究竟有什么目的,废尽心思“盗”得三皇子的私印,却交给九流暗当……

这玉印对三皇子虽说重要,可却也没有什么实际效用,别的人也不会花重金购买这无用的东西,便就成了存当,再说,三皇子也不是傻子,失了玉印,必然会多方查找,暗当一开拍卖,三皇子必然有本事将其赎回,世子岂不是物归原主了?

烈日炎炎下,灰渡这次是彻底迷惑了。

——

因为魏先生辞行,沉寂一时的扶风堂,在七月十四这日,终于迎来了新的闹腾。

重新开课之前,在扶风堂的正厅里,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拜师礼,小娘子们尽都穿着对襟大袖衫衣,素色襦裙,各自准备了装着“六礼束修”,即芹、莲、豆、枣、桂圆、干肉的竹篮,依次献上,又行叩拜礼,双手奉茶。

这个过程,大长公主安排了宋嬷嬷全程监督,故而小娘子们也都循规蹈矩,却依然有不少人美目顾盼,好奇地打量着面前这位师出名门的先生,暗中与魏渊做了一番比较。

李霁和今日穿着一件素白的圆领大袖襕衫,发束纶巾,腰缚皂带,端坐首席,神情严肃,这与当年魏渊抚须浅笑,闭目品茶的文士作风差异甚大,以致让某些小娘子颇为失望。

安慧就挑了挑飞扬的眉头,小声地与安然耳语:“同样师出名门,李先生看上去却刻板了许多。”

二娘也趁人不备,咬着三娘的耳朵说道:“李先生也太严肃了些吧,昨晚没睡好?”

旖景特意观察了宋嬷嬷,见她肃立一旁,似乎对李霁和并无过多关注,再一次肯定了宋嬷嬷不识李霁和的判断。

因着旖辰已经及笄,又正在议亲,这段时日忙着学习庶务,于是彻底告别了女学,今日并没有出现在扶风堂中,弟子们便只有卫国公府的六朵金花,和楚王府慧、然、瑾三个姐妹,待众人敬茶完毕,便换成了李霁和给诸弟子答礼。

相比魏渊当年一人一方墨砚的随意,李霁和显然做足了功课,答礼与“诫勉”让诸多人“悚然动容”。

李霁和的答礼,并非是按年岁排序一一给之,而是点名上前。

旖景是第一个上前,得了一套线装书册,四娘与六娘好奇地瞅了一眼,发现是松鹤书院士子们出师时献的策论,顿时双目放光,都炯炯有神地等待着先生点名。

四娘紧跟着上前,得了一套名家字帖,然后是六娘,所得为一套紫毫,诫勉皆为一句,再接再励。

两姐妹颇受鼓舞,小脸染着兴奋,心下已经对李先生很是钦佩。

至少这崭新上任的西席,知道弟子们兴趣何处,擅长哪般,认真的态度还是极得弟子敬仰的。

旖景起初还不怎么上心,直到三娘上前——

李霁和所赐也是一套紫豪,与六娘别无二致,但那番诫勉……

“你的字本有几分风骨,奈何心浮气躁,存了争强好胜之心,见所成不及旁人,终致半途而废,为师望你往后养心怡情,执笔为静,戒骄戒躁,方才能在书法与心性有所进益。”

旖景对这番言辞大为佩服,心底对李霁和竖起了无数大拇指。

最后,只余安慧、二娘两人的答礼。

当安慧应声上前,二娘的面色彻底有若锅灰。

据她观察,这李先生显然是按才学强弱为序答礼,她虽有自知之明,不敢与旖景、四娘、六娘几个争强,却自负要比入学不久的伶人之女安瑾强些,不想眼下却成了垫底的。

安慧得的居然是一套女四书,对于眼下女子的必修课,早些年众人都已经烂熟于胸,再兼着李霁和那一番毫不留情的训诫:“所谓才德兼备,先不论才,这德之一字是为基本,望你好生衡量。”

尽管历来跋扈,可安慧这时也只得默不吭声地生受了,捧着女四书归座,咬牙不停。

一众小娘子都炯炯有神地注意着最后上前的二娘,会得到什么答礼。

而二娘这会子,自然也不及对安慧的遭遇兴灾乐祸了,忐忑不安地跪在垫子上,等着颜面扫地。

但见李霁和垂眸数息,忽而一叹,才让几个书僮搬上一长几木案,上头却是摆着一把七弦琴,一套笔墨纸砚,与两盒棋子,还有绘画用的丹青。

这些年来,二娘在学中过得十分地洒脱不羁,以致四艺生疏——于乐器,大概只能分别出不同的种类;于书法,仅仅局限在写出的字能让人辨识;于对弈,是否粗通规则一直是个让人好奇的谜;于绘画……好吧,自从数载之前,她画了幅鸳鸯戏水,被魏先生点评为“好肥的野鸭子”后,就再没见二娘拾过画笔。

鉴于魏先生同样洒脱不羁,多年以来对二娘的学业只秉承着教会她识文断字的基本,当二娘将女四书读完,就撒手任其发展,只要不在学中闹事,不在课堂酣睡,魏先生就心满意足,二娘也一直洒脱地在扶风堂混迹了下去。

面对着案上的琴、棋、书、画,二娘这时十分惶惑。

“二娘子你……任选其中一艺,一年之内,力求小有所成。”李霁和大概自己也知晓任务甚为艰巨,所以蹙着眉头,神情更加严肃了几分。

三娘没忍住“卟哧”一声笑了出来。

招致二娘回眸怒视,那目光仿若箭簇。

旖景留意到宋嬷嬷微微颔首,看来对李霁和相当认同。

二娘哀怨地看着案上的答礼,犹豫了足有一盏茶的辰光,最终选择了笔墨纸砚——相比之下,书法她总算擅长一些,总不致要从握笔重头学起。

拜师礼结束,师生们前往水榭,开始了第一堂课。

“你们有没有觉得,李先生似乎有些面善,我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四娘小声与旖景、六娘说道。

旖景十分讶异,她初见李霁和时,也有这样的感觉,还以为是前世有过碰面,只不过自己没有留意而已,不想四娘竟也有这样的感觉。

六娘微微抬眸,似乎这才专注地打量了李霁和几眼,思索一阵,点了点头:“很怪异。”

旖景却注意到李霁和负手欄前,目光远顾。

循着那目光望去,却是宋嬷嬷正往远去背影。

想到杜宇娘让三顺带来的话,说李霁和的底细已经查清,相邀自己于市井碰面,当面细谈……

旖景便很是期待着那一日。

当宋嬷嬷回到远瑛堂,将刚才的情景细细说了一回,大长公主也甚觉安慰:“魏渊才华虽好,可对学生们实在有些放任,全凭各人自觉,这李霁和看来是个严师,我竟有些期待起来,不知三娘性情是否能收敛几分,二娘一年之后,书法又会有什么造诣。”

“奴婢瞧着也是。”宋嬷嬷笑着说了一句,又说起次日诸位小娘子赏花的事儿:“虽有王府二郎一同,到底娘子们年龄还小,还得安排几个持重的婆子跟着才好。”

大长公主点了点头:“已经交待了黄氏,让她择选,比起仆妇来,侍卫更为重要,到底是在城郊,虽说未出锦阳京,但也不能大意。”

“那可不是,前些年城郊出的那个连环命案,至今还未寻到凶手,虽说那歹人害的都是些山野村民,却也不能太大意了。”宋嬷嬷又道:“还有大娘子,眼下可是关健时候,出门更得仔细。”

大长公主抬眸看了宋嬷嬷一眼,方才说道:“你倒是一贯谨慎,还记得给我提个醒,不过辰儿这次可不去凑这热闹。”

宋嬷嬷微微一怔,又立即表示赞同:“还是公主您考虑周道。”

其实,她心里头实在有些惶惑。

自从寻得兰花簪,宋嬷嬷立即就拿去黄氏面前“请功”,她虽知谁为内贼,却没有明说出来,只以为黄氏自会察探,不料等了一些时候,却是风平浪静,据玉芷所说,旖辰的兰花簪仍然没有寻回,那内贼,也还没有揭露。

宋嬷嬷心思一转,就猜到了黄氏另有打算。

果然不过多久,黄氏就叫了她去说话,言下之意,竟知道玉芷老子娘与她来往频繁。

宋嬷嬷当然就不装糊涂了,这才将实情道来。

黄氏虽没有明说,却提醒宋嬷嬷,倘若这事闹将出来,大长公主必然会恼火,芝兰轩的丫鬟们都得受责,尤其那几个一等丫鬟,可能谁也保不住。

宋嬷嬷当即一点就透,故而才让玉芷劝说旖辰,让暂时不要将这事捅开。

可她心里,到底拿不准黄氏的意图。

宋嬷嬷可不相信黄氏果如表面那般贤良,不过是因为大长公主对她防范太深,若旖辰、世子有个不妥,首先倒霉的绝对会是黄氏,世子是郎君,教管上黄氏无力插手,但这些年来……大娘子可不被教育成了一个刻板的性情?大长公主虽为巾帼英雄,可性情使然,对那些内宅的阴私手段到底知之不多。

老国公一生只有一个正妻,内宅里没有那些争风吃醋、兴风作浪的侍妾,大长公主又怎会明白这内宅妇人的心狠手辣。

旖辰贤良,不知变通,若得一出身普通的良婿,倒还罢了。

可皇子们又怎么会只有一个正妃?更别说三皇子,出身尊贵,样貌又是那般……再加上皇后也绝不会希望三皇子与旖辰夫妻和睦,一旦旖辰入了皇子府,凭着那样的性情,就算有卫国公府撑腰,地位牢固,却也防不住内宅的阴私狠毒,迟早会吃亏。

宋嬷嬷早料得旖辰会不得善终……

想来,这也如了黄氏所愿。

可黄氏眼下将那兰花簪的事隐忍不发,难道是想彻底坏了旖辰的姻缘?

如果是这样,宋嬷嬷倒觉得黄氏沉不住气了,凭着卫国公府的权势,就算有人拿了那兰花簪兴风作浪,大长公主也不会任由旖辰闺誉尽毁,将这嫡长女随便一嫁了事。

可那兰花簪已经给了黄氏,宋嬷嬷也只能作罢。

唯有一直留意芝兰轩那头……几日之前,那个内贼阿青竟然犯了错,被打发了出去,还是大长公主亲自动的手,宋嬷嬷就觉得不踏实了,可任凭她怎么打探,竟是查不出阿青一家被打发去了哪里,也不知究竟是为何犯错,而黄氏,似乎不甚在意。

宋嬷嬷也提醒过黄氏,也许大长公主已经有所觉察。

黄氏方才告知,原来这阿青竟然又犯了贪欲,这次竟然偷去了远瑛堂,冲玲珑的一个金镯子下了手,大长公主一问之下,才知她兄长赌博成性,方才连着一家子远远打发,那兰花簪的事,却是没有揭发。

宋嬷嬷又是一番思量,想大长公主若知旖辰丢了花簪,必不会这般平静,方才将心略微放了下来。

却始终还是担心着黄氏任意胡为,牵连自己。

寻求靠山是为了留条后路,可不能任由这靠山崩榻,把自己给埋在里头,故而宋嬷嬷才在大长公主面前“谨慎提醒”,以示忠心,又婉转提醒黄氏,旖辰与皇室联姻势在必行。

黄氏还尤其讶异,笑言是她多了心,只说自己将这事隐忍不言,无非是担心捅到大长公主面前,受到责罚,本也想找个时机,先收拾了阿青,想不到她竟然咎由自取,可这时却也不好突然就把簪子交还旖辰,毕竟不是亲生女儿,旖辰自己又没提起这碴,若就这么还了簪子,只怕旖辰误会在她身边安插了耳目,母女之间倒生了芥蒂。

还得寻个时机,让旖辰自己先提出来,才好将簪子交还。

这一番说辞,自然不会让宋嬷嬷相信,她本就是心狠手辣之人,对“恶意”的感觉十分敏锐,黄氏绝不是什么贤妻良母,宋嬷嬷能够笃定。

好在宋嬷嬷颇为信任养子宋辐,知道他不会在当铺留下什么痕迹,让人追查上身,而对于黄氏……也只好姑且相信她如此城府,不会做引火焚身的事了。

总之,宋嬷嬷半点没有觉察大长公主已经知道了兰花簪的事,并且,已经怀疑到黄氏头上,之所以隐忍不发,就是看将来那跳梁小丑是谁。

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渐凉,男女秋月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当,洗脱污名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聪明,子若入陷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访,实属误解第两百八十五章 非是良人,怎托终身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念到位,主角忽改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念到位,主角忽改第两百五十七章 疟疾暴发,无法避免第三百八十五章 远瑛堂内,终极对恃第七百零一章 陈二太太,为女争贵第六百四十章 甘心臣服,不怀妒恨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守”调换,挑拨露馅第三百七十八章 至亲至疏,一对夫妻第三十三章 窗里窗外,两心契合第六百六十二章 声东击西,虚实难辨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转头了结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变故,传言四起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袭击又至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谋”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庄,世外桃源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义难全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复宠”,六娘出闺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强势继任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轨迹,今生陌路第二十一章 一见牵心,盘算姻缘第两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后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变,久酝即发第三百九十六章 “风流韵事”,江氏出丑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筹谋,实难料定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雾渐消,险在眉睫第两百八十二章 筹资赈灾,悍妇下场第六百六十五章 归来故国,杜宇断旧第两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妪,张或是殷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变故,传言四起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变动,市坊传言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第六百八十九章 凤阳来人,刁难候府第五百九十七章 此生有你,便已无憾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拨,小小报复第五百九十三章 注定扑朔,庆王出手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断,廷益清白第两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两妃争强第两百一十九章 羊脂鱼佩,或有内情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袭得手,反被威胁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协不难第四十七章 心有灵犀?缘何如此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碟香瓜,万千愧意第一百八十一章 并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三百九十九章 筹谋收买,一石二鸟第八十六章 一事变迁,混乱全局第七百三十二章 总算泼酒,快去更衣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谋”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训妾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却明第十六章 婉弱母亲,强势女儿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应招,不妨见面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桩姻缘,几环圈套第六百八十八章 预算反目,迫在眉睫第两百五十八章 朝中风云,城里变幻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圆场,各人计量第两百九十章 村落遇险,“一箭中的”第一百二十九章 传花击鞠,旧怨新仇第两百五十六章 当众明辩,不惧群情第五百章 恩封确实,将有险关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测,无奈折腰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产,朗星挨踢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计,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宫,便过十载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亲,舅父入京第五百一十八章 闺阁趣话,暗藏心机第两百三十六章 或有纰漏,不及详察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议,仍有余波第两百二十四章 计谋迭出,谁是高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注定纠缠,放手不易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变故悄然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计酿成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无心,唯求自保第两百五十四 惊人隐情,滔天恶行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无诏,唯一见证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赏菊,郁集黄氏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三百零八章 渐揭真相,所谓慈母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两百六十二章 他乡遇故,才知音讯第四十四章 宋辐何人?田阿牛也第五百零一章 又来贵客,平乐心动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惊,却成交心第二十二章 暗下决心,脱胎换骨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协不难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门,所为姻缘第三百章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愿以偿,云里雾里第七百一十四章 家有不肖,隐疾之患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爱,时日无多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娘悔悟,商议家事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惊,却成交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庆王拜访,阴谋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