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三女绘画,两副被毁

关于太后是被金六娘“气病”的言论,旖景自然是置之一笑,委实在中秋宫宴时,自从两相因为一台戏争执起来,她就感觉到会有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果然,上一世因为御前失仪,痛失皇子正妃之位的秦三娘完好无恙,反而是本应成为四皇子妃的金六娘言行失礼,成了众矢之的。

旖景前世不曾观注政事,但也隐隐觉察到金相最终力克秦相一筹,远庆九年,秦相因病致仕,圣上却没有让秦氏一族继续占据右相之位,似乎就说明了秦氏一族已是昨日黄花,朝不保夕。

可旖景十分疑惑,这一世她不过略施小计,将兄姐的姻缘扭转,为何却导致了朝堂政事的颠覆——金六娘之所以落得这样的下场,其中必然有皇后的作用,想来是不想让金六娘成四皇子妃,但也离不开圣上与太后的放纵,否则,太后也不会挑着这个时候,才犯“头风”。要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似乎也有些牵强,旖景怎么也参不透其中的联系。

她当然不曾想到,此事背后,虞沨起了置关重要的作用。

诚然,前世时圣上也有改制的决心,但在左右二相的择选上,却还是作出了先拿秦相开刀的决定。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相不如金相那般贪婪,金相以权谋私,广结党羽,巨大的利益让金相党徒众志城诚,而以秦相为首的世家,多少还是顾及家族声誉,自视清高,做不到那么明目张胆,显得比较容易瓦解。

可是,前世时圣上的选择显然欠妥,到远庆九年,方才让秦氏一族彻底失势,可紧接着,太子遇刺,诸子争储,让圣上没有心力再收拾金相,推行新政,直到龙驭归天,金相依然活得相当跋扈嚣张,为后来继位的三皇子,增加了不少阻力。

但是从一点可以看出圣上对金相的戒备——太子遇刺而亡,以金相为首的朝臣力主推举四皇子为储君,这是理所应当,金相的孙女儿,当时可是四皇子妃。

不过,圣上力排众议,最终还是立了三皇子为储。

但这一世,因为虞沨的谏言,让圣上作出了与前世截然不同的选择,所以,尽管前世时皇后一定也不希望金六娘为四皇子妃,却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大局,但这一世,因为圣上的默许,两个闺阁千金的命运彻底颠覆,这当然还不是最重要的。

不明所以的旖景,却隐隐有一种感觉,对于接下来的命运,她似乎越来越难以掌握。

她与前世的路,似乎已经偏离太远。

这一个清晨,西风卷来桂花浓厚的馥郁气息,而洒落窗棂的阳光,却已经有些无力的苍白。

因不是听学的日子,旖景自然去了马场练习,归来与祖母问安,不出意料地在远瑛堂与六娘相遇,两人结伴往绿卿苑,在书房里翻阅了一阵邸抄——比起因太后之疾,圣上于民间遍寻良医的旨意,中秋佳节之后,圣上授命都察院,派遣都察御史于南浙再查郑乃宁遇刺一案,更是引起了朝臣们的关注。

不由让人联想起金六娘在宫宴上“气病”太后之事,尤其金相一党,更是深怀戒备。

可让人疑惑的是,圣上同时又批准了吏部所奏,将洼池县令升任江州知州,这一个人,却属金相一党。

六娘故而十分疑惑:“圣上若要严查郑知州一案,以打击金相之势,何故又许可金相党羽继任江州知州一职?如此一来,岂不是会与御史增添阻力?”

对于这一点,旖景暂时也想不通透,只猜测着:“或许圣上故布迷阵,让金相放松警惕?”

姐妹俩蹙眉思索一阵,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如果圣上真是这个用意,连她们两个闺阁女子都能揣摩,又怎么能迷惑老谋深算的金相与朝臣?

六娘便是一叹:“可惜那日因为甄四娘作怪,咱们不得不提前回府,没有看到金六娘究竟闹出了什么风波,也不知圣上究竟是不是真要疏远金相。”

旖景却认为,就算她们没有提前告辞,可能依然不知金六娘无辜与否,要揣测圣意,实在大不简单。

两人议论了一阵,依然没有半分头绪,正在这时,却来了一个解惑之人。

先是春暮满面笑容的打起帘子,才说了句:“五娘,候府七娘来看您了。”话音才落,烟紫墨菊锦帘后就闪进了一个娉婷少女,江月肩上披着件浅绯底子绣着五色缠枝海棠的云锦披风,鲜亮的颜色,衬托得云鬓娇颜格外秀美,兼着她这时笑靥如花,整个人往书房里一站,当真比那秋阳还要明媚几分。

“你这个淘气丫头,听说掉进昆明湖里了?”黄江月毫不拘礼,一步迈上地台,挨着旖景跽坐着,一把搂着她的肩膀,一双眼睛含着笑意,好一番打量:“究竟是怎么回事,五姐与六姐也没跟我说清楚,害得我这几日牵挂得茶不思饭不想的,今日好容易才求了母亲允许,放我出门来探望你。”

“你到底是担心我呢,还是因为好奇。”旖景笑道,对六娘说:“六妹妹为判,看阿月哪里有半分担忧的模样。”

六娘果真端端正正地打量了江月一阵,公道地评断:“瞧着像兴灾乐祸。”

江月哭笑不得,倾身上前揉了揉六娘一本正经的小脸儿:“六妹妹还是那般直率,真真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六娘似乎不习惯与旁人这般亲密,避了避身子,只敷衍般地浅笑一下。

江月素知六娘性情,倒也不以为意,只追着旖景问宫宴上落水的事,旖景只将虞沨那番言辞说了一遍,她与江月,到底还是做不到前世那般无所不谈了。

江月却也没有怀疑,只打趣旖景:“怎么虞二郎这个‘贴身侍卫’竟然失了职?可得好好罚一罚他,莫如让他作东,请咱们吃上一餐螃蟹宴吧?”

旖景却对这打趣有些芥蒂,略微蹙眉:“阿月,洲哥哥可是宗亲子弟,啥时候成了我的侍卫?这话还是莫要胡说才好,你若是嘴馋,不如咱们去敲诈小姑姑一回,听说流光河畔桂花楼的全蟹宴可是一绝。”

江月却没查究旖景的不悦,“卟哧”一声笑了出来:“你就这般护短呀,替虞二郎省钱,倒不怕吃穷了自己小姑姑。”

旖景当真觉得有些无可奈何,便不再说这个话题:“就你一人来了?五表姐与六表姐没来?”

“这段时间流言四起,不得清静,大伯母不放心这关头让五姐与六姐出门,就连我也被连累了,今日若非祖母也牵挂着你,说服了母亲放我过来瞧瞧,还得在家里禁足呢。”说的,当然是金六娘的事儿。

因为太后这一病,几位皇子的亲事不得不往后拖延,考虑到正是关健时候,又有金氏六娘的前车之鉴,建宁候夫人未免心怀戒备,约束着自家女儿安坐家中,方才妥当,就连黄江月,也担心着放出来惹事,牵连了五娘的名声受损,也就是来卫国公府,长辈们方才许可。

既然已经提到金六娘,旖景便顺口问起当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她其实并不太关心,倒是六娘在旁全神贯注地倾听。

“当时皇后娘娘不是提议让五姐、秦三娘、金六娘绘出中秋饮宴的情景吗?太后娘娘兴致也高,便允诺着谁的画儿最好,就以一支金凤簪为赏,又让三皇子做了评审。”黄江月当日也不曾入宫,这些话,自然都是听黄五娘说的。

旖景便想,瞧着那几个贵女,似乎都被三殿下这妖孽迷得神魂颠倒,太后偏偏又让妖孽做评,难免不让几个贵女以为这是在择定三皇子妃,可以想像当时,三位候选的皇子妃如何竭尽全力了。

“五姐她们奉令,去了妙音阁里各自作画,一来,那里头清静,二来,阁楼上居高临下,也有利于遍观全局……三皇子又提出需要一个限时,约定了半个时辰。”黄江月继续说道:“五姐与秦三娘率先完成,便先出了妙音阁,金六娘却是快到了时限方才完成。”

黄五娘与秦三娘都是出身世家的娘子,两人之画艺应当要比金六娘高超,比她先完成也是情理之中。

“因之前皇后娘娘提出,为了以示公平,先不说画作出于何人之说,待评出高低,再揭晓是谁的佳作。”

旖景与六娘微微颔首,皇后娘娘一贯秉持公正严明,提出这点也不奇怪。

“所以,五姐与秦三娘人虽出了妙音阁,画却还留在里头,直到金六娘作完,才有宫女入内,将三幅画作取出。”

听黄江月说到这里,旖景与六娘都猜出发生了什么事儿,不约而同地说道:“五表姐与秦三娘的画作出了岔子?”

“可不是嘛,除了金六娘那幅,表姐与秦三娘的画作都被墨汁污染。”

……

宫宴上出了这样的事,难免会引得议论纷纷,技不如人也就罢了,可若别怀心思,毁了别人的画作,手段也太过龌龊简单了些。

“金六娘没这么愚蠢吧,这也太明显了些。”六娘摇了摇头。

“因五姐是最先出的妙音阁,因此最没有嫌疑,金六娘与秦三娘便开始了互相诋毁,一个说有人自知不敌,方才起了坏心;一个说有人存心稼祸,心怀叵测。”黄江月叹了一声。

黄五娘最先出了阁楼,当然不可能毁了另外两人的画作,金六娘的嫌疑就不说了,但秦三娘却也未必清白。她是第二个离开的人,当然可以先毁了自己与黄五娘的画儿,造成金六娘使坏的假象。

虽说,秦三娘甚是清高,自恃画艺高超,但其实这三皇子妃的择定,也不仅仅是看一幅画儿,才华略输倒是无礙,可这品行若是有差,定然会惨遭淘汰。

秦三娘未必没有嫌疑。

当然,也有可能是金六娘故意为之——在场贵妇大多为一府主母,常年勾心斗角,自然不缺成府,难免会怀疑,金六娘是最后出阁,若事情真是她做的,那也太明显了,少不得也会想到秦三娘身上。

六娘微蹙着眉头:“当时,阁楼里没有旁人?”

“三位都在三楼作画,各自寻了处轩窗,为了不相互打扰,宫女们还用屏风隔开了,几个宫女也都是在阁外候着,并没有人注意阁楼内的情形。”

没有人证,难怪秦三娘与金六娘要争执起来了,谁也不想担着这个心胸狭隘、德行有亏的污名。

六娘沉思了一阵,似乎也拿不准究竟是谁毁了画作。

旖景却问:“后来呢?”

“这到底关系着两个相府千金的声誉,太后娘娘也极为慎重,便传了秦、金二女入妙音阁问话,也不知究竟怎么回事,后来秦三娘先出来,脸色虽有些难看,但言行尚还自然,不过后来金六娘出来的时候,就是双目红肿,显然哭了一场。”黄江月说道:“因五姐也不在场,却不知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太后竟然也没露面,只让如姑姑出来安抚了两个相府千金几句,说是一场误会,大家都别再提,却将那金凤钗,赏给了黄五娘,又说太后有些乏了,已经移驾去寝殿歇息,皇后娘娘便说已经夜深,散了宫宴。

过了两日,就传出流言蜚语,众口一辞说金六娘太过跋扈——前头才与平乐郡主闹了一场,后来又在太后面前哭哭啼啼。

这就是事情的整个经过,颇为扑朔迷离。

第四百九十七章 脱离掌控,怎生收场第两百二十六章 张氏归来,促成姻缘第二章 焚书明志,疑惑难解第二十四章 鸡飞狗跳,银钗坠井第七百四十三章 缱绻怀忧,病势日沉第七章 娘子撑腰,丫鬟树威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计定,决不买单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见,良禽择木第四十章 妖魅无效,心怀不甘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渐次浮现第五百四十四章 谋划分府,江月发招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桩姻缘,几环圈套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离开,我已心死第五百五十九章 机密外泄,决意废储第一百一十章 苏氏七娘,爽郎大度第一百章 心有抱负,强势而立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袭击又至第五十八章 巧用心计,更改姻缘第八十七章 妻妾之间,明枪暗箭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枣,俱都给之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第两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动,一方尚迷第两百四十章 阑珊之处,曾住何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测,无奈折腰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第四百一十章 劝言留生,何为夙愿第五百五十七章 远庆九年,悄然而至第三十五章 心腹既有,着手计划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厉害,自寻死路第七十九章 小五献计,皇子请罪第五百四十六章 陈谋滥计,并不稀见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杀机早伏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殴,楚王醒转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两情无猜第两百五十七章 疟疾暴发,无法避免第一百五十章 再结“同盟”,年后初见第两百五十八章 朝中风云,城里变幻第两百三十六章 或有纰漏,不及详察第六百四十章 甘心臣服,不怀妒恨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潜入大京第五百六十三章 顺势而行,锦瑟“立功”第八十三章 一时善意,却结恶缘第两百五十五章 世子绝断,直面阴谋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审案,世子旁观第两百三十四章 戏已开演,各归各位第四十七章 心有灵犀?缘何如此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第七百五十八章 杨秦互掐,辽王不愚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后训言,秦妃居丧第五百七十八章 当众揭露,剑指皇后第四百九十七章 脱离掌控,怎生收场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杀回王府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里,已有暗涌第一百二十四章 计谋双方,各自手段第五百五十九章 机密外泄,决意废储第两百一十九章 羊脂鱼佩,或有内情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发冲突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闷棒,等你出洞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爷“耍赖”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丝剥茧,夏夜缱绻第六百五十章 再潜西梁,关键一步第六百三十六章 总算通信,大胜归来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两情无猜第五百一十八章 闺阁趣话,暗藏心机第两百二十八章 天灾难避,人祸可防第二十八章 噩梦惊醒,道出真相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布局,一方收网第六百四十三章 窥破隐情,暗怀算计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无心,唯求自保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齐心协力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轻视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雾渐消,险在眉睫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无悔?叩请和亲第六百六十章 脱身禁苑,销声谜局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第七百一十章 显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暂,尽力一次第七百三十四章 罪证“确凿”,如何脱罪第两百六十二章 他乡遇故,才知音讯第三百七十章 仗势欺人,欺得彻底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认亲,虞湘婚事第两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节不闲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六百四十二章 黄恪归国,史载之宴第四百八十章 陈年旧案,狭路相逢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筹谋,实难料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见闷棍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难两全第两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惊无险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训妾第两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节不闲第两百七十章 变故迭发,阴谋照旧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获,知情之人第两百九十八章 细察人心,温言劝服第五百五十章 苏涟赶到,再补一刀第七百零四章 谏言立储,慈安顿悟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