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6章:逐渐实行

韩遂和刘巴见吕布这般说,拱手称是,退了下去。

在晋国的官场上,有着各州的人才,而这些官员暂时没有联合的情况,这才是令吕布最为满意的地方,正如方才所言,无论什么地方,都是晋国的疆土,身为晋国的臣子,自然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仅仅是因为一州的利益就有失公允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而选拔人才,乃是国之大事,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如果在确定人才这件事情上不能妥善处置的话,或许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

经过方才吕布的解说之后,百官对吕布选拔人才的策略有了更多的思考,世家的官员自然不希望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旦朝廷采取这样选拔人才的制度的话,势必会造成百姓更加乐衷读书,因为读书之后,他们的孩子就有可能进入官场,从百姓成为官员,是何等的不容易,而且这是国家在选拔人才,进入其中之后会有着更加光明的前途。

以往大汉的世家为何能够左右朝堂,就是因为世家在人才上的掌控,当更多的位置的官员都是世家中人的话,世家的言论就能让君主不得不慎重,当前世家虽说是处于是被打压的状态,但是世家子弟却是希望能够在官场上有着更大的作为从而给家族带来更多的好处。

世家有着他们的小算盘,世家何其多也,而且世家在人才方面比之普通的百姓肯定更加的优良,但是这样选拔人才的制度确定之后,就意味着世家子弟失去了他们之前的优势,要从头开始与普通的百姓在考核中进行较量。

百姓之中难免会有聪颖之辈,一百个寒门士子之中出现一个人才,就足以对世家形成碾压了。

不过晋国的世家也已经习惯了吕布经常出人预料的举动,似乎一件事情到了吕布的手中之后,不让更多的人感觉到奇怪就不会罢休一般。

“不知诸位爱卿可否有意见?”吕布询问道。

百官低声议论一番之后,却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本身晋国就是选拔人才,制度的改变却是让选拔更加的公平了,就算是侵犯了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也是不敢提出来的。

“既然如此,科考的事情,就由文和、奉孝、文优和元叹四人来负责,今年选拔的人才,考核之后先行任用,从明年开始,逐渐实行科考的制度,朕会亲自过问此事的。”吕布道。

“喏。”百官齐声道。

朝会结束之后,吕布则是将贾诩等人留了下来,有关科考的制度,他肯定是要提点一二的,虽说对于科考的制度不是很熟悉,但是一些基本的东西还是知道的,他只需要给贾诩等人提供一个方向,就能让四人更加容易做这件事情,选拔人才,乃是一件大事,容不得的丝毫的马虎。

贾诩、郭嘉等人对这样新的制度同样是充满好奇的,而且看上去这样的制度对寒门士子更加的有利,单签世家子弟在朝堂上是有着不弱的影响力的,不管怎么说,世家子弟在人才的优秀程度上,非是普通百姓出身之人能够比拟的,当然这只是短时间的事情,等到晋国彻底的稳定下来,百姓中的学子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东西之后,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姓家的孩子苦读圣贤书,自然是为了能够出人头地,以往百姓没有更多进入官场的机会,而今吕布已经将机会给予了普通百姓,至于说他们如何把握这样的机会,就要看他们的表现了。

任何人想要得到,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付出,而今晋国将会给百姓一个更加公平的机会。

不过贾诩等人能够遇见的是,当更多百姓中的学子能够进入朝堂之后,世家所谓的影响力将会逐渐的降低。

晋国当前的制度决定了,大家族想要生存下去就要更加的努力,至于说仰仗身后家族的力量任意妄为,只能毁了身后的家族。

世家之中是有着诸多的人才,而且世家之间的势力盘根错节,即便是其中一个世家在面临危急的时候,也会有其他的世家出手帮助,但是在晋国的制度下,世家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的压缩,他们难以掌控更多的权力和资源,依靠手中的权力为家族谋取更多的好处也是难以做到的,只要为督察院的官员发现,很有可能会为他们身后的家族带来灭顶之灾的。

众人落座之后,吕布缓缓道:“科举的制度若是能够实行下去的话,收获必然是巨大的,不仅是文官科举,武将同样可以通过科举的方式选拔,不过通过科举方式选拔的武将,是需要学习书籍上的内容的,而文官主要是书籍上内容的考核,而考核的书籍,由你们来商定,最好能够让学子从书籍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他们在治理地方的过程中有着更大的发挥。”

“科举的话,最好以县进行之后,而后再以郡进行,最后以州进行,各州挑选的人才进入都城考核,考核之后再进入宫殿进行考核,而后钦定名次。”吕布道。

贾诩等人则是皱眉沉思,若是按照吕布这样的方式进行选拔的话,难免会出现有些地方没有一人能够被考核上的情况,但是一些地方却是能够出很多的人才,不过科举乃是国家制定,自然不能因为地域上的原因而有失偏颇,即便是贫瘠的地方又能如何,谁能肯定在贫瘠的地方没有人才呢。

“其实科举的方式只是第一步选拔人才,至于说这些人才到了地方上会有着什么样的作为,才是能够影响到他们最终成就的,有些学子在学问上很好,但是到了治理地方的时候,却是找不到方法,有些学子则是在治理地方的能力上更胜一筹。”吕布道。

几人何尝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并非是所有饱读诗书之人在治理地方上就会有着过人的能力,学习过多少的东西,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治理地方的能力上如何。

第6654章:罗马使者还是屈服了第4358章:乌孙王之败(二)第3932章:态度坚决第4587章:消息传来第九九五章:许褚败退第四二八章:袁绍得玉玺(求订阅)第5662章:有着独特地理形势的安关崖第3625章:乃是一件大事也第4325章:晋军攻破赤谷城(十)第2771章:江东出兵第4008章:紧追不舍第2637章:看本将军如何取你性命第3229章:孙尚香的发现第3240章:晋军威武,所向无敌第5111章:果然是名不虚传啊第一一八章:汉帝身死天下惊第2736章:格杀勿论第2670章:军心振奋(求订阅)第3575章:不能吝啬赏赐第3340章:向来是身先士卒的第2596章:司马懿出动(求订阅)第6148章:添补策略第3345章:大头领已经离开了第5049章:管宁接待第2311章:刘琦惶恐第5815章:主帅,就是军中的一面旗帜第1869章:计谋(求订阅)第2240章:百姓的期待第4991章:左谷蠡王之死第1151章:陈宫说辛毗第七九一章:败逃第2014章:绵竹第三六零章:晋侯率兵断粮道第6337章:看到的是实力上的差距第1207章:马超搦战韩遂军第1843章:难以猜测的手段第六八五章:床弩(求订阅)第2298章:进攻营寨第八零六章:步度根的使者第5955章:晋国皇帝需要的是彻底服从第6089章:典满击杀克唐纳第2309章:刘备、诸葛之死(中)第1297章:刘备决战益州军第2263章:大军调动第6176章:攻势凶猛之晋军第四零二章:襄阳城内娶小乔(上)第5855章:分明有着很大的难度第1545章:羌人之祸第6105章:晋军胜利给敌军带来的冲击第二七八章:张燕的决定(求订阅)第2449章:先登死士取胜第5480章:有着尊敬,也有畏惧第1261章:张松出使荆州第3428章:当以最快速度击溃敌军第5613章:晋军行动,打破了贵霜的宁静第2584章:谋划(求订阅)第1620章:骑兵对决第3557章:最后一战第4092章:这位便是魏将军第2093章:给敌军教训的时刻到了第2796章:处断第2204章:周仓之死(下)第1244章:程昱出使臧霸第1531章:诸葛亮之分析(下)第6527章:安息王宫的动荡(下)第4324章:晋军攻破赤谷城(九)第5868章:成长令人震撼第6417章:局势之艰难第6755章:晋国皇帝的授意?第一五二章:蔡邕赠书第1120章:中兴元年第5259章:战争,将士成长的帮助第6355章:压倒贵霜的最后一根稻草第4548章:倔强的御史台官员第2289章:岂有不上战场之道理第1972章:典赵杀来第2299章:投靠晋王吧第五一三章:图谋冀州(求订阅)第4606章:贵霜大军的举动第一零一章:陈到归心第4909章:先登死士出场第2086章:连弩车之威势(上)第一四五章:步度根溃败第1316章:兵临城下第5478章:肯定是要受到应有的惩处第2225章:强词夺理第1442章:控制三家第5124章:成功之后得到的东西第1429章:青州征兵第3018章:全军出动第九六六章:黄忠搦战(求订阅)第1535章:各有心思第2583章:狼狈华雄第4851章:让康居人感受一下匈奴勇士的凌厉第3769章:直接撞过去第4933章:攻破康居王宫第七九零章:识破第6315章:仇恨,渐渐的被压在了心底第一六四章:入徐州第6017章:攻势凶猛之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