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4章:如何看待

两人进入城内之后,展现在鲁肃面前的是长安城的熙熙攘攘,相对于长安城当前的繁华局面,建业城则是显得有些荒凉了,建业城内的商人数量、百姓数量是难以与长安形成比较的。

而更多的商人愿意前往长安,更多的是因为晋国当前的实力之强盛,唯有国家能够稳定下来,才能让商人在经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好处,若是君主连治地的稳定都难以保证的话,如何能够让他们安心呢。

这其中的道理,双方的君主都是明白的,晋国在这方面展现出来的是更加强横的手段,从晋国的纸币在吴国能够通用,就能够看到这一点,其实不用官府的命令,很少有百姓或者是商人使用吴国的纸币,之前曹操身上发生的事情,便是很好的说明。

一不小心君主丢失了手中的城池之后,将会产生何等的影响,他们手中的纸币将会成为一堆废纸,放到以往的时候,晋纸的确是比较稀少的,寻常的百姓想要接触到晋纸也是困难的,但是现在晋纸的价格并不贵,家境好上一些的百姓还是能够使用的起的。

而商人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来说,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想要让城池更加的繁荣,离开了商人之后,是远远难以做到的,不少的世家暗中发展着商人,为的就是让家族能有着更多的收入。

经商方面的事情,如果能够做的更好的话,对于家族的发展可是有着莫大的帮助的。

而当前晋国大多数的世家转身经商之中,世家控制的经商队伍,在底蕴上更加的充足。

司马懿敢于肯定的是,就算是孙权在这种时候派遣使者前来长安,也休想得到满意的答案,当前的情况放到任何一名君主的身上,都不会轻易罢休的,一统天下,对于君主有着莫大的诱惑,多少君主想要取得这般成就。

吕布将会率领晋国的官员、将领开创一个辉煌的时代,而晋国的官员将领也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至于说违抗吕布的统治,只能灰飞烟灭,世家的实力是何等的强盛,而今在晋国只能乖乖的,这就是很好的说明。

为鲁肃在城内安置好住处之后,司马懿前往皇宫想吕布汇报情况,能够有见到吕布的机会,对于司马懿而言还是有着不小的帮助的。

之前因为世家的问题,司马懿为吕布渐渐的冷落,幸亏有李儒的举荐,才让司马懿得以担任使者前往江东,这才给了司马懿崭露头角的机会,在晋国,司马懿能够明确的感受到晋国在人才方面是何等的鼎盛,就如同这次的科举一般,晋国选拔了不少的人才,并且给予了任用,这样的情况放到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世家掌控着大多数的人才,当更多的人才出现之后,而且其中大多数还不是世家中人的时候,难免会影响到世家的地位,但是在晋国的世家在这种时候却是不能有着其他的言论,这也是吕布给予了寒门士子以机会,只要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的话,晋国的强盛将会是显而易见的。

多少寒门士子,会因为这样的恩情而在朝堂上有所作为,等到晋国逐步发展起来之后,寒门士子在晋国将会占据更大的比重,到时候才是寒门士子与世家子弟形成对抗局面的时候到了。

当前也不能说世家子弟没有了足够的影响力,进入官场的世家子弟同样是众多的,只要这些世家子弟能在他们的官职上有所作为的话,同样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而这次科举之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杨修和黄叙,两人乃是晋国的文武状元,杨修亦是世家中人,通过这件事情已经说明了,晋国在对待世家子弟的时候,是一视同仁的,前提是世家子弟不能去触碰晋国的法纪。

在法纪这一点上,世家还是有着深切的体会的,多少强大的家族因为触碰到了晋国的法纪,从而为吕布所消灭。

让世家更加的安分下来,其实也是吕布的最终目的,事实证明,吕布的举措是有着很大的作用的,世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更好的去配合,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世家子弟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之后,是能够让他们的家族得到相应的好处的。

每一次进入皇宫,司马懿都有着一种沉重的感觉,不仅仅是皇宫布局,最为主要的是吕布在皇宫之中,正是因为吕布的存在,让晋国更加的强盛起来,若是晋国离开了吕布之后,将会是何等的局面可想而知。

而司马懿对于吕布是有着敬畏之心的,这样的君主,值得所有人去敬畏。

每次见到吕布之后,司马懿总是能够从吕布的神色间感受到戒备之意,这也是让司马懿不解的地方,他在晋国的地位不高,而且晋国需要的是有才能之人,在这方面,司马懿是合格的,为何吕布会有着这般的戒备,着实是让司马懿有些费解。

司马懿相信自己的感觉是没有错误的,这也让司马懿在面见吕布的时候,表现的更加小心翼翼。

“仲达来了?”吕布放下手中奏折,笑道:“无需多礼,请坐吧。”

“多谢圣上。”司马懿郑重行礼道。

吕布对于繁文缛节并不是很在乎,但是身为臣子,就要有臣子的模样,不然为御史台的官员之后知道肯定会是不小的问题。

“圣上,吴国的使者已经进城,臣奉命前往,如今将吴国的使者安置在了城内。”司马懿道。

吕布点头道:“不知仲达对当前晋国和吴国之间的形势如何看待啊?”

司马懿闻言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吕布对于他的考量,若是回答的能够让吕布满意的话,说不定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之中,他就有了一定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对于官员而言可是有着莫大的帮助的,不仅武将需要战场上的功劳,文官同样如此,而且在战场上有着突出的表现,比之治理地方更加的有成效。

第4463章:一动不如一静第6683章:晋国从中获得的利益是惊人的第6594章:罗马使者对匠作坊的兴趣第2351章:压制第5833章:担忧情绪第2449章:先登死士取胜第5541章:商人的身份第5287章:愤怒的情绪第4575章:赵云的建议第6555章:阿纳多山的想法第一零七零章:迷惑许攸第3416章:激动不已第一零七四章:狼骑之威(下)第八零三章:修建城池第2234章:刘备第5258章:征战之意义第六三九章:襄阳庞统(求订阅)第2609章:程昱见赵蒯第一九五章:劝臧霸第八十九章:苦肉计(上)第6600章:晋军可有多余的?第1134章:管亥夺北海第2610章:是不是敌军疏忽了第八八一章:奉诏讨贼第2249章:何人敢上前迎战第6436章:骄傲和坚持,被彻底粉碎第4823章:本王决定与晋国结盟第5827章:最多不过五日第1124章:贾诩之策第1678章:敦煌太守第2265章:发起冲锋(求订阅)第五七六章:擒住第4227章:晋军出动第5104章:前往军中观看第6188章:对抗晋军,不明智的举动第2631章:函谷关守将第2668章:敌军手段多端第5101章:考核方式第4447章:冀州第5225章:张机诊治第3495章:只需派遣一员猛将第5151章:无处不在的晋国刺客第6593章:罗马使者的要求第2749章:熊熊大火第2896章:果然是精锐之士也第4464章:必须要采取相应的策略第6520章:火车出现的意义第3148章:俯首称臣,岁岁进贡第2802章:幸会第2651章:战争重要转折点第七五四章:柳家投靠第3426章:慌乱第4899章:发展匈奴的实力才是上策第1755章:刘备进位汉中王第1934章:强弩之威第三四四章:发现了第1250章:夜袭考验第4195章:诚意第6435章:持续失败带来的明显冲击第6005章:晋军威胁,超乎想象第5533章:晋国之人的手段第二二五章:陈天的秘密(求订阅)第2462章:徐州军第5831章:敌军畏惧,则战争简单的多第4949章:郭嘉往匈奴大军第4682章:难以接受第2262章:暗中跟随(求订阅)第1241章:迁移的消息(第七更)第4082章:请圣上责罚第5173章:心情凝重的贵霜女王第3458章:哪些世家敢放肆第6603章:交易,晋国皇帝的目的第一零七零章:迷惑许攸第2524章:进入邺城第三九九章:郁闷的刘琦(求订阅)第2931章:吕布战夏侯第1646章:破白马羌(下)第3850章:已经准备妥当第4584章:信心满满第2448章:激战第1407章:决战袁绍(五)第七三七章:谨慎的高程(求订阅)第5557章:战争中的王者第2703章:无耻的行径(求订阅)第2317章:形势紧急第4767章:黄忠战峄山(上)第五六五章:张飞袭营第2128章:雒县世家的选择(下)第4623章:陆逊第5848章:晋军将士是不可战胜的第4527章:尚书此举英明啊第4771章:持续追杀(下)第2302章:刘备见孔明(求订阅)第1751章:守住葭萌关第一一零章:鲜卑人来了第2064章:嚣张第2000章:朱治第6541章:可否还记得结盟的条件?第1621章:狼骑出现第五十二章: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