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曲径通幽

苏东强回到阳河县,确实是县里的领导给他践行,不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想好郎光思好好谈一谈。

郎光思原来在长滩二中教书,那时候苏东强在地区教委当干事,两个人熟识,现在加上杨凯麟的关系,那就是一条线上的人了,自然是希望两人能同气连枝,所以他在百忙的酒局之中专门抽出时间和郎光思聚一聚。

几杯酒下肚之后,苏东强酒气有些上脸,点起一支烟问道:

“听说陆政东在宜蓝县里是一言而决,有没有这回事情?”

郎光思点点头,介绍道:

“陆政东在宜蓝还是搞了些事情的,在群众中威胁比较高,至于在干部中,陆政东本来整顿煤矿的时候,还是让不少干部心里有意见的,但是他利用机构改革的机会让这些人基本靠边站或者是彻底的下课了,加上又搞了一些干部们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加上申国中又是个滑不溜秋的见风倒,现在在县里基本上没什么反对者,虽然还没有到一言而决的地步,但也差不多。”

苏东强身材高大,相貌也是属于不怒自威,很有几分官相,一听之下也不由问道:

“陆政东那么年轻,申国中也算是在这里面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真就愿意像面团一样,陆政东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郎光思笑着摇摇头道:

“申国中自然也是不想做面团的,和陆政东扳了几次腕子,但是常委会上他是势单力薄,发现是徒劳的,也就乖乖的断了那样的念头……”

郎光思说得轻描淡写,不过苏东强从中却听出了陆政东的强势,而且这样的强势是在常委会上得以体现,这就说明陆政东把县里的关系已经理得很是顺溜,即便是加上郎光思,在常委会上还是显得势单力薄。不改变常委会的格局,那很多事情他就是想和陆政东扳腕子,也是必输无疑。这让他心里不免有些压力,不由有些感慨的道:

“想当初陆政东在阳河的时候,当个副乡长征收提留统筹款出了人命,都差点被双开了。最后不知道怎么翻了身,没想到几年之后,居然就当上了县委书记,真是人生无常……”

郎光思也听出了苏东强话里挺不服气的意思,当初他刚到宜蓝的时候也一样。雄心勃勃,觉得陆政东不过是愣头青一个,根本就没怎么把陆政东放在眼里,结果到了宜蓝,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他也就赶紧明哲保身,见苏东强如此,也就提醒道:

“你和陆政东没怎么接触。恐怕对陆政东还不是很了解。他早非阳河县的吴下阿蒙了,陆政东现在手眼通天,能耐很大,而且虽然年轻,但是做起事情来,还是有两刷子的。”

郎光思还觉得没有把陆政东的特点表达出来。想了想,又道:

“陆政东能够坐火箭一般升到县委书记的位置上。固然有孙书记的偏爱,但孙书记是什么样的人物。若是没有点本事,会把他放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

郎光思知道他这话有点长他人威风,灭自己人志气的味道,但是他也清楚杨凯麟让他到宜蓝当副书记的缘由,他和苏东强现在是一根绳子上的蚱蜢,苏东强能够有所作为,他自然也是能跟着受益,所以不想苏东强犯轻敌的错误。

苏东强当然听出了郎光思话里是什么意思,也明白其好意,他现在是代理县长,要摘掉代理的帽子,还需要走人大的程序,不宜太早就闹得过僵,想了一下道:

“多谢光思的提醒,我到了宜蓝还是要入界宜缓,到时候还请光思老弟多多支持……”

如果有其他选择,苏东强也不愿意去趟这趟浑水,但是既然已经成了事实,他硬着头皮也得上,心里想着,陆政东就是有两刷子又如何?他就不相信他这几十年是白混的!

苏东强到宜蓝走马上任,省委组织部考察组也来到了长滩市,带队的是干部二处的处长,考察组到了长滩市委以后,二处处长单独与市委书记刘建中进行了谈话,谈话结束以后,周天放很快就得知消息,他和贺县的老钟被列为了考察对象。

得到这个消息,周天放强作冷静,好一阵,他给陆政东拨通了电话,道:

“省委组织部考察组来了,确定了两个考察对象,我和老钟。”

陆政东一听也呵呵笑着:

“恭喜恭喜,这可是大好事……”

周天放之前只是排在最后的候选对象,市里也仅仅只推荐了老钟,现在临时增加周天放为考察对象,这显然是省委组织部对市里推荐的人选有不同意见,那就是辛武山的吹风在关键的时候让天平往周天放这边倾斜了,那周天放的希望就大大增加!

周天放谦虚道:

“这只是考察,最终结果还说不清楚,谢谢你,政东。”

陆政东挂了电话之后,心里也是感慨着,周天放这一回上去可真是不容易,其实越到上面谁都越不容易,官场是一个金字塔,底层人多,越往上走人数越少,长滩七八百万人口,副市长也就那么几个,就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那是挤下无数的处级、科级干部才冲过去的……

省委组织部考察组离开以后,小道消息是满天飞,但大多数人都逐渐从看好老钟变为看好周天放了。就在这沸沸扬扬之中,增补副市长的事情在考察组到来之后不久就尘埃落定,市计经委主任周天放被任命为副市长,等人大履行程序之后就正式上任。

辛武山那里,周天放自然是要表示感谢的,只是陆政东打电话联系的时候,辛武山陪着省委组织部部长在京城开会,并告诉他一个消息,根据中组部的安排,省委组织部正在筹划一赴新加坡学习考察团,正让各市推荐,然后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遴选人选。

南巡讲话之后,国内掀起了经济建设的高潮。同时为了更好的建设,全国也掀起了学习先进经验的热潮,主要采取的就是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所谓走出去就是组织干部出国学习考察,请进来就是邀请国际上一些知名学府或者人士到国内讲课。

亚洲四小龙现在正在腾飞之中,其中的香港和新加坡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让国内对到这两地学习更容易接受,而总设计师在南巡讲话中提到要向新加坡和香港学习。特别是新加坡的一些治国理念和高层有相近的地方,所以更受高层青睐,

这样的学习考察是为期几周到几个月的短期培训,和一般的出国学习考察不同,这是一项正式的官方行为,要目的是打开官员眼界和思路,不少学员在学习期间或毕业不久即被提拔使用。

这样的机会在眼下确实很难得,若是以前孙伟阳在的时候。这样的好事肯定有他的份,而现在,出国这样的好事几乎是轮不上他了。

苏东强到宜蓝县走马上任。将例行的迎来送往程序走完,慢慢地进入工作状态。

苏东强还是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这个特殊身份让他也不敢有什么动作,在人大会召开之前的这段日子里,他只能做些县政府日常事务,当维持会长。正式选举县长以后。他才能出自己的声音。

苏东强也在观察着陆政东,陆政东似乎也没有特别针对他,并没有特别的举动,对政府这边的事情甚少插手,这让苏东强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陆政东该采取的主要动作由于事先得到申国中要调走的消息已经在苏东强到来之前进行安排。只要苏东强不针对他,他自然也不会动作。

至于政府这边的事务。他初到宜蓝的时候,宜蓝乱糟糟的。他这个县委书记大包大揽,或者说是插手了许多本来应该由县政府来管的事情。

在逐渐理顺之后,整个全县的经济发展的大方向确定了下来,谁当县长也不可能完全跳出这个大方向,他已经逐渐调整了策略,该放手的在申国中走之前已经放手了,新县长苏东强到了位,陆政东也尽量不去干预县政府的工作。

日子就在两个人互相试探、观察、磨合中前行,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九月,陆政东突然接到市委组织部的通知,让他赶紧将身份资料报省里办理出国手续,然后到省委组织部报道,到新加坡学习考察。

陆政东之前根本就以为这次学习考察根本就没他什么事情,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杨凯麟等人的调虎离山之计,不过很快他就得知,市里确实是没有推荐他,他的名额是由省委组织部直接决定的。

这一趟出去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加上路上耽搁的时间,估计得小二十天,为此,陆政东也专门和几个副书记和常委交代了期间的工作,特意请苏东强进行了一次谈话。

苏东强到了宜蓝以来,两人多是在正式场合见面。两人单独在一起喝酒吃饭,还是第一次。两个人都浅饮慢酌,都摆开了谈心的架式。

“苏县长,我要走小一个月,县里的事情就拜托给你了。”

“请陆书记放心。宜蓝现在的整个发展已经完全走上正轨,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一定看好这个家。”

选举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即便是陆政东不在宜蓝,苏东强在这个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继续当好他的维持会长。

当然,苏东强也不是什么事情也不做,比如和县里其他领导处好关系,还有在经济发展上陆政东在宜蓝还确实是做了不少事情,想要不一直生活在陆政东的阴影之下,他也要着手准备一些自己的措施,准备提出一些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想法,在当选县长之后,再进行实施。

准备,积蓄力量,这是他目前能做的事情。

两个人也交流了一下县里的工作,以及一些工作上的思路和想法,不过苏东强对此中规中矩,显得有些保留,陆政东也就转移了话题,和苏东强谈起了共同都熟悉的阳河县的事情,在这样轻松的话题下,气氛渐渐好了。说话更加随意了。

两个人从阳河的烤烟谈到了红塔集团,从故宫谈到了白宫,从白宫踌躇满志的新任总统克林顿吹到克里姆林宫渡劫成功的叶利钦。气氛是极为融洽,尽兴而归……

但是陆政东清楚,苏东强是对他抱着深深的戒备,真正有用的话。谈了一晚上他也不曾听到,其实苏东强什么都不讲,其实也让陆政东摸到了他的心态……

几天之后,学习考察团就准备出发。

学习考察团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元林负责,全团共二十人。都是处级干部,多为县里的一把手,陆政东在全团年纪最轻,但是职务不算最低,团有还有六位县长,以及省政府和省直机关经委等部门的五位处长。

所有人在省委组织部集中之后,就被一辆大巴拉到了机场,陆政东都没机会去找辛武山说说话。

从西河到滇南转机之后。经过长途飞行。到了新加坡,这一路折腾了将近十个小时,一行人才终于入驻了此次学习的目的地——南洋理工大学。

这所国际上综合实力排名前五十位的世界知名高等学府,今后国内不少干部将和其结缘,因为不久的将来,两国政府将正式签署协议让其为国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政府决策型人才和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这里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是国内官方对干部培训的主要海外培训基地之一。在后来久负盛名被誉为当今国内乃至世界最卓有成效的“市长班”。便是出自于此。

入驻了南大社会和人文学院后,团长元林将团员们召集在会议室。再次宣布纪律,第一条纪律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外出必须请假,并且两人以上同行。

休息一晚,第二天院方就安排大家参观游览,高楼大厦林立、其间绿树鲜花环绕,街道干净爽洁、路上行人匆匆但秩序井然,河畔波光粼粼,水质是国内少有的纯净。

团长元林不禁有感而发,低声道:

“真不愧是花园城市,看到这里的景色,再想想咱们西河的乌烟瘴气,不能说外国的月亮比我们国家的圆,但是他们确实是暂时走到了前面,差距客观存在,你们能有机会睁开眼睛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对将来的发展思路有极大的好处……”

浏览结束之时,元林和团里其他人员在和学校方面接触之后,又把大家召集要一起,道:

“这一次到这里来培训,无论站从组织角度讲还是从个人能力的角度,同志们都要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次学习和考察的表现将纳入组织考核之中……”

随后,元林宣布了作息时间,

“根据和校方商量确定,上午六时,起床锻炼,七点整,早餐开始,上午八时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到五点为学校安排的学习时间……”

元林见团员中不少人都苦着脸,抬起头道:

“我可得先把有些话说在前面,你们这次出来和其他考察是完全不一样。能到这里来培训的都是干部中的精英,但是绝不会因为你们是精英,是处长、县委书记县长,学校就会在要求上网开一面,学习不合格,那就是不合格,另外,还有一点我也可以告诉你们,从八十年代开始,国内就有干部在此进行学习和培训,至今还没有一个在学习或者培训之后获得不合格的评语,我不希望西河省来开这个头……”

这一番话一说出来,顿时就让还沉浸在花园之城魅力的官员们一个个都紧张了起来。

一行人入驻在南洋理工大学校园里的教师公寓,都是套间,三到四个人住在一起,吃饭与普通学生一样,这让习惯了出差一个人住,还有其他生活问题都由秘书代劳的这些人多少有点不适应。

与普通的食宿条件相比较,教师阵容却可称得上豪华,有学院的院长,退休的高官,也有知名的教授,采用中文培训课程,进行新加坡模式的介绍,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方面的培训。

虽然有元林先给打了预防针,不过培训真的一开始,很多团员都是叫苦不迭,每天上课的时间少则几小时。最多的一天甚至到了十二个小时,但团员们都希望每天都上十二个小时,因为上几小时也就意味着要进行这一天有“作业”。作业有可能是讨论、总结分析,需要把现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升华,并要将以前工作中的自认是优点实际是缺点的东西挑出来,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集中进行发言。

培训相当讲究理论联系实际,作业有可能是学习的知识和现实世界发展变化的紧密衔接,不久前刚刚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可能就成为作业,要结合这样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如果缺少对相关知识深刻、准确和熟练的把握。根本不可能顺利通过。

这实际就是一次次综合考试,作业的难度大,要求也非常严格。

每个人的表现不但在同僚的眼中,更是在组织部门的眼皮子底下,由不得大家不认真。

于是二十个人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冲刺之前一般,总觉得时间不够,晚上十二点之前宿舍基本没人熄灯,学习到凌晨两三点钟也是家常便饭。

陆政东虽然是过来人。对这些东西有点浅显的了解。但是也是第一次直观的接触这些东西,也有极为浓厚的兴趣,他并不像其他学员那样一味埋头学习,遇到一些问题有不同意见也乐于和老师们进行交流和辩论。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团员也都纷纷效仿。

在这之前,南大也培训过不少其他大陆官员。负责此项目的人士总结道:

“西河这次培训班是近年来很成功的培训班,参与培训的人员实际经验丰富。思维开阔,提出的许多见解也非常具有启发意义。许多想法对教授们都有收获,而让人惊讶的是,西河地处内陆腹地,向来封闭,传统,能有这样表现,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陆政东无疑是这批培训者中最突出的,虽然这一点校方和学习考察团的领导并没有明言,但是从各种发言总是第一个点他的名就可以看得出来。

其他人也总算是顺利的完成了培训,所以培训结束之后一个个都是如同高考上榜一般笑逐颜开,培训结束之后,团里也让大家不带学习任务的参观了两天。

新加坡的美丽就毋庸置疑了,但更刺激大家的还是新加坡的繁荣,新加坡不过一弹丸之地,国土不过六百余平方公里,连停飞机都还要租用别国的地方,人口不过五百万,不管是地盘还是人口,都还比不上长滩一个普通的地级市,但是其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却是远远超出西河一省,至于人均就更不用说了。

这也给所有的人一种强烈的刺激,陆政东心里也憋着一口气思绪总是想着宜蓝县的建设……

回到了西河省,省委织部专门开了一次座谈会,省委组织部长刘振强对此也是非常重视,全程参与俩座谈会,与会众人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

省委组织部长刘振强听了学员们的发言,总结道:

“听了同志们的发言我感觉大家收获很大,据我看来收获有三条,一是开阔了眼界,西河是内陆省份,虽然周围的数座高山遮挡住了暴风寒流,让西河一年四季气候温和,但也造成了一定的封闭和桎梏,更应该要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去拥抱世界……”

“二是学到了知识,新加坡的公务员建设和国家管理水平是举世公认的,你们能与世界最达国家的最优秀管理专家学习和探讨,对以后实际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如此之大,这次学习的大部分同志都是基层的党政一把手,都是管着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人口,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知耻而后勇,这会进一步激发大家建设祖国的热情,希望同志们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举一反三,把所学到的东西创造性的运用到工作上去……”

开完座谈会,大家就在省委招待所吃工作餐,座谈会的时候,陆政东看到了辛武山,只是两个人没有机会打招呼,会议结束的时候,两人才有机会说说话。

“武山,多谢了。什么时候有空说声,现在县里路修好了到省里也方便了。”

辛武山笑了一下道:

”政东,你太客气了……这次你可是中了头彩,你在培训班的所有成绩都是最优等的A+,其水准甚至超过南大系统学习的硕士生,据说是前无古人,元部长很高兴,刘部长也挺关注……”(未完待续)

第47章 印象深刻第107章 满塘青蛙叫第87章 遇险(二)第59章 锲而不舍美人计第60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第45章 女副省长(三)第20章 求上门来第31章 那就真男人一回第154章 借题发挥第11章 庆功第82章 冲突第131章 “和亲”第29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202章 破碎的矜持第十三章第212章 安排第34章 吹皱一池春水第154章 借题发挥第97章 磨合伊始第23章 杨雪惹麻烦第154章 故地重游(二)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165章 远虑第212章 一日一夜(三)第23章 绝非浪得虚名第57章 曲径通幽第85章 密谋第179章 有所作为(二)第159章 变化第233章 充分肯定第37章 我把市长睡了?!第154章 借题发挥第125章 两手准备第49章 鸟枪换炮第158章 舞之迷乱第156章 三人行第13章 督查组第6章 值得期待第42章 要团结第173章 故旧来访第28章 都听你的(三)第69章 拨雾见日第121章 燃情在雪夜第57章 曲径通幽第215章 召见第10章 奇招奏效第38章 主动出击第124章 走得太远了第108章 再次拦车告状第158章 登门送礼第37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198章 女人之间第55章 制服遐想第2章 伊始第132章 送上门来第179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三)第89章 京城事(二)第26章 抓捕行动第174章 新秘书(二)第19章 人事布局第152章 故地重游第125章 走得太远了(三)第139章 老屋一夜看好戏(二)第73章 突发情况(四)第56章 送母入京(上)第69章 迎面反击第64章 恶人(二)第137章 定心丸第44章 道高一丈第121章 燃情在雪夜第13章 督查组第16章 宣示存在第19章 织网第79章 韵事第89章 柳暗花明第55章 近忧第173章 故旧来访第181章 调查组第29章 礼物第169章 年末(二)第36章 泡嫂子?!第43章 早有准备第64章 恶人(二)第168章 年末第56章 治国齐天下第212章 安排第14章 冤枉省领导第213章 波澜第11章 玉人来第148章 小儿女之态第72章 离去第55章 制服遐想第23章 不见硝烟的战争第48章 重回安新第39章 多管齐下第101章 请将不如激将第21章 钓鱼与爱好第67章 群魔乱舞第26章 谁看谁的笑话(二)第39章 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