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偏向虎山行

鞠躬感谢“跟俺走大大月票、更新票支持!

————————————————

和外公谈话不久,中*组*部对于安新市市长候选人的考察就展开了,虽然陆政东现在不是中管干部,但是由于即将成为中管干部,所以考察也是由中*组*部进行。

中*组*部考察组除了在体改委对他进行考察,找他本人谈话之外,考察组还专门听取了西河方面的领导的意见。

最后中央决定任命他为安新市市委副书记,而副市长和代理市长的任命需要由安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至于转正还需等到来年的人大会。

但毫无疑问,从这一刻起,他已经跨入了中管干部的行列。

而如此年轻的副省级、中管干部,无疑是又一次创造了年轻之最。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任命,而中央能够通过这项任命,毫无疑问,他去年的香港之行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虽然他在西河的几个地方经济上都颇有建树,但是其影响自然无法和香港之行相提并论。

一来是他成功预测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其二在危机爆发之后,率先提出国际炒家会进攻香港,其三在国际炒家准备进攻香港的时候准确的判断出时间,并协助香港击败国际炒家对香港的第一轮攻击。其四,国际炒家在今年依然是对香港发动了数轮攻击,特别是八月初。国际炒家趁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港府由于采纳他的建议对股市和汇市的投机进行限制。从源头上对国家炒家进行了遏制,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导致卢布大幅贬值,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更是进一步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也意味着亚洲金融危机终于接近尾声。

香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虽然香港股市虽然在全球以及整个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股指也出现了较大缩水,但是是呈现出一种逐步递减的过程,而不是跳水式的方式,更重要的一点是,港府没有直接进入股市参与救市。避免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又参与游戏的被动局面,让香港保存住了发展的实力。

从而也基本实现中*央提出的香港在回归之后,实现了基本的稳定繁荣的目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东南亚是“尸横遍野”。惨不忍睹,而亚洲四小龙中的其他三条小龙也是遭到重创。香港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小龙,这粉碎了之前很多国际舆论对于香港回归之后经济必然完蛋的预测,也粉碎了狂妄的国际炒家公开宣称的“港府必败”的狂言,其政治意义影响深远。

而从经济的角度讲,捍卫港元,实际上也就是捍卫了人民币,保证了人民币的稳定,从而也避免国内受到波及。

显然中央也是希望倚重他在经济方面的能力能够让他能够成功把安新拖出经济发展不力的这个泥潭。

“真不知道领导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又升你的官了?是不是很得意,春风得意马蹄急啊?”

陆政东回到家中,雪玉就凑上来怪腔怪调的说道。

两个人结婚也快一年了,也算是“老夫老妻”了,但雪玉和他斗嘴的嗜好还是没有改掉,明明是很为他高兴,却偏偏说得酸溜溜的。

“说不高兴是假,但是感觉肩上的压力也很大,这一次你老公是去当救火队员,也有一种诚惶诚恐之感,何况安新现在怕是一幕幕好戏正在上演吧,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关注着我这个即将上任地新市长,更不知道多少人在上蹿下跳,准备在安新市新的政治格局中获得新的资本,还有人恐怕也是想着看我这个新市长的消化,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陆政东难得的没有和雪玉开玩笑斗嘴,这一次他去安新,是被寄予了厚望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层次不一样了,到了那样的政治层面,较量已逐步趋向于阳谋,而非简单的阴谋,也就是一种“势”的比拼。在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强人的今天,这个趋势变得愈发明显。而陆政东身处的位置,正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阳谋与阴谋并存转换的位置,那也就意味着风雨更多。

“你一定能够干好的,这一点我倒是不怀疑。你到了安新也要照顾好自己。”

雪玉见陆政东说得很严肃,也收起玩笑的样子,从身后抱住他脖子说道。

雪玉在部队上有任务,暂时不能随他到安新市,看样子也是有些难舍难分,可也没有办法。

杨璐等人得到消息也是喜不自胜,当然也打电话和西河的朋友和老部下说了说,周天放、辛武山等一致提议要来京城庆祝他高升,陆政东一一推拒,毕竟这几天都很忙,提议以后到了安新,等稳定下来,再和大家聚聚。

离京前,陆政东除了和体改委交接工作之外,也是主动拜访故交,看望前辈,忙得不亦乐乎。

局里处级以上干部凑份子为他饯行。两位副局长等又单独请陆政东吃饭,还有得到房子的电力处副处长宋思明也想请他吃饭。陆政东笑着说好好工作婉拒了。

陆政东去年结婚之前就把单位的公房让了出来,宋思明也分到了房子,虽然不是他所住的三居室的大房子,但是也有了个小窝了,终于也结婚了……

安新那边情况特殊,局里的两个副局长周世安和王振河以及调研员得处级干部一起给他践行之后,陆政东也就踏上了新的征程……

——————————————

国庆假期刚过,陆政东在中*组*部官员的陪同下到了贝湖省。不过并没有直接去安新,而是到了贝湖的省会汉州,中*组*部的两位官员,陪同陆政东到贝湖省省委组织部做了一番交接,而后便回了京城。

贝湖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都分别和他进行了谈话。

现在的陆政东身份已然不一样,对于贝湖省于来说,他的到来。不会像一个石子下去,溅不起半点水花。各路诸侯,各方人马都在默默地注视着他,观察着他。而他,也同样在默默凝视着……

九八年十月七日,在安新市市委书记张泽高主持召开的全市干部会议上。贝湖省省委组织部长刘明亮宣布了中央和省委的人事任命决定,任命陆政东为安新市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陆政东在同安新全市干部第一次见面的会议上的发言很简短低调,谦虚谨慎的表示一定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在张书记周围。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下午,安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任命陆政东为安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晚上,安新宾馆迎宾阁,张泽高率安新市市委常委会全体成员为陆政东接风洗尘。

安新市市委常委会有十三名成员,市委书记张泽高,市人大主任王红卫,刚刚从组织部长提拔上来的市委副书记钟柏发,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铁军,市委副书记蒋凤娟,安新市警备区司令员林汉斌,市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闫德思,市委宣传部部长张振宇、新任市委组织部长关明东、常务副市长周立伟,市委秘书长章可钦,市委统战部部长杨冰,加上他这个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一共十三名常委。

接风宴上,自然都是客客气气,所讲的也都是客套话,实际上都是相互试探着,审视着对方。

陆政东到安新之前,通过小舅和刘振强拿到了安新市主要领导的一些材料,也是做了不少功课,对安新的人和事没少琢磨,而陆政东最注意的自然是市委副书记钟柏发,钟柏发年纪不到五十,多年的老组工,在市委组织部工作多年,安新的很多部门领导和区县干部,有一大半都是经他手提起来的,之前能够架空和挤走李萌图,钟柏发居功至伟。

而新任组织部长关明东也是和钟柏发一脉相承,在张泽高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下,那就等于人事权掌控在钟柏发手中,这几乎和原来的党群副书记在的时候一样的形势,只不过是党群副书记换了个人而已。

钟柏发严面少言,表情看起来甚至有些呆板,看不着喜怒哀乐,颇有些四阿哥的风范,单就个人的能耐,恐怕也不在调走的党群副书记之下。

而张泽高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似乎无欲无求,真实想法却是不得而知。

还有人大主任苏志高,胖胖的脸庞,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说话也是和和气气,真好像就是等着退休安享晚年的样子。

这两位真的就是表面上那样无欲无求么?

答案也许正好想法,习惯了享受权力带来的那种感觉,任谁也没有那么轻易放得下的,两人越是如此,陆政东越是清楚其高深莫测。

而常委们一个个也是一副老神的样子,显然对于他的到来还摸不清底细,不敢轻易的有什么动作,都是观望之中,这三只大狐狸,还有这一群小狐狸,陆政东现在真的有些怀疑自己来安新是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但不来已经来了,想要比别人用更短的耗时间获得更大的成就。那就必须要付出更多,有句话叫着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就不信斗不过这些大小狐狸!……

这样的场合大家也就是互相熟悉的一个过程,酒自然也就是浅酌则止,意思到了,大家也就各自打道回府……

第二天,陆政东在常务副市长周立伟、市政府秘书长安俊义的陪同下来到市政府。

安新市政府办公大楼是一栋九层的大楼,前俯瞰大江。后靠大山,建筑风格庄重肃穆。

陆政东第一天上班主要就是熟悉环境,把自己安顿下来。

上午市政府召开政府办公会议和市府直属机构、组阁部门的干部进行了初步地了解接触后,下午则在常务副市长周立伟、政府秘书长安俊义等干部的陪同下在政府大楼里各办公室走了走,和市政府主要科室的人员见见面。

陆政东最后来到了九层自己的办公室,宽大办公桌配合红木家具,显得很是古朴大气。又不事张扬,符合他的审美情趣。

安俊义向陆政东汇报了市政府的一些大致情况后,又将几份人员名单呈给陆政东,说:“市长,这几名同志都是办公厅秘书处里不错的干部,您看看?”

陆政东现在初到安新。不会有什么动作,什么样的秘书都一样,还不如卖安俊义一个人情,于是笑着摆摆手,说:

“这事就辛苦秘书长。你帮我选吧,你的眼光错不了。”

安俊义点了点头。道:

“那我就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副省级城市四大班子一把为副部,副职为正厅。往下依次类推,部委局办为副厅级机构,一些机构设置和地市也就有了区别,比如地市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就不存在,而是办公厅。

而且安新市干部的待遇和其他副省级城市一样,往往向省里看齐,例如部委局办一把,就算不高配正厅,也往往享受正厅级干部待遇,当然,这样的待遇也就限于在安新这样的副省级城市,若是调往其他地方任职,这样的待遇并不算数。

安俊义等就是副厅级干部享受正厅待遇,事实上进入新世纪十余年后,由于机构的改革和市政府权限增加等因素,各级政府的秘书长级别已经逐渐向同级党委秘书长看齐,比如地市市委秘书长是市委常委,副厅级,那政府的秘书长也就会争取副厅级,不过不是常委,这个副厅级的含金量并不算高。

陆政东早早就研究过这个市政府大管家的资料。安俊义是李萌图上任后提拔起来的秘书长,那就是李萌图非常看重的。

陆政东刚刚来到安新,自然没有换秘书长的想法,也没有要调整市政府分工之类的想法,甚至暂时也没有想动任何部门的想法,市政府的一切运作还是保持稳定为好,观察,了解、了解再观察,摸清市政府大体情况,这是陆政东给自己定下的短期目标。

安俊义说完秘书的事情,正准备讲一讲接下来一段时间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安排的时候,机关后勤处的处长胡新民敲门走了进来,机关后勤处主要负责市政府的后勤保障事务,隶属市政府办公厅,胡新民来主要是为来了他的住房问题和用车问题而来。

住房既然常委院里有空着的,陆政东也就不想住宾馆,于是就定了下来。

胡新民没想到陆市长如此好说话,连装修陈设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但市长很年轻,在住房上不讲究,估计在用车上还是有些讲究,看了安俊义一眼,便说起了用车的问题:

“陆市长,还有就是您的车,李市长在的时候因为接待任务重,一般情况下用的是接待用车,咱们的政府接待用车有一辆奔驰,两辆宝马,您也一样,经常要会晤重要的客人,我看,拨一辆接待车给您比较好……”

陆政东就摆摆手,道:

“不用,就按照有关公务用车的规定执行。”

中*央对干部配车控制很严格,现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编制管理、标准控制、按需配给、单位所有的模式。

九四年,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之后又三令五申的出台文件,按照规定,副部级干部配车也就奥迪200之类的车型了,但地方上却也有对策,即便是很多内地不发达城市,县委书记的坐车都是和奥迪价格不相上下的沙漠王子,而在县级以上,基本上都是奥迪,所以也就有句顺口溜“大小是个官,都坐四个圈”,很多地方在这方面还是有所顾忌,但接待用车,无疑就是个很好的幌子。外事部门地接待用车、国宾开道用车、各地的接待用车,因情况特殊,采购标准不受国家公务车配备标准的限制,而安新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有几辆高档接待用车无可厚非,只是很多时候,这样的车都成了主要领导的座驾了。

安新市本来就困难多多,加上又遭遇了洪灾,再坐上这样的豪车招摇过市,那上上下下的观感肯定不会好。

所以虽然胡新民这样建议是其本分,但陆政东很是坚决的拒绝了。至于司机的问题,其实和秘书也一样,陆政东也把没有提出其他要求……

第68章 不速之客第66章 有你就有整个世界第19章 雄心勃勃第25章 谁看谁的笑话第206章 振聋发聩(三)第137章 定心丸第25章 掀起你的盖子来(二)第142章 盘根错节第137章 定心丸第51章 鹤蚌相争第72章 交易?第177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第217章 全省干部大会(二)第69章 拨雾见日第73章 才俊满屋第27章 步步为营第48章 省城再相逢(二)第79章 劝慰第16章 让年轻人充满希望第3章 大胆直陈第78章 省委办公厅名额第113章 大目标第18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32章 小脚女人?第39章 欲下重手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28章 入界宜缓第24章 杨雪惹麻烦(二)第23章 杨雪惹麻烦第72章 回县(二)第94章 责任重于泰山第74章 安顿第221章 看望老干部(二)第144章 空前的人事议题常委会第71章 “勇于献身”第32章 比你更牛第121章 燃情在雪夜第130章 一把手的妥协第105章 以简化繁(三)第89章 调任第20章 求上门来第124章 走得太远了第5章 密谋第31章 雪中送炭第25章 人间妖娆第6章 被轻视了!第206章 振聋发聩(三)第46章 借手推舟第95章 今宵风月谁与共第69章 庞杂第39章 欲下重手第1章 赴任第203章 微妙局面第58章 重压第45章 袒露心扉(二)第17章 议定谋断第21章 首战必胜第23章 杨雪惹麻烦第204章 微妙局面(二)第167章 危情(二)第34章 劝慰第41章 机锋第134章 美女云集二第85章 学习结束第158章 登门送礼第105章 荒诞之梦第43章 女副省长第152章 极度尴尬第8章 天伦之乐第38章 作用与反作用第77章 天堂在左边,你却走右边第128章 履新第54章 远虑第20章 有谋乃大(下)第18章 平地一声惊雷响第31章 早知道这么美,就该早给你第37章 拦路虎第100章 各怀心机第45章 女副省长(三)第195章 润物细无声第134章 盘算第113章 同床异梦第55章 狼来了(二)第14章 陆氏新政第一波第73章 入京第28章 陪同视察第2章 突破口第14章 风云变幻第135章 敢伸手过来,就打手!(二)第129章 初始第127章 走得太远了(五)第39章 多管齐下第84章 顿悟第29章 面授机宜第139章 其实不想走第52章 劝人发财第12章 五体投地第49章 省城再相逢(二)第13章 胸有成竹第20章 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