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跃跃欲试

鞠躬感谢“啊滨”大大月票支持!

——————————

安金山打这个电话只是在陆政东那里虚以委蛇一番,表示那样的漏洞不过是下面的人不够细心而已。

詹继东仔细地看着陆政东让人送来得文件,并没有入安金山那般高兴,反而是微微皱了下眉头。

他知道这件事,之前安金山给他提过一嘴,不过对于这事他的情绪有些复杂。

这样的作法是上不了桌面的,他毕竟是副部级官员而且还是挂了省委常委的副部级高官,对于他这样层次的人而言,这样的手段实际上是只能算是下下之策,阳谋才是上上之选。

何况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信不过那样的公子哥,到了这种层面上,实际上相互之间就没有真正的信任了,大家还是以交易为主,要想得到好处,就得不停地将手里的筹码进行排列组合,直到开出能让对方心动的条件。

但对方身后有老人撑腰,他在这方面他处于天然弱势,而那帮人一向都是吃人不吐骨头,有好处那都是往自己兜里刨,有事情就往别人头上推。

而他就是吃了亏也还不敢得罪那些人,因为就算是他惹得起那些公子哥,可他惹不起他们家里的老人,就算家里的老人不出面,通过秘书之类的打个招呼,也就够他喝一壶了,所以最后就算被打掉牙齿也只有往肚子里吞不说,还得要对着人家赔笑脸。

所以他对待这群人的策略一向都是若即若离,既不能太过亲近。又不能不亲近。

和那些人玩这个风险实在也不小不说。也太急于求成。

他在安新变成现在这样的被动局面。还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的,太低估陆政东这是其一,其二是太过于急于求成,,后果是欲速则不达。

只是在安新,他实在是太过憋屈,太过被动,思虑再三。詹继东最后还是可以一试,不过他也多了些心眼,这件事他自己不出面,让安金山去张罗。

现在陆政东既然如此,他自然也不会阻止,于是也就在材料上圈阅了一下,不过批语看似对安金山提出了批评,实际上暗中的意思却是有回护之意。

既然是演戏,那就得演得像那么回事。

其实大家都在演戏,陆政东为了让这出戏更逼真一些。也还在演戏。

安新汽车厂的事情他也积极的联系了几家企业,放出了些风声。当然这在安金山、罗志林等人看来,不过是陪太子读书,只是为了让年龚冉等人接手安新汽车厂的事情看着漂亮些的烟幕。

心直口快、有什么都写在脸上,心里藏不住事情这样的本色出演注定是会在这条路上碰得头破血流的,注定是没有好的结果,演戏是从政者必备的素质,该哭的场合你得哭,该笑得场合你就得笑,比如刚刚出席完某老同志的追掉会,接着又要接待上面的领导,从政者就得在这之间快速切换。

所以有人讲一流的演员从政,二流的演员经商,三流的演员才去拍戏。

官场就像一个巨大的摄影棚,而在其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人人都是演员,喜怒不形于色那是基本功,就算是心里对领导恨得牙痒痒的,脸上也还得充满敬重,就算是领导是个大草包,大饭桶,也还要颂扬一番领导是如何如何的高明。而这样的事情如果演砸了,那绝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两方都在演戏,演戏演得太过逼真,以至于市里有其他人都有想法了——市里德高望重的民营企业家杨必忠的女儿杨思瑾都有些动心了。

“爸,既然贝莱汽车已经放弃收购安新汽车厂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收购?我们现在要转型,这也是一个好机会……”

杨思瑾看着一副老神坐在办公桌前漫不经心的父亲,有些发急了。

杨必忠看到女儿发急了才抬起头,这已经是女儿第二次提及这个事情了。

杨必忠虽然年纪尚不是很大,但是身体不是太好,培养接班人的事情比起其他人就更早的提上了议事日程。

杨必忠还有两个儿子,本来按照常理,今后企业应该由他们两人来掌舵,但是做企业还是需要天分的,两个儿子在这方面的才干确实不行,没有那份才能,却让他们干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两人自己也觉得不堪重负,让他不得不忍痛放弃原来的打算,把目光放在这方面有些天赋的小女儿身上。

杨思璐大学毕业回到安新第二天,他就安排她做车间工,从最底层开始,熟悉公司的运行,杨必忠这么做就是要让女儿学会如何忍辱负重。从最初级工作开始的磨炼,就是要她不要太顺,减小她将来身处逆境茫然无措的风险。

一年之后,才让她第一次接触到公司的管理工作,兼职做质量认证工作。随后她又担任了多个岗位的工作,包括总经理助理、营销部经理等。

女儿在商业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在杨必忠看来应该是可圈可点的,也很有眼光,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就像这一次,女儿的眼光也还是看得很准。

对于安新汽车厂,杨必忠也不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之所以一开始没有动,主要就是想在压压价。

浦和不过是在哪里虚张声势,贝莱汽车不过是想阻止安新汽车厂再次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并不是真心实意,如果还有其他选择,市里肯定是不太愿意交给贝莱汽车,但他也没料到贝莱汽车到后面还真是想要把安新汽车给弄下来,而市里似乎也改变了态度。

这让他心里很是纳闷,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贝莱汽车傍上了所谓的“战略投资者”。来头极大。这才是导致市里态度转变的真正原因。

不过。这事很快又峰回路转,在市里不少人的反对下,贝莱汽车收购安新汽车厂的事情也变得渺茫起来。

机会重新又回来了,而且公司也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这么一场资本运做,而且企业也亟待转型,这是一个转型的良机。按理说,杨必忠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可这毕竟是在国内,任何经济行为的背后。都有可能牵涉到政治层面的较量。

贝莱汽车应该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这样的机会,而这个时候出手,显然会得罪贝莱汽车的身后人,这让杨必忠很是忌惮。

杨必忠内心非常厌恶那样的后台--在他发展的历史上,不少这样的家伙夺走了他看中的东西,虽然他现在在安新的地界上已经是有了一定的地位,但对于更高的上层,他什么都不是。

而且更让人棘手的是安新汽车让他依稀看到了市里的领导博弈的身影,在局势没明朗之前贸然淌进这趟浑水搞不好就得不偿失。

杨必忠了解的东西有限,所以也只能做出这样的判断。但是姜是老的辣,杨必忠决定看看局势的发展再说。

杨必忠想了一会才带着考究的口吻问道:

“思瑾。你说说,我们的企业要转型也好,要发展壮大也好,最重要的是什么?”

“要有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多数大企业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低,属于典型的速度经济型企业,特别是我们这样的私营企业更是如此,而核心竞争力不像劳动力、原材料可以买来,要找到核心技术,而且是不能模仿的。这最终决定了企业有没有长久的竞争力……”

杨思瑾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杨必忠笑了笑道:

“你说的没错,但仅仅是在商言商,不全面。一个企业首要考虑的是生存,生存不是企业生命的自然延续,生存是在历史淘汰过程中,靠不断的作为和进步,累积起来的。

有了生存,才谈得上发展,发展不是那种坐等潮流眷顾,而是用持续的奋斗和进取,与时代变化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从而获得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一点尤为重要,就像动物一样,每一次地球气候的巨大变迁都会为生物的进化带来飞跃,不能进化的物种会灭绝,适应环境的物种将进入大规模繁衍的新生,谁能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与国家共同进步,谁就能迎来新机遇,而不能适应者将会被淘汰……”

杨必忠看着若有所思的女儿,继续说道

“所以如何适应大环境的变化才是一个企业的根本,大到国际的变化,国内的变化,而落到我们家的企业,那就是安新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说到底都是由人决定的,而这些人就是党政干部。”

“权力这个东西,有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权力之争,利益之争是官场中永远的主题,在这个充斥着野心家和投机者的地方,是典型的弱肉强食之地,理想主义者在官场中注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如果不进行改变,根本无法生存下去,这就是现实,不是哪个人或者哪些人能够改变的。

经济向来和政治息息相关,而经济是为政治服务的,特别是在处于变革时期的国内,不了解这个,那就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情,特别是我们这样的私人企业,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夸张一点可以讲决定我们的命运。”

杨必忠很严肃的说着:

“正因为这样,我们这样的企业获得政府撑腰是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我们这样的人比普通企业家更容易遭到调查和逮捕,这个你肯定也是看到了很多,你知道爸爸这么些年来为什么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企业发展得很快,却在这方面无恙?”

杨思瑾没说话,静静的等着父亲继续说着,她知道父亲是借着这个机会给她好好的上一课。

“我对这些人一向都是跟着国家的政策走,本着交好政府,而不是政府某一个领导,即便是要较好某一个领导,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的原则,当然尽最大的可能不去得罪那些当权者,所以才走到现在。

到了我们现在的规模,其实已经没有必要非要去巴结某一个人了,把我们的发展和他们的政绩挂钩,就是不用那些危险的手段也照样能够得到支持,只不过支持的力度小一些罢了,但是这样稳妥……

官场上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简单到谁实力最大,谁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说复杂也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中微妙之处,非局外人所能体会。但作为我们这样搞企业的,至少要做半个官场人,了解他们,和他们处好关系,这样企业也就消除了最大的麻烦了,懂得如何讨好当权者,这是企业另一项基本生存技能,权力资源,那可是绝对稀缺的资源,要学会如何为我所用……而现在市里是两大力量在斗法,我们这个时候去火中取栗,搞不好栗没取到,手反而被烧伤了,得不偿失啊……”

杨思瑾凝思着,这些事情她不是没想过,但从来没有想得这么深刻和具体,杨思瑾一边思考着,不明白的地方父女俩交流着,最后杨思瑾问道:

“爸,你说市里这样的斗法,谁将最后胜出?”

杨必忠看了女儿一眼,心里颇有些欣慰,女儿的接受能力还真是够强,马上就想到了这一点,谁胜出就会决定未来一段时间安新的走向。

会是陆政东吗?

自从那次座谈会回来,杨必忠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那一次在座谈会上的陆政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陆政东的整个讲话的条理层次实在是太清楚,逻辑上一点问题都没有,从经济发展到政治稳定,包含面很广,而且完全是脱稿谈话,肚子里没有货是绝对不会如此的。

而陆政东在安新这一年在经济上的表现那更是只能用精彩来形容,有一个会搞经济的市长当家,对于搞企业的人来讲是求之不得的,特别陆政东是支持大力发展私营经济,这对他们来说更是福音。

但能搞经济,并不意味着会搞政治,虽然目前陆政东在和詹继东的斗法中占据上风,但这样的事情却是要笑到最后才算真本事,暂时的胜利不足以说明什么……(未完待续。。)

第12章 互利双赢(二)第72章 离去第87章 遇险(二)第146章 震荡(二)第197章 别意(三)第69章 深思第108章 再次拦车告状第109章 情难自禁第55章 打打预防针第4章 底线,不可逾越第19章 凯旋第42章 先上车后买票第152章 故地重游第94章 任前谈话第112章 对手出招第64章 波澜再起第188章 世事无常第111章 利益的魔力(四)第63章 暗流汹涌第203章 微妙局面第226章 后院第70章 丈母娘看女婿第51章 朦胧第39章 知心知意第134章 敢伸手过来,就打手!第79章 京城四月风云天第134章 美女云集二第190章 风口浪尖(四)第91章 京城事(四)第125章 沟通第72章 深情难挡第194章 匪夷所思的决议(二)第196章 投奔第50章 被镇住了!第69章 庞杂第7章 黑金帝国第51章 分歧初现(二)第123章 肆无忌惮的撒回野第227章 后院(二)第130章 国防之星第60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第67章 群魔乱舞第5章 敲山震虎第32章 齐人之福第15章 陆氏新政第一波(二)第134章 敢伸手过来,就打手!第66章 天大的阴谋?第26章 局面初定第74章 扶贫办主任第197章 渐入佳境第11章 上流社会圈子第89章 柳暗花明第10章 财政厅长第198章 别意(四)第5章 越糜烂就越要有所为第91章 自古雄才多磨难第22章 叹为观止第117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141章 至一百四十二章第108章 送保姆第121章 高手过招(二)第26章 放炮,送瘟神!第131章 “和亲”第56章 该来的来了第113章 同床异梦第9章 得适应地位的变化第42章 酒后乱第23章 大反击第128章 自求多福吧第65章 不该来得也来了第7章 值得期待(二)第33章 口服心服第143章 人事布局第66章 天大的阴谋?第84章 不平等交易第169章 年末(二)第3章 谋人谋事第62章 争锋第217章 全省干部大会(二)第87章 两手都要抓第72章 交易?第54章 最后考察第151章 不依不饶第196章 投奔第6章 突破口第209章 突如其来的喜讯第197章 渐入佳境第24章 掀起你的盖子来第200章 暗流(二)第2章 直面第17章 冒昧上门者第46章 激斗第3章 突然袭击第139章 老屋一夜看好戏(二)第101章 暗流涌动第132章 送上门来第7章 黑金帝国第81章 分裂第27章 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