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全省干部大会(二)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生之政道风流》更多支持!

出席全省干部大会的是副省以上领导干部,副省以上老同志,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各市市委书记、市长,省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省部属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中央驻浙单位主要负责人,省级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主要负责人。

在会上中组部副部长王和声宣布中*央关于贝湖省委主要领导职务变动的决定。

中*央决定,周书明同志不再担任贝湖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陆政东任贝湖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余江游同志担任贝湖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代理省长人选。

王和声在宣布中央决定后讲到:

贝湖省委、省政府高举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关于贝湖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开创了贝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近年来,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目前,全省上下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和驻贝部队、武警官兵共同努力以及老同志支持帮助的结果,也凝结着周书明同志的心血与汗水。

王和声讲。周书明同志到贝湖工作后。团结带领省委、省政府一班人为浙江改革、发展和稳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政治上强。有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决策部署态度坚决。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熟悉党务、政务和经济工作,工作思路清晰,宏观决策能力强。他经过多岗位锻炼,领导经验丰富,组织领导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强。他注重抓班子、带队伍,坚持民主集中制。讲究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他作风深入务实,注重调查研究,关心群众,处事稳重,公道正派,党性原则强,善于团结同志,有亲和力,要求自己严格。

相信周书明同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也相信他会继续关心贝湖的发展、支持贝湖的工作。

中央从贝湖省的大局出发。从维护贝湖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也本着培养干部、锻炼干部的目的。决定任命陆政东为贝湖省委*书记,政东同志有长期的领导工作经验,在各个岗位上锻炼过。熟悉基层工作,又长期在国家综合经济部门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熟悉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大政方针有较好的把握能力,能够时刻注意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责任心强,作风扎实,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为政清廉,一身正气,在各个岗位上,都有较好的口碑,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多次肯定。中央认为,由陆政东同志担任贝湖省委*书记是合适的,有利于促进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优化省委领导班子的结构,实现老中青三结合,对于贝湖省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希望政东同志继续发扬谦虚谨慎、不急不躁的作风,带领省委领导班子开展工作,大家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共同把贝湖省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为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发展,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省委一班人,紧紧依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推动贝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王和声还强调指出,这次省委主要领导的调整变动,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希望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定精神上来,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恪尽职守,团结协作,以实际行动确保省委工作的顺利交接、平稳过渡,努力维护全省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贝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信政东同志一定能团结省委一班人,带领全省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贝湖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王和声这个讲话,因为事关上级机关,也就是中央组织部门,对贝湖省委领导班子的集体评价也是对,一句话都不能说错,讲话稿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斟酌的,他的讲话,就是组织部门的意见。是讲给在座的厅级以上干部听的,也表明了中央对以周书明为班长的贝湖省委领导班子这几年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出席会议的这些领导干部,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没有人是政治的门外汉,对于王和声讲话中透露出的信息,已经心知肚明了。他们判断,这个讲话表明周书明这才算过关了,估计周书明此时才算是真正松了一口气。

而对于陆政东,今后几将直接决定他们的政治前途和命运。

看着坐在台上的陆政东,面色庄重,不苟言笑,两道目光,不时地扫视一下会场,他的目光,深邃、悠远,像是什么都没看,又像是看穿了下面每一个人的心思。

台下的各级官员,不自觉地迎合着他的目光。但内心世界里。却再也平静不下来。各人动了各人的心思,各人想着自己的出路和前途。

那些已经退休的省级老干部们,摆出一副对什么也不在乎的表情,他们是经历了太多风雨的人,对谁当一把手,已经没有兴趣。反正老子已经退休了,我的待遇还在,谁怎么干。也不能动我的待遇。

我就是得罪了你,说了你的坏话,不配合,你对我还是没办法。最多找我的后代下手,给他们穿点小鞋而已。当然他们知道,不管谁出任一把手,他们对这些省级老干部,都是不敢得罪的。

陆政东的心里也有点不平静,也在想着坐在下面的干部,这些老领导别看不在台上了。但却还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为官多年,门生故吏遍天下。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上,都有他们的嫡系或者亲友故交,有些人早已经在他们的关照下,走上了非常关键的领导岗位。

他们都是久经考验的沙场老将,对于政治斗争,有非常娴熟的经验,他们又是坐地虎,情况熟悉,该怎么出招拆招,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是一股最不容易对付的势力,能量惊人。谁当一把手,都不能得罪他们。得罪了他们,他们就会上蹿下跳,找上级,告黑状,搞得你焦头烂额,里外不是人。轻则丢人现眼,重则卷铺盖走人。

所以地方领导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抚这些老干部,一个又一个的领导,主之后,为了维护自己尊老爱老的形象,巩固自己的位子,不得不对这些省级老干部格外关照,层层加码,一个比一个口号提得高,叫得响从关心老干部,照顾老干部,到依靠老干部,老干部们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成了各个省委*书记和省长们首先关注的一个目标。这样也逐渐吊起了老干部的胃口,让他们可以倚老卖老,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和政治影响力。逢年过节,工人你可以不慰问,农民你可以不关心,但这些老干部,却没有哪一个当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可以漠视不问。他们的家里,是各个在职的省级干部经常慰问的地方。有什么重大的活动,都邀请他们参加。让他们感到,虽然退休了,但没有人一走,茶就凉,还可以发挥余热,发挥影响,还有人看着他们的脸说话,给足了面子。这样他们的心理就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不再说你的怪话,挑三拣四,横加指责。当新闻媒体采访的时候,他们才会为你说几句言不由衷的好话,为你的脸上贴贴金。

这些老干部啊,是当今每一个主政的人,最不容易对付的群体。打不得,骂不得,冷淡不得,只有采取拉拢、合作、分化、瓦解的战术,要不然你根本就站不稳脚跟。

而那些年龄差不多快到六十岁的厅局长们,脸上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每当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装出一副谦虚谨慎的样子,在笔记本上胡乱地画上几个字,以证明自己还是用心听讲的。等镜头划过去时,又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他们中大多数人标准的形象就是五短身材,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显然是营养过剩,但一看就知道,这些人都是洪福齐天的人,能吃、能喝、能吹、能干,精力充沛,是整个省里掌握实权的人。他们要么管钱,要么管政策,要么两者都管。随便批几个字,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或者项目。得罪了他们,你的什么资金和项目,根本连立项的这一关都过不了,你就是不服气,告到省级干部那里,他们也有办法。要么说不知道,不清楚,要么说你硬件不达标,违反规定,不给你办是合法的,正当的,英明的。连省级领导,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这些人,都是官场通,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从小官做起,做到了正厅级高官,对于官场上的弯弯绕,一切都是清清楚楚的。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有能力,要经验有经验,要关系有关系。他们能够混到这个位子,都是和上层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他们的背后,说不定都站着一个或者几个更大的领导。同学、同乡、上级、亲戚,他们在省里,在京城,说不定都建立了自己的关系网,你动了哪一个,都有相当级别的领导为他们说话。所以这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谁当了省委*书记和省长,也没有办法一夜之间,把这些人打回原形。他们的官是熬出来的,拉关系拉出来的,或者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干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有实力,有背景,哪一个都不是好捏的软柿子。

尤其是又到了他们接近退休的年龄,他们也知道,自己官运就到此为止了,退休之后他们想吃什么,也没人请了;想喝什么,也没人送了……

这一切的一切,之所以改变得那么快,其根本就在于,他们失去了权力,无法用来交换任何东西了。所以这个年龄的官员,最懂得只争朝夕的道理。要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啊,他们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一旦年龄到限,一纸令下,他们就什么也不是了。

所以许多官员,就是在这个时候,心理开始波动,思想的防线开始动摇,成了有缝的蛋,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进攻。

金钱、美色,这个时候,一发起进攻,他们就纷纷举手投降,热情笑纳。甚至笑纳习惯了,一天没有进项,就坐卧不安,心里像是缺少了什么似的,或者说是别人不主动进攻,他们反而会主动,“五十九岁现象”,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还有那些在位的厅局级干部,这些人当中有优秀的、有混日子的、当然也会有混蛋的,这方面如何展开,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经济发展、稳定局面等等这些所有这些事关大局的事情,以前当省长,还有省委*书记顶顶着,现在这些挑战他都必须要面对……(未完待续。。)

第1章 绵西上任第86章 珠玑第214章 意外第150章 非常事,非常手段第95章 一方大员第181章 调查组第8章 心思迥异第72章 梅开二度第220章 重回贝湖第37章 立规矩?第28章 投之以桃第55章 制服遐想第12章 靠拢第67章 顺水推舟第50章 不依不饶第158章 三人行(三)第28章 陪同视察第144章 找准位置第77章 交流亦是交锋第40章 找上门来第177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第203章 环境问题第92章 首长召见第56章 送母入京(上)第15章 陆氏新政第一波(二)第62章 斗智斗勇第21章 钓鱼与爱好第44章 放不下第28章 入界宜缓第91章 自古雄才多磨难第46章 迎难而上第36章 春节礼多第192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86章 新年新气象第53章 人事总是最敏感(二)第158章 三人行(三)第164章 特殊讲台第199章 风头第4章 搅动一池深水(四)第175章 新秘书(三)第169章 阴招第8章 梅开二度第62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三)第79章 劝慰第82章 冲突第5章 互相试探第89章 京城事(二)第191章 曾经战斗生活得地方第9章 新想法第16章 什么意思第52章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第45章 春的盎然第57章 倾谈第15章 找上门来第26章 局面初定第43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47章 印象深刻第90章 副市长候选人?!第146章 震荡(二)第35章 积极应对(二)第33章 口服心服第37章 拦路虎第3章 较量拉开序幕第22章 新高度新境界第38章 蜜月期第104章 以简化繁(二)第212章 一日一夜(三)第13章 胸有成竹第129章 初始第73章 再上层楼第128章 自求多福吧第78章 朋友第89章 厚积薄发第94章 责任重于泰山第124章 不想说再见第27章 都听你的(二)第220章 看望老干部第34章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第213章 波澜第22章 突如其来的摊牌第93章 不敢置信第56章 该来的来了第42章 酒后乱第9章 脱手斩得小楼兰第35章 观其言,看其行第29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112章 东风破一百四十九章 完全放开心胸第一百二十九章第47章 震撼(三)第139章 其实不想走第28章 情不自禁爱上你第198章 别意(四)第30章 缠扰第194章 改变第79章 劝慰第66章 有谋乃大第18章 考校第184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八)第40章 拭目以待